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交网络改变了战争模式

三座房子 一个小房子 2022-04-26

俄乌战争已进行了快一周,现在进入了焦灼的拉锯阶段,这个结果可以说是出乎了所有关注者的预料,一开始大多数人都以为俄罗斯凭借强大军力可以在第一天摧枯拉朽,以迅雷之势逼迫乌克兰军队投降总统逃亡,但这些天过去,包括基辅、哈尔耶夫、敖德萨在内的乌克兰主要大城市全都还在乌克兰的掌握之中,守军击退了对方的一波又一波攻势,乌克兰西部接收欧洲军事援助的国土和通道也毫发无损,如果俄国不主动撤军,那么这场战争恐怕短期内难以结束。


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3月1日上午9时的乌克兰战局



有力难使


从普京密集放出核威胁就可以看出,他有点着急。俄军的进展不及预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乌克兰的顽强抵抗和俄军在后勤、战术、士气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当然都是重要因素,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因素:移动互联网,特别是以短视频为载体的即时信息传播给了入侵一方非常大的压力。



包括短视频在内,新的传播方式让全世界普通网民能够比政客还快地看到非常具体的战争细节,加上社交网络时代超快的传播效率,这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掀起强烈的民意反弹,这种反弹是可以跨越国界的,意味着全球绝大多数人会很快产生共识,这比核武器的威力大多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军事力量的介入要么是施压,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要么就是精准杀敌,不得破坏民用设施、不得伤害无辜百姓。如果有人敢用焦土战术轰平一座城市甚至屠城,结果一定是上绞刑架。所以进攻方如果还在使用二战模式的军事思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行动,那在作战过程中必然是缚手缚脚的,讲武德打不赢、不讲武德又等于作死。


多说一句,如果二战前的世界有推特和TikTok,那么二战就不会发生,因为德国和日本会在行动刚开始时就被强力阻止。



美国的失败教训


我们都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新传播方式对民意的巨大影响显然在政治上的作用比用兵更加有效。军事行动在民意的众目睽睽下进退失据这并不是第一次,它的第一次出现大概是越战(1959-1975)。


美国深陷越战泥潭,最终不得不退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当时正值美国的彩色电视机普及率大发展期间,美国电视媒体也空前繁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来自电视节目的更加真实的战争记录冲击了人们对战争敏感的神经,这相当于是一种监督,监督美军在越南的行动无法再沿用二战时那种打击模式了,所以进退两难,最终狼狈回国。


我们甚至可以说,当时美国政府在越战中最大的敌人与其说是北越,不如说是包括媒体在内的美国国内反战势力。


越战让自认为天下无敌的美国感受到了在当时的新媒体背景下反战力量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在吸取沉痛教训后,美国开始发展信息化战争,以1991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信息化战争-海湾战争为标志,美国军事行动的精确度整体是不断提高的,因为只要有人曝光了任何平民乃至囚犯死于美国的军事行动,美国政府就会被全美民众乃至全球各国批判,这个道德谴责给国家形象和政治利益带来的实际损害是他们承受不起的。到了最近五年,美国每次行动都会向国会和公众报告是否带来了平民伤亡,2020年斩首苏莱曼尼时,敌方普通士兵也不需要成为炮灰了,“头上三尺无人机”开始成了一种有效的作战方式,也标志着战争的精准度达到极致。更重要的是,当斩首变得不再困难,有侵略动机的人就不敢贸然行动了。


斩首苏莱曼尼的刀片化AGM-114地狱火导弹



这是一件好事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原本要几个月的战争动员所换取的民意,现在只需一两天。2月24日战争开始以来,世界绝大多数地方的民众都在积极表达反战情绪。我还从没看过国际社会这样团结过,在历史书上也没看到过,毕竟二战时面对希特勒都中立的瑞士现在居然放弃中立地位,这个现象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应用的发展使得流媒体随处可及,也让信息技术的头部公司在战争中有了巨大的影响力。最典型的例子是星链(Starlink)的入局,这一天基网络的构建将很快使得全世界互联网没有死角。最近马斯克也加入俄乌战争,并向乌克兰送去大量星链的接收器,同时免费为乌克兰提供网络服务,也就是说,就算乌克兰的网络光缆被破坏,现在也不可能断网了...不只是SpaceX,谷歌、脸书、推特等公司也加入了战争,在这个信息时代,任何一家科网巨头在战争中的影响力都不亚于一个大国。


SpaceX的网络接收器运抵乌克兰 实测可以提供超过百兆的网速


最后做一些结论:


(1)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力成了普京的一个大敌;

(2)随着信息技术的继续发展,未来战争的规模会趋于缩小;
(3)未来战场上的士兵会越来越像特警,必须精准完成任务,不得犯错;

(4)政客开战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总的来说,基于互联网的新传播方式给战争带来的改变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