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黎永富教授:年轻的心不会衰老
前言
黎永富博士于2019年7月正式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期采访中,黎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科研经历与成果以及教学理念。
Q1
您的学习经历是怎样的?
我的学术背景比较广泛。虽然我现在的研究工作主要跟材料化学与材料工程有关,但是我的本科专业其实是食物及营养学,并副修了生物化学。也因为我的这个背景,我曾跟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的一位老师合著了《亲子营养大作战》一书,以推广社区营养学。另外,我也曾担任香港的“自在人生自学计划”的营养课程的课程编撰,针对大众的营养需求,教授他们建立均衡饮食的方法。
在修读本科的时候,我选了一门化学生物学的课。课程中我接触到有关载体的概念。当时我了解到一些细菌及病毒等病原体竟然也能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对此我感到很新奇。所以我想对这一领域有更多的认识,并希望能通过对载体技术的研发,为“衰老”这个涉及全身细胞及组织的“绝症”寻求解决办法。因此,我选择加入了当时任教那门化学生物学课的老师的实验室,并以载体的设计及开发作为我博士论文的方向。至于我的硕士学位,那是我在香港大学机械工程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期间修读的。那时我的研究涉及微流控及流体力学等工程技术。我希望更好地把工程学融入载体技术当中,所以用工余时间完成了材料工程及纳米技术的硕士课程。
黎博士有关载体研发的论文获期刊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选为封面特刊文章。该封面由黎博士亲自设计及绘画。
Q2
您的科研经历是怎样的?
我在读博期间做的主要是高分子载体的研发。博士毕业后,我去了韩国首尔的延世大学从事了一年博士后工作。之后回到香港,在香港大学的机械工程学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探讨工程技术于载体研发上的可能性。而在博后期间,我认识了 Andrey Rogach 教授。他是香港城市大学功能光子研究中心的总监,亦是材料学知名期刊 ACS Nano 的副编辑。在我领导独立课题组时,我的组与 Rogach 教授展开了不少科研合作,通过光子材料与载体材料的结合,我们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及 Chemistry of Materials 等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
黎博士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参与及亲身指导其课题组的学生的实验。
而说到我的科研发展,我亦不得不提我的恩师:香港理工大学的黄永德教授。他是该校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的院长。在黄教授的支持及信任下,我得以在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担任兼职助理教授。黄教授提供科研的场所给我,让我得以组织及管理自己的科研团队,而且在我初来深圳还没有任何研究经费时,给我的课题组一定的经费支持。在我的科研发展上,黄教授是很重要的恩师。我最近由 Elsevier 旗下的 Academic Press 所出版的新书中的前言,也是由黄教授撰写的。
Q3
能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方向吗?
我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与传统材料化学的融合,研发能用于生物医学及药剂应用上的高分子材料。其中一类我做得比较多的药物,是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事实上,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已有不少生物技术药物应用于临床,在这些品种中,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占多数。可是,这类药物稳定性差,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因水解、聚集、展开或变性而损失。多年来已有许多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载体被开发出来,但这些载体仍存在许多不足,如细胞毒性高、蛋白质负载能力低或蛋白质的可持续性释放功能差等,这些都阻碍了载体材料的应用。
针对以上缺陷,我们通过材料化学上的技术,合成创新的高分子材料并对材料的化学结构进行修改,并结合材料工程上的物理包埋法与离子交联法,开发新型的高分子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运输系统。我们用荧光素标记纳米颗粒,体外研究显示我们的系统能有效进入细胞。此外,纳米颗粒通过物理包埋法携带蛋白质药物,因为在制备过程中不涉及化学或光化学触发的诱捕,可以使负载的蛋白质药物在结构被破坏上降到最小,让纳米颗粒可以有效地装载药物。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个系统只在生理溶液中才把药物释放,在水中它的药物释放几乎可被忽略。这意味着我们的系统在水中贮存时,药物的流失可以大大降低。另外,我们也通过化学合成技术,研发了一系列共聚物,并在韩国与美国均获得专利。
化学合成技术虽然在材料领域中是一种开发新材料体系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它对材料特性的修改往往只在分子结构的层面,对材料宏观的物理结构的修饰,有一定的技术上的限制与困难。鉴于这个情况,我们将材料工程的技术与材料化学相结合,大大突破了单一化学技术在材料开发与改进上的局限,并增加了材料的可调性与多元性。譬如,我们使用了微流控电喷雾技术,调控水凝胶微球的内部物理结构,开发了多隔室药物输送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同时输送不兼容的药物,而且还能控制共同递送的药物的个別释放速率。我们这技术曾被香港工程师学会材料分部授予“最佳论文奖”。我们团队也以电喷雾技术,通过操纵诸如电场强度和流速等工艺参数,生成了核壳型水凝胶微球。微球体的尺寸可以从毫米级到微米级进行调整。另外,微球的水凝胶涂层,能有效延长药物释放的可持续性。再加上生产方法的简易操作,以及将多个水凝胶结合到一个单一结构中的可行性,这个加工与制备技术为我们设计具有可调性的胶体“智能凝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Q4
您为什么选择加入港中大(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除了国际化的氛围,它亦拥有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及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很多很优秀的学生及学者,也选择来到港中大(深圳)就读及工作。我在香港做博后的时候就关注过这所大学。而在去年收到面试通知时,我很兴奋。面试过程中与叶德全教授、朱宝亭教授等学院领导进行了交谈,让我更确信港中大(深圳)是我希望加入的大学。而鉴于我的学术背景与药物制剂有直接的关联,碰巧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也在筹办药学专业课程,加上学院的多位领导,也是药学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 (例如叶教授曾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院长,而朱教授亦是药理学及疾病分子机理学的国际知名学者) ,所以我很荣幸可以加入生命健康学院。希望我能够运用自己在药剂学及载体设计上的科研成果,为学院在药学的学科建设上出一分力。
Q5
能介绍一下您刚出版的新书及其出版理念吗?
