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质兰基金会第14期资助项目名单公示

质兰 质兰公益基金会
2024-08-29

质兰基金会第14期项目征集于2022年7月1日8:00正式启动,7月31日18:00结束。质兰共收到13份有效的项目申请书,其中7个项目进入初审,5个项目进入终审,最终4个项目获得资助同时,有6个项目获得第二个执行年的连续资助,5个项目获得第三个执行年的连续资助。第14期总资助金额为1,733,887元。质兰所有资助项目的进展可点击【阅读原文】访问质兰基金会官网-项目信息页查看。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按项目类型排序

第14期

项目入选理由

01_北京东部原生农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入选理由:

位于北京亦庄经开区内的通明湖-水南村区域,面积约 9.3 平方公里,为农田-河流湿地-草地-林地生态系统,鸟类多样性非常丰富。从2015年起,这里已记录到鸟类264种,其中有大鸨、黑鹳、黄胸鹀、遗鸥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6种,长耳鸮等二级重点保护物种44种。当地政府已在此规划建立嘉会湖湿地公园。不过,如何在该区域的各项规划、建设和后续的管理中,既满足城市排水、基本农田保护和市民休闲、游憩和自然教育的需求,又能充分考虑鸟类生存的需要,为丰富多样的鸟类保留足够面积和质量的栖息地,恢复和提升现有栖息地的完整性与质量,是摆在城市决策者、管理者、自然保护机构、志愿者和公众面前的一个不小的挑战。

本项目团队拟在过去两年的鸟类调查和保护工作基础之上,在三年内通过开展基础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志愿者为主体的栖息地保护和管理体系,开展鸟类科普、自然教育和保护宣传活动,联合科研人员、公益保护机构和志愿者等,继续与园林绿化部门、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施工单位、当地社区等合作,就现有该区域内的建筑用地、待建设用地、复耕农田、林草混合用地、自然草地和河流湿地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充分研讨,推动各关键利益相关方就嘉会湖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后续的有效管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达成共识,在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中,为大鸨等鸟类保留一块栖息之地,恢复一片华北平原上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农田-湿地生态系统。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2_冠头岭迁徙猛禽保护

入选理由:

位于广西北海市内的冠头岭是东亚-澳大利西亚猛禽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重要通道,每年秋季记录到的过境日行性猛禽达上万只,种类多达31种,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2011年起,每年秋季由当地公益组织牵头,发动护鸟志愿者、观鸟和拍鸟爱好者,联合执法部门和旅游部门,在冠头岭持续开展的迁徙猛禽监测、巡护、鸟赛和公众宣传教育等活动使这里的盗猎行为逐年减少,也成为了国内猛禽监测和反盗猎领域内旗舰性的保护行动,产生了积极正向的社会影响。近几年,随着猛禽监测力度及当地政府部门执法力度的加强,盗猎行为出现从监测区向外围地带、从日间向夜间转移的趋势。为此,当地公益保护机构及志愿者们已在2021年增设了一个监测点,还尝试开展了迁徙高峰期的夜间巡护。并且,为了增加当地社区参与反盗猎的积极性,彻底杜绝盗猎行为,推动观鸟旅游,在海城区文旅局的支持下,已与当地的商户合作,尝试通过明信片打卡、自然观察等活动,将一部分旅游人群引流参与了观鸟活动中。

本项目团队拟在三年内与美境自然等在地保护机构一起,通过降低参与的技术门槛,建立当地公民科学家的培养机制,为保护培养更多在地的巡护和监测志愿者,以应对疫情等因素带来的人力资源青黄不接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完成每年两个监测点的秋季猛禽监测活动,发布年度的《冠头岭迁徙猛禽监测报告》,一方面向所有参与者、合作伙伴、观鸟爱好者和公众报告监测及保护工作成果,提升公众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也吸引更多观鸟和护鸟爱好者来冠头岭观察、拍摄猛禽并参与保护工作。项目还将通过加强夜间巡护,联动当地执法部门、旅游部门、周边社区和旅游商户等建立多方协同的正向激励机制,巩固过去十多年的保护成效,并从根本上杜绝盗猎事件,促进观猛旅游。终审委员会认为这些活动非常有针对性,有望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当地长期存在的盗猎问题,积累的经验对国内其他地方的猛禽监测与保护也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3_海南羊山小微湿地保护实践与可持续利用探索
入选理由:

