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质兰基金会第20期资助项目名单公示

与你同行的 质兰公益基金会
2024-08-29
质兰基金会第20期笃行计划(一般项目)征集于2024年1月1日 8:00正式启动,1月31日18:00结束。质兰共收到25份有效的项目申请书,最终2个新项目获得资助。此外,另有6个项目获得笃行计划第一轮第2个执行年的连续资助,5个项目获得笃行计划第一轮第3个执行年的连续资助,3个项目获得笃行计划第二轮第1个执行年的连续资助:3个项目项目资金均进一步提升,两个机构类项目满足25万/年的申请资格,个人项目也达到12万/年的资金支持。
第20期总资助金额为2,073,651.2元。质兰所有资助项目的进展可点击【阅读原文】访问质兰基金会官网-项目信息页查看。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第20期

笃行计划第一轮第1执行年

01_长岛群岛秋季迁徙候鸟调查与保护项目


入选理由:

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境内,地处胶东、辽东半岛之间,由长山列岛的大小32个岛屿组成,纵贯渤海海峡,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通道及停歇地。据不完全统计,整个自然保护区有鸟类19目62科32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金雕、白肩雕、丹顶鹤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44种,每年迁徙过境的鸟类超200万只次。由于保护区的陆域面积较为分散,各海岛之间通勤只能依靠船只,多个海岛上仍有大量居民,因此保护区仍面临盗伐、鸟网、污染等诸多威胁。

本项目拟发挥公益组织在志愿者招募、组织及培养上的优势,与保护区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逐步建立以保护区为主体,志愿者、公益组织、社区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共同保护迁徙季候鸟顺利过境。项目拟在三年时间内,逐步培养出一支以本地人为主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到保护区的鸟类巡护、监测和保护中,并深入社区开展科普宣传和自然教育活动,推动社区形成鸟类保护的氛围、积极参与鸟类的保护。项目还将发动志愿者协助保护区和科研单位在已有鸟类环志工作的基础上,对以猛禽和鸣禽为主的候鸟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研究,掌握其迁徙数量和规律。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的设计有效发挥了社会组织的优势,这种培养在地保护力量、推动社区参与保护的方式,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地鸟类保护所面临的痛点和难点,也使项目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加之项目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因此同意予以资助。*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2_野生药用雪莲的利用、贸易形式和保护路径探索
入选理由:

被誉为“雪山仙草”的“雪莲”是中药及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等民族传统医药的习用药材,包括了风毛菊属(Saussurea spp.)下雪莲亚属和雪兔子亚属中的诸多物种。传统上,当地人会优先使用本地产雪莲资源,对物种的分辨也模糊。比如维药和哈药会混用雪莲花(也称雪莲/天山雪莲,S. involucrate)或阿尔泰雪莲 (S. orgaadayi);蒙药中除前两种雪莲外,还收录了水母雪兔子(S. medusa);藏药中的藏雪莲可能是三指雪兔子 (S. tridactyla)、水母雪兔子、雪兔子 (S. gossipiphora)或绵头雪兔子 (S. laniceps) 等数种雪兔子亚属的植物。我国有分布的雪莲亚属和雪兔子亚属物种有几十种。这些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山谷、高山砾石带和山坡岩缝中才能见到,数量稀少、生长缓慢,终其一生只开一次花。此类植物对生长环境有严苛要求,气候变化所导致的雪线上升使其适宜栖息地面积正不断萎缩。除民族传统医药外,成药业、日化行业、旅游业也在利用雪莲,商品贸易对其需求不断持续增长。一些研究机构自2000年起开始尝试人工培育雪莲,但技术上依然存在诸多瓶颈。项目申请团队前期的调查显示,市场上仍以野生个体为主。2021年,雪莲花、阿尔泰雪莲、巴朗山雪莲、绵头雪兔子、水母雪兔子、雪兔子六个物种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野外种群受法律保护与监管,采集需获得有关部门许可并严格遵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上的规定实施。

然而,由于雪莲分布偏远,不同物种间混用,行业利用多样,加之贸易链复杂难以溯源,利用和贸易对六种受保护的雪莲物种的具体影响尚不清晰,野外种群保护和监管难以得到有效落实,部分未列入保护名录的相似物种也有可能遭到不可持续的利用与贸易的威胁。因此,本项目拟重点针对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六种雪莲及常见利用的鼠麴雪兔子(S. gnaphalodes) 和三指雪兔子 (S. tridactyla),追踪调查其贸易和利用情况,梳理其利用类型及产品生产、市场流通和原料收购在内的贸易环节,通过访谈药厂和日化用品厂、贸易环节、林草部门、执法部门相关人员,了解其利用动机、利用方式、贸易用量和本地监管情况,并进一步根据其利用和贸易现状,探索可行的保护路径,减少非法采集和贸易。项目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的开展可为更准确地掌握药用雪莲的利用和贸易情况、评估其对野生资源的影响及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野生药用植物保护提供保护框架和参考,因此同意予以资助。*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连续资助