我的新书,主要讲述当代载体技术的设计,及其于抗衰老治疗中的应用。它由 Elsevier 旗下的 Academic Press出版。事实上,谈到衰老,早在中国古代,秦始皇嬴政就已经试图派遣道士到海外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一直以来,抗衰老和延长寿命也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的寿命已经显著延长。多年来对寿命测定的遗传研究也已达到临界质量,将寿命延长的概念从过去的幻想重新定位到目前可行的现实。尽管如此,人类的预期寿命迄今为止仍然主要通过改善生活条件和更有效的医疗保健来提升,生物老年医学的干预措施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由于在社会中流传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衰老是一种自然特征,任何干预它的探索都必然会失败。这一点让研究人员不愿意从事基础衰老研究以外的任何领域,而资助机构对延长寿命的干预发展领域的投资也显得犹豫不决。这一切都阻碍了干预生物老年医学的技术进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研人员已经在载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可惜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些技术与生物老年医学干预措施发展的相关性的讨论一直缺失。有鉴于此,我希望我的新书能填补这一空白,并在最新的载体技术的支持下,利用相关技术开发生物老年医学的干预措施。
我的书在内容设置及编排上,有多个特点。首先,它涵盖了关于药物传输的基本概念及最新发展,所以非常适合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作为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的参考书。另外,本书运用了不同的视觉元素(包括照片和图形)和参考文献,并在抗衰老治疗的设计及落实的整个过程,一步步为读者们提供指引。所以这本书亦可作为载体技术于抗衰老医学转化研究中的应用的操作指南。我的新书,在内容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当代载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生物老年医学干预技术在实际研发上的一些理论框架;第二部分则广泛地讨论了开发、设计和优化像病毒载体及水凝胶颗粒等不同类型载体的实用策略;书的第三部分主要描述了使用载体技术操纵在分子、细胞和组织层面对抗衰老过程的方法;而书的最后部分,则着重阐述目前在治疗衰老的过程中,设计及开发载体时会遇到的一些主要技术难题。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这本书的撰写、排版以至后来的校对过程中,其实集合了很多人的时间和精力,包括我的科研团队中的多名出版助理。他们为了让本书能顺利完成,甚至曾通宵工作。他们的名字,在书的鸣谢部分亦有提及。
黎博士的新书的封面。该书由 Elsevier 旗下的 Academic Press出版。
Q6
能谈一下您的教学理念吗?
事实上,作为一名教职员,没有什么能比给学生上一堂他们享受的课更能带来喜悦。作为一名学者及教师,除了让我的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外,我觉得我有责任支持他们学懂批判性思考,并帮助他们建立自学能力,让他们日后能够自己追求知识。我非常认同中国的一句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因此,在传授既有知识之外,我亦希望能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
在大学授课的同时,我也会指导及管理我的科研团队。我觉得要让一个科研团队良好地运作,除了需要一个优质的科研平台外,亦需要花时间掌握每个组员的个人能力, 让他们按各自的专长,达成组员间的互补。另外,我觉得一个优秀团队需要组员间有着共同一致的目标,这样整个团队才能协作前进。从这角度来看,组员对我来说,除了是下属和学生外,也有点像战友和伙伴。所以,我与我的组员也一直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我的科研团队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一样。我亦会为课题组的学生及组员组识不同的工作坊,让他们在努力研究之余,也能培养不同兴趣及有更丰富的团队体验。
黎博士的组员参与由课题组组织的绘画体验工作坊
除了在大学教学,我也在香港的不同惩教院所进行义教,为在囚人士提供英语、粤语及计算机素养等与生活技能息息相关的实用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已到过近10个院所了,其中既有壁屋监狱、沙咀惩教所等低设防院所,也有赤柱监狱等高设防监狱。我是从2008年开始到惩教院所义教的。我觉得这工作能帮助到別人之余亦能把我的知识回馈社会,很有意义,不知不觉就做了十多年了。
黎博士为香港在囚人士提供义教服务,在香港惩教署义工更新团的周年大会上获颁发“长期服务年奖”
人物简介
黎永富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在加入学院前,黎博士曾在韩国首尔延世大学和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亦曾在深圳大学药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及在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担任兼任助理教授。在 2018年,黎博士获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B类)认定,2019年获南山区领航人才(B类)。他于2018年获英国皇家化学会认定为特许化学家,及于2014年获英国皇家生物学会认定为特许生物学家。
黎博士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与传统材料化学的融合,研发能用于生物医学及药剂应用上的高分子材料。迄今他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Nanoscale, 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 Biomaterials, 和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等SCI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获得了韩国和美国的专利。黎博士亦出版了一部个人专著 (Academic Press/Elsevier出版),论述用于抗衰老治疗上的载体设计与调控的技术,并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Acta Biomaterialia,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Biomaterials, Biomacromolecule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和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等30多本期刊担任审稿工作。
END
公众号ID: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健康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
Hotline: 0755-23519000
http://lhs.cuhk.edu.cn
lhs@cuhk.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