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剧情烂就怪别人不能共情吗?
感谢《中国乒乓》临时换档,我总算把春节档重要的真人电影都看完啦!《深海》成了最后看的。翻了下豆瓣,影评水平都很高,解读地很深入,可我脑子比较简单,就来简单聊聊吧。
先说优点,美术是真的强,“七年磨一剑”这句话真的没有骗人。
《深海》全片采用了粒子水墨技术,每一个镜头背后是100余层的粒子堆叠,其中包含的粒子个数多达几十亿。每一帧动画都像中国古代的水墨画一般烟波浩淼。
如果说《阿凡达2:水之道》是极致的真实,超强的CG技术让很多人感觉不到CG的存在。那么《深海》就是极致的华丽,用有限的技术资金,努力的达到最玄幻绚丽的画面效果。
我一个很不喜欢《深海》的朋友都看在视效上多给了一颗星(她是做影视特效的),足见这部动画的硬件效果绝对高出国产动画一个身位的。
我看时也感叹,画面的细节内容确实多到让人目不暇接,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深海》的剧情大致分为三幕。
第一幕差不多是从参宿合影被冷落到进入深海大饭店打工为止。没什么太多可聊的。
进入第二幕,主要就是参宿和南河决定前往深海之眼的一系列冒险,算是进入了全片的高潮。
怎么形容第二幕?就一个字——乱。
眼花缭乱的乱。
基本上前一个小时吧,尤其是深海大饭店的内景戏,每个角色走路都晃晃悠悠的,盘子上的菜都有节奏地晃动,整个镜头里全是细节,画面、配音、bgm都开始发力,场面无比混乱夸张。
暴龙兽能明白田晓鹏导演一定为此煞费了苦心,隔着银幕都能感受到动画师加班熬夜的累,但是暴龙兽看完只记住了不让眼睛“喘息”的累。
当然,这一切归根到底都跟剧情有关。
因为看过电影的朋友就知道,南河和参宿两个人其实一直在海浪中挣扎求生,所以现实的混乱带入潜意识里是可以理解,但问题是观众是不知道后面的剧情啊。
于是在国漫历史级的视听效果轰炸下,电影里的角色在第二幕突然开始燃起来了。但是物理燃。什么叫物理燃,意思是眼睛燃起来了,但是内心没有共鸣。
隔几分钟切换的剧情,同时人物情绪也在不断变化,可这个切换逻辑是什么呢?前一段与后一段有什么逻辑关系?
现实可以不要逻辑,但这不是现实,是电影,你得给我一个逻辑。
对于我等普通观众而言,电影的所有实质剧情差不多都在第三幕了,表现的是现实世界里的参宿自杀或者意外掉进了海里,南河救他。
结果…参宿昏迷,南河死了?!
我不管影片后期制作受到了多少干预,反正呈现给我们的是南河因救参宿而死。
那我请问这种剧情的情绪支点何在?强行安排一个工具人死掉以此“感动”观众从而实现票房大卖?
本来我以为南河与妈妈的身影重叠,南河可能就是妈妈,结果听说好像也不是这么回事?
制作组呀,要不暴龙兽给你们出个主意可好?
片头上来就是医院里昏迷的参宿,无人探护,然后一个女人过来(不给正脸),拿着《深海大饭店》的绘本给参宿讲故事,另一个世界里有一个假妈妈,真妈妈则以南河的形式出现。片尾,给到参宿的主观镜头,黑色的画面开了一道透光的缝隙,几下开合后视线逐渐变大、变清晰,是妈妈。
剧终。
是不是勉强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