笃行计划第一轮  第2执行年


01_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2023年行动网络通过制定明确成文的管理规则,明确了由秘书处、科学委员会、区域协调伙伴、网络建设行动小组、防鸟撞行动小组、城市调查伙伴、长短期志愿者和防鸟撞行动伙伴共同组成的松散和志愿性质的工作架构,阐明了各类网络成员的权利与责任,并成功招募到武汉市观鸟协会、杭州云谷学校鸟撞调查队、沈阳青羽社这三家城市调查伙伴,新增同济大学Bio-CPU Lab、保尔森基金会、诺亚财富及腾讯公益四家防鸟撞行动伙伴。行动网络的主要工作内容也聚焦到公民科学调查、公众意识提升、防鸟撞行动及行业政策倡导这四个方向。项目还创建了包含《鸟撞公民科学调查组织手册》、《防鸟撞科普知识手册》、《防鸟撞行动指南》和《防鸟撞行动网络官方介绍》在内的工具包来为网络成员赋能。

在2023春秋两季的全国鸟撞调查中,共有1500多名志愿者完成了118个城市超700多栋建筑的调查,无论是参与人数、城市覆盖率和有效数据量都有快速增长和大幅提升。项目还对2022年秋季及2023年春季鸟撞涉及的物种、数量、与建筑物高度、周围植被及玻璃面积比例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科学分析,并通过网络官微对外正式发布。不过,由于缺乏城市鸟类丰富度的本底数据以及调查的志愿性质所造成的郊区及低玻璃覆盖建筑等数据的不足,尚未能实现城市级别的鸟撞数量分析。

项目本年度在行业倡导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不仅与万科、恒隆地产等企业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还通过在上海召开的“防鸟撞研究和设计论坛” 和盐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鸟类)友好城市建设研讨会”,与建筑、设计和规划行业人士共同探讨了鸟类友好城市的建设,掌握了行业内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意愿及推动防鸟撞政策与行业标准的难点与痛点,也由此带动上海和深圳两地政府部门将防鸟撞写入了工作计划。项目还通过与诺亚财富和腾讯合作及宣传防鸟撞改造活动,让“鸟撞”话题 “破圈”走入了更多社会大众的视野,极大提升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在下一个执行年里,在行业政策倡导上,项目将推动行动网络制定未来3-5年的行动计划,并在深圳和上海两地,继续加深与区一级政府部门的合作,推动落地鸟类友好城市建设的试点项目;在公民科学调查上,行动网络项目将重点推动在地城市调查伙伴的招募与赋能,让更多在地伙伴加入到鸟撞调查和防鸟撞行动中,争取完成1-2个城市的鸟撞数量评估及鸟撞风险因子的科学论文,为政府决策提供证据;在防鸟撞行动及公众意识提升上,项目除继续通过赋能在地伙伴开展防鸟撞活动和开展各类传播活动外,将与腾讯深入合作,探索企业参与防鸟撞行动的新模式,并发挥科技企业的技术优势,开发新的公民科学调查数据管理平台,解决过去由于数据平台局限导致的志愿者参与流程繁琐、数据管理困难等问题,优化项目的数据管理流程,并使调查成果能可视化呈现。*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2_滇东南懒猴种群调查与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团队通过在云南红河和文山两州七个乡镇24个行政村53个小组开展访谈,掌握了村民最近两年目击到的蜂猴及倭蜂猴数据,然后结合已有资料,确定了重点调查区域,并最终通过样线调查,获得了多个倭蜂猴的确切影像或目击记录,掌握了两种懒猴的种群密度及重点分布区。这不仅填补了科学上的相关信息空白,也证明了本项目探索出的蜂猴野外种群调查方法的可行性,成为本期项目实施的最大亮点。调查结果还发现,懒猴主要分布在原始林边缘、次生林及人工林中,栖息地被公路、农田和村庄分隔成大量破碎化斑块,这使得懒猴在冒险穿越公路或村庄以获得食物或配偶时容易被高压线电击或车辆撞击死亡。懒猴栖息地与人类活动区的高度重叠也使得偷猎、非法饲养和贸易时有发生。

为提升当地管理部门的懒猴监测及管护能力,项目团队对26名基层保护区和林草工作人员,开展了懒猴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及调查基本技能的培训,内容包括了物种鉴定、生物和生态学特性、保护现状、法律法规、调查监测等相关内容,并通过实地参与调查,使12名护林员掌握了懒猴的野外调查方法。这为之后该地区开展长期的懒猴种群调查、监测和保护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项目团队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懒猴守护者”,通过发布科普文章对公众开展宣传工作。

