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校回顾 | 新疆的鸟类保护

质兰公益基金会 质兰公益基金会
2024-09-09
第26期质兰夜校,听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老师和2位质兰资助的伙伴聊聊新疆的鸟类保护。

  • 新疆的鸟类与保护现状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马鸣

速记摘要

  • 基本概况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一个省级行政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新疆的特色鸟类有120多种,尤其是白尾地鸦,是新疆最具特色的鸟种之一。但,特色鸟不一定是特有鸟,例如白尾地鸦在甘肃也出现了。

一些独具特色的地理亚种以及在沙漠等特殊栖息环境下才有的物种,也是新疆特色的物种,如斑尾林鸽(野鸽子)。还有数量较大,如粉红椋鸟,有时一群有几万只,在草原上飞起来会有遮天蔽日的感觉,尤其在蝗虫泛滥的时候,这类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而像欧鸽、欧夜鹰、欧金翅等“欧”打头的鸟类,基本都是从欧洲那边过来的,也是比较特殊的种类。

新疆的鸟共22个目,66个科和超过200个属,接近500种,而全国的鸟类有近1500种,新疆的鸟类正好占全国的1/3。还有一些特色鸟类属于迁徙鸟,因为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上面是西伯利亚,下面是南亚,而西伯利亚正好是鸟类的繁殖区,南亚是鸟类的越冬区,新疆处于中间位置。所以在新疆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有迁徙的、繁殖的,还有越冬的等各种各样的鸟类。


  • 三大迁徙路线

全世界候鸟有九大迁徙路线,新疆(红三角位置)的特殊地理位置至少与三大迁徙路线有关。第一:中亚路线(绿色),从西伯利亚到南亚,第二:东亚路线(蓝色),第三:非洲路线(紫色)。去非洲越冬的鸟不少,有名的像楼燕、波斑鸨和猎隼等鸟类走的都是非洲这条路线。东亚路线非常长,最近几年尤其是鸻鹬类,可以从北极苔原到西伯利亚,再到新疆、东南亚,最后到澳大利亚,有一些鸟类往返要上万公里。每一种鸟的迁徙路线都有其特殊性,这里只是简单地归纳为三条和新疆有关的迁徙路线。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 鸟类的"东扩"

鸟类"东扩"的现象与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飞速发展与人工绿洲连片;(2)填补物种"真空区";(3)全球气候变化;(4)每年的种群数量都有新纪录(最近10年有40多种新记录,10年前的记录只有450种,现在已经快500种了),物种增加的速度非常快也是一种"东扩"现象的证明;(5)“外来物种”入侵。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 面临的困境

最后想聊一聊鸟类面临的一些问题。新疆接近500种鸟类里有120种是被纳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说明新疆鸟类濒危的占比还是相当大的。


  1. 传统文化与现实的保护冲突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通过岩画可以看到自古以来,当地的少数民族就有驯鹰的习俗,从右图可以看到有苍鹰、金雕和雀鹰。新疆的少数民族非常多,不同民族喜欢玩的鹰的种类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但这种传统文化与现实的物种保护是冲突的。金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又不能人工繁殖,从野外抓捕就使得当地野生种群的数量下降得非常厉害。


      b. 猛禽非法贸易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猛禽非法贸易中最典型就是猎隼,玩猎隼的一般是阿拉伯人,他们会到新疆抓再偷偷运出去。因为这样偷偷运输,百分之八九十的猎隼可能在路上就死了。上图是被海关没收的一批猎隼,猎隼的眼睛都被缝起来了。在过去一般会给它们戴头罩,看不见人可能就不会攻击,但有的人为了省去这个麻烦,就直接把猎隼的眼皮缝起来。而缝起来就会造成炎症和感染,眼睛会瞎或会导致在途中死亡。

 

c. 高压线碰撞

鸟类面临的另一个威胁是高压线碰撞。不只灰鹤面临这个严重的问题,黑颈鹤也在这个冬天出现了大量死亡。拉萨和新疆的很多地方都有鸟类碰撞高压线的问题,这也是西部地区存在的大问题。从下图中可以看到有四五十只灰鹤在迁徙途中撞击高压线死亡,仔细看会发现它们全是幼鸟,没有经验,而且会在玉米地、麦地和稻田等地方停留较长时间找东西吃,这些地方周围一般有很多高压线,所以对它们的伤害非常大。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鸟类面临的困境还包括过度放牧、栖息地退化、采矿和偷猎等。