海南北部的火山熔岩湿地,俗称为羊山湿地,富有泉、塘、溪、沟渠、水稻田等多种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小微湿地。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作物种类和耕作方式的变化、电鱼、脚踏船、畜禽养殖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等,已使这些湿地生态系统发生明显的退化,大薸、凤眼莲、福寿螺、罗非鱼等外来入侵物种因此泛滥,水菜花、龙舌草、水蕨、普通野生稻、水角等湿地指示物种濒临灭绝,这些湿地能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也明显衰退。

本项目拟在前期已开展的羊山湿地濒危水生植物的监测和保护工作基础之上,从中选择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水稻田-溪流小微湿地,与村庄合作,挖掘传统农耕生态智慧,通过在当地的学校持续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和自然体验营,逐步提升村民对湿地的认识和保护意愿。项目将与村民一起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监测、监督举报电鱼等违法行为,控制外来入侵种,从而减少湿地所面临的威胁。此外,项目团队还将与村民一起,基于传统生态知识,共同尝试探索水稻-水菜花/龙舌草等的共生模式,以减缓雨季洪水对稻田耕作层的冲刷,探索水菜花-旱季水稻的轮作,培育和种植多种水生经济作物,开发以水菜花-水角为主要蜜源植物的蜂蜜产品,把村庄打造成自然教育和乡村生态体验基地,通过以上多种方式来探索湿地友好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方式。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有望探索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可持续保护和利用羊山湿地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4_滇东南懒猴种群调查与保护
入选理由:

蜂猴和倭蜂猴为小型树栖的夜行性懒猴科灵长类动物,其全球受威胁程度都是濒危(EN)级别,也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还被“十四五”规划列为拟抢救性保护的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之一。由于历史上这两个物种都受到捕猎、非法贸易和森林破坏等的严重影响,现有两种蜂猴的栖息地范围已急剧缩小,尤其是倭蜂猴,现在甚至还无法确定其野外种群的具体分布及数量。长期的非法贸易导致境外个体流入国内,逃逸或放到野外的懒猴个体也阻碍了对本地种群的调查与评估。加之作为夜行性动物的懒猴行为隐秘、调查和监测难度很大,其种群分布、种群动态变化及保护现状等基础数据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其保护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历史文献及过去几年项目团队的访谈记录表明,滇东南红河下游地区可能是蜂猴与倭蜂猴的同域分布范围,也是目前唯一可确认的倭蜂猴原生种群分布区域,项目地作为懒猴的典型栖息地,在滇东南乃至全国范围内,均极具代表性。

基于过去几年已开展的相关工作,本项目拟在项目地联合当地林业部门与保护区,培训当地护林员,共同开展社区访谈和野外样线调查,以掌握该地区两种蜂猴尤其是倭蜂猴的分布、种群数量和受威胁状况,并在此基础之上,联合各方制定可行的物种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提升保护区的调查和管护能力。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有助于填补这两个物种的保护信息空白,提升对懒猴的整体保护力度,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连续资助