在第二个执行年里,项目团队将对文山州内懒猴的种群密度、分布和面临的威胁开展补充调查,评估红河及文山州两地懒猴整体的保护现状,并通过无人机等技术,对栖息地的植被、景观格局、人为活动、威胁等环境和干扰因子进行分析,评估其栖息地的特性和主要威胁因子,并继续与当地保护区和林业部门沟通合作,培养更多基层工作人员掌握懒猴调查和监测方法,协助当地保护区和林草主管部门建立懒猴监测体系。*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3_秦岭细鳞鲑种群动态监测、繁殖生态及保护对策研究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团队基于已掌握的秦岭细鳞鲑光偏好特性和生态习性,通过开展大量扎实细致有效的野外调查工作,摸索出了可行且无损伤的秦岭细鳞鲑野生种群调查方法。通过沿河设置数十个样段和数千个样点,团队掌握了渭河和汉水流域的陇县蒲峪河、洋县酉水河、周至田峪河、佛坪半边河在海拔900-1600米范围内秦岭细鳞鲑的种群密度、季节和空间的分布格局及种群年龄结构。结果发现,陇县蒲峪河的秦岭细鳞鲑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为增长型种群;洋县酉水河的种群呈中部集中式,总体呈钟形,为稳定偏衰退型种群;周至田峪河的种群因河道施工、旅游活动等的破坏,状况最差,个体数量极为稀少,种群可能处于急剧衰退过程中;佛坪半边河段也为衰退型种群,但仍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此外,项目团队通过设置的200个初孵仔鱼样点,初步掌握了产卵场的海拔分布范围,探究了该物种的繁殖行为与胚胎发育特点,并首次拍摄到胚胎孵化与破膜瞬间的珍贵影像视频。项目还对产卵场的环境特征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总结出了海拔、流速、底质和石蛾等多个重要的环境特征,为下一年开展更深入的栖息地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项目团队还通过参加大型学术研讨会、开展科普公益活动及在CCTV10科普该物种的保护,极大提升了社会影响力。项目培养的两名在地基层护林员参与并掌握了野外调查方法,这也有助于提升在地的保护能力。

基于第一执行年已建立的自然种群调查与监测方法体系,项目团队拟在第二执行年针对陇县蒲峪河和洋县酉水河,继续开展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分布和威胁的监测,掌握其动态变化,并对三类栖息地的环境因子进行本底调查,以便下一步进行栖息地适宜性的评估,从中找出关键的环境和威胁因子。此外,项目团队还将在野外对秦岭细鳞鲑继续开展繁殖生态学研究,对其繁殖与胚胎发育特性、产卵场的选择、繁殖行为、产卵场质量、繁殖成效等展开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在研究成果转化落地上,项目团队将加强与保护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努力推动保护建议的采纳和落实,并推动更多人加入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为网络成员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与人才培养,提高该物种的社会关注度。*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4_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变化对大鸨栖息地的影响评价和管护措施探索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项目团队通过实地调查,掌握了保护区内大鸨越冬种群的数量、分布、栖息地类型及人为干扰因子。项目团队还进入保护区内的靠山嘎查、哈达嘎查、青龙山嘎查和马鞍山开展了100多人的入户访谈,收集了1980年至今各嘎查的人口、土地、牲畜、农作物、经济收入、农田和草场管理方式及变化情况等信息。项目还选取了保护区及周边约3873平方公里的区域,利用开源的30米精度的1985-2019年中国土地覆盖年度数据集,对每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综合以上各方面信息,项目团队发现:在过去的四十年中,该地区的畜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马作为交通工具和役用的功能逐渐丧失、数量大幅下降,而肉用羊的数量不断增长;该地的草场在2000-2010年间过牧较为严重,但2011年开始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8年后实施的禁牧区全年禁牧、草畜平衡区定期休牧的制度以及2021年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都对草场的恢复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从1985年到2019年,该地区90%的面积都是草地和耕地,然而,在34年间该地区的草地面积总体下降了28%,而耕地面积则增加了31%,并取代草地成为了现在占比最大的土地类型;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在上世纪70年代时大鸨的数量比现在要多,1998年此地才开始有大鸨在此越冬,起初只有几只,2000年保护区成立后,越冬大鸨数量从最初的几头增长到一百多只,如今已成为了大鸨重要的繁殖地和最北的越冬地。虽然现有数据还无法就过去四十年间土地利用和农牧管理方式的改变对大鸨栖息地的影响得出结论,但已为下一步更细致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此外,项目还通过组织研讨会,汇报了第一年的调查研究结果,并与保护区管理人员及其他研究团队共同就该地区过去四十年草地与耕地之间流转的情况、可能影响这种流转的社会经济因素、这种流转对大鸨栖息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就可以推行的大鸨保护措施,如在秋季打草期对打草作业时间、打草方式、刈割面积和高度进行管理,实行轮刈制度等、恢复撂荒地种植越冬大鸨喜食的大豆、绿豆等高蛋白植物等形成了初步共识。

