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欧洲唯一的一张反对票,你知道谁投的吗?
1971年11月15日,联合国会议大厅里,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此刻身边围满了记者,他的脸上带着难掩的喜色。
就在前不久,中国在联合国会议的投票中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绝对优势,正式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这次投票中,一直以来和中国关系不甚友好的欧洲24国中,其中竟然有23个都给中国投了赞成票。
那么,中国是怎样克服重重阻碍重返联合国的呢?欧洲唯一一个投反对票的又是哪个国家呢?
艰难的席位恢复之路
自从二战结束,联合国成立之后,一众西方国家都在阻挠着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国际层面上,只承认中华民国。这是对新中国主权的无视与侵犯,为了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一直在不懈的努力着。
直到1961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无视美国做出的种种阻挠,在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同意通过联合国大会讨论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问题。
而美国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在这次会议上,美国联合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提出了1668号法案,把中国的席位恢复问题划入了“重要问题”的范畴,这也就代表着,中国至少要取得至少三分之二国家的支持,才能够实现合法席位的恢复。
美国人有自信,在他们的阻挠下,中国恢复合法席位至少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然而在1965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形势完全出乎了美国人的意料。
在这次会议上,针对中国的合法席位恢复问题的投票竟然出现了双方平局的状况,这种局面是美国不想看到的,在这次会议上,西方国家有不少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控制。按照这个趋势,中国恐怕恢复合法席位的时间要比预计早很多。
于是在1970年,美国提出了同时承认台湾和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的提议。
这一提议无疑是否定了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因此,针对美国的提议,中方斩钉截铁的拒绝了。
就这样,美国企图让中国主权分裂的阴谋基本落了空。但是在美国看来,中国想要在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至少在短期之内绝无可能。
1971年7月9日,叶剑英元帅带着一批政界高层人员,早早地抵达了北京南苑机场,等待着一个重要人物的到来。
中午,一架私人飞机降落在了机场内。一个身穿西装,身材笔挺的高大白人从机内走出。叶剑英脸上泛起了热情的笑容,与这个飞机上走下来的男人握手。
基辛格访华
这个人,就是当时美国的总统特使基辛格。他接到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指令,前来中国进行访问。而这也代表着,在美国政府的心中,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他们再也无法无视这个巨大的国家。
这次访问工作并未对外公开,基辛格此次的主要任务,就是缓和中美之间的关系,以更好的应对冷战局面。
而这次秘密访问只是一次试探。他要替美方摸清楚,中国领导人对于和台湾分别享有独立代表权这件事的看法。
在美国眼里,即将召开的联合国会议上,如果不同意这个要求,那么中国还是没有任何恢复席位的希望。
但是此时的中共领导人毛主席并不这么认为,在几个月前,毛主席就托人咨询,这一年的联合国会议上,中国有没有可能取得合法席位。
这次咨询得到的结果是: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61个,而那些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大概率是会投反对票或弃权票的。
在理论上最理想的情况下,中国可以得到61票,但是这距离规定的三分之二赞成票仍旧相差甚远。
听到这个结果,毛主席表现的格外的淡定。他对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件事十分的自信,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但是针对美国提出的妄图分裂国家主权的举措,他认为决不能同意。“美国想要我们以放弃一个中国为代价换取联合国的席位,这完全是痴人说梦。不管是乌鸦叫还是喜鹊叫,今年都不进联合国。”毛主席这么对周总理说道。
在毛主席的计划中,今年就算是放弃进入联合国,也不能够同意美国所提出的要求。
第三世界国家的胜利与欧洲唯一的反对票
1971年10月,基辛格再度访华。和上一次不同,这次访华,基辛格显得十分的高调。把自己的整个访华行程全部公之于众,并直接会见了周总理。
与此同时进行的,在遥远的美国,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如期召开。
早在这次会议召开之前,尼克松就亲手为好几个国家的代表写了信,并派人与百余名国家代表沟通,希望他们可以在联合国会议上对中国重返联合国进行阻挠。
与此针锋相对的,是亚非拉的第三世界国家。他们对尼克松的提案持坚决反对态度。而且他们也坚定地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这次会议因为双方势力针锋相对,会议现场的气氛一度显得剑拔弩张。
投票开始的时候,老布什的脸上写满了自信,在他的影响之下,他有信心将中国从联合国一脚踢开。
整个投票的过程十分的安静,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会场内压抑的氛围。这次投票在决定着中国能否重新回到联合国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和第三世界反美势力之间斗争的成功与否。
