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质兰基金会第15期资助项目名单公示

质兰 质兰公益基金会
2024-08-29

质兰基金会第15期项目征集于2022年10月1日8:00正式启动,10月31日18:00结束。质兰共收到26份有效的项目申请书,其中13个项目进入初审,7个项目进入终审,最终7个项目获得资助同时,有1个项目获得第二个执行年的连续资助,3个项目获得第三个执行年的连续资助。第15期总资助金额为1,148,143元。质兰所有资助项目的进展可点击【阅读原文】访问质兰基金会官网-项目信息页查看。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按项目类型排序

第15期

项目入选理由

01_峨眉山及周边区域脆蛇蜥生境偏好和保护对策研究

入选理由:
蛇蜥为有鳞目蛇蜥科脆蛇蜥属的爬行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华东和台湾地区。过去几十年里,由于被大量捕捉用作中药,脆蛇蜥的野外种群数量急剧减少,2021年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由于缺乏相关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脆蛇蜥现有的分布、种群数量、生境需求等尚不清楚。四川峨眉山区域的脆蛇蜥种群是该物种在国内的三个遗传显著单元之一。该地区已掌握的野外分布点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区域高度重叠,虽已无非法捕捉现象,但仍面临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农药化肥、公路建设等威胁。
本项目拟在三年内与一个已确定有脆蛇蜥分布的村庄合作,调查和研究该村庄及周边区域脆蛇蜥的分布、种群数量、密度、生境特征及面临的主要威胁,与村民一起为有效保护和恢复脆蛇蜥的栖息地,而探索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的农田、茶园及林地的管理措施,并对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开展长期监测。项目还将在村庄内开展自然教育、科普和游学等活动,将脆蛇蜥栖息地保护与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联合当地林业部门、峨眉山景区共同支持村庄,以建立和管理自然保护小区的形式来更好地保护脆蛇蜥及其栖息地。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有望探索出一种有效恢复和保护爬行动物栖息地的模式出来,积累的经验也将有助于解决国内现有自然保护地体系对两爬物种保护覆盖不足的问题,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2_中国东南沿海水产养殖和迁徙水鸟的冲突调查和保护实践

入选理由:

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区的中国东南部滨海湿地,为众多鸻鹬类、鸥类、鹭类等迁徙水鸟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然而,最新的调查研究却发现,为防水鸟取食而在水产养殖区中架设的大面积防鸟网,已造成大量春季迁徙水鸟的死亡,这其中不乏大滨鹬、黑脸琵鹭、黑嘴鸥、大杓鹬等全球受威胁物种和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物种。

基于2021年在浙江乐清湾和福建兴化湾已开展的工作,本项目团队将在未来的三年内对浙江和福建沿海滩涂水产养殖中鸟网架设的时空分布、面积、社会经济背景和原因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科学评估其对迁徙水鸟尤其是越冬水鸟的生态影响,并撬动当地的鸟会、环保NGO、志愿者团队、养殖户、主管部门及执法部门共同商议、探讨和实施可行的在地保护策略与行动,以缓解水产养殖与水鸟保护之间的冲突,推动东南沿海滨海湿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及迁徙鸟类的有效保护。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3_祁连山西段旱峡-石油河豺种群现状评估与保护探索

入选理由:
历史上豺曾广泛分布于中亚、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但如今却已从75%的历史分布区消失,现仅在印度、泰国、缅甸、中国、印尼等11个国家尚有确切的记录。而且,绝大部分现存的栖息地都呈现出严重的破碎化。从有限的调查和目击数据来看,其全球分布范围仍呈现下降趋势,IUCN红色名录将该物种评估为全球濒危(EN)种。豺在我国虽也曾分布广泛,但在过去的30年里,该物种经历了分布区的大幅缩减及种群数量的急剧减少,现在只有西部六个省区还有分布记录,而且国内有关豺的分布、种群数量与保护现状的信息也极度缺乏。青海和甘肃两省交界的祁连山地区是我国已知的豺的重要分布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域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酒泉分局盐池湾片区和青海片区已开展了一些与豺相关的野外调查工作,记录到了较为集中频繁的豺群活动。位于祁连山西段的旱峡-石油河区域,近两年来当地牧民也多次目击到豺群活动。考虑到该区域的豺群位于盐池湾片区的东北部,不在国家公园的管辖范围内,但却可能与国家公园内的豺群同属一个种群。因此,本项目拟在未来三年内通过开展社区访谈和红外相机调查,掌握该区域内豺的分布、种群规模及生存状况,分析该区域豺群与国家公园豺群之间的关系,了解当地社区对豺的态度,评估放牧、开矿等人类活动对豺群生存的影响,推动国家公园与社区、开矿企业、当地林草主管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并制定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与行动。
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不仅对豺的研究与保护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自然保护地外如何有效推动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4_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