在第二个执行年里,除图牧吉保护区外,项目将增加河南新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大鸨最南的越冬栖息地,通过卫星影像分析及实地调查校正,分析不同农作物类型、农业管护方式对大鸨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然后结合农牧业政策变迁历史及社区访谈信息,摸清过去四十年里大鸨栖息地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并促进两个保护区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学习,并共同探讨因地制宜的大鸨栖息地保护和管理措施,并探索可能的保护区和当地社区协同保护机制。*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5_祁连山西段旱峡-石油河豺种群现状评估与保护探索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首次在项目地拍摄到了大量豺、雪豹、狼等野生动物的照片与视频,证明了该地区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项目团队所拍摄到的当地豺群进食育幼等行为学影像,为研究豺北方种群的生活史和生存现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中央电视台、玉门电视台等官媒都对此进行了报道,项目团队也通过自媒体等多种途径对此进行了宣传,提升了该地区和项目的社会影响力。通过红外相机布设、牧民访谈、实地调查、遥感解译、林草管理部门拜访等工作,项目团队初步掌握了该地区不同季节豺的大致活动范围和牧民的放牧地点与方式,发现在放牧强度高的夏季,豺群的分布范围较冬季有所缩小,而且,传统上对豺狼的负面态度、野生动物对牛羊的捕食、野生动物肇事后难以得到补偿等因素,都使得当地牧民对参与豺等野生动物的保护意愿较低。项目地内因此仍存在许多铁夹和猎套,红外相机也拍摄到了断腿的豺个体,显示这些报复性放置的狩猎工具极可能对豺等野生动物造成了伤害。

在下一个执行年中,项目将继续通过在重点区域布设红外相机及对豺的繁殖群进行跟踪调查,进一步掌握该地区豺群的数量、大小、结构、家域和行为等生物学和生态学信息。团队将联合当地林草部门和保护区在当地学校和企业开展科普和保护宣传,并招募和培训当地志愿者团队,在项目地开展猎套清理和野外巡护工作,以减少对豺等野生动物的直接威胁,提升当地人的保护意识。此外,项目将继续开展社区访谈,进一步了解该地区放牧和人兽冲突的历史、现有牛羊的数量、野生动物肇事的频率、当地人对家畜保险和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的看法和诉求,以找寻能有效提高当地人对豺等野生动物容忍度的办法。项目还将为当地保护管理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提供红外相机调查和野生动物监测等培训,以提升其野外监测和巡护能力,并推动主管部门、社区和企业等各方共同商议可行的人兽冲突减缓措施和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并形成初步的共识,为之后共同开展有效的保护行动奠定基础。*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6_中国东南沿海水产养殖和迁徙水鸟的冲突调查和保护实践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团队经卫星影像识别及实地踏查,在浙江和福建两地共探明19处滩涂蛏田架有防鸟网。通过在其中12处主架网地设置66条统计样带,项目测量和统计出了架网的面积并抽样计数了挂网海鸟的数量。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春(2-3月)冬(12月)的三个月期间,共发现挂网鸟类22种、3000多只;在挂网鸟类中,鸻鹬类占88%,鸥类4%、鹭类4%、雁鸭类2%、雀形目1%、猛禽 1%。,其中不乏国家 I、II 级保护物种或IUCN 红色名录中的受威胁物种,如黑嘴鸥 (国家 I 级;易危 VU)、黑脸琵鹭(国家 I 级;濒危 EN)、大滨鹬(国家II 级;濒危 EN)、白腰杓鹬(国家 II 级;近危 NT)、阔嘴鹬(国家 II 级)。项目还开发了一种可量化估测防鸟网面积及挂网鸻鹬类的方法,并由此估算出这12处主架网地冬春的三个月内,网的面积可超过10平方公里,总计可能造成7000多只鸻鹬类鸟类的死亡,虽然此方法仍有待完善,但架设防鸟网所造成的生态影响的确不容忽视。

项目在对架网规律及其社会经济驱因的初步调查中还发现:1)主架网地多为蛏苗养殖区,架网多用来防范水鸟取食个头偏小的蛏苗;2)蛏苗养殖主要集中在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在滨海滩涂利用上会与越冬水鸟产生一定的时空交叠;3)蛏苗在当年9月到次年3-4月上市后,少数养殖场会应滩涂租赁方要求或为讨回预付的拆网押金,在规定日期前主动将防鸟网拆除。因此,冬季蛏苗上市,若能及时清除防鸟网,可大大减少其对春季候鸟的伤害。项目团队在调查期间,也对蛏苗养殖户就架设防鸟网对当地越冬候鸟的影响进行了宣传,并与当地鸟类保护机构和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一些养殖户因此主动拆除了防鸟网,有些则将防鸟网更换成了对鸟类无伤害的塑料袋链。

本项目期的亮点在于,不仅揭示了过去人们未曾关注到的迁徙鸻鹬类可能面临的一个威胁——水产养殖中架设的防鸟网,而且还在科学上量化分析了其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并提出了制定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行业标准、倡导使用非致死性防鸟措施、在养殖期结束后及时拆除网具、制定蛏苗养殖业生态补偿标准、鼓励渔业互保协会或商业保险公司将蛏苗养殖纳入保险赔偿业务范围之内等诸多有可能解决此冲突的建议。项目还通过论文的发表、自媒体的宣传及提交政策建议,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

针对养殖户对防鸟网的生态影响了解有限、以及养殖户行为背后的详细社会经济机理认识不足等问题,项目第二年拟通过进行社区鸟类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开展社会经济学调研、组织保护行动联盟、并与浙江和福建两省农、林、渔等主管部门和保护区开展座谈讨论减缓措施等方式来进一步推动冲突的减缓。*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连续资助