 

  • 中国西部鸨类监测、生境适宜性评价及其保护项目

        丁鹏
速记摘要
  • 源起

中国的鸨类有三种,我们只针对大鸨指名亚种Otis tardatarda和小鸨,区域方面,在标题中写到 “中国西部鸨类监测”,是因为在设计这个项目时,有一个比较长远的打算,但目前监测范围尚未覆盖整个西部。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本次介绍的主要内容是基于中国西北塔城盆地的大鸨指名亚种和小鸨的监测和保护项目。2010年,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大鸨保护国际研讨会,我们课题组汇报了当时《大鸨指名亚种Otis tarda tarda在新疆的生存状况》,其中涉及到了开荒、过度放牧、集约化、捕猎等情况。到了2013年,疆鸟友徐康平等在塔城盆地拍摄记录到35只小鸨Tetrax tetrax ,这个记录当时在国内算是一个重大发现,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小鸨的照片和记录基本上是没有的,基于这个记录,我们就开始重点关注塔城地区的候鸟及其栖息地。从2016年开始,我们连续四年在塔城地区开展生态环境部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区域农业集约化、过度放牧和毁草开荒等活动加剧,部分鸨类栖息地已丧失。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 研究物种

小鸨有别于其他的两种鸨类,它的体型小,其次它的繁殖羽特征比较明显,在我国属于全球分布区的东缘地区,数量极为稀少,在IUCN的濒危等级中属于近危(NT),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2015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发布的时候,这个物种的数据还是缺乏的状态,所以这也是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目标之一。


大鸨有两个亚种,在我国均有分布,指名亚种分布于我国的西部,在我国的东部有东方亚种,由于密集型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部分区域大鸨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一些国家已经灭绝了。在IUCN的评定等级中属于易危(VU),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的等级为濒危(EN),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 保护行动

我们组建了一个团队,起名叫“保鸨”。在2019年的秋季,我们每个月都至少开展一次监测,固定监测区域、样线,以及提交监测方案。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在春季重启了项目之后,我们开展了一个种群调查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有“惊”也有“喜”。“惊”是在我们去年秋季调查78只大鸨的区域时发现它们的生境整个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所有传统的苜蓿地都已经变成了沙棘林;“喜”的是准确记录了大鸨的繁殖行为,虽然没有发现小鸨的具体繁殖行为,但是记录到了小鸨的繁殖羽,也算是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果,完成了秋季的一个本底监测。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 成效与经验

4个月来,我们获得62次鸨类的有效监测,其中小鸨43次记录,大鸨34次记录。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大鸨主要集中在小麦或者玉米的留茬地以及苜蓿地,而小鸨主要集中在收割后的天然草场以及现有的其他荒漠草场。


  • 面临的挑战

在关于未来的行动上,首先要关注到鸨类面临的挑战。鸨类栖息的天然草场仍受到全球气候、水资源匮乏和打草方式不当等多方面的威胁和影响。新疆的水资源匮乏,任何一条河流对于新疆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流经我们监测区域的额敏河,在监测的那一年里全年都处于一个断流的状态。另外一个挑战是我们发现鸨类这几十年已适应农田生境因农业种植结构的改变,它们已经适应苜蓿地或是小麦地等区域,但是因为当地的一些发展需求,农民会去改变这种传统的种植结构,所以就造成了与鸨类相适应的作物栖息地丧失。


另外一个新的问题就是鸟类撞击玻璃墙、电线、风电设施等越来越频繁的现象。随着国家对碳达标和清洁能源的一些要求的提升,新疆就建了很多风力发电厂,并在逐年增多,而一些风力发电厂的建造区域也是鸨类的主要栖息地,这就造成了鸟类撞击的情况频发。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   未来行动展望

