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做动物实验的你,有没有想过,眼前正在小嘴叭叭、东张西望的笼中小白鼠,或许能够帮你实现IPO的梦想?
▲ 这只灵活可爱的小东西,抓着笼沿,眨着水汪汪的小眼睛认真地凝视着你,说道:“Trust me,anything is possible.”凭靠经营“实验室小白鼠”生意,“鼠王”高翔在他归国二十年后,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个IPO。据公开信息,药康生物今日登陆科创板,总计发行5,000 万股,每股发行价22.53 元。本次IPO药康生物总计募集资金11.27亿元,公司规划将主要用于模式动物小鼠研发繁育一体化基地项目建设及真实世界动物模型研发及转化平台项目建设。从2017年底注册成立,药康生物凭靠经营“实验室小白鼠”的生意,用了不到4年半的时间,将公司推向IPO,成为中国模式动物领域第2家上市公司(南模生物此前于2021年12月28日在科创板上市),也是目前该领域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这家中国模式动物行业的“后起之秀”,能够快速实现IPO的秘诀是什么?
药康生物成立时间不长,但在这家看起来“年轻”的公司背后,是核心团队20多年的技术积累。药康生物的整个团队几乎完全是高翔教授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团队的原班人马。高翔是谁?开头我们已经提到,行业人称“鼠王”是也,同时也是我国模式动物研究的先驱。在他的团队手下,诞生了我国第一只高难度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全球第一只基因编辑狗以及全球第一只基因编辑猴。这些成绩为中国的模式动物行业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位。2000年,高翔回国,适逢国家提出“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项目。在项目资金支持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高翔带领的南京大学团队以高质量的计划书击败了其它三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让这一项目最终落地南京。2003年,高翔创建了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并出任研究所所长。高翔本人获得过非常多的荣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自2000年至今,高翔任南京大学教授;自2002年起至今,担任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主任;2009年-2018年期间,高翔任生物研究院院长,兼任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7年12 月至今,高翔任药康生物董事长。除了高翔之外的其他核心成员,同样不可小觑。像CEO赵静博士,有超过16年的模型编辑及分析经验和大客户开发经验;研发总监琚存祥博士,曾成功开发过上百种人源化动物模型。这个在行业具有20多年的技术积累的团队,可以说是小鼠模型领域的标杆水平。高翔再作为领军人带头,让药康生物在技术能力方面与其他竞对企业形成明显差异化。
另外,依托之前南京大学生物研究院的各类有形及无形基础,药康生物顺利进入产业领域,悄然并快速地成长。2018年底南京大学生物研究院停止运营后,药康生物以市场价格受让研究院拥有的2,612个小鼠品系及相关知识产权,为药康生物随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
02
一年近4亿营收:高,但还可以更高
从技术方面来看,药康生物构建了基因工程小鼠模型构建平台、创新药物筛选与表型分析平台、小鼠繁育与种质保存平台以及无菌小鼠与菌群定植平台,掌握了相关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突出,主要技术成果全面用于主营业务开展,系亚洲小鼠突变和资源联盟企业成员以及科技部认定的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共建单位,市场份额占比靠前,品系资源数量稳居行业前列,具有突出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
从公司营收以及研发投入来看,药康生物同样表现地十分出色。即使其主要营收仍来自小鼠供应,但是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却已经形成规模。2018-2021年,药康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329.06万元、1.93亿元、2.62亿元以及3.94亿元(2021年全年营收数据来自最新更新的招股书文字部分,图表中仍为2021年上半年数据),年复合增长率近95%。
限制药康生物进一步扩大营收的关键因素在产能上。药康生物的产能利用率和产用率(一定时间内小鼠总用量与总产量的比值)一直维持在80%左右的高位,最低的2021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也达到了70%以上。如果产能充足,药康生物的营收增长可能更加迅猛。
在研发投入方面,2018-2020年,药康生物研发投入分别为1051.59万元、3030.5万元以及4821.6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9.73%、15.72%、18.41%。
从药康生物在招股书中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来看,小鼠供应显然是其业务核心,基本保持在总营收的60%左右。
小鼠模型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生理生化及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和人类基本一致,加之其具有繁殖能力强、世代周期短、饲养成本低等突出优势,在阐明生命机理规律、疾病诊断治疗以及新药创制研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实验动物。根据 2017 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发布的《中国实验动物资源调查与发展趋势》数据计算,实验小鼠生产数量约占全部实验动物生产数量的 70.56%,大鼠排在第二位,占比 13.66%,其他动物合计占比 15.77%。欧美发达国家均将突变小鼠模型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资源加以大力扶持。不过,单靠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就能获得如此丰厚收入,还是因为药康生物在实验动物小鼠模型研发、生产领域做的足够“专”,足够“好”。