笃行计划第一轮  第3执行年


01_基于个体识别的公共数据平台和公民科学推动中华白海豚的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团队完成了本年度三娘湾海域、粤东海域、厦金海域3个中华白海豚小种群的个体识别调查,共发现中华白海豚158群次、918头次,新增了6头白海豚的识别照片。通过对外提供技术服务,项目团队积累了2023年大湾区西部江门海域白海豚的相关数据、并通过与其他研究机构开展种群个体识别的数据合作共享,增加了更多小种群的历史数据,使现有的IDOLPHIN网站和小程序能呈现3187头中华白海豚个体的背鳍照片37727张以及GPS位点37727个,能呈现除厦金种群2021年以外,三个小种群从2010到2023年的种群数量及变化情况。

为了更好地呈现国内在该物种的研究与保护上已有的成果,本年度IDOLPHIN网站还新增了“保护证据”这一功能模块。项目团队参考Conservation Evidence网站的保护行动框架,系统收集和整理了国内1410篇中英文文献,按照研究-计划-实施-评估对每一项工作进行了评估和内容呈现,用户还能通过网站注册上传和下载相关的保护证据。

在下一个执行年中,项目团队将继续开展三个中华白海豚小种群的种群调查,收集个体识别等数据,并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数据置换、二手资料整理等方式,持续累积加上雷州湾和珠江口种群在内的五个种群的历史和最新的保护数据,以提升现有数据库中数据的质量、时空覆盖度和开源水平,并基于关键用户的需求分析,对已有数据做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优化IDOLPHIN网站在可视化呈现所有种群的分布、大小、结构、种群变化趋势、威胁因子及保护现状上的功能及效果,提高目标用户的体验度和满意度。项目还将探索新的方法来撬动公众和渔民上传更多公民科学数据。*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2_四川岷山林沙锥种群现状及栖息地选择的研究与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团队在项目区域内设置了27台自动录音机,共采集到110天大约7万小时的音频数据,揭示了其本年度的分布、数量、鸣叫的日节律和季节性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在项目地约有9个繁殖对,主要分布在林缘,且在项目地外仍有一定数量的林沙锥。项目设置的17台红外相机还揭示了,在林沙锥所在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中,同时生活着绿尾虹雉、红喉雉鹑、雪鹑、血雉等高山雉类。而且,牲畜与林沙锥的分布密度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但放牧是否对林沙锥的活动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项目团队还为20只林沙锥进行了环志和卫星追踪的佩戴工作,掌握了这些个体的迁徙规律,确认了位于云南、贵州、广西、越南、老挝、缅甸的7处越冬地。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对部分越冬地的栖息地的植被和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林沙锥南北迁徙的平均距离超过一千公里,在越冬期偏好草地及农田,回避林地生境,并对越冬地有较强的忠实度,而某些土地利用模式的改变,如将草地大面积改为林地、茶树的种植、集中式光伏工程的建设都可能对其越冬栖息地造成威胁。

此外,项目团队还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设置自动录音机、分析卫星追踪数据、分析整理文献资料等途径,共得到林沙锥在岷山-横断山北部的历史和现存分布位点74处。通过MaxEnt模型的构建表明,林沙锥的潜在繁殖地主要位于岷山山系的高山草甸区域,邛崃山系和大雪山山系等地也有一定面积的潜在繁殖地。

下一个执行年,项目将基于前两年已探索出的研究方法和掌握的分布范围,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内选择一个分布点,对林沙锥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鸣叫行为和时空分布节律、伴生的高山雉类、威胁因素及与放牧的关系开展全面的调查,并与之前项目地的数据进行比对,以更全面地掌握该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信息。项目还将与各级林草部门、国家公园、鸟会等社会团体和志愿者沟通探索建立一种合作机制,以更广泛地调动各个群体在日常工作和观鸟活动中寻找林沙锥,积累该物种的历史分布记录和目击信息,并共同商议如何进一步推动该物种的研究及其所代表的中国西南山地高山草甸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3_广西涠洲岛海域以布氏鲸为主的鲸豚类水生生物调查与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项目往涠洲岛西南方向扩大了调查范围,通过34航次2700多公里的截线调查,在5000多平方公里的涠洲岛海域内,共记录到布氏鲸出现位点40个,目击布氏鲸63头次;目击印太江豚16头次,数量8头;另有渔民提供的布氏鲸目击记录19头次、位点16个。本年度野外调查识别出的布氏鲸个体数量增加至58头,比去年新增6头。此外,项目团队基于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分析了布氏鲸的身体参数和身体面积指数,以此评估出该海域的布氏鲸种群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但有至少10头的背鳍、背部或其他部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最明显的是背鳍被螺旋桨打到的伤口以及疑似渔网撕扯背鳍过后留下的伤口。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显示,布氏鲸活动区域的环境水温在20摄氏度左右,叶绿素a浓度维持在2.5mg/m3以上,平均水深约21m。项目团队还使用被动声学研究方法,初步获取了布氏鲸的声学谱信息。2023年随着疫情放开之后旅游业的恢复,乘游艇观鲸的游客人数也有快速地增长,为减少不文明观鲸行为对布氏鲸有可能造成的干扰,项目对之前的《涠洲岛观鲸指南》进行了内容调整后印制了400份,发放给了观鲸游艇的船主及民宿客栈的从业人员,并分别在2023年3月和8月对48名旅游从业人员开展了2次培训活动,宣传文明观鲸。项目团队成员还针对涠洲岛上存在的不文明观鲸行为,与涠洲岛旅游生态法庭合作,对北海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青年干部做了布氏鲸种群和海洋环保专题的培训,介绍了无序观鲸的危害,为生态法庭开展司法监督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项目团队的建议和指导下,2023年8月15日涠洲岛旅游生态法庭向涠洲岛管委发出了保护布氏鲸的司法建议书,这为保护布氏鲸提供法律保障。