在未来的保护行动方向上,我们考虑了以下几点:(1)争取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支持,筹建库鲁斯台草原等自然保护地;(2)充分利用自媒体等平台,拓展保护的传播途径,加强社区宣传力度;(3)持续开展区域鸨类监测,深入探讨鸨类种群动态及其保护成效;(4)完善鸨类监测体系,积极推广至其他区域鸨类本底现状和长期监测;(5)提高社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能力,推动社区主导或参与。


  • 阿尔泰山南麓黄胸鹀的研究和社区保护

        新疆博大自然 苟军

速记摘要
  • 源起

黄胸鹀在欧亚大陆繁殖,繁殖地非常广阔,从芬兰这些地方一直到俄罗斯远东地区都有分布,越冬主要是在东南亚地区,像越南、缅甸和尼泊尔这些地方。在迁徙的时候,会沿着中国的东南沿海飞到东南亚,在广东、广西、浙江和福建地区都存在少量的越冬情况。因人类过度利用,黄胸鹀在20年的时间里从“无危”变成“极度濒危”。


2005年开始,我们就在新疆到处找黄胸鹀,但一直都没能找到其繁殖地。在2020年做调查的时候,我们把江布塔斯村作为我们的一个项目地,江布塔斯村处于中蒙边境附近,是一个哈萨克民族村,当地的农牧民主要以放牧为主,也兼顾一些传统的农业。在青河发现的繁殖种群对于整个黄胸鹀的繁殖种群来说,算纬度最低、最靠南的一个。经过我们的观察,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的黄胸鹀的生境包括了湿地、灌丛和高草地这些地方,但在新疆的黄胸鹀主动选择了以麦田为生境,它们的生活史和小麦的生长也有密切的关联。作物种植结构的改变会对黄胸鹀的繁殖种群造成不利影响。

  • 保护行动

为了解黄胸鹀种群现状、面临的主要威胁等,激励以社区为主体开展保护,进而为长期有效保护黄胸鹀建立在地保护机制,我们开展了本项目。2020我们第一次调查时,记录了黄胸鹀迁徙到繁殖地的一个准确时间。在江布塔斯村周边进行调查的时候,也对黄胸鹀可能会出现的生境做了一些鸟类调查。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我们意识到争取各级政府、野保等行政部门的支持是有效保护的必要途径。黄胸鹀现在已经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保护职责属于林草局的专职部门,和阿勒泰地区林草局野保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他们对此也很重视,青河县林草局野保办已经将黄胸鹀的保护列入了2022年度的重点工作。


关于未来的工作设想有以下几点:(1)拓展各类线上和各级融媒体的传播途径;(2)争取各级政府野保部门的支持,形成合作;(3)与保护地社区的共建;(4)培训人才,推动社会公众了解、喜爱、共同保护黄胸鹀家园。


嘉宾分享——刘阳

鸟类的多样性,包括它们的分布其实都随着环境在变化,我们需要对这种变化及时掌握,这对濒危鸟类的保护是特别重要的。黄胸鹀和鸨类都是依赖于农田生境进行繁殖的鸟类,地势平坦,农田生态系统下的鸟类保护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从鸟类研究的角度,这个选题或研究方向,在国内也刚起步,需要更多的数据和更大尺度的研究,如果有类似小鸨和黄胸鹀这样的濒危物种作为研究对象,能够开展景观尺度和栖息地尺度的研究,对于认识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如何去提升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不同的农田生态系统存在不同的问题,比如西部的小麦种植和东南部的水稻种植,需要更多的人参与研究和保护,包括观鸟者们除了去追求新物种和去看一些濒危鸟类,也许也可以关注到农田生态系统之下不同的地点中都有些什么鸟以及这些鸟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


【相关阅读】

夜校回顾 | 海岛上的鸟类保护

夜校|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鸟撞(含超长版速记)

-------------------------------------------------------------

夜校在手机端也可收听完整内容:在本公号的菜单栏,点击【成长社区】—>【登录夜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或在公号名片页点击【服务】,找到【登录夜校】进入【伙伴保护工作坊】版块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Tips:首次访问,需要先登录质兰成长社区,输入www.izhilan.cn上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即可查看所有内容。新朋友可以点击注册账号,完成注册认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质兰公益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