第2执行年项目


01_基于社区的综合性人熊冲突缓解实践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入户及关键利益相关方的访谈,初步掌握了囊谦县东坝乡果永村的人兽冲突现状、当地传统的熊文化及现有牧户的防熊方案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与东坝乡政府、果永村两委、牧民代表以及东坝乡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以下简称阿宝协会)、等一起充分沟通与协商,借鉴了国内外防熊研究领域的经验与教训,根据项目实施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果永村缓解人熊冲突的初步方案,内容不仅包括了房屋防护围栏、人身防护包、防熊知识手册、防熊宣讲及视频制作等物理和非物理措施,而且对各参与方的分工与职责也做了清晰的界定,明确了社区在人熊冲突治理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按照此方案,在2021年7月召开的社区扩大会议上,牧民们商议并挑选出了21户熊害最严重的牧户进行先行试点,由项目提供材料和技术,阿宝协会协助,试点户自己投工投劳在门窗上安装刺网围栏、进行后续的管理并承诺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采取合理处理垃圾等预防措施。后续牧民的监测结果显示在2021-2022年间试点户都未再有熊接近或入户的情况发生。项目还与当地牧民一起探索了防熊报警器、便携式灭火器、太阳能声光报警器、动物驱赶器、太阳能报警灯等个人防护设备的适用性,总结了刺网围栏的优缺点,分析了红外感应喷淋装置和电围栏等其他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编制了防熊手册。第一年试点的成功以及建立起的社区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不仅极大提升了在缓解人熊冲突上果永村牧民的能力、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使得试点工作得到了果永村牧民、青海省林草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等的认可,为之后在果永村进一步深入探索综合性的人熊冲突解决方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由于果永村未参加试点的牧户与寺庙仍有严重的棕熊入室破坏的情况,牧民在虫草采集季节也容易在野外遭遇棕熊,而房屋的物理防护措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所有问题,还容易出现以邻为壑的情况,因此,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项目除按原有的方案继续增加刺网围栏对最易受伤害的牧户的覆盖外,将把重点放在提升牧民个人的防熊意识与能力上,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人身伤害。项目将设计实用的人身防护工具包,培训牧民后发放使用。项目还将开展社区垃圾及管理现状的调查,与阿宝协会一起协助社区制定并实施个人和公共垃圾管理方案,以减少村内垃圾对棕熊的吸引,提升村子整体的垃圾管理能力和预防棕熊的能力。由于棕熊的活动范围很大,项目还将动员更多的牧户加入到棕熊的监测活动中,以更好预防潜在的冲突并评估治理的成效。最后,项目还将及时梳理、记录和总结果永村在减缓人熊冲突上的经验与教训,形成案例的初稿。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2_陕西子午岭林区华北豹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总面积达800平方公里的项目地(包括子午岭国家级保护区、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区外围东南部栖息地最为完整、华北豹最有可能扩散定居的 150 平方公里)内,项目总共布设了52个相机位点104台相机,监测结果用最大似然分析估测出,在2021-2022年期间,以项目地为中心外扩30公里的子午岭林区整个4600平方公里范围内,华北豹的种群数量达到 了98 只,密度达到了每百平方公里 2.2 只 ,与之前北师大团队在2018 年-2019 年期间调查和预测出的 84 只和每百平方公里 1.9 只的数据相比有明显增长。