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恩来营救胡志明

印闲生 织造短评
2024-11-14

1942年8月中旬,两位越南人从越北高平省的山区出发,徒步进入了中国广西靖西县境内。

经过近十天的跋涉,他们来到靖西县巴蒙圩的一户农民家中稍作休息。

三天后(8月27日),一位当地农民带领二人继续赶路,当行至德保县足荣乡时,三人遭到国民党乡公所乡警的盘查。

不查不要紧,一查发现了端倪。

其中一名越南中年男子身上携带着多份高级证件(证件均已过期失效),比如:“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越南分会”的证件,“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会员证,以及国民党政府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军用通行证。

乡村民警哪见过这种高级货?

一拍大腿,认定此人身份复杂,遂将其拘留。

这位被拘留的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胡志明。

另一位陪同他的越南人来头也不小,是时任越共中央委员黎广波。

年轻时的胡志明曾在法国社会党混过一段时间,也就是马克龙最初加入的那个党。

四十年代初,越共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民族解放”的口号。

当时越共的主要根据地设在中越边境的高平省,熟悉对越自卫还击战历史的朋友或许会记得,1979年有一个著名的“高平之战”,我军采用坦克部队穿插的方式大败越军,非常经典。

此高平便是彼高平。

为什么越共把根据地设在离边境这么近的地方呢?

还不是因为此处法国和日本殖民者的势力比较薄弱。

其实那段时间里越共武装经常跑到中国广西境内以躲避追捕,甚至建立起了从广西靖西县、那坡县到越南北坡的交通线。

1942年时,山沟里打游击的越共尚未能与盟国及我党建立实质联系,于是越共领导人胡志明沿着交通线进入中国,试图到重庆去见周恩来,请求给予更大规模的支援。

怎料却被国民党的乡村警察给抓了个正着。

重庆时期的周恩来


1942年8月29日,胡志明被押解到靖西县城。

靖西县的国民党官员认为:胡志明既是越南人,却持有中国方面的多种证件,一定是重要嫌疑犯,县里不太方便处理这种高级跨国案件,还是移送到省里吧,省心又省事。

胡志明心里自然清楚,越往上捅越不好办,心急火燎的他多次希望求见靖西县长,但均被拒绝。

当时国民党在广西的最高军政机关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驻地在桂林。

桂林离靖西县路途遥远,通信和交通均十分不便。

在尚未来得及转移之前,一位王姓中国农民受黎广波之托,到监狱探视胡志明。

胡志明通过这位老农传递出了一封信,报告了坐牢和转送桂林的消息。

原来作为胡志明随从的黎广波见老大被捕,心急如焚,他一边托人探监,一边提出“掉包计”,试图在押送途中和胡志明交换身份证明,由自己替胡志明坐牢。

胡志明拒绝了,老胡说道:

“我会法语、英语、汉语,周旋起来方便。记住,你们一定要及时报告越共中央委员会,尽快把消息通知给周恩来。”

黎广波领了命令后立即返回越共驻地,向组织上报告了这一重大突发事件。

孙中山长子孙科,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长

越共在得知胡志明被捕的消息后,以“国际反侵略协会越南分会”的名义发了一份电报给国民政府立法院长孙科。

为什么要给孙科发电报呢?

因为孙科不仅是国民党内“亲苏派”的代表,还是抗战期间中国与苏联对接援助的负责人。

1937~1938年间,孙科曾作为中国政府特使三度访问莫斯科,争取到苏联对华巨额援助和大量军火。

而胡志明身上有明显的苏联共产国际印迹,正是鉴于此,越共才把最初的希望寄托在了孙科身上。

结果孙太子日理万机,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什么“国际反侵略协会越南分会”的电报,可怜的胡志明就这样从靖西县走上了漫漫押送路。


根据日后《狱中日记》的记载,每次出发前犯人们都会被带上戴上手铐和枷锁,往往是清晨上路,傍晚才能到达另一个监狱,有时甚至要走两三天。

牢房里,胡志明同各种犯人混杂在一起,挤满了人的牢房甚至连躺下的地方都没有。

好几次一觉醒来,旁边便会躺着一个死去的犯人,场面惨不忍睹。

几个月过去,胡志明浑身长满了疥疮,骨瘦如柴,头发也脱落了许多。

民国时期的监狱照片


这段从靖西到桂林的路一共走了三个多月。

从1942年8月29日起,胡志明先后被关了靖西、田东、隆安、天等、邕宁、南宁、武鸣、宾阳、来宾、柳州等13所监狱。

直到12月10日才抵达桂林,交由第四战区政治部审查。

不知是越共报信报的晚还是通讯不顺畅,周恩来得知胡志明被逮捕的消息是在12月6日。

作为多年的老朋友,周恩来立即找到立法院长孙科,请求无条件放人。

孙科把事情转给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吴铁城,吴铁城则发电报给广西省政府,要求“查明释放”。

这事儿要是放在今天肯定分分钟就解决了。

中央要求放人,谁敢拖延?

