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看破宋江,谎称回乡探母,结果一去不返,成为水浒结局最好的人

心愿种子 2023-07-01

“百善孝为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推崇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处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的人,可能彼此之间的生活水平不同,价值观不同,但是在赡养自己父母所要进行的义务却是共同的。

尊敬老人的人不但能够获得别人的尊敬,更是能够唤起别人的共鸣。

然而施耐庵笔下的一个人物,却打着回乡探母的借口脱离了梁山队伍,他看破了宋江的小心机,预感到了梁山众弟兄的凄惨结局,没想到他的最后竟然是《水浒传》这部大剧中结局最好的人。


《水浒传》写实

读过《水浒传》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深入体会其中故事的人却少之又少。

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这本书所映射出的社会问题不同,自然而然读者所能感受到的也不同。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成书于明朝建立之初。

小说虽然借北宋徽宗年间,梁山泊宋江三十六人聚义的故事,但实际描写的很多情节却借鉴了张士诚、朱元璋、陈友谅以及和蒙元的战争。

在程朱理学占主导的封建王朝中,小说的主人公宋江急公好义,精忠报国,率领梁山众好汉接受北宋朝廷的招安,南征北战,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了一幅幅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


在各种剧目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些故事情节的重现,很多年轻人甚至模仿梁山好汉进行结拜,急公好义,来彰显侠义精神。

然而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关于《水浒传》这本书,专家们有了新的观点。

他们不再局限于封建王朝那一套忠君报国的思想,也不拘泥义薄云天的好汉行为,反而从更深的人性层面来分析这些故事,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草莽晁天王

托塔天王晁盖是个急公好义的人,他本是东溪村里正(村干部),本身学问不高,也没有什么远大抱负,平生喜欢舞枪弄棒,结交天下豪杰,靠着庄稼地过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名叫做“赤发鬼”刘唐的绿林好汉。

刘唐声称要献给他一个大富贵,鼓动他率领大家前去夺取大名府梁中书献给老丈人——太师蔡京的生辰纲。

这生辰纲里全是金银珠宝,价值万贯,一旦得手,他们将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

晁盖找来跟自己关系密切的阮氏兄弟以及教书先生“智多星”吴用,同时也引来了一名出家的道士——“入云龙”公孙胜。

晁盖等人密谋了夺取生辰纲的计划,公孙胜也利用自己出家人的身份,通过鬼神之说也对大伙进行了战前激励。

在整个夺取生辰纲的过程中,一切都进行的非常顺利,但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晁盖等人还是被发现了。


郓城县押司宋江得知官府将要捉拿晁盖的时候,骑快马赶到东溪村报信。

正是他的这一举动,晁盖等人才逃出生天,到水泊梁山落草为寇,他自己从此也跟晁盖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水泊梁山,吴用利用激将法,迫使林冲火并了心胸狭窄的王伦,让晁盖顺利当上了梁山的头领。

晁盖性格豪爽,义字当头,跟大伙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过得好不快活。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追求,无非是满足了众人口腹的欲望,人数少了还能应付,而一旦人多了之后,这种简单的追求就难以满足所有人的追求了。

面对那些志向远大,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人来说,晁盖的团队是很难留住人才的。

这个时候“及时雨”宋江出现了。

志向远大的宋公明

宋江的出身相比晁盖要好一些,然而他的名气却比晁盖大得多。

在整个大宋江山,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百姓,但凡提到宋江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深谙人性,对待流落江湖的草莽英雄,扶危济困,让人心服口服,而对于那些需要类似柴进这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达官显贵,他更是利用自己的名气为其造势,满足这些人的虚荣心,从这些人手中获得流动资金,去周济底层劳动者。

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活动中,宋江获得了享誉整个大宋的美名。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焉能不湿鞋?”

宋江的这种做法固然为他赢得了美名,但是也无形中为他带来了灾患。

宋江冒死救了晁盖,晁盖感念他的恩德,就命刘唐给宋江送来的许多金银,同时还附上了一封密信。


可这封密信宋江没有及时收好或烧掉,落在了阎婆惜的手里。

这阎婆惜本是来自东京汴梁的歌女,因为没钱葬父,流落街头。

宋江感念她的孝心,就拿出了钱来周济她,结果阎婆惜打蛇随棍爬,乘势嫁给了宋江。

宋江本人不好色,也看不上阎婆惜,因此十分冷落她。

阎婆惜怨恨宋江的冷漠,无意中发现了迷信,就拿密信要挟他。

结果宋江一怒之下竟然杀死了阎婆惜。

犯了杀人大案,宋江自然是再也无法安稳在郓城当押司,从此踏上了流亡的道路。

对别人来说流亡可能是很痛苦的,但是对宋江来说流亡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出差。


天底下的英雄豪杰都仰慕他,无论是官军出身的花荣、秦明还是山大王出身的王英,甚至监狱里面的小牢子李逵都是宋江的铁杆粉丝,宋江无论到了那里都能够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即便宋江被押上了断头台,前来营救的英雄豪杰也数不胜数。