其中,保护区外的监测位点在 2018-2019 年间共拍摄到 4 只华北豹个体,而 2021-2022 年则拍摄到 9 只个体,表明该保护区外围区域的华北豹活动频率有明显的增长,且有向保护外东南部区域扩散的趋势。此外,项目团队通过对收集到的52份华北豹粪便样品进行DNA分析,发现狍、家犬和野猪是该地区华北豹的主要食物来源。经过项目的培训,当地共有8位护林员或管理人员掌握了系统科学的野生动物巡护能力,能进行红外相机布设及维护、华北豹及其猎物踪迹、粪便样品采集、生境因子记录、猎套收缴等工作。他们组成了4支巡护队,在2021年10-11月和2022年1-2月期间开展了项目地的巡护工作并提交了巡护报告。项目还对保护区周边的27个村庄和保护区6个管护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初步掌握了周边社区的生产生活状况、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经济收入、对保护区的认知与态度、对野生动物的态度以及保护区的管理现状等信息,为下一步评估野生动物对当地村民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华北豹及其它野生动物种群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在第二个执行年,项目拟将保护区外东南部区域的华北豹种群监测范围扩展到350平方公里,获得该区域内华北豹个体的数量、性别、繁殖家庭构成等基础数据,分析华北豹及猎物的分布、种群密度及人类活动类型与强度,再通过与保护区内北师大团队开展的同类调查的数据进行比较,来评估保护区外围华北豹种群的生存状态和主要威胁因子。项目还拟通过开展保护区内外的栖息地调查,比较保护区内外华北豹的生境选择差异,利用占域模型,预测保护区内外的华北豹适宜生境面积,继而分析整个子午岭区域内华北豹的环境容纳量。此外,项目还将继续通过社区和保护区的访谈,了解华北豹及其他野生动物与周边村民的关系,最终形成子午岭保护区外围区域的人兽冲突报告。项目团队仍将继续通过培训、组织交流研讨会和支持科普宣传活动等形式来提升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管护和宣传能力。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3_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犀鸟保护项目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德宏州是国内唯一记录有5种犀鸟分布的区域,但犀鸟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等基础数据的缺乏影响了保护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铜壁关保护区通过整理和分析文献资料与历史数据,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组建并培训了调查队伍,克服了疫情期间的各种困难,在2021年3月前对全州有热带季雨林分布的芒市、瑞丽、陇川及盈江四个县市的21个乡镇41个村庄开展了社区访问调查,共调查到过去三年内5种犀鸟的目击位点共83个。之后基于访谈结果,确定了盈江、瑞丽和芒市三个重点区域的36条样线,实地调查记录了犀鸟的种类、分布、数量、生境植被、巢穴、营巢树种、行为等数据,从而系统掌握了整个德宏州五种犀鸟的分布、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巢穴数量、栖息地特征等信息,有效填补了犀鸟种群和保护现状上的关键信息空白。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项目还在保护区内外共建立了8条犀鸟野外巡护和监测样线,协调护林员定期开展巡护工作,并制作了繁殖期犀鸟活动时间记录表,在每年3-8月的繁殖季重点对个体繁殖交配、入巢、食物投喂时间及出巢时间等重要信息进行记录。此外,保护区还在云南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国大会期间,对有犀鸟分布的太平乡石梯村、苏典乡、支那乡等区域开展了2次大型的犀鸟保护宣传活动并发放了宣传材料。以上成果都使得保护区在犀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上,研究和管护能力显著提升。

