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有看头|《美食篇》之山西过油肉

魅力山西工作室 中国黄河电视台 2022-09-05


山西过油肉                                     



在山西太原 

无论是婚丧事筵还是好友聚餐

饭桌上总有一道

眼熟能辨的菜肴——过油肉



它香酥软嫩、油而不腻的味道

深受人们喜爱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道菜的来历

原来过油肉有着一段“凄苦”身世





“过油肉”的传说

元末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太原府的平定州也不太平。州府东北太行山里的一户人家,只有爷孙俩相依为命。由于连年战乱和干旱,粮食颗粒无收,为了填饱肚子,爷爷只能进山打猎。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爷爷猎回了一头肥大的野猪,爷孙俩一直享用到大年过后。由于天气渐暖,剩余的猪肉无法存放,于是爷爷想了一个办法,将猪肉切成块,过油爆炸后存放起来,每次做饭时切一块过油后的猪肉,再与各种野菜搭配爆炒,这样既能填饱肚子度过灾年,也让小孙子吃得连连叫好。



小孙子长大后在府城开了一家饭馆。为了纪念过世的爷爷,饭馆就起名就叫“过油肉”。食客们品尝之后,赞不绝口,于是“过油肉”名声大噪,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关于“过油肉”的来历。




不可或缺的山西过油肉

山西过油肉

是最地道的山西代表菜之一



虽然用料简单

但是做法却非常讲究



它位于太原十大名吃之首

还是山西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无论是宴请聚会还是日常饮食

山西过油肉都是一道

不可或缺的特色菜肴





“啖肉”的习俗

这里还有关于过油肉的另一个版本。据史料记载,太原地处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流融汇的接合部,“过油肉”最早源于北齐的六镇流民偏向鲜卑化的“啖肉”习俗,是当时汉民族与鲜卑族饮食文化在并州融合而成的一种食物。



将猪肉切成约五寸见方的块状,放在釜里,搁上荤油、盐、酒等调料,文火煮到七八成后,在油瓮中腌透,吃时再捞出,或煮熟或炙烤,然后拌上新韭菜或大葱食用。






曾经的“方便食品”

因为过油肉易于保存且食用方便

唐初李渊父子太原起兵时

御用“炊事班”

便挑着小油罐里的过油肉行军

如同“肉罐头”一般

可见过油肉最初

曾是行军或旅途中的“方便食品”





宫廷“秘菜”

宋朝是美食家的天下,肉过油而食,是宫廷里的一道美味佳肴。到了明代,过油肉更是受到皇宫贵族们的青睐。



明太祖朱元璋奉其为珍宝头肴,每逢典盛会,酒席宴前上的第一道菜必是过油肉。洪武九年,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棡为晋王,建晋王府、设典膳所,过油肉这一名菜又重回太原,成为王府里的“秘菜”。





晋菜之首明朝衰亡后,晋王府典膳所的厨师们流落到民间的饭店打工谋生,于是过油肉作为宫廷菜走向了民间,成为官府宴会与民间酒席的必备菜式,也成为当时的晋菜之首。





舌尖上的“追梦”

老太原人钟情过油肉

昔日去太原城里下馆子时

有句顺口溜:

一盘过油肉 两碗白皮面

滴点香蒜醋 赛过小神仙

可见当年能吃上一盘“过油肉”

是人们舌尖上的“追梦”




如何制作过油肉

山西过油肉从选料到制作

具有浓厚的山西地方特色



色泽金黄鲜艳

味道咸鲜 闻有醋意

质感外软里嫩

汁芡适量透明

不薄不厚 稍有明油



1、食材准备:里脊肉、冬笋片、木耳、蒜薹、鸡蛋、淀粉等。


2、里脊肉切片。


3、把鸡蛋和淀粉放进里肉片里搅拌均匀。


4、食用油加热到八成热时,将拌好的里脊肉放入锅中炸至金黄色。


5、过了油的里脊肉捞出备用。


6、将刚才炸了里脊肉的油倒出去一部分,继续将锅中的油加热,等油热之后,放入花椒、大料、葱、姜、蒜爆香。


7、将切好的蒜薹、冬笋片还有泡发好的黑木耳放入锅中翻炒,再倒入刚才过了油的里脊肉。


8、加入料酒、胡椒粉、咸盐、老抽、醋调味


9、出锅。


如今 过油肉早已是一道

极为普通的大众菜肴了

但它味道守真 醇香温和

那样的老味道我们再熟悉不过




END


出品 / 《魅力山西》融媒体工作室

责编 / 葛丽娜   美编 / 李欣 

  统筹 / 王琳  葛丽娜   

监制 /  李晓琳  石怡松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大系列邀您关注

汉语有意思 

中国有魅力 

山西有看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