投票结果出来的时候,全场人都屏住了呼吸,听主席马力克宣布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国得到了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以不可思议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对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争夺。
使得美国政府没想到的是,在这次会议上,曾被他认为会与他们站在统一战线的24个欧洲国家中,居然有23个都投了赞成票。
而剩下的那个坚持投反对票的国家,是马耳他共和国。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的一个小国,它身处交通要道,坐拥众多优质港口,是欧盟的一个重要的商业贸易合作伙伴,海运十分发达,是欧洲著名的文明古国。
马耳他虽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但是终究只是一个小国,在国际上并未太大的话语权。为数不多的人口和落后的生产力使得马耳他迅速的沦为西方大国的傀儡,长期以来一直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之一,资源和经济命脉都被大英帝国牢牢地攥在手中。
马耳他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二战结束后,英国的迅速衰落与美国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与马耳他的命运。在1964年的时候,长期作为殖民的的马耳他迎来了解放。而这背后,离不开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扶持。
在马耳他的解放过程中,美国提供了大量的军备设施、科学技术的支持,而马耳他解放后,自然也就对美国言听计从。作为一个刚刚解放不久的小国家,马耳他并没有其他的欧洲国家那般的能量,可以违反美国的意志。
因此,马耳他在处理国际事务这方面,往往是和美国沆瀣一气的。美国让他们往东,他们就不敢往西。
当投票结果公布时,安静的会议现场瞬间爆发出了山呼海啸的欢呼声。有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甚至直接从座位上兴奋地蹦起来起舞。
此刻,场下的马耳他代表和美国代表面色极度难看,而台湾的代表更是面色铁青,愤然离席。中国在没有同意美国提案的情况下就成功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也就意味着台湾所代表的中华民国今后在国际上不会再被承认。
可以确定的是,从10月25日这天起,中国,正式取代了中华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重返联合国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乔冠华正在和基辛格一同前往机场的路上。
乔冠华并没有告诉基辛格这个消息,他按捺住内心的喜悦,问基辛格:“在您看来,今年中国可以成功恢复合法席位吗。”
基辛格愣了一下,随即回答道:“恕我冒犯,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在我们两国建交前,中国想要取得联合国席位是不太实际的。”
乔冠华笑着对基辛格说道:“我们拭目以待吧。”
基辛格走后,在毛主席的命令下,中央紧急成立了代表团,参加这届联合国大会剩下的会议。由乔冠华担任团长。
临行前的一晚,代表团前去会见了毛主席。他们前往了毛主席的住处,毛主席早已等待多时。此刻,毛主席的脸上是遮盖不住的喜悦之情。
他激动地握住乔冠华的手说道:“这当真是我们外交领域的一件大事!”
那晚,他和代表团的成员聊了很多。古今中外,家国大事,无所不谈。
临走的时候,毛主席还嘱咐乔冠华一行人:“亚非拉国家是我们的朋友,到了会场,如果有任何的意见分歧,我们要坚定的站在他们那边。”
乔冠华点了点头,将毛主席的嘱托谨记在心。
接下来的几天里,乔冠华一行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飞抵了纽约,参加了剩余的联合国会议。
会议中,许多国家代表针对中国回归联合国一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甚至有国家代表尖锐的言辞将矛头直接对准了美国和马耳他两国。
马耳他的代表在台下听得面红耳赤,在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他用带有些许愤懑的语气,拐弯抹角地指责中国对“人权”问题的忽视。
乔冠华迅速对他的话语给予了回应:“我十分期待马耳他的代表可以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提议,但是结果令我十分的失望,从他的言辞中,我只能听到构陷与攻击,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中国对民族解放事业的贡献,我相信全世界人民都清楚,你说中国怎么样怎么样,不妨拿出实质性的证据。”
乔冠华的一番言辞使得台下掌声雷动,而马耳他代表也被这番话架着,脸面全无。最后还是东道主老布什出面解围。
乔的笑
布什针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一事相当的坦诚。他直言:“我们是反对中国的席位得到恢复的,但是显而易见,我们失败了。事实证明,历史的轨道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被忽视,更何况是中国这样的大国。今日我作为东道主,向中国代表团表示欢迎,也向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遭受的不敬表示抱歉。”
马耳他代表看到自己一直言听计从的老布什都这样讲,更是颜面无存。灰溜溜的下台了。
会议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乔冠华终于将自己内心的喜悦尽数释放,而这一幕,也被拍了下来,这就是后世广为流传的那张照片“乔的笑”的由来。
恢复联合国席位,这不仅是乔冠华和中央领导人们的心愿,更是广大人民长久以来的夙愿。这一愿望达成的过程,也标示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而联合国,也因为中国的加入,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联合全世界国家的庞大的国际组织。
中国回到联合国,可谓是众望所归。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