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科学之路 · 筑健康生命——第四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School of Life and Health Sciences, 简称LHS)于2018年11月14日正式成立,是港中大(深圳)继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之后建立的第四所具有从本科至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学院。
学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老师们的付出和努力。自2019至今,学院加入了一批优秀教授,下面就由小编带领读者去了解他们的科研背景与兴趣。
赵永娟
赵永娟博士于2020年10月正式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担任助理教授。
教育背景
学士、硕士(南京大学)
博士(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研究领域
肿瘤免疫和神经退变中的NAD信号机制
01
您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是怎样的?
高考后出于治病救人的崇高理想,我报考了心驰神往的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制药工程专业,其间在中国药科大学学了两年药学,2001年获得学士学位。那时生物制药方兴未艾,毕业生很抢手。不过我发现自己更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与我有不解之缘的制药方向不能充分满足我的好奇心,于是选择了保送本校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进入了当时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子春教授研究组,研究番茄的衰老机制。出于家庭原因,2004年通过考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时任所长郑德先教授抗体药物研究组,被安排做一个类似如今非常火热的CAR-T的嵌合受体,不过限于当时技术的不成熟并未取得成功。最终通过自学生物信息学结合实验研究转录因子,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
这两段学习经历在当时既典型又“非典”,我非常感谢两位导师,他们宽容地让我进行自由探索,愉快又任性地完成了入门的第一步。
02
您的科研经历是怎样的?
2007年博士毕业后,我加入了时任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理系主任李汉璋教授的实验室。李教授是第二信使cADPR的发现者,他当时正在研究这个信使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生物学合成。当时,他提出了一个假说,CD38——cADPR的主要合成酶,存在一种C端朝内的形式(III型CD38假说)。但是由于违背“常识”,在提出之初就遇到了很大阻力,我也希望通过实验去反证这个假说,结果不仅失败了,之后的十年中还一步一步地不断加强了假说成立的可能性。后来实验室从香港大学搬到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并开始研究另一个cADPR合成酶的功能,这期间带了几届研究生,我的研究和教育理念逐渐成熟。
03
能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方向吗?
概括来说,我的研究方向是:NAD信号机制和药物研发。NAD是细胞内重要的辅酶,在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对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譬如,NAD可以被催化生成cADPR,触发信号转导,而研究cADPR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信号机制就可以进一步揭示NAD不为人熟悉的一面,并为重要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本科研究生阶段都是在制药相关实验室度过的,耳濡目染再加上初心的力量,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一直在进行源头创新的药物开发尝试。迄今,我经手了两个重要的药物靶点,它们都是cADPR的合成酶,一个是CD38,抗肿瘤抗体药的理想靶点;另一个是SARM1,抗神经退行性疾病小分子药物的理想靶点。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慢慢闯出了一点小天地。
04
您的研究风格是怎样的?
我的研究风格是问题导向,非技术导向。也就是说,围绕一个问题,采用可利用的方法深入研究。这样的做法可以让我们对某个问题产生很深刻的理解,不过需要学习应用很多技术。在如今鼓励学科交叉的大环境下,这是可行的。让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可以一起去解决某些重要问题,这一点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做得很好,我也非常期待未来的院内合作。
05
能谈一下您的教学理念吗?
曾经在北大深研院时,开过一门研究生选修课《分子细胞生物学》,学生们很喜欢,还专门写了一篇采访稿“斜杠研究员”的教学观(上网可查)。当时我很自信地谈了很多想法,不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教学要求更高,对我来说会是一种挑战,尚需继续实践。
06
您为什么选择加入港中大(深圳)?
出于对科研的热爱,想追求更有挑战的工作。我非常高兴在港中大遇到了伯乐,这里更看重具体工作的质量、意义与教学质量。同事们都非常年轻,充满朝气,是我向往的工作环境。
07
有什么个人爱好?
看文献、做实验和跟同事聊科研,回家以后会听音乐、看书、练瑜伽、偶尔打打乒乓球、游游泳、爬爬山、捉捉小虫子……
08
您对于年轻人有什么寄语?
按照自己的节奏,走自己的路,做喜欢的事情,保证愉悦激素的正常分泌,前路还很长,请不要忽略现在身旁的风景。来吧,让我们一起愉快地研究生命的奥秘!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查看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
电子宣传册
“了解更多”请点击以下链接
探索、求知、明理 | 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邀请本科生来做实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