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回顾 | 上手科学传播的几个关键问题
科普作家,著有小说《想象中的动物》《碎前故事》
关于编辑的第二种思路“你能给我什么”,代表着编辑有时候存在自己也没有想明白的问题。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会获得很大的自由度。但风险之处在于,创作者并不知道写出来的东西,对编辑来说是否合用。
确定选题
接单写稿是确定选题的一个前提。当编辑已经明确“我要什么”的时候,从作者的角度来说,便需要听清楚对方的需求,并反馈出需求的合理性。如果这部分工作未处理妥当,会为最终的内容呈现埋下隐患。编辑的需求是否合理,通常可以透过是否偏离科学事实进行判断。对于不合理的需求,我们需要及时进行反馈,并和编辑一起迭代。面对清晰、合理的需求,也就意味着可以推进到施工的环节。
在实践过程当中,更常见的是“自由发挥”,即编辑自己也没想清楚想要什么。那是不是可以随便写呢?在此之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首先,我们需要问清楚对方的情况,包括对方发布的平台是平媒(报纸、杂志)还是网络。报纸还是杂志的篇幅通常是一定的,且编辑提出的字数有时会高于实际版面的需要,是为修改提供一些空间。
网络平台相对不太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我们通过网络发布的内容其实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一些邀约方有时候会将文章内容改编成脚本,包括视频、漫画或者海报的脚本,将完整的文章进行脚本化的过程,需要注意“有序列表写作”,也可称为“清单写作”,即把稿件的内容基于一个有序列表1、2、3、4点展开,使整体的写作框架更加清晰。
图片来源:分享人
其次需要问清楚平台的受众情况,包括年龄、职业、性别和关注领域等等,以及内容是否隶属于某专题策划。如果属于专题策划,一般会有一些和专题有关的特殊需求,我们需要考虑具体的文章在整个专题策划当中主题兼容的问题。
自由发挥的第二个部分是关于“我想写什么”。一些科研工作者通常会基于自己的研究工作去构思想写的内容,这往往会造成与公众关系的疏远。想写的东西并不是知识的介绍而是故事,是你在工作中觉得最好玩的事。回想一下平时与朋友分享自己的工作时,朋友也觉得好玩的事情,尤其是向那些与自己所处工作领域不同的朋友分享时,对方是否也能够感受和理解到你所表达的东西。因此,适当的背景补充,以及在写稿子的过程当中做减法都是很重要的。对于一般的公众而言,没有相关领域背景知识,那些学术上“有意思的事情”也是很枯燥的。
图片来源:分享人
怎样讲一个好故事
该怎样把故事讲得更好呢?我认为讲故事是没有方法的,这是一种本能。当我们在和一个朋友讲述某件事情时,会有一种将其描述得生动有趣的冲动,这种冲突隐含在我们叙事的本能中。讲故事的核心是故事,如果故事本身不具有吸引力,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将它表现得“好玩”,最后得到的只会是一个“标题党”。很多脱口秀的演员在脱口秀大会上讲的段子都是在其他的现场反复讲过的,这些以讲故事为生的人,尚且需要反复打磨自己的故事,才能摸索到一种“正确的”讲法。因此,不要害怕没有能力去把一个故事讲好,当你反复地讲述一个故事时,总会找到打开这个故事的正确方法。当然也不要把自己变成“祥林嫂”的状态。另外,故事本身也会有一些基本规则,故事最基本的规则与核心是它的冲突,没有冲突的故事不是好故事。一旦我们确定了故事的冲突,接下来的内容便都围绕着冲突展开。
首先,我们应该从大家较为熟悉的小切口来进入到故事中。以电梯为例,我们每天都要乘坐很多次电梯,如果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坐电梯的感受,会发现一个问题:电梯里要么装了镜子,要么就是一个抛光的墙面。我们坐电梯时通常会习惯性地对着电梯里的镜子整理自己的衣服和头发,但都没有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电梯里面一定要有镜子?(科普中国:为啥电梯里面都要放镜子?99%的人都想不到!)。
其次,我们的故事需要“拔高”,但是得恰当。平铺一个故事时,即使这个故事中有强烈的冲突,也只是个故事而已,如果能够对它进行适当的拔高,不一定是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而是从另一个侧面去提升该故事的意义,它就有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此外,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要思考一下最初这个故事中的什么打动了你?
我读过一个寄居蟹坟场的故事:寄居蟹通过侦测同类的尸体来寻找到更多替换的海螺壳。最初打动我的是它以寄居蟹的视角,而非人类视角叙事。寄居蟹的视角远远超出了正常文章写作的体验。因此,当我在改编这个故事时,也沿用了寄居蟹视角,放大了寄居蟹的体验。
最后,一个故事不仅仅只有一层意义,它可以从不同的专业方向上进行拆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通过剥洋葱的方法讲故事,一步一步将其中的意义给“剥”出来。
剥洋葱的特点是把第一层内容剥开之后,它还是一个完整的洋葱,那么该怎样保证我们的读者或是听众愿意继续看或听下去呢?“留扣”是很重要的,所谓的“留扣”,即我们讲完第一层故事的时候,便点出第一层的意义,提出能够进入第二层的问题,扣住读者继续往前进。此外,反复讲故事本身也是一种口语化训练,而当我每一遍讲述同一个故事的时候,都会对其结构进行微调,这也是前面提到的,好故事需要反复讲,才会找到讲述该故事的方法。
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活当中,我们故事的读者也同样是这个复杂社会中的个体。每一个人在故事中都能感受到来自各类学科和领域知识与趣味的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利用好这些不同领域和学科的关联。我们要对各个学科都保持好奇心,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姿态,提升自己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认知,这样就能够随时调动各个领域的经验和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写作,这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并不意味着全是学校和研究相关的知识,例如当一个有潜在科学知识点的网剧存在时,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个点来实现一些出圈的科普,这是需要我们把“世事洞明皆学问”真正落实的。以《长月烬明》里的桑酒,到底是种什么蚌?为例,可以看到一篇好科普是如何蹭热点的。
-------------------------------------------
本期夜校可在手机端收听完整内容:在本公号的菜单栏,点击【成长社区】—>【登录夜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或在公号名片页点击【服务】,找到【登录夜校】进入【思想坊】版块。
Tips:首次访问,需要先登录质兰成长社区,输入www.izhilan.cn上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即可查看所有内容。新朋友可以点击注册账号,完成注册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