关于“专”这件事情,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中,药康生物团队的主要成员一直聚焦在小鼠模型领域。药康生物自成立以来,也一直专注于实验动物小鼠模型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报告期内其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关于“好”这件事情,从实验动物小鼠模型行业衡量公司技术实力的三个关键指标来看:
在制备效率上,招股书显示,药康生物将项目周期缩短到了4-7个月,项目成功率达99.78%,非固定位点注射成功阳性率达到2.60%。在无菌小鼠生产体系建设方面,药康生物是国内模式动物企业中极少数以自研方式建立完善的无菌小鼠生产及实验设施、并形成规范的无菌小鼠繁育和检测流程体系的企业。
在小鼠品系数量方面,药康生物的小鼠品系资源数量稳居行业前列,具有核心技术与资源禀赋双重壁垒。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形成约20,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小鼠模型。另外,为了给各地客户提供更为及时、高质量的小鼠模型供应,除了设立南京总部外,药康生物还在江苏常州、四川成都、广东佛山以及北京大兴建有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以辐射国内主要市场、快速响应区域客户需求。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药康生物在美国、欧洲也都设立了子公司或办事处。
产品毛利率超75%,斑点鼠在营收贡献上“可圈可点”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报告期各期,药康生物主营业务毛利率(剔除股份支付)分别为 68.24%、68.95%、76.21%及 75.60%,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药康生物表示,2018-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剔除股份支付)持续上升,主要是受公司主要利润来源——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的毛利率持续上升影响所致。追溯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的毛利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又在于高毛利率的斑点鼠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斑点鼠这一块业务为何对药康生物的毛利率影响如此之大?斑点鼠是一种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通过基因编辑和同源重组技术,使得目标基因在小鼠体内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丧失,主要分为全身性基因敲除的KO小鼠以及条件性基因敲除CKO小鼠,在特定基因或药物靶点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对于基因敲除小鼠的市场需求的自身技术积累,药康生物于2019年大规模开展小鼠编码基因全敲除计划,即“斑点鼠计划”,旨在预先构建小鼠所有2万余个蛋白编码基因的KO和CKO小鼠品系库,前瞻性地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全新工具选择与可能路径方向。截至2021年6月30日,药康生物“斑点鼠计划”资源库已拥有约19,000个品系,涵盖了肿瘤、代谢、免疫、发育、DNA 及蛋白修饰等研究方向的基因。由于“斑点鼠计划”小鼠品系库实现了KO/CKO小鼠模型的产品化供应,将原来的客户定制交付周期由4-7个月最多缩短到7天,不仅降低了费用,更是便捷了科研人员对基因功能的研究。相比于模型定制业务,由于斑点鼠大大缩短了交付时间且客户支付的费用更低,同时部分产品为公司首创,存在一定市场稀缺性,故相关产品具有定价优势。报告期内,斑点鼠销售单价分别为 9,433.96 元、12,565.93 元和 11,723.99 元。另外,斑点鼠作为高附加值产品,其主要投入体现在前期研发阶段的创制开发,待品系研发创制完成后,通常以活体保种或者冷冻遗传物质形式保存,相关饲养繁育成本与其他普通品系小鼠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在斑点鼠售价昂贵的情况下使得其毛利率水平相对较高。据招股书披露,药康生物斑点鼠业务毛利率在2018-2020年各期分别为 94.88%、94.18%、95.65%。报告期内,斑点鼠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且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小鼠业务。
快速IPO、发展飞速,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吃”到时代红利
客观来讲,药康生物能在短时间内“撑”杆起跳、成功实现IPO,除了团队自身的过硬实力和深厚技术积淀外,还在于当下国内生物医药蓬勃发展为其带来的时代机会。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实施医药创新驱动战略,国内医药行业迎来创新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崭新时期。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背景下,一二级市场创新药、诊断、疫苗研发等方面的企业获得了大量资本的投资和支持——创新药研发发展迅速,而药物发现阶段和临床前阶段的研究主要在实验动物模型身上完成,拉动了上游实验动物模型市场规模的扩大。据Frost & Sullivan数据统计,2015-2019 年全球各阶段临床试验数量从2,137 增至6,939,复合年增长率达34.24%;2015-2019年中国临床试验数量从339增至1,031,复合年增长率为32.03%,从而进一步带动了临床前研究及其实验动物小鼠模型需求的增加。中国动物模型市场相对处于发展早期,小鼠模型产品和服务市场呈高速增长态势:2015-2019年,小鼠模型产品和服务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35.3%。2019年小鼠模型市场规模为28亿元。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的蓬勃发展,Frost & Sullivan预计到2024年,小鼠模型市场规模将达到84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4.4%,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36亿元。