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的建设才是脱贫致富长久的生命力
不管你认为现在的自己,是富有还是贫穷,当然,绝大多数人,觉得自己很穷。但是,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是:当你看不到“富有”的存在,当你对一直存在的“富有”,视而不见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贫穷?请先尊重富有,我们才配拥有富有。(作家 蒋勋)
壹.
我穷我有理,宁愿“等靠要”
“我家那么多人,就一袋大米哪够吃?”
“我长大以后的梦想是当一名贫困户”
“我做什么都不行,现在只能靠政府管我们了”
“你们不帮我做,我就不做,我脱不了贫,你就交不了差”
对很多乡村扶贫工作者来说,遇到这类或安于贫困、或依赖他人、或垂头丧气的贫困户,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些也是当前脱贫工作最真实的现状。
慈善捐助也好,政府补贴、物质扶贫也好,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脱贫方式。如果农民没有自我造血的能力,没有脱贫的志气,即使物质条件再好,精神上依然还是“贫困户”,返贫也是迟早的事。
扶贫真正的目的是扶人,要让农民幸福的生活在乡村,贫困户自身才是最强的内力。那个说“我做什么都不行,现在只能靠政府管我们了”的农民不是没有努力过,但是因为文化技术水平低、信息来源较少,做几次养殖项目连连失利。
诸如此类,农民对自己的付出能否得到回报没有了信心,对“勤劳致富”的朴实理念也产生质疑,宁愿“等靠要”。
因此,扶贫的关键在于扶“志”和“智”,脱贫首先要让农民看到自己“富有”的希望。
贰.
农民不缺勤劳韧劲
缺的是致富的信心
扶贫地区的脆弱性,孙君团队(北京绿十字)再清楚不过:农民最担心的是风险,任何改变一旦走错一步,原本困难的家庭就会变得一无所有。因此对扶贫乡建工作者来说,换位思考去体恤农民,想方设法帮他们分担风险尤为重要。
孙君老师在他的许多项目地都有“孙君院子”,这些都是他的“家”,也是当地农民建房的示范户。
贵州台江县排扎村的“孙君院子”就是湖南农道公益基金会为了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带动村民发展乡宿农旅,给外出打工返乡的村民,做一个示范带动作用的村民乡宿经营资助项目。
*孙君:是画家,也是中国乡建领军人物,北京绿十字创始人,中国本土规划与设计学派开创人
▲排扎村风景如画,民风淳朴
排扎村是个依山傍水的原生态苗族村落,民风淳朴、风光秀美、瀑布成群,仿佛世外桃源,本身就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好条件。
“孙君院子”的建立承载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建造过程中与当地领导干部有较深的沟通,理清渠道,找到方法;
二、是在开业仪式等建设过程中与村干部和村民深度合作,逐渐走近和了解苗族;
三、是让之前培训的三个村的妇女管家参与和熟悉乡宿的管理和服务,亲自见证“孙君院子”的收入和希望;
四、是让村民看到他们的房子可以更漂亮、更舒适和方便,在生产生活空间和房屋改造重点上转变村民的思维习惯,带动他们发展乡宿农旅;
五、是村庄来了客人,经过几个月就实现月盈利2万多元,让村民喜出望外,住不下的客人会安排到村民家里,惠及乡亲。
原本没有一个农民愿意建房改房,七个月后全村都要建房改房,这是“孙君院子”带给当地村民和政府的希望和信心。
▲村里妇女管家主持营业的“孙君院子”
叁.