在下一个执行年中,通过与相关科研单位深度技术联合,项目将继续开展布氏鲸出现季节的截线调查、热点调查和定期的海洋环境因子调查,分析2021-2024年布氏鲸的种群数量、结构、个体健康状况、伴生鲸豚类物种及变化趋势,并通过环境因子的分析,掌握布氏鲸栖息地的环境特征、预测其适宜栖息地范围、分析影响其栖息地选择的关键环境因素及主要人为威胁因子。为进一步推动文明观鲸旅游的发展,项目团队将对2024年度的观鲸游艇数量、游客数量、不文明观鲸行为的种类和频次等威胁进行基线调查和分析,并对包括旅游公司、游艇船主、渔政、海警、游客等在内的关键利益相关方进行访谈,了解其需求、利益、关注点及对现阶段观鲸管理的看法,基于国内外友好观鲸的经验,讨论可行的管理措施,然后整理成一份观鲸现状分析及管理建议报告,提交给相关的管理部门。项目团队还将制作一个针对游客的观鲸规范指导教育及宣传片,推动旅游从业人员在开展观鲸活动之前或期间播放该片来引导游客的行为。*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4_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犀鸟保护项目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保护区重点围绕盈江洪崩河范围内的冠斑犀鸟、双角犀鸟和花冠皱盔犀鸟,开展了繁殖期种群和巢穴监测、繁殖行为观测、栖息地植被调查以及人工巢箱试验,并通过一系列社区共管和科普宣传工作更严格地管理了观鸟行为。本期的工作亮点是,首次与雪梨村建立了社区共管机制,签订了共管协议,支持社区成立了观鸟合作社,与社区一起招募并培训了4名社区巡护队员,在进入保护区的关键入口设置了2个卡点,然后由社区通过多种方式协助保护区对观鸟人群及其行为进行了更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实现了90%进入保护区观鸟的人员都能按要求进行实名登记,且实现了犀鸟栖息地的零破坏。此外,保护区在本执行年度所掌握的三种犀鸟的繁殖成功率、繁殖对数量、繁殖期行为与节律、巢穴的数量、分布与树种选择、鼯鼠与犀鸟及犀鸟之间对巢穴的竞争行为等扎实的基础生物学信息,为保护区后续开展有针对性的管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下一个执行年中,保护区将进一步深化与雪梨村的共建共管机制,通过借鉴其他保护区的已有经验,招募和培训更多社区巡护员参与对观鸟人群的监管和犀鸟繁殖期的巡护与监测,提升社区成员对外来观鸟人员和不文明观鸟行为的监管意愿与能力,进一步加强对进入保护区观鸟人群及行为的监管。保护区还将继续在繁殖期开展三种犀鸟繁殖行为和节律的观测,对主要营巢树种四数木的数量、位置及是否具备犀鸟天然巢穴修复和人工巢箱安装条件等关键信息进行调查和记录,为探索人工巢箱安装和天然巢穴的修复提供依据。项目团队还将全面开展犀鸟栖息地内的食源树种调查和物候监测,了解和掌握其物种组成和食物丰富度,建立犀鸟植物类食谱。最终,保护区将在三年工作基础之上,连同社区、林草部门和当地政府,共同制定出保护区未来3-5年的犀鸟保护行动计划来予以实施。*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5_海南岛无刺蜂自然种群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2022年,项目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分局开展野外调查,一共发现了5群野生的黄纹鳞无刺蜂,其筑巢树种为大叶桉、山海棠、山苦楝、红椆和黧蒴锥。针对12群在尖峰岭分局内养殖的黄纹鳞无刺蜂,项目在2022年的不同季节选择了9天,每天从早上7点至下午6点每小时观察记录10分钟内工蜂出巢回巢所携带的树脂和花粉量、巢门区域工蜂数量等信息,并调查收集了蜂群附近的优势蜜粉源植物,发现无刺蜂采集的当季蜜粉源植物有海南锥、黧蒴锥、杜英、水锦、漆树、常山、毛菍、鬼针草、红锥等物种。项目还通过采集和鉴定蜂群周边的开花植物标本,并采集蜂粮样本进行了DAN测序,初步掌握了当年8个月内不同月份采集花粉的种类与比例,掌握了可鉴定到种的蜜源植物44种。此外,项目还通过与蜂农合作,在2022-2023年间对10群原木养殖的无刺蜂进行了人工蜂箱的过箱试验,最终有9群过箱成功且蜂群重量增长、生存良好,1群逃逸。