入选理由:

鸟类与飞行器、玻璃窗、玻璃幕墙、灯塔等人造物体相撞而死亡,是鸟类非正常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鸟撞的建筑物主要与城市化导致的建筑物玻璃和夜间灯光相关。白天鸟类与玻璃相撞是因为鸟类以为反光玻璃上映照出的植被等环境是真实的,或认为可以穿过玻璃到达另一侧。而在夜间,人造光线会对鸟类产生吸引作用并使其失去方向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报道的鸟撞事件逐渐增多,但鸟撞建筑的研究却相对缺乏,而且在房地产开发和建筑设计等相关行业中也未有相应的防鸟撞措施、标准及实施细则。由于鸟撞建筑物通常难以被发现,各地区的城市化程度、建筑物的分布与类型、鸟类的分布情况等差异也很大,因此,要想了解国内鸟撞的整体状况并减少鸟撞事件,不仅需要长期的数据积累,更需要各地的关键利益相关方和公众提升对鸟撞现象的认知并积极参与防鸟撞的行动。

本项目团队从2019年起就采用公民科学的手段,联合多家NGO、博物馆和研究团队,发动各地志愿者开展全国鸟撞调查工作,并在2022年建立起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现有网络不仅有相对固定的6家核心机构成员、明确的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统一的数据收集流程与标准,而且目前已积累了覆盖全国77个城市4个鸟类迁徙季的鸟撞数据,在2022年更是动员了全国超800多名志愿者参与了鸟撞调查与建筑物改造行动,积累巡护和调查数据近20000天*栋。本项目将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之上,在接下来的三年内继续完善该行动网络的组织架构与功能,以包容、公平和科学的合作精神,发展更多在地合作伙伴加入网络,优先在3个大城市提升鸟撞数据的覆盖面、代表性和持续性,争取在三年后完成至少1个重点城市的鸟撞现状评估。项目还拟在三年内通过吸纳至少2家相关行业的企业和至少1家媒体伙伴加入行动网络,提出科学、可行和具体的防鸟撞行业行动指南与政策建议,并通过建筑物改造等示范活动,推动相关行业的改变。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社会和生态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5_秦岭细鳞鲑种群动态监测、繁殖生态及保护对策研究

入选理由:

秦岭细鳞鲑是典型的陆封型冷水性鱼类,主要分布于秦岭山系海拔1000m以上的山涧溪流及深潭中。长期以来,国内都缺乏该物种野生种群的分布、数量、威胁及保护现状的调查、监测与评估。项目团队通过前期文献资料整理及已开展的社区访谈和野外调查工作,发现秦岭细鳞鲑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且不同种群间受威胁状况差异较大,亟需对该物种的野生种群及其栖息地开展科学系统的调查与监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施相应的保护行动。

本项目团队拟在该物种的分布区内,分别选取能代表秦岭南坡和北坡种群总体状况的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出适合基层保护工作者使用的秦岭细鳞鲑种群野外调查和监测方法,在两个保护区建立起自然种群的动态监测体系,从而初步掌握两个区域种群的分布、数量、年龄结构与动态变化。项目还将通过产卵场的调查和繁殖特性的研究,掌握秦岭细鳞鲑的繁殖需求及产卵场的环境特征,评估水利筑坝、栖息地破碎化等因素对该物种生殖洄游的影响,从而推动两个保护区在此基础上开展产卵场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此外,项目还将与保护区及甘陕秦岭细鳞鲑野生种群保护网络合作,通过培训、交流、科普宣传等方式将技术与成果在其他分布区内进行运用与推广。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6_南岭地区油茶地蜂自然种群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入选理由:

油茶地蜂是我国特有的土壤筑巢型野生蜜蜂,其野生种群主要栖息在老的油茶种植区及周边林区。已有研究发现油茶地蜂的种群数量目前呈骤降趋势,威胁可能主要来自于单一林分油茶的大面积种植(尤其是全垦方式整地)、过度垦抚、杀虫剂和除草剂的过度使用等造成的适宜栖息地的破坏。由于油茶地蜂是重要粮油作物油茶的专食性优势传粉昆虫,因此,其种群数量的减少可能会打击中国的油茶产业。

