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律·太原秋居

墨萱草堂 墨萱草堂 2023-10-22

五律·太原秋居
紅黃滿謝樓,歲落未知愁。
水激孤雲起,風鳴兩岸秋。
山中無世語,村徑幾耕牛。
不必窮千目,彷徨問子猷。

林婉清
共和二八六四年壬戌庚戌
公元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九日

注釋:
1.紅黃:指樹葉紅黃色相雜。
2.謝樓:謝眺任宣城太守時,於郡城之北陵陽山建謝公樓。此代指太原山中樓閣。
3.世語:世俗之語。
4.不必窮千目:典出王之渙《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此反用之。
5.仿徨問子猷:典出《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比喻人放達逸情。


以下為山中風景,皆乃今日拍攝:


山裡面的牛:


正在吃奶​的小牛


由於申請「原創」有字數限制(不得少於300字,很奇怪的規定,一首詩也就幾十字)。此文字數不足,因此附《墨萱影草》一條:

今人所言「現代漢語」的「白話文」是清末以來文體改革的產物。唐宋以降,變文、話本、章回小說則是説書傳統的文本形式,及演化出的相應文字表達。把「說話」文本定為白話文先祖,是為使白話文運動合理化的學者找出的所謂淵源。事實上,若不進行人為干預,章回小說體文本永遠不可能取代作為文學的中文,即文言文。母語是內在思維外化的表達,學外語是外在思維內化的修習。今人讀文言,顯然是外在思維內化的過程。白話文運動前,讀書人讀書不需要翻譯文言文,如今學生需要翻譯文言文,看不了古注。這是因為古人是以中學視角學「中文」,今人則是「現代白話語」下的新人。對他們而言,學文言基本等同於學外語。因此,今人之「白話」,只能歸於「翻譯體白話語」,是一種漢字書寫的片面化西語,而不屬於古白話的説書傳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