在下一个执行年中,项目将在保亭、陵水、东方等地进一步开展无刺蜂的调查,并为已掌握和新调查到的所有野生和养殖的无刺蜂建档立卡,全面记录其种类、数量、位置、筑巢习性、蜜粉源植物种类、来源、养殖人员、养殖历史、养殖经验和健康状况等信息,系统评估海南岛内野生和养殖无刺蜂的分布、种群和生存现状,评估岛外购买无刺蜂蜂群是否对本地蜂群造成负面影响(如带来病虫害、影响本地蜂种的纯度和适应性等),并与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共享以上信息以加强对无刺蜂资源的保护。项目还将继续开展黄纹鳞无刺蜂蜂粮的收集与测序工作,并与上一年的结果及云南该无刺蜂的采集偏好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此外,项目团队还将通过入户科普与宣传,提高当地村民对无刺蜂生态价值的认识和对此类传粉昆虫保护的支持与认可,并鼓励养殖户与项目团队合作,提升养殖水平以复壮蜂群,或通过分蜂过箱来增加数量,促进现有无刺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连续资助

笃行计划第二轮  第1执行年


01_甘陕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建设项目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项目团队在过去三个执行年中,基本摸清了甘肃省内秦岭细鳞鲑的分布和保护现状,确认了麦积东岔、平凉麻庵河、秦州藉河、定西榜沙河等重要的栖息地。项目最大的亮点是建立了首个陇东南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并通过网络推动成员开展水林一体化的保护实践。该网络现有成员近80名,主要都是来自于甘肃省内与秦岭细鳞鲑保护和管理相关的保护区、林场、种质资源保护地、渔业工作站等12家管理机构的一线基层工作人员。项目通过举办研讨会和保护技能培训、进行实地考察、编制秦岭细鳞鲑保护工作通讯、联合开展在地的保护行动等方式,促进了网络成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也提升了成员的保护兴趣与能力。在项目团队的协助下,网络成员共同制定了《陇东南秦岭细鳞鲑保护行动计划2020-2030》,并在栖息地巡护与监测、种群数量监测、栖息地连通性评估、麻庵河鱼梯工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2023年网络成员还基于已有的工作成果,更新了保护行动计划,为之后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下一轮的实施周期中,项目团队将进一步扩大现有保护网络成员的数量和组成,吸收更多来自社区、保护区和科研机构的成员加入,同时使保护网络能覆盖该物种的所有栖息地。项目将通过开展秦岭细鳞鲑及山地溪流生态系统保护宣传月、评奖、编制网络年报等活动,来提升网络的活跃度和社会影响力。项目将支持网络成员跟随科研团队学习环境DNA检测、秦岭细鳞鲑种群调查、产卵场识别和生境调查等新的方法和技术,然后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进行运用和探索,并通过定期组织交流与学习活动,来提升网络成员的保护能力。项目还将为网络成员提供小额资金,鼓励其以小项目的方式实施保护行动计划,并由网络成员共同评审项目及评估保护成效。项目还将继续支持来自管理部门的网络成员,提高项目策划的能力,设计出适合于自身所在区域秦岭细鳞鲑保护需求的项目,争取外部经费予以实施,以此推动更多保护行动的落地,使部分栖息地的种群监测、栖息地恢复等保护管理问题得到解决。*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2_区中心——基于自然的甘加草原保护与修复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项目团队对大鵟等草原猛禽的种类、分布、繁殖和面临的威胁开展了调查,确认了甘加草原是大鵟的繁殖地,与政府部门和牧民形成了猛禽保护行动上的共识,并通过与当地牧民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系统收集整理了与本地生物多样性、草原管理与治理相关的传统知识,编写了双语版的猛禽文化手册和四万多言的《来自甘加的声音:本土生态知识概览》。两本手册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全面展现了甘加草原上牧民日常生活、畜牧、耕作、管理和治理草场、追求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宛如一幅多彩画卷,生动描绘了甘加的牧民与草原上各种生命之间相互依存、休戚共生的复杂关系。项目团队还入驻到牧民家中,全程观察和记录牧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具体的放牧知识与技术、牧民与自然的关系到牧民的身份认同等内容,最终完成了《牧民游牧生活调查记录》这篇生态人类学视角的报告。项目还发动近30户牧户加入了线上驻村微信工作群,鼓励这些牧民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身边自然、了解生态知识、上传拍摄的野生动植物照片、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以此识别出了牧民最关心、最愿意参与的生态保护行动,并成功动员了20多名当地牧民,通过竖鹰架和种草活动,参与了黑土滩的治理。

以本地牧民为主的项目团队,在第一轮的项目执行中,最初只是围绕大鵟等猛禽开展保护实践。然而,当意识到草场的保护需要一个更加整体、系统的视角后,他们转而围绕传统游牧知识的收集、提振牧民管理自身草场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升团队自身的保护能力来开展活动,从而逐渐理解了牧民对家乡生态的关注点,并发现当前的保护概念、方法和技术难以在牧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落地转化为行动。于是他们又深入观察牧民的日常生活,初步探索出了能让保护行动融入牧民的日常生活从而发动更多当地牧民产生集体保护行动的方式方法。