针对在第一执行年中认识到的犀鸟种群面临的栖息地狭窄、营巢树不足、巢穴不够等问题,在第二个执行年中,保护区拟在犀鸟分布的核心区域——盈江洪本河片区选取双角犀鸟和花冠皱盔犀鸟的巢穴,在繁殖期进行跟踪观察,进一步研究其繁殖规律、周期、巢穴选择等,并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改进和设置人工巢箱;在已有的5条巡护和监测样线上,除继续开展巡护和监测外,还将增加栖息地植被的样方调查。此外,为了有效管理来自社区的人为干扰,保护区还拟与盈江的石梯村民小组合作,建立社区犀鸟巡护队,共同开展巡护与监测,引导其完善观鸟管理制度和观鸟行为评价体系,建立社区共管机制。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4_中国岛屿特有珍稀物种油叶柯的综合调查与种群恢复研究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在海南文昌和广东担杆岛上共设立了16个固定监测样地,对群落中油叶柯的数量、径级结构、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系统发育类型、区系特征等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与对比,并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对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幼苗多度、幼苗更新特征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这些工作为深入了解影响其种子繁殖的限制因子、评估其种群动态变化提供了生物和生态学的基础数据。油叶柯非保护物种,在海南文昌受到林木种植、耕地和道路建设而导致的砍伐、种子大量被采集食用等人为干扰,项目团队与项目地的保护区、当地林业站工作人员和社区合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油叶柯科普与保护宣传活动,并在海南和担杆岛上共设立了3个种质资源苗圃,将团队探索出的育种技巧教授给了当地的护林员,为下一步开展就地的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物种的濒危机制,项目拟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通过建立起油叶柯种群的长期监测体系,对种群数量、年龄结构、土壤种子库、幼苗更新、取食种子的动物等开展长期的监测,研究油叶柯群落的植物多样性与土壤之间的关系,通过开花习性的研究,评估其是否有传粉限制,并通过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对遗传单元进行划分,评估油叶柯现有各居群分布和种群的变化趋势及驱动因子,探究其亲缘关系与演化历史,并通过建立油叶柯气候生态位模型以分析油叶柯的气候适应性和未来分布动态。项目还将在海南文昌调查当地人历史上与现在利用油叶柯的情况,收集相关的传统知识,深入了解当地人与该物种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让中小学生参与油叶柯的野外播种、育苗、种植、自然观察和就地保护等活动,探索可行的社区保护路径。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5_福建省中国鲎现状调查及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从2021年6月到2022年1月,项目团队完成了福建闽南沿岸中国鲎及育幼栖息地的实地调查,在所调查的36个滨海湿地中,确认了12个现存的幼鲎栖息地,掌握了每片栖息地的面积、幼体种群结构及栖息地特点,评估了幼鲎种群的生存现状、栖息地现状、威胁因素及变化趋势,并将识别出的9块核心栖息地中的6块纳入了IUCN亚太鲎观测网络计划来开展长期持续的种群监测。这次调查所获得的全面、系统且详实的数据,填补了近十年以来的信息空白,也为下一步推动各方共同开展中国鲎及栖息地的保护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项目对闽南地区的9个农贸或海鲜市场、26家海鲜酒楼或饭店进行了暗访,对非法贸易进行了现场举报,还访谈了数十位当地的渔民。调查结果发现,渔民捕捞到的中国鲎的数量在持续减少,自从该物种升级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执法部门对非法买卖、食用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后,这些威胁虽仍存在,但已变得更加隐蔽。项目团队还成功推动地方政府在泉州晋江金井塘东建立起福建第一个鲎科普教育基地,并通过两会提案等方式,与相关政府部门就在厦门鳄鱼岛、集美鳌园建立野外鲎科普教育基地达成了初步共识。项目还利用6月8日的“国际海洋日”、6月20日的“国际鲎保育日”、农历七夕等各种节日和活动,开展了6次大型的中国鲎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触达上万线上和线下公众。在第一个执行年里,项目团队通过以上活动有效撬动了社会各方的力量,与高校、研究机构、各级人大代表、NGO、公检法、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建立起广泛且深度的合作,从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拟在第二个执行年里开展福建闽北沿岸中国鲎及育幼栖息地的实地调查,从而系统全面地掌握整个福建沿海幼鲎种群及栖息地的生存与保护现状。为进一步促进调查结果在保护中的实际应用,项目团队除将识别出的闽北沿岸的核心栖息地纳入IUCN亚太鲎观测网络计划外,还将对外公布闽南沿海的调查结果。项目还将在第一年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地的合作网络,推动其开展各类保护行动。例如,针对非法捕捞和使用的问题,为海警在内的地方执法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以推动其加强执法,进一步打击非法捕捞和食用行为;针对增值放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编制中国鲎增殖放流技术规程,为当地渔业管理部门提供现场培训和放流示范;继续利用各种节日与活动,开展各种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公众的认知和项目的影响力。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6_广西涠洲岛海域以布氏鲸为主的鲸豚类水生生物研究与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项目团队在涠洲岛海域共开展了22个航次、总时长超过116小时、总里程超过2141公里的野外调查,在41个位点共观察到布氏鲸89头次,9个位点观察到印太江豚31头次,共识别出布氏鲸个体26头,其中6头是本调查周期中新发现的个体,加上之前已识别记录的个体,项目团队建立了含有52头布氏鲸个体识别信息的数据库。这为进一步揭示该海域布氏鲸种群数量、年龄结构、种群动态并基于个体识别开展行为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通过目视观察并利用多旋翼无人机在空中对布氏鲸的行为进行拍摄,项目还总结和记录了包含有6类17种个体行为和4类11种群体行为的布氏鲸行为谱。这为未来进一步分析人为干扰对布氏鲸行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团队还收集了所调查海域的海表面温度、叶绿素a浓度、布氏鲸位点的海水深度等环境因子的信息,为未来预测北部湾海域布氏鲸的适宜栖息地、分析其迁徙和集群规律以及可能的环境影响积累了科学数据。项目团队还整理了往年北部湾海域内海洋哺乳动物的分布范围、数量变化和渔业兼捕的二手资料,设计了访谈提纲,对广西沿海的近40位渔民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显示项目地海域的海洋哺乳动物种类除布氏鲸外,主要还有短肢领航鲸、中华白海豚、糙齿海豚、瓶鼻海豚等,兼捕到的鲸豚类主要为印太江豚和瓶鼻海豚,网具主要为拖网和流刺网。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涠洲岛海域海洋哺乳动物的种类、多样性和主要活动范围,所收集的兼捕数量、地点、频次以及兼捕后是否放生等信息也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分析兼捕的原因、评估其影响并提出有效的鲸豚类保护措施。