本项目拟在生物多样性丰富且同时还是油茶主产区的南岭地区,选择8-10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在油茶的盛花期系统、科学地调查油茶地蜂的种群数量、结构及变化趋势,并通过在油茶地蜂巢穴密集区统计巢穴数量及开展栖息地的调查,系统掌握该物种在南岭地区的栖息地特征,分析油茶地蜂种群数量是否能满足油茶传粉的需要,评估不同地点油茶地蜂所面临的具体威胁,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步编制出一套系统完整的《南岭地区油茶地蜂保护技术规程》。项目还将在未来的三年内,联合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的林业技术推广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社区等合作伙伴,通过建立5-6个油茶地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基地,探索与示范传统割草模式取代除草剂的使用、油茶地蜂适宜栖息地的人工营造、新造油茶基地整地之前油茶地蜂适宜栖息地的保护等不同的经营管理措施,使有利于油茶地蜂保护和恢复的油茶种植和经营模式在南岭地区的种植户及企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从而减缓该物种的种群下降趋势,保护和恢复其栖息地,推动油茶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对类似在农林业生产中有重要地位的野生传粉昆虫的保护有借鉴意义,因此同意予以资助。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7_云南省巨䴓的种群分布及栖息地调查与保护

入选理由:

巨䴓是一种生活在海拔1000-2500米的成熟针叶林和开阔的针阔混交林中的鸟类,主要分布于缅甸东部、泰国西北部及我国的西南地区。国际鸟盟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巨䴓的全球种群仅约1500-3800只。IUCN红色名录将之评估为全球濒危(EN)物种,我国也将之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云南是巨䴓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但其整体的分布情况、栖息地的选择、保护现状等基础信息却极度缺乏。

本项目拟在三年内对云南已知的巨䴓分布点开展种群数量和栖息地调查,分析栖息地利用的特征并通过模型预测该物种在云南的适宜栖息地,再通过开展潜在分布点的实地调查来系统掌握该物种在云南的整体分布情况、种群密度、面临的威胁及保护现状。项目还将通过了解云南巨䴓种群与分布的历史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其生存的关键因子,并与该物种各分布地的管理主体(如风景名胜区、保护区、林场等的管理部门、社区等)和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共同讨论和探索合适可行的栖息地管理措施,将该物种及栖息地的保护纳入当地的人工林改造、林业经营管理、森林保护及公园管理中。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连续资助

第2执行年项目


01_基于个体识别的公共数据平台和公民科学推动中华白海豚的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通过历史数据整理、数据共享、在钦州和汕头开展野外调查等方式,重点收集整理了2010至今国内中华白海豚的个体识别及位置、种群数量及分布、威胁因子及保护现状等信息,并基于此开发上线了iDOLPHIN网站(https://www.idolphin.org.cn/)及配套的iDOLPHIN微信小程序,初步实现了该物种三娘湾、粤东、厦金海域三个小种群和珠江口、雷州湾海域两个大种群数据的可视化。公众不仅可通过这两个数据平台,学习中华白海豚及其保护的相关科普知识,了解该物种已识别个体的背鳍特征及时空位置、不同种群的数量、分布、变化趋势及面临的威胁,下载实用性的个体识别、科学观鲸和搁浅鲸豚救助等技术手册,还可通过众包的方式上传自己所观察、拍摄和记录到的个体信息。项目团队由此在中华白海豚公共信息数据平台的搭建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这使得与该物种相关的历史各阶段和各研究保护团体的数据通过此平台上实现了初步的整合,从而为这些数据在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的研究、保护、管理、科普、教育等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项目将把重点放在厦金海域、粤东海域、北部湾海域这三个数量较小、依旧处于衰退之中的种群上。除继续通过开展种群监测、数据共享等方式来增加和更新平台数据外,项目还将通过重点分析研究机构及政府管理机构的数据应用需求,增加和优化平台的功能,提升平台的实用性、用户数量、种类和满意度。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连续资助