项目团队从环保行动-收集本土知识-本土知识的运用-撬动牧民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基于问题不断寻找和探索保护行动的路径,这个自我成长和行动的过程,以及在发动牧民认识草场保护的重要性、看到传统草场治理的智慧、愿意采取行动去应对自身草场的问题上积累的经验都是极有价值的,也是项目最大的亮点。项目也通过制作手册、发表文章、视频征集、组织摄影展和读书会、拍摄纪录片及自媒体的传播,在甘加草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获得了大部分牧民的认可,主动参与志愿保护行动的牧民也从数十人增长到四百多人。

在下一轮的项目执行中,项目团队将围绕 “社区、科学、长效行动”这三个关键词,具象化并有效传播“草场需要牧民”的理念,探索实践“社区中心-基于自然”的草场保护和恢复模式。充分发挥种草、安置招鹰架、线上驻村这三类活动的作用,让牧民在观察猛禽、鼠兔、草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观测草场质量和恢复效果等过程中,持续关注草场(尤其是集体共有草场)的退化问题,让牧民和草场之间建立起更多情感、责任、生活上的羁绊,并有足够的信心、能力和知识去集体、科学地开展有效的草原恢复行动,减少毒杀鼠兔等行为。并通过打造牧民关心的本地旗舰物种,加强对传统文化、游牧生活、宗教理念的传播,逐步将“本地牧人自发的环保行动”升级为“本地牧人社区自发的、科学的、系统的草场保护与恢复行动”。*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3_基于公民科学的北部湾滨海湿地保护行动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2019-2020年,项目通过每年招募和培养区内外大学生建立公民科学调查队伍,开展了8块滨海湿地每年夏季的幼鲎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和多样性、威胁的野外调查及底栖生物资源利用的社区入户访谈,并在2019年冬和2020年春对12块滨海湿地开展了迁徙鸟类的种类、数量和威胁调查。基于这些调查监测的结果,项目联动北部湾海南和广东地区开展类似工作的南海水产研究所和公益伙伴,对北部湾12块重要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面临的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自媒体和北部湾滨海湿地研讨会等方式共同发布了《北部湾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公众监测报告与保护建议(2019-2020)》,以此推动公众监督和政策倡导,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然而,滨海湿地面临的威胁错综复杂,虽然项目收集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弥补了当地相关保护信息的空白,但这种公民科学队伍培养方式及人员组成无法承担起长期连续的监测任务,监测本身也无法直接推动各类威胁的解决。因此,从2021年起,项目逐步开始探索培养更多本地非大学生的公民科学家,调整监测策略,并开展更多行动直面和应对威胁。

截止2023年底,项目已初步构建起包括培训计划、系列教程、管理办法和讲师库在内的公民科学家培养与成长体系。除每年继续通过招募大学生建立科考行志愿者团队外,还培养了近50多名本地可参与监测和保护工作的公民科学家。基于公民科学,项目通过每年在不同地块开展不同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内容,掌握了2021-2023年内,坡尾底、竹林盐场、榕根山、螃蟹档、渔洲坪、山心沙岛和西场这七个重要滨海湿地的鲎、水鸟、底栖生物及威胁的变化趋势。

项目在2021年还联合3个市级政府部门及相关的行业协会在北海市内180多家海鲜餐厅/大排档发起了海洋友好消费倡导活动,通过不吃鲎消费承诺,有效杜绝了当地针对海洋保护生物的消费和买卖行为,当地主流媒体的后续报道也提升了本地和周边地区市民和游客的海洋友好消费意识。

此外,针对项目地新出现的大量游客无序赶海,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对幼鲎及其栖息地的破坏,项目从2022年开始在动员社区应对此威胁上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通过在北海湿地国家公园的下村进行村民和公民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口述史记录和人类学田野调查、下村影像志社区艺术摄影活动等,有效发动村民讨论和思考政策、市场、生计、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生态环境面临的调整,挖掘出了丰富的传统赶海文化与智慧,还有4户人家自愿加入生态赶海学习小组,参加了生态赶海导赏的培训,并积极参与到项目联合北海市林业局和其他部门共同举办的2023年全民观鸟暨生态赶海节中,与公民科学家一起对游客进行宣传,鼓励将捕捉采挖行为转向自然观察和放生,直接影响了下村、银滩和冠头岭的游客和公众8000余人次。

在下一轮的实施周期中,项目将继续优化公民科学家培养体系,培养更多拥有环境责任感、掌握保护科学的各类研究方法、有意愿和能力开展调查、监测和保护行动、来自本地的公民科学家,并与他们一起,联动更多研究机构和保护部门一起优化监测方案、持续开展北部湾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威胁监测,以此为基础开展更有效的公众监督和政策倡导活动,并在下村进一步探索发动社区开展集体保护行动,发展以社区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有效推动滨海湿地生态赶海的新模式。*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

为保证资助项目的公正性,现将该入选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4月1日-2024年4月15日,如对以上评选结果有异议,请反映至质兰基金会:contact@izhilan.org。
如有机构/团体/个人公示期内被查出问题且属实,将撤销其入选资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质兰公益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