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有看头|《美食篇》之大同羊杂

魅力山西工作室 中国黄河电视台 2022-09-05


大同羊杂
Quality life starts from home



说到山西特色饮食

除了闻名中外的面食之外

三晋南北还有许多极具特色的美味

这些沉淀着风华的老味道

在斗转星移中

成为了岁月的记忆

让我们一同走进《大同羊杂》




喜欢吃肉的大同人

大同——中国的九大古都之一,位于晋、冀、蒙之咽喉要道,有“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古城


大同曾是北魏都城,辽、金陪都,古称“平城”。大同名胜古迹众多,云冈石窟、华严寺、悬空寺、九龙壁闻名海内外。


云冈石窟


历史上的大同历经了多次民族大融合,所以这里的人们至今保留着许多塞外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偏好食肉就是其中之一。


悬空寺


最爱大同羊杂

大同美食众多

兔头 烧麦 铜火锅

都是响当当的美味


兔头大同火锅

但是要说大同人的最爱

非羊杂莫属了

如果你来大同旅行

必须品尝一碗

又辣又香的大同羊杂

才算不虚此行



热腾腾的大同羊杂

是大同人生活的一部分

无法割舍 百吃不厌






名词解释:羊杂

羊杂即羊下水,就把羊头、蹄、心、肝、肠、肺以及羊血洗净、煮熟、切碎。是大西北地区常见的传统风味小吃,做法有很多种,可汤可菜。


羊杂


说到吃羊肉的习惯,汉人和一些少数民族不同,有的少数民族只吃羊肉,而汉人吃完羊肉之后,还要把羊杂煮熟、切碎,配以葱、辣椒、盐等调料熬制成汤,因为里边杂七杂八应有尽有,故称羊杂。






羊杂的吃法也有很多,红焖羊杂、羊杂汤、铁板羊杂、爆炒羊杂等等,在气候偏冷的中国北方和西部地区,羊杂即可果腹充肌,又可为人们逐寒御冷,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大众化风味小吃。


羊杂面

爆炒羊杂





汤饭合一

正宗的大同羊杂可汤可饭

羊杂汤里加上山药粉条

再来一勺热辣辣的红油



红白相间 热气腾腾

油而不腻 令人垂延欲滴

是一道暖胃驱寒的保健佳肴



大同羊杂如何制作

现在小编就带你一探究竟





溯源“羊杂割”

羊杂也称“羊杂割”

据说羊杂割一词起源于山西大同

大同人吃羊杂始于元朝

“杂割”一词

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



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之后许国桢也成为了庄圣太后宠信的御医。许国桢的母亲韩氏善厨艺,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发现味道甚美。遂敬献太后品尝,不想太后吃罢大汗淋漓,顿觉神清气爽,就此病愈,当即赐名“羊杂割”。






羊杂汤带来的幸运

《宋书》记载

一个叫修之的人擅烹羊杂割汤

献给太武帝拓跋焘品尝

拓跋焘赞为绝味

并封修之做了官

直到光禄大夫、南郡公之职



幸运的修之凭借烹饪羊杂汤的手艺

换来了荣华富贵

而这个故事的发生地

就是当时的北魏都城平城

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





大同羊杂的演变

据上了年纪的老人讲

他们记忆中的羊杂

是要加白菜之类配菜

这样可以冲淡羊杂的膻味





后来的大同羊杂开始加入粉条

羊杂粉汤成为了大同人日常的一道美食



在大同的传统食品中

羊杂可谓最为古老

它为人们驱赶寒冷 送来温暖

最终随着民族文化交融

走向更广大的地区




END


出品 / 《魅力山西》融媒体工作室

责编 / 葛丽娜   美编 / 李欣 

  统筹 / 王琳  葛丽娜   

监制 /  李晓琳  石怡松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大系列邀您关注

汉语有意思 

中国有魅力 

山西有看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