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田野上
去年,策展人鲍栋来到上海,在武康路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驻留,期间开启了他的“武康田野”项目。从10月到11月,他邀请和访问了30位/组生活在上海的年轻艺术家,以一种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方式展开漫谈,他计划将这次田野的内容以展览、文献、播客、纪录片等方式陆续呈现。
展览“武康晒场”在“武康田野”项目的发生地,呈现了30位生活在上海的年轻艺术家们的访谈片断、创作草稿、影像和生活碎片。
Numéro Art:这个项目为什么叫“田野”?艺术领域的一些实践和研究,到底能不能算“田野”?其它人文学科的人也对此提出过质疑,认为艺术界在滥用这个词,使这个词变得肤浅化。
鲍栋:这我得解释一下,确实有好多艺术圈的人以为搞艺术的同时能搞点社会学的东西,但实际上社会学是一个学科。重要的不是研究的对象,而是研究的方法。可能有时候艺术跟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一样的,但是它的方法不一样。
田野的方式有很多种,拍照、访谈、档案、记录、各种类型学的建立……太多了。有一个所谓经典的人类学调查——发照相机给那些少数民族的女性,让她们自己拍,因为她们的眼光和视角没有被人看到过。你提到的其它人文学科领域觉得搞艺术的人不懂“田野”,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解。在今天当代艺术是最包容的。
叫“武康田野”,因为我在做访谈加视频,最后想做成一个纪录片,这是“田野”比较朴素的一个形式。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田野”这个词能和武康路这种小红书的形象构成一种反差感。我们提到田野就是所谓“老少边穷”地区。实际上人类学的对象并不只是少数族裔,我们不要俯视别人,我们看看自己,看看我们身边的艺术圈。说老实话,我跟90后这个艺术家群体之间是有一定距离感的,我也想通过这个方式能能够了解他们。
选择艺术家的方式,除了代际(90后)和地理方位(生活在上海及上海周边地区),还有其它因素吗?
我会请在上海工作过的策展人,上海的一些画廊,以及我比较了解的艺术家来推荐。这次采访的艺术家也会推荐。此外,我对艺术质量也会有一个判断,觉得作品不错才会采访。
“武康晒场”这个展览的空间,跟美术馆和画廊的“白盒子”空间不太一样,它是一个历史建筑,它的地理坐标(武康路)和建筑都有一套叙事。在之前的一次访谈中,您提到过策展是一个叙事,策展人更像是导演的角色,会有一个脚本。这次“武康晒场”的展览,您怎么去建立脚本?
“田野”之后,下一步是什么?“田野”就像是去播种,之后就是收获了,庄稼得晒一晒,于是有了“武康田野”和“武康晒场”。原本想叫“武康田野文献展”,觉得有点太重,实际上我们还没做到那一步,没那么丰富和细致,所以就用“晒场”打个比喻。
这次展览的核心,不是艺术家们的作品,而是人,是人类学的一些要素,比如他的生活,他的东西,他的爱好,他的记忆。这些展品显然不是画廊售卖的作品。艺术当然很重要,但“武康田野”这个项目是为了解这一代人的。所以展览现场,每位艺术家的名字被放得很大。
“武康晒场”的展览中,大量的文字没有以文献的形式呈现,而是你从每个艺术家的采访和对谈里选了一两句话上墙。
墙上的句子是我们精选的一些觉得很有意思的回答和话题。可以这么理解:这次展览中的文字是主题,展品都是插图。如果观众不阅读文字,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放这些东西。我对每个人访谈最少的半个小时,最长的有一个多小时,所以文字很丰富,以后会以别的方式呈现,微信号或者是出版的方式会更适合。
在你看来,90后这一代艺术家们有很多共性吗?
每一代人都有共性和差异。90后这一代人的差异性更大,因为中国内部也发生巨大的差异性的变化了,不管是地域也好,还是所谓的阶层还是艺术观念,真的是很复杂,越来越分化,越来越细化。
生活在北京和上海的艺术家群体有很明显的差异么?
北京从事艺术的人更多。从比例上来说,上海的海归艺术家更多。原因首先是上海这座城市本身的气质。第二个是上海有解决户口的政策。这很具体,只要是海归的留学生,在上海交半年社保能拿户口,北京就没这个政策,所以很多人愿意来上海。
有一个艺术家从北京搬到上海之后就不喝酒了,因为没人喝。我再说一个反过来的例子,上海的一个年轻艺术家,去北京读书,她说特喜欢北京,在北京不用化妆就可以出门。上海艺术家见面,除了开幕式之外都是谈事,那种务虚的部分少,上海喜欢AA嘛。北京就是谁最近有钱谁请客。
说到“本土性”和“国际化”,这些生活在上海的艺术家,或者说上海的当代艺术如何面对“本土性”?
这是两个概念,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概念。上海的“本土”在哪呢?上海的本土是在徐家汇,还是在松江?在外滩,还是浦东呢?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维度,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越了解国际,可能越有“我是谁”的追问。
全球都有本土性,我们大部分时候说的“国际”指的是西方,但无论法国里昂或者法国巴黎,每个区都有它的本土。我们会觉得美国很国际化,但美国特别讲究所谓的社区文化。我这里跟你那里不一样,我是曼哈顿的,你是皇后区的。甚至英语都不一样,就像上海,徐家汇的跟浦东的口音都不一样。
90后艺术家们,作品中所涉及“寻找本土”或者“故乡”,是否跟80后70后对于“乡土”的追溯也不太一样?
乡土的追溯怎么来的?本土的概念是区别于什么才可能成立的?中国古代的本土指的是什么?今天的本土是指什么?所谓乡愁,当你离开了故乡才有乡愁。所以本土的东西,一方面是先天的经验,一方面也是后天观念的认知。我举夏乔伊为例,夏乔伊是杭州人,中国美院毕业,然后去美国读书,在海外读书和生活中反而对本土更在乎,因为他有了比较,有了差异性的对照。
这次田野当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些瞬间,比如他们生活的侧面,或者隐藏在他们作品背后的一些东西?
访谈中有一个问题是:“你常去的酒吧是哪?喝什么酒?”有一个艺术家说他最喜欢去的酒吧是全家,他每天工作完了在全家喝一瓶啤酒。在我看来这很上海。就是一个便利店,方便就好,喝啤酒就好。听起来很刻板很枯燥,感觉像是一个白领在上班,这也是一种状态。
还有个问题:“你怎么看你生活的城市?”有的人说很喜欢,自由自在,没人管你。有的人觉得这里包含了一种冷漠。
采访及撰文:长白山小水仙
图片均为展览“武康晒场”现场
由E.SCAPE 艺术空间提供
展览“武康晒场”
地点:上海市武康路40弄3号
展期:2024.01.23-03.22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购买本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