很多人读《水浒》,往往被作者以36天罡、72地煞的星宿说所迷惑。

认为宋江对应天魁星,是上天的安排理应如此。

如果作者真正的目的是这样,恐怕这部小说就很难成为我国古典小说中璀璨的明珠之一。

因为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很多细节都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实际会发生的。

不同阶层的人读到它,都能在这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所以才会产生共鸣。

从而推崇这部小说。

宋江这种人属于典型的高情商,他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又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


就像现在社会上很多做大的创业者,他们懂得细心观察,发挥语言的艺术,了解对方之所需,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满足对方的最高层级的愿望。

别人在他这里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自然对他有了好感,同样也会倾其所有馈赠他。

梁山后来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能够吸收数量众多的官军将领和其他行业的能人异士,主要还是他的功劳。

然而纵使宋江长袖善舞,依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有一人就看透了他,打着探望母亲的理由,脱离了梁山。此人就是公孙胜。

出尘脱俗的公孙胜

从小说中可以得知,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能够呼风唤雨、预测未来,公孙胜在道观中跟随他修道,同时在道观附近的家里照顾母亲。


在这一点能够看得出来,公孙胜的家庭背景应该非常普通,在遇到罗真人之前恐怕很难有机会接受当时通俗的儒家思想教育,所以就不存在着“君王社稷”的思想。

而道家讲究的是清静无为,天人合一,通过修身养性达到长生不老,最终羽化成仙的境界。

年轻的公孙胜不甘日日盘腿打坐的枯燥生活,并且无意中得知了生辰纲和刘唐的计划,就悄悄尾随刘唐来到了东溪村。

他以幽冥之说唬住了晁盖等人,并且跟随他们一起干了一票买卖,随后跟着晁盖一起上了梁山。

晁盖这个人胸无大志,非常义气,属于社会底层的草莽思想,这对于同样社会底层的公孙胜来说非常的对脾气。


公孙胜因此就在梁山住了下来,坐上了仅次于晁盖和吴用的第三把交椅。

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事情,可能公孙胜会在梁山上常住下去,甚至把自己的老娘接上梁山也是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是宋江的到来,却让他发现了不妙。

他这个人平时神出鬼没、少言寡语,很少表露自己的态度,所以才让人给他起了“入云龙”的绰号。

这类人往往攻于心术,观察仔细,善于揣摩人心,虽然不说出来,但是心里却无数遍的推理出各种结果的发生可能。

当他看到梁山上陆陆续续来了宋江的朋友的时候,就隐隐感觉到这里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英这些绿林好汉还好,而花荣、秦明、黄信这些官军出身的人,无论言谈举止还有价值观跟他格格不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公孙胜虽然跟宋江打交道不多,但是从宋江的朋友身上,他隐隐约约看到了宋江的影子。

当晁盖率人大闹江州法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并且把宋江的老小全部接上梁山的时候,他清楚地感受到了那种压迫感。

也许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早就预测了一山难容二虎,单纯的晁盖岂是宋江的对手,晁盖的下场已经是显而易见了。

他救不了晁盖,也无意介入晁盖和宋江的纷争中去,就借着宋太公上山的档口,打着看望老娘的借口回家去了。

宋江、晁盖这些人历来把忠孝节义挂在嘴边,对于这种事假自然满口答应。

公孙胜就像一条躲入云彩的苍龙,回家继续修道去了。


结语

果不其然,宋江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动不动把招安的口号挂在嘴边,最终和晁盖激化了矛盾。

晁盖死在了曾头市,宋江率众招安进攻方腊,最后十有八九的好汉都惨死在了南征的过程当中。

他们用鲜血染红了宋江的官袍,宋江又被奸臣用一杯毒酒赐死了。

那位早早急流勇退的公孙胜,虽然没有换来朝廷官职的虚名,但是却平平安安的过完了一生,成了《水浒》这部书中结局最好的人。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1.大唐第一军神李靖,凭啥被后世传为托塔天王?你看他干的事就懂了
2.智勇双全的赵云,为何一生不被重用?你看他做过的三件事就明白了
3.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4.马超临终前,给刘备留下句遗言,41年后却成蜀汉灭亡的“催命符”
5.唐末五代"杂牌部队"—牙兵:灭杀主帅、改旗易帜,为何如此嚣张
6.司马懿早已看出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诸葛亮:他若不撤,必死
7.他是诸葛亮错失的一位猛将,鏖战益州勇斗魏延,大战蜀军三员大将
8.康熙帝叫错一水果名,后人也跟着念错300年,至今没有改过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