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陨落在落凤坡的人是诸葛亮,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答案不言自明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随口说给刘备的话,竟成为整个三国时代最有名的预言。正是因为这句话的启发,雄心万丈的刘备便踏上寻找卧龙和凤雏的道路。
后来确如水镜先生所言,当其他枭雄正广罗英雄之时,刘备麾下早已凑齐卧龙凤雏,此二人也为刘备日后的雄图霸业做出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卧龙凤雏同出师门,命运却不同
所谓卧龙者,诸葛亮也。此人长相极为潇洒英俊,可能正是有这一层相貌滤镜的加持,此人在后世中的评价颇高,相传他运筹帷幄,为人沉稳,基本功非常扎实。
凤雏者,则是庞统。虽说此人和诸葛亮同属司马徵门下,但光论样貌,却和诸葛亮简直是两个极端,一个面如冠玉,一个相貌古怪。
但在中国人的意识中,一个人要是样貌奇怪,肯定会有会有不凡的本事,庞统则是个很好的例子。
他的智谋和样貌一样,都突出个“奇”字。相传他善于出奇兵立奇功,做事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耒阳县,庞统恰恰使出一个奇招才让自己被刘备所器重。
在耒阳县任令时,案件积压达三个月之久,面对这些累积案,普通人早就无能为力,可庞统只用半天功夫,就轻而易举将所有案件处理完成。光凭这种办案速度和办案质量,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按道理,庞统这样的人才本应该和诸葛亮平起平坐,毕竟两人能力相当且互补,在战场上,庞统所做的贡献也可圈可点。
赤壁之战中,庞统主动献出连环计;投奔刘璋时庞统为了刘备的长远大计,也曾献出过奇谋;直取西川中,庞统曾献出上中下三策,他的才智远非正常人比拟。
可偏偏造化弄人,谁也没想到,卧龙凤雏的命运结局竟如此不同。公元214年,庞统在途经落凤坡时不幸中箭而亡,死时年仅36岁。
二、庞统早死,诸葛亮单挑蜀国大梁
庞统死,刘备损失一左膀,这对整个蜀国来说也是件十分沉重的事情。至此,诸葛亮只能独力扛起重任,全权为刘备出谋划策,直到成为蜀汉丞相。
要明白,一个合格的军师必须得符合两点:既要懂谋略,又要懂长远规划,而诸葛亮便是如此。
早年间他在南阳隐居时,就已经知晓时局变化,也早就预算出以后的三分天下,而他给刘备呈出的《隆中对》便是最好的职业规划书。
历史上刘备在三顾茅庐之时已经47岁,他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仅仅用了13年时间,就从无到有做大做强,之后横扫西南成为一方霸主。
在这期间,诸葛亮所贡献的计谋数不胜数。从空城计到隔岸观火,从七擒孟获又到空城计,每个计谋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这些计谋助诸葛亮在职场上平步青云的同时,也为蜀汉迎来稳定局面。
说到底,他是天生的军师。
然而,这样近乎神一样的诸葛亮,却有也有棋逢对手的时候,他的对手便是那个“外宽内忌”的司马懿。
二、诸葛亮人生劲敌,非司马懿莫属
司马懿本是是魏国的军师,但他却频频遭到曹操的忌惮。
在《晋书宣帝纪》中曾记载过,曹操早就发现司马懿的勃勃野心,因为此人走路时有种狼顾之相。他担心地对曹丕说:“司马懿绝对不是仁臣,以后一定会干预我们的家事。”
曹操是何等谨慎的枭雄,可他既然发现司马懿的狼子野心,为何要继续任用司马懿?
只因这背后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曹丕与司马懿关系密切,正是因为曹丕的保举,司马懿的仕途之路顺风顺水。此外,司马懿单用“忍”字打遍天下无敌手。
要明白,司马懿绝对是个阴谋家,他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隐忍,然后伺机而动。
三国后期,蜀魏两国相争,诸葛亮北伐祁山时和司马懿真正较上劲。两人在作战当中互有胜负,尤其是在第四次出祁山时,诸葛亮巧用大火封山的方式将司马懿逼到绝境。
若不是天降大雨偶然救了司马懿,恐怕这次北伐是诸葛亮离胜利最近的一次,可惜历史总是没有如果。
在司马懿脱围成功后,诸葛亮又屡屡创造机会逼司马懿迎战,甚至还送去女子衣服企图用激将法。然而,作为三国时代最为隐忍的人,司马懿硬是吞下这种屈辱,始终没有应战,这让诸葛亮无计可施。
其实,司马懿深切明白,比计谋,或许自己略逊一筹,但是比隐忍比态度,诸葛亮绝对比不过自己。
果不其然,公元234年,54岁的诸葛亮还是没有熬过司马懿,他先走一步,只留给蜀汉无尽遗憾。
四、若诸葛亮死于落凤坡,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
喜欢读三国的都知道,后人总喜欢将庞统、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提并论,还有人不断猜测,如果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那庞统是否能打赢司马懿?
这个问题显然带点厚黑学性质,但从上述中不难看出,这三个人的智谋不分上下,各有千秋。
简单来说,庞统用兵在奇,诸葛亮在稳,而司马懿则在于忍。
如果单拿庞统和诸葛亮来比,庞统就像猛药,纵然一剂下去效果奇佳,当年火烧赤壁中,正是庞统先出的连环计,才让曹操输的一塌涂地,差点命丧赤壁。
可再猛烈的药,难免有后劲不足之时。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早在“计擒刘璋”中,庞统为了想证明自己,便冒冒失失给刘备献上擒获刘璋的计谋。
后来还是刘备以“时机不到”为由推脱此事,这才稳住大局,光从这点来看,庞统的激进个性被展示得淋漓尽致。
而诸葛亮呢,此人做事偏于稳中有进,相当于温补佳药,可长久服用。
进军巴蜀时,诸葛亮坐镇成都巧用怀柔手段教化万民,通过数年治理,西南百姓安居乐业。
须知,开疆拓土和治国理政都需要时间,不可一蹴而就,所以从长久考虑,诸葛亮还是更胜一筹。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虽然稳重,但和司马懿的隐忍比起来还差点火候。
司马懿是个狠人,他装得了病称得了弱,能被下放兵权而泰然自若,能在女衣羞辱时按兵不动,这种狠劲非常人可忍。
试想一下,以诸葛亮这样稳妥的人都能够在激将法中落于下风,何况是急于冒进的庞统呢?种种因素考量下来,即便当年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也难以挽回危局。
常言道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所以光从忍字上来看,这三人中司马懿绝对是最后的胜者。
话说回来,无论世人如何猜测,都不可否认的是此三人确实是三国时代中最为出色的军师谋臣,他们心细如尘,善于用兵,其传奇事迹跨越古今让人难忘。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