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手把手教你选择益生菌(二):常见问题解答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上一期我们讲了益生菌选购的三个步骤。点击回顾:儿科医生手把手教你选择益生菌(一)。
今天呢,我们来对宝爸宝妈们在益生菌选购和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快来看看有没有你感兴趣的内容!
家长
保健品的益生菌比药品益生菌更安全吗?
这种说法作为部分销售人员的推广话术,似乎已经被很多人所接受。
然而,事实上,不论是用于药品还是保健品的菌种,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并接受监管的,都是较为安全且有效的。而且,很多时候,药品和保健品里使用的菌种是相同的,两者的副作用也是相同的。
小积
家长
听说益生菌没有副作用,这是真的么?
“无副作用”似乎已经成了益生菌的光环,很多家长正是看中这一点才会花大价钱给自己的宝宝购买相关产品。然而,即使是大米饭,吃多了也可能会有让人变胖、血糖升高的风险,益生菌又怎么会是“绝对安全”呢?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发现,益生菌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1-2]:
①益生菌可能带有耐药性基因,这种基因可能会转移给肠道内正常的益生菌,进而造成人体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
②刺激免疫系统:益生菌菌株可能会调节个体的免疫反应,这可能会导致部分儿童对疫苗或过敏原的反应增加。
③感染:对免疫功能缺陷或者特殊状况的儿童来说,益生菌可能会跨越肠道进入血液里,造成菌血症,引发严重的感染。
当然了,上述情况都是很少见的,而且往往出现在益生菌滥用的情况下,遵医嘱使用益生菌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还是非常安全的。因此,为了以防万一,使用益生菌之前,特别是打算长期应用益生菌的宝贝,最好还是要先咨询医生再做决定哦。
小积
家长
国外的益生菌是不是工艺比国内的好呢?
各种社交平台上,经常有家长分享国外的某某益生菌更好用,引得无数家长想尽办法给宝宝海淘。然而,这不过又是一个“国外的月亮更圆”的问题罢了。
我们在上一期已经提到过,益生菌的选购关键在于菌种,我国和国外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菌株专利,不同的厂家为了使产品效果更好,也会互相引进不同的专利菌株。所以,国内外使用的菌种往往并没有什么区别。
此外,在这里还要提醒各位家长,益生菌本身是活的,因此想要保持其活性,就需要非常严格的保存条件。部分海淘途径的运输条件远达不到益生菌的保存要求,就会导致产品内的活菌大量死亡,失去其效果。更有甚者,不规范的运输条件可能造成益生菌污染,使得有害菌滋生,威胁孩子的健康,因此选购益生菌务必要寻求正规途径。
小积
家长
酸奶可以代替益生菌吗?会不会更安全呢?
有时候,我们会在门诊碰到这样的家长“大夫,我们家里有酸奶,是不是也能治我家孩子的病呢?”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可以按照上期讲的选购步骤来分析:
①菌种安全性:酸奶中的益生菌绝大多数是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这本身是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安全性OK。
②菌种适用范围:尽管这俩菌种很安全,但是按照国内外的指南推荐来讲,几乎没有什么疾病推荐应用这两个菌种来治疗疾病。事实上,这两种菌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发酵牛奶,它们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只能是一种附带效果。
③活菌数量:我国目前酸奶中添加的活菌数量要求是10^6CFU/mL(g),而治疗目的的活菌数量我们上期有讲过,在保质期内,至少要有10^7CFU/mL(g)。因此,酸奶中的活菌数量达不到治疗需求[3]。
近年来还有一种特殊的酸奶--益生菌酸奶,这种酸奶中,除了发酵用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之外,还会额外添加双歧杆菌等其他明确益生菌身份的菌种[4]。这时候它就变成了一种保健食品可以作为我们的选择。但是这种酸奶中的一部分为了口感,添加了大量的糖分,这一点还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
小积
- END -
文 | 小儿内科 张骞
图 | 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参考文献
[1] Zawistowska-Rojek A, Tyski S. Are Probiotic Really Safe for Humans?. Pol J Microbiol. 2018;67(3):251-258.
[2] Lerner A, Shoenfeld Y, Matthias T. Probiotics: If It Does Not Help It Does Not Do Any Harm. Really?. Microorganisms. 2019;7(4):104.
[3] GB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国家标准
[4] Fox MJ, Ahuja KD, Robertson IK, Ball MJ, Eri RD. Can probiotic yogurt prevent diarrhoea in children on antibiotics?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BMJ Open. 2015 Jan 14;5(1):e006474. doi: 10.1136/bmjopen-2014-006474.
Hi
积医儿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儿童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