项目拟在第二个执行年中,将野外调查的范围从3100平方公里增加至4000平方公里左右,继续开展以布氏鲸为主的鲸豚类截线调查,监测海洋环境因子,记录布氏鲸的个体信息和行为,并尝试使用声学调查设备辅助调查,建立布氏鲸行为与声学信息之间的联系。为了解观鲸、兼捕、航运等人类活动对布氏鲸行为和健康的影响,项目除继续开展相关的行为观察和记录外,还拟评估涠洲岛海域布氏鲸个体的健康状况,分析渔网、大型船只及观鲸船只对布氏鲸行为改变、个体伤害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推动环境友好型的观鲸旅游业的发展,项目还将在多年研究工作基础之上,制作观鲸规范宣传手册,并与涠洲岛上开展观鲸活动的企业、岛民以及驻岛的管理部门一起开展交流与座谈等活动,提升岛上利益相关方的布氏鲸保护意识,并探讨可行的观鲸旅游管理措施。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连续资助

第3执行年项目

01_甘加草原生态保护的日常化探索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通过与当地牧民不少于30次的深度访谈以及多名汉藏志愿者的参与式观察,项目团队完成了共104页、超4万字并配有大量牧民拍摄照片的《来自甘加的声音:本土生态知识概览》。这本手册以草场、家畜、野生动物为切入点,详尽梳理了甘加草原上牧民畜牧、耕作、管理和治理草场的方方面面,从中可以看到,牧民们如何基于对草、家畜、野生动物、气候、土壤、光照、水源等的认知和自身的信仰,精心照料自己的家畜;如何进行草场的分配、四季轮牧、禁牧、巡护、确定配额等管理和治理活动;如何团结互助对待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努力去追求美好的生活。项目与外地机构开展的2次有关草原治理的访学交流活动以及在甘加草原组织的8次部落草场治理讨论会,不仅提升了参与牧民自身的能力,而且也让他们重新认识并反思自己日常的生产生活,增强了对草场治理能力和文化的自信心。项目团队还通过视频征集、草地治理摄影展、读书会、制作的《转场》、《补饲》、《牛羊粪》、《守护草原》和《野生动物》等纪录片以及自媒体的传播,影响了当地的牧民,让更多人认识到了牧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及本土知识的重要价值。

在过去的两个执行年中,项目团队发现人与草原的疏离,原因不仅仅在于牧人对自身草场治理方式和本土知识缺乏自信,还在于当前的保护概念、方法和技术难以在牧人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中落地转化为行动。因此,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项目团队将通过调动20-30户牧户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进行简单的野生动物、草场变化等的观察与记录、推动并支持有兴趣和意愿的牧户,针对自身发现的环境问题去开展力所能及的活动,来探索让普通牧人把保护行动融入日常生活,主动去改变环境不友好行为、参与草原生态保护的有效方法。此外,团队还将与一户牧户合作,对一整年的放牧生活进行跟踪记录,记录其放牧中的细节故事和各生产活动的量化数据,并基于此对《来自甘加的声音:本土生态知识概览》进行进一步的勘校、丰富及再细化,完成中藏双语版。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2_玛柯河林区野生动物癞病专业巡护与可持续生计探索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第二个执行年里,在项目团队的感召与动员下,更多当地的村民作为志愿者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来。加入玛柯河林区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向团队汇报日常所见野生动物、癞病情况和非法盗猎盗伐等线索的社区成员由近50人增加到了100多人,超过了项目地总人口的10%,还有14位村民报名参加了首次成立的社区反盗猎和反盗林巡护小组。项目团队与这些村民志愿者一起,共计完成了20余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巡护工作,在巡护中记录了野生动物及其患病的情况、清理了猎套,还向当地森林公安举报了马麝被盗猎的案件,协助当地执法部门开展了调查、取证、侦查等工作,获得了当地乡政府的认可。此外,项目团队在当地生物多样性的记录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开展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团队完成了玛柯河原始森林中60余种树木的辨识和标本制作,记录了其拉丁名、汉藏语名称、历史用途和相关的传说故事,团队常年开展的红外相机监测也记录到了34种野生动物,并首次拍到了雪豹与金钱豹出现在同一个位点,在当地引起了轰动。项目团队还通过制作《癞病调查》的纪录片、制作和展览富有创意的生态唐卡以及进行自媒体宣传,有效传递了本土的生态知识,在当地产生了极好的社会影响力。

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项目团队将继续开展日常的野生动物监测、癞病监测、反盗猎和反盗林巡护工作。为进一步提升监测和巡护的成效,团队将总结之前的经验和教训,从人员选拔、行前准备、记录内容、季节频率、上报过程、野生动物尸体处理、数据整理、分析和呈现等多个方面,优化流程与结果,并制作解说视频用于人员培训。为了进一步调动社区成员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减少宗教仪式用品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村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并探索可持续的生计来源,项目还将编制《玛柯河生物多样性图册》、开展野生动物生态环保摄影比赛、制作传统的经幡和青稞酒、制作有传统文化特色和野生动物主题的木工和黑陶制品并设计生态旅游方案。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3_黄河源马麝种群分布调查与社区保护项目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黄河源的同德县河北乡,项目团队通过陪伴、协助和支持来自当地社区的牧民保护团队——青海自然山水动植物资源保护所(以下简称自然山水)和玛登社区保护团队(以下简称玛登),动员乡政府、林场、县教育部门及本地的学校一起共同开展了基于社区的马麝保护行动。自然山水团队与社区代表在共同讨论了马麝的保护现状与需求后,确定了保护行动方案,联动河北乡林场的护林员一起开展红外相机监测、交叉巡护和反盗猎活动,在2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定期巡山22次,拆除盗猎铁丝套子71个,实现了每月至少一次的巡护,完成了年度的马麝巡护报告。在项目的支持下,自然山水还针对本地的学生和牧民开展了至少三次以马麝保护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让450多名当地社区青少年了解了马麝及其在当地文化和本土智慧中的意义。这些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因此也获得了当地学校和县教育部门的信任与认可,更多内外的教育机构开始联系他们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活动。玛登团队则参与纪录片的策划,采访当地牧人,独立执行拍摄工作,与项目团队一起制作了纪录片《从麝香之路到濒危物种》,从历史文化的视角介绍了麝香的药用、经济和文化价值,挖掘了马麝被盗猎的根源,阐述了马麝从古至今存在的生存威胁。当地的牧民保护团队通过开展以上各种活动,以及参加项目定期组织的线上交流与学习活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保护行动策划、组织和执行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保护意愿,还与当地政府部门、学校、外部的自然教育机构等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都为项目进一步深入探索社区为主体的马麝保护模式奠定了基础。