第3执行年项目

01_乌尔旗汉野生动物保护行动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在对乌尔旗汗林业局十五个林场的围栏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后发现,近6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现有围栏共22.6万米(其中近年新建在用的16.5万米,陈旧在用的2万米,陈旧废弃的4.1万米)。项目通过红外相机及动物足迹链调查来了解林区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地的中型有蹄类动物(如西伯利亚狍和野猪)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项目团队还尝试了为陈旧围栏设置野生动物通道的试验(500米间隔开口,口宽5-10米)并监测成效。此外,项目还对废弃围栏的拆除成本进行了测算。在大兴安岭林区,为放牧和保护所抚育的幼苗而设置林间围栏的现象非常普遍,以上的调查和探索为减少林区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和实践经验。
在本执行年中,项目团队还编写了《乌尔旗汗野生动物保护团队准则和管理细则》和《乌尔旗汗野生动物保护行动-志愿者培训手册》,为规范地发展志愿者团队、提高志愿者的调查能力有很大帮助。团队的核心志愿者现已能熟练掌握红外相机的安装和使用、野生动物野外痕迹的识别等专业技能,并通过开展林间围栏调查、拆除废弃围栏、清除陈旧猎套、与兴安里保护区合作开展野生动物调查、在当地社区和中小学开展自然教育活动以及通过当地媒体宣传保护成果而成为了当地一支重要的自然保护力量,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在第三个执行年,项目团队将进一步了解林区内有蹄类动物(尤其是驼鹿等珍稀动物)的分布及其与林间围栏的空间关系,记录围栏区域的海拔、坡向、内外植被类型等数据,评估围栏的影响,从而制定出《乌尔旗汉林间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图》。项目还将选取重点区域的废弃围栏进行拆除以消除其对有蹄类动物的影响,并通过痕迹调查及红外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其效果。此外,项目还将探索保护造林地幼苗幼树的非围栏方法,并在以上所有工作的基础之上提出进一步科学建设或管理围栏的措施。在志愿者团队的能力建设上,项目还将继续招募新的志愿者,并通过组织各种野生动物保护和宣传活动来提升志愿者的野外调查能力与团队凝聚力。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2_云南盈江天行长臂猿社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在梨树和拉马河,以社区自然资源图、生产生活路线调查为手段,通过与社区成员平等、细致和充分地沟通,从社区的视角观察并记录了两个社区在自然资源使用和管理上的日常与历史,深入了解了村民对天行长臂猿保护的看法。在动员社区开展长臂猿保护行动上,项目团队在梨树社区获得了突破。梨树社区成员在项目团队的协助下,集体讨论商定未来将通过种植本土树种来恢复集体光山上的植被并开展绳桥的试点来增加长臂猿栖息地的面积和连通性。先期开展的野葡萄与八月瓜等长臂猿食源树种(藤本)的培育也获得了成功。梨树的妇女组还建立了“生态公共事务发展资金”来支持妇女进行可持续生计的探索。
在第三个执行年里,项目团队将基于自身在长臂猿保护方面的优势,引入生态学家与梨树村民一起合作,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绳桥搭建上的经验,结合卫星影像和实地调查,将傈僳族传统生态知识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共同商定和实施栖息地内绳桥布设的具体方案,并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其成效。项目将通过此活动以及组织外出参访、举办长臂猿日庆祝活动等,进一步辨识和激发社区集体的保护意愿和内生动力、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协助社区讨论和制定出《天行长臂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26)》,为下一步推动其建立社区保护地奠定基础。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3_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研究与保护实践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根据之前兰科植物调查结果,建立了4个50m*100m的固定监测样地,对样地内24个监测样方中的15种兰科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全年的监测,掌握了2021-2022年兰科植物花果期的生长情况。同时,项目通过布设禁牧对照样方及16台红外相机,就放牧等人为活动对兰科植物的影响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兰科植物受损情况也随之增加。项目还在竹林沟来家庄社首次开展了社区共管试点,探索羊肚菌的人工种植,以减少保护区的放牧和林下采集活动。保护区与该社区在本执行年里形成了初步的社区共管协议框架,编制了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手册,建成了64平米的羊肚菌人工种植大棚,并初步积累了羊肚菌的种植和管理经验。项目还开展了山西杓兰种子萌发的野外及室内实验,野外埋设种子袋110个,室内光照培养箱制作种子盒70盒,最后共培养出2个共生原球茎,还与本地的大学合作申请到了省里的自然基金,未来将继续开展山西杓兰濒危机制和保护对策的研究。在第二个执行年中,保护区两个基层管护站的工作人员在兰科植物监测、社区共管等方面的意识和专业能力提升显著,这为下一步推动保护区加强兰科植物的研究监测、科学管理放牧活动和促进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为掌握放牧与保护区林下植被之间的复杂关系,项目团队将在第三个执行年中建立和完善以兰科植物为指示物种的林下生境及放牧对林下植被影响的监测体系,以期为保护区在不同分区内科学管理放牧活动提供决策依据。此外,项目还将在社区共管试点村,进一步推动社区开展羊肚菌的人工种植,提高基层保护工作人员开展社区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发展部门的外部资源来支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社区理解并支持保护区的管护工作,使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及其生境得到有效保护。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

为保证资助项目的公正性,现将该入选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月1日-2023年1月15日,如对以上评选结果有异议,请反映至质兰基金会:contact@izhilan.org。
如有机构/团体/个人公示期内被查出问题且属实,将撤销其入选资格。
本篇文章头图版@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质兰公益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