然而,在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前,是资源短缺的窘境。即便在体系完备的海外市场,精准条件性敲除小鼠品系资源大约也只有6千种,并且多数存在品系产权不清,商业化使用困难等问题。国内市场上,高端品系小鼠市场供不应求。原因在于,这类小鼠从研发、培育、检验到交付需要更长时间——以药康生物开发的老年痴呆症小鼠模型为例,由于具备较高创新性,其研发周期长达三年。除了动物自身繁育周期外,技术水平本身有限和人工培训动物的复杂性,也是共同造成当前高端品系实验鼠供不应求的原因。总的说来,由于实验动物小鼠模型行业属于多学科技术高度融合的产业,对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存在较高的技术和人才壁垒。而这对于药康生物一类企业来说,正是巨大的市场机遇。药康生物正是凭借着高毛利率的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在模式动物领域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由于实验动物小鼠模型行业受到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经费投入、创新药物开发市场景气程度、基因工程技术迭代水平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其未来发展面临一定不确定性。如果药康生物不能充分挖掘实验小鼠相关的商业需求并拓展其应用场景,公司将面临因为所处细分行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导致其发展空间受限的风险。也就是说,药康生物未来或许会面临在收入上的天花板。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药康生物认为,当前中国小鼠模型市场目前仍然处于发展早期阶段,小鼠模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实验动物,在阐明生命机理规律、疾病诊断治疗以及新药创制研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当前蓬勃发展的生命科学行业,无疑会进一步提升小鼠模型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增加。此外,2021年8月科技部发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实验动物的生产使用许可、质量管理、运输检疫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当前国内小鼠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特别地,就实验动物小鼠模型现状而言,目前广泛使用的近交系小鼠遗传背景单一,难以满足多基因以及环境等共同诱导的复杂疾病的研究需求,生命科学领域亟需能够模拟真实人群遗传多样性的野生型小鼠模型。全球人类共生微生物研究方兴未艾,无菌动物是共生微生物研发的关键平台,但是目前相关品系开发及配套设施仍然落后于市场需求,无论是生命科学研究还是新药开发,在此方面依然面临“无鼠可用”的局面。因此,未来以野生型小鼠和无菌小鼠为核心的真实世界动物模型,能够创造和引领新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展实验小鼠的市场空间,预计将成为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动能。作为药康生物最早的一批投资人,鼎晖投资高级合伙人柳丹博士表示:“过去结缘药康生物,是因为我一直关注布局细分CXO领域的“智能工具”;中间的相伴,我们欣喜地看到药康生物逐渐成长为国内外模式小鼠领域的绝对龙头,商业模式也早已区别于传统的卖小鼠的角色;在未来,我们看到了药康生物正扬帆出海,并逐渐成为全球真实世界动物模型的创造者和领导者。”
总的说来,在这个属于生物医药的21世纪里,药康生物距离自己的天花板,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与此同时,药康生物自身也在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寻求新的突破口。在横向延展上,药康生物把自己的目光放诸到更具诱惑力的全球市场蛋糕上,基于自身的技术实力和高质量产品服务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国内极少数将小鼠品系授权至海外,或直接在海外代繁,或直接出口品系至美国、以色列、德国等国家的模式动物公司,还在美国、欧洲设立了子公司或办事处;同时,通过代理商合作,药康生物逐步拓展韩国、欧洲市场,来升高自己未来可能面临的天花板高度。
从药康生物在招股书中披露的不同区域的主营收入财务表现来看,公司在报告期各期来自于境外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2.64万元、298.28 万元、1,143.97 万元及1,253.71 万元,占比虽低但是逐年上升。药康生物表示,这主要系对海外客户的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和功能药效业务增速较快。在纵向扩展上,药康生物提供的服务正在逐渐向下游延申,不仅提供小鼠模型,还提供配套的功能药效服务。显而易见,功能药效这部分增值服务的想象空间显著大于药康生物目前的核心业务。小鼠模型的销售是一次性收入,但是配套的药效学研究却能实现长期价值产出。据招股书信息,在功能药效服务模块,药康生物已经能够提供包括LAG3人源化模型、PD1人源化模型、TIGIT人源化模型、GITR人源化模型等多个小鼠模型在内的体内药效试验,这部分业务产生的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逐年上升,从2018年的5.03%增长到2020年的12.29%,是各个业务板块中增速最快的部分,很可能在未来成为药康生物的营收支柱。
在IPO资金用途中,药康生物也明确将投资超2亿元建设真实世界动物模型研发及转化平台。
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在跃迁二级市场的同时,药康生物同时在努力打破自身从前可能会面临的天花板以寻求新的突破口。因此,向二级市场的迈步对于药康生物来说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发展起点。这支“小鼠股”未来想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那么,关于这只“小鼠股”接下来要在二级市场讲的故事,不知你是否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