KOL(意见领袖)牵头
由内向外激活村民活力
排扎村的脱贫致富少不了政府和各股社会力量的支持,最大的原动力来自于村民自身,在乡村建设这件事上可以说是“全民皆兵”。
可脱贫工作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已经卸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余宗洋,回忆起他对排扎的最初印象:“沉寂的村路、坐在门前无事的老人、四处放养的鸡和狗、卫生恶劣的居住环境、耕作为生没有收入的村民。”
在保守和静默状态中浸泡已久的乡村,多少代人和区位条件带来的自身问题需要时间和智慧去探索和尝试。
整个村仅剩的劳动力大多为老人和妇女儿童,再加上一群角色官职能力脾气眼光想法不一、来自天南海北的扶贫乡建大团队,更需要耐性和智慧去磨合与平衡。从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余宗洋,义无反顾地担起了这个“棘手”的牵头人。
▲余宗洋与排扎村民
2016年,余宗洋驻村后,组建了由中青年党员、青年骨干、村内致富带头人和妇女骨干组成的“排扎建设管理委员会”,动员村民参与村寨建设,为他们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先打破这个村寨的沉寂。
驻村一年时间里,余宗洋协助排扎村成立了“村社一体”的合作社,流转107户129亩土地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建成了规模养猪场,争取帮扶资金入股村内莲藕合作社,在村里形成“莲藕种植、藕粉加工、藕渣喂猪、猪粪肥田”的有机循环产业链。
▲村民一起参与建设美丽乡村
余宗洋还与北京绿十字乡建团队合作建成了示范乡宿项目“孙君院子”,组织村民参与改厨、改厕、改圈,美化村内环境,为发展乡村旅游做准备。
在余宗洋的带领下,传统与未来之间的平衡,排扎村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答案,几乎每个村民都参与规划的美好“未来”。
▲曾经的排扎村第一书记余宗洋
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农民需要可持续的造血能力
不是所有的村都适合做乡村旅游,当然不是成功的扶贫模式都可以在另一个地区复制粘贴。对于缺山少水的贫困地区,比起“输血式扶贫”,它们对于可持续的自我造血能力需求尤其迫切。
因地制宜,海惠扶贫项目组针对凉山昭觉县古都村的情况创立了一种:用一笔基金撬动农户生产力,进而产生多倍效应的项目扶贫模式。
十年过去了,这样用较低成本持续在一个村庄帮助农民自我造血,并链接乡邻互助的“礼品传递”扶贫模式仍然十分经典,值得学习。
扶贫项目组针对古都村资源少条件差的具体情况,希望通过养殖项目的扶贫模式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项目组和当地畜牧局,共同呼吁有养殖意愿的农户报名,确定有意愿且有养殖劳动力的基础上,农户还要同意项目“礼品传递”模式,也就是答应赚到钱后要把原始资金以及养殖技术一起传递给下一个村民,还得同意按照标准成立互助组、签订养殖协议。
互助组成型后,开始理念培训,调动组员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除了有专业养殖人员给农户们进行饲养管理、疾病防疫、种植有机蔬菜等培训之外。
项目组还会从互助组的农户中选出骨干,建立合作社,培养骨干有面对市场的能力。比如定期培养骨干寻找饲料批发市场,为农户们统一批量购买原材料减少成本,同时统一销售牲畜实现多增收,逐渐提升小农户在价值链中的话语权和收益。
▲组长吉布果果带领大家加入“礼品传递”
每次会举办“礼品传递”的交接仪式,让前一批成功传递的村民有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也有一定的压力:第一批农户几年后实现养殖增收,将4900元的养殖基金以及养殖经验和技术作为“礼品”,传给下一批符合条件的村民,循环往复以此惠及整个村子,达到整体脱贫。
很快以昭觉县为源头,十年里逐渐蔓延到仪陇县、广源县等贫困县;以四川为中心,项目逐渐辐射到河北、广东、湖北、云南等省,惠及近500个贫困村落。
要规避福利依赖、虚假脱贫,农民靠自己造血才是长久之计。
▲古都村的一些新面貌
伍.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补
由外向内多元化扶持
政府扶持难免有一定的缺陷与盲区:资源人员单一、资金来源单一、文化产品水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一个乡村要形成自己的内生动力,真正做活起来,十分需要既懂城市又懂农村、既有资源又有智慧的乡贤、社会资本、甚至媒体的介入和带动。
1/
“只有农村教育强了,才能实现脱贫”
这句话来自即将从阿里巴巴退休投身教育事业的马云。“我认为扶贫,一个重要的责任,是让农民富起来,而教育是基础。”
的确,要消灭贫困,就必须从根源上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让贫困不传代,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有释放自己潜力和智慧的机会。
而乡村教师收入低、职业提升资源匮乏、孤独感强、办学条件差等等因素,长久以来制约了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孩子的教育严重“营养不足”。
2015年,马云公益基金会发起“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每年为100名乡村教师提供总计1000万元的奖金资助和持续三年的专业发展支持;此后,又先后发布“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和“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分别计划在10年内投入约2亿元寻找和支持中国优秀的乡村校长;以及在10年内投入至少3亿元,选拔应届优秀师范毕业生成为乡村教师,培养未来的乡村教育家。
每年评选前,马云公益基金会会组织媒体记者对获奖提名对象进行拍摄、报道,颁奖典礼更会邀请大量媒体前往三亚,推动政府和社会公众更多地关注这个群体。
用“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做乡村教育的普及,这是一个企业家企图改变贫困乡村的善心与智慧。
▲“乡村教师计划”的点滴记录
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
每个生命都活的更好的最优解
如果说马云的教育公益是脱贫路上的另辟蹊径,那马云和马化腾牵头的桃花源生态保护项目可以说是思考城市与乡村链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智慧。
根据目前中国贫困县名录和我国保护区的分布,会发现所有的贫困县都在距离保护区200公里的范围内。因此,桃花源基金会最初在四川绵阳老河沟开展保护工作时,便开启了生态扶贫的尝试。
老河沟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和迁徙廊道,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周边村子里原来有许多贫困户,村民们多靠山吃山,生活生产方式粗放。因此保护区里,盗猎盗伐现象时有发生。
在保护的同时,桃花源基金会把周边的民主村作为扩展区纳入工作范围。依托着好山好水好空气,民主村能产出上好的诸如蜂蜜、蜂蜜酒、花生、腊肉等特色生态产品,基金会指导村民用有机农业的方式进行生产,为他们提供全套严格的操作指南,避免他们使用农药、化肥。
并帮助村民搭建销售平台,以较高价格收购那些符合标准的农产品,保证农民的收益,以产业转型实现生态扶贫。所得收益部分用于反哺保护地日常运作的资金需求,进而形成稳定资金循环链。
▲民主村的一些新面貌
基金会还招募和培训了专业的导览员,负责未来民俗生态旅游的访客预约、接待、导览服务以及访客区内安全,并力争使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干扰降到最低。还与一些村户合作,将房屋改造成民宿,以解决未来生态旅游的住宿问题。
另一方面,基金会在城市建立“桃源里自然中心”,对城市居民进行自然教育。双管齐下,时间长了,受教育的人多了,不管是城市里还是在乡村,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环保,让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乡村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这批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家,用生态扶贫的方式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用科学的手段、商业的手法守护大家的“诗和远方”。
3/
用年轻人的方式影响年轻人
别说年轻人不喜欢乡村
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对象永远是年轻人,光靠卖惨和呼吁是不足以引起关注的。
-在《了不起的村落》、《万物滋养》里,光靠画面就能让都市人心驰神往,不觉沉重,还能在温暖的镜头里得到治愈;
-在《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里,感受朴实安宁的平常日子,体会乡居生活的“不便利”带来的真实感与双手创造的乐趣,好像也是一种令人艳羡的“奢侈”;
-从中国古丈两山100国际越野赛、梵净山登大赛、德夯登山越野跑国际挑战赛、花垣十八洞迷你马拉松大赛回到乡野,感受自然的原力,在漫长的赛道上感受万物的生长和呼吸,别有韵味的民俗风情,用双脚丈量现代文明到传统文化的距离,得到全身心的通畅与放松。
如今,多元化的消费形态或直接或间接的把自然之美、农耕文明、传统文化反哺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唤起我们内心真正对“精神故乡”的追求,弥补城乡的文化断层,从内心找到新与旧的平衡。
这或许是不错的影响年轻人,让年轻人返回乡野的尝试。
农民从城市人的向往中重拾文化自信,看到家乡的价值:原来我们日常拥有的一切都是宝贝,简素不必对豪华自卑。
在友好的碰撞当中,留住了民俗,留住了时间和记忆,也让农民离新时代更近一点。
人才是乡村最美的风景,乡野生活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村落仅有好看的皮囊是活不下去的,因此人心的建设是脱贫致富长久的生命力。
政府与各界社会力量以敬畏与克制的态度,以符合社会创新的新趋势介入对乡村价值的挖掘,让新村落、新生产方式如同花草、稻田一样,自然地生长在土地之上。这方是乡村建设的大智慧!
作者:陈小白
编辑:陈小白
配图:部分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END -
往期[乡建大家谈]分享 /
欢迎投稿[乡建频道],提供乡建故事、最美乡村线索
联系微信:18274831897
- - ✄ - -
点我支持乡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