可人家偏偏是国民党。

时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的是老资格的张发奎,张总司令根本不睬孙科和吴铁城的电报。

反倒是不捞人还好,一捞激起了张发奎的兴趣,更要好好审审这条大鱼。

张发奎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南昌起义部队第十一军(军长叶挺)、暂二十军(军长贺龙)都隶属于该方面军,十大元帅中有八人在其麾下工作过

张发奎第四战区的辖区为两广,由于毗邻越南,使得他萌生了组织越南人抗日的想法,即与越南的抗日武装组成“统一战线”。

当时旅居中国的越南人成立了各种抗日革命团体组织,如:越南独立同盟会(越共主导)、越南革命同盟会(国民政府掌控)、越南民族解放同盟会等。

一番审讯,张发奎确认被捕的胡志明是在越南人群体中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立场应该是亲苏亲共,但并不清楚他的真实身份就是越共首领阮爱国。

胡志明脑筋灵活,他称自己可以动员越南境内的武装力量参与抗日,甚至向张发奎提交了一份《回越工作计划大纲》。

张发奎则将其释放并软禁在一个越南人营区,同时策动胡志明加入国民政府主导的越南革命同盟会,要求其帮助发展扩大组织。

人在屋檐下,胡志明只得照办。

于是老胡不仅平添了一份越南革命同盟会执行委员的差使,还帮张发奎成功组织了一次越南革命同盟会的大会,并取得圆满成功。

越南八月革命宣布独立时的场景,1945年

眼看胡志明迟迟得不到释放,不得已,周恩来找到了苏联驻重庆塔斯社,希望通过新闻报道寻求国际舆论的支持。

经过一番舆论造势,在得知国民党抓捕了一个“国际反侵略协会”的人后,当时的英国驻重庆代表打电话给蒋介石:

“中国的抗战迟迟没有结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得不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支持,包括物资援助,你们连反战联盟的人都逮捕,你们到底要帮助谁?”

蒋回复道:

“调查此事。”

不过在从张发奎处得知被关押的人原来是越共时,蒋私下要求暂不释放胡志明。

蒋介石命令中统派人去提审,希望探明其真实来意,以及是否是要联合共产党在边境建立基地等等。

好在胡志明心思机敏,一口咬定自己就是“国际反侵略协会”的人,来华是要考察抗战情况,这才没有落下口实。

在通过孙科、苏联塔斯社、重庆苏联顾问团等多种方式均未奏效后,周恩来决定请求冯玉祥出面帮忙。

于是冯玉祥专程坐飞机来到广西省提人,经蒋介石亲自拍板,终于在1944年8月9日救出了胡志明。

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三人的合影

从1942年8月被捕到1944年8月回国,胡志明此番中国之行历时两年。

第一年是在监狱和拘留所里度过的,第二年被张发奎软禁起来,由第四战区政治部“查看感化”。

这期间,胡志明留下了很多文字材料,其中早期在监狱和拘留所里的汉文诗集又被称作《狱中日记》,若干年后被广泛出版。

胡志明的作品有一点打油诗的感觉,也可以说带点五四时期新诗的味道。

比如下面几首:

世路难

余原代表越南民,
拟到中华见要人。
无奈风波平地起,
送余入狱作嘉宾。


民间赌博被官拉,
狱里赌博可公开;
被拉赌犯常嗟悔,
何不先到这里来。


早起人人争猎虱,
八钟响了早餐开;
劝君且吃一个饱,
否极之时必泰来。

在今天的越南政界和学界,这些狱中诗词被称为“饱含着一位伟大革命战士崇高思想感情中的钢铁内涵”。

胡志明《狱中日记》

1944年8月9日获释当天,胡志明迅速离开中国广西,返回越南境内。

用不了多久,他就将在日本人投降后的历史变局中大放异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织造短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