在第三个执行年,根据上一年的巡护记录以及在地保护团队的需求,项目将编制马麝监测和反盗猎手册,培训巡护队员,设计反盗猎巡护样线和计划,将红外相机监测的范围从河北乡扩展到秀麻乡,探索出适合当地保护团队长期开展下去的马麝种群数量的监测方法和巡护方法。项目还将和在地保护团队一起,通过访谈社区里的老人,收集与马麝保护相关的传统知识,结合第一和第二执行年中已掌握的信息,汇编一本介绍马麝的濒危现状及其生态和文化价值的绘本,开发相关的自然教育课程,协助自然山水继续开展针对当地青少年的马麝保护自然教育活动,传承有利于保护的传统文化。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4_基于公民科学的北部湾滨海湿地保护行动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为使监测数据能得到更好的应用,在持续多年对广西北部湾7块重要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威胁进行公民科学监测中,项目首次将其中一块重要湿地纳入了IUCN亚太区鲎监测网络,使其年度的幼鲎种群及栖息地监测结果能与国内外其他栖息地的数据进行整合、比较与分析。项目还尝试通过口述史调查的方法,记录了下村这个传统渔业社区的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现状,挖掘了社区的传统文化和生态智慧,联合北海滨海湿地公园共动员7家赶海户一起制定了《北海下村友好赶海规范》并制作了一套赶海工具包在赶海户中推广。这份规范包括了赶海经营者自身行为规范、游客友好赶海行为引导、不文明行为劝导和参与巡护与监测的内容,由渔民自愿遵守。以上活动使得该社区群众开始对友好赶海和社区保护地等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之后进一步动员社区保护滨海湿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项目还通过联合北海市场监督局、北海市生态环境局、北海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和北海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共同发起了海洋友好消费倡导,完成了超过180家海鲜餐厅的《海洋友好消费倡导》宣传牌的挂牌,所有商家承诺不买卖鲎、海龟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有效规范了市场和消费行为。这次倡导活动第一次覆盖了北海市所有1县5区,不仅在后续的监督中发现所有餐厅都实现了承诺,而且还获得了当地4家主流媒体的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这也使得项目在探索如何推动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公众消费者和保护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减少违法买卖与消费行为对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项目团队将整合过去3年持续监测获得的数据,对外发布《2021-2023年北部湾7个重要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及保护行动报告》,并通过为现有和新的公民科学家建立成长档案、设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开展滨海湿地科考行以及录制视频教学课程等方式,建立起公民科学家的培养和成长体系,整体提升以公民科学手段开展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参与性、科学性和持久性。项目还将继续通过口述史调查、与下村合作举办赶海文化节、成立社区行动小组、讨论社区保护地等活动,进一步动员社区,增强社区保护行动的信心,从而探索出在下村推动社区为主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滨海湿地的可行路径。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5_金钱松自然种群调查、评估与社区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家塘村和茅镬村的金钱松核心分布点内共建立了11个长期的种群动态监测样地,在这些样地中建立了34个幼苗监测样方,并在林家塘的长期监测样地外设置了5个幼苗监测样方。项目完成了本执行年内对以上样地和样方内金钱松母株和幼苗的生长和存活状况、环境因子、种子产量、性状、活力和扩散情况等的种群动态和种子生产动态的监测。项目团队还在林家塘金钱松古树林下建立了实验样方,对不同人为干扰类型和强度下金钱松幼苗的更新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项目组还进行了金钱松种子室内萌发试验,探明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对金钱松种子萌发的影响。项目由此在金钱松核心分布地初步建立起了金钱松生活史动态长期监测体系,并在林家塘初步建立起了金钱松幼苗更新的人工抚育技术体系,为团队之后开展长期监测从而找出影响该物种更新的主要限制因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项目团队还对林家塘金钱松种群的基因进行了测序,确定了该自然种群的遗传聚类和管理单元,为之后团队从遗传管理单元的角度,提出金钱松自然种群的保护方案迈出了第一步。在项目团队的推动下,林家塘村建立了金钱松保护和管理小组并开始参与到金钱松监测和保护的日常活动中。在管理小组成员的协助下,项目团队还与社区正式签署了《林家塘金钱松保护小区林下环境管理维护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推动了林家塘金钱松的社区保护工作。

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除继续开展11个长期监测样地的金钱松生活史动态监测外,项目还将在林家塘研究海拔对金钱松种子生产的影响以及不同径级母树的种子生产的差异,并增加种子原位添加实验。团队将基于三年的调查和监测数据,初步总结出影响金钱松种群更新的限制因子。由于项目团队在之前两个执行年的工作成果得到了IUCN评审专家组的认可,已被邀请参与金钱松全球濒危等级的重新评估,为补充遗传学的数据,并从遗传角度提出科学的保护建议,项目拟对天目山、茅镬、黄潭庄以及清塘铺的金钱松个体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结合林家塘金钱松的测序结果,分析其种群遗传参数,明确不同金钱松自然种群间的亲缘关系,划分出遗传类群,形成金钱松自然种群遗传管理单元建设方案,撰写金钱松IUCN濒危等级评估报告并递交给IUCN。此外,为提高社区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在林家塘探索建立以金钱松为旗舰物种的研究和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团队还将继续提升林家塘金钱松保护和管理小组的能力,协助其制作金钱松的科普宣传海报及保护和管理的科普视频,引入自然教育专家与社区共同探讨建设基地的可行性。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

为保证资助项目的公正性,现将该入选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10月1日-2022年10月15日,如对以上评选结果有异议,请反映至质兰基金会:contact@izhilan.org。
如有机构/团体/个人公示期内被查出问题且属实,将撤销其入选资格。
本篇文章头图版@广西涠洲岛海域以布氏鲸为主的鲸豚类水生生物研究与保护团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质兰公益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