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野 | 『治愈系』十张可视化唱片讲述来自太空的故事
索尼音乐团队通过对音乐数据的可视化的方式为音乐创者带来了除了证书与奖牌之外的纪念品,这是音乐数据可视化的由来。今天高下制图带你走近《Space Oddity》——富有创意的数据可视化项目。
该项目将Bowie1969年的歌曲《Space Oddity》进行了数据可视化,放在10张特别刻制的系列唱片上,并附有海报和一幅雕刻图像作品。十张12英寸的唱片从十个不同的维度解构这首曲子:旋律、和声、歌词、结构、故事和音乐等都被转化为新的视觉系统。下面的动画结合了数据可视化的元素并对其进行了二次创作。
视频链接:https://vimeo.com/199789630
记录
从每一个维度解析 "Space Oddity”
该系列中的第一张唱片是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对《Space Oddity》中讲述的故事的理解。她们认为这首歌曲讲述了地面控制中心和汤姆少校两个角色之间的故事。
这首歌写于1968年(阿波罗8号登月任务那一年)并在阿波罗11号首次将人类送上月球之前发行,这首歌的标题来源于Kubrick的《2001: A Space Odyssey》(同年一起发行)。《Space Oddity》现场版采用了二重唱的方式演唱,但在录制版本中,Bowie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采用不同的声音去演绎——"地面控制中心"采用了鼻音进行演唱,另一个角色 "汤姆少校 "则采用他本身的唱腔进行演绎。
这首歌讲述了什么?首先,地面控制中心在汤姆少校被发射到宇宙中时向他发号施令“The papers want to know whose shirt you wear”(一旦进入轨道,他就是一个名人)。但是,汤姆少校用无可奈何的语调和地面控制中心唱起了反调:“Planet Earth is blue and there’s nothing I can do”。在某个时刻,信号中断了,汤姆少校只能绕着他的铁罐子一直漂浮在月球上空。
汤姆少校脱离了既定轨迹——在太空中漂浮了10万英里,进入了太空深处,在唱片中以从唱片中心散发出来的螺旋形进行表示。在太空深处,汤姆少校失去了控制身体的能力(或者,根据歌曲所传达的感情来说,进入深渊,因此,该系列的所有唱片中间都有一个螺旋形的图案)
唱片中只有黑色部分有信息编码,唱片上螺旋形的白色部分代表了Bowie唱歌的部分(声乐引子、诗句、合唱和声乐桥段),阴影部分代表器乐段落。白色部分的位置则代表了歌曲中角色唱歌的位置(地面控制中心在地球上,紧挨着中心标签,而汤姆少校则在宇宙中,位于螺旋上,离中心标签越来越远),从白色部分出发的线条代表两个角色之间的通信——两个角色在无线电通信中反复呼叫对方:"地面控制中心呼叫汤姆少校","这里是汤姆少校呼叫地面控制中心"。
螺旋的阴影部分则代表器乐部分(第一次吉他独奏代表着起飞),阴影部分跟随着两个角色的位置变化。在声乐桥段之后,当听众意识到两个角色不再能进行相互交流的时候("你能听到我吗,汤姆少校?"),代表着联系中断的第二次吉他独奏以及和结束语有关的阴影部分只跟随着汤姆少校。也就是说,本文作者用器乐演奏来代表两个人物之间的联系,直到交流中断,他们不再能进行交流之时。
通过这种方式,本文作者将对话状态、两个角色的相对位置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都嵌入到唱片的设计中。
谁唱了“'SHE KNOWS”
一些人认为 "Tell my wife I love her very much – she knows "这句话中的 "she knows "是地面控制中心所唱。但是在Bowie的《反叛》(Rebel Rebel)一书中,克里斯-奥利里(Chris O'Leary)认为这是地面控制中心的小把戏,O'Leary解释说,汤姆少校与地面控制中心的联系此时仍未中断,地面控制中心仍旧可以听到汤姆少校的声音,所以可以推测得出,他的妻子是通过网络电视上的直播知道他爱她。虽然在歌曲中,Bowi在唱“she knows”这句话的时候,恢复了鼻音。
然而,在本文中,本文作者将“she knows”这句话归于汤姆少校,就好像宇航员知道信号中断,他发出的信息无法被接受到(歌曲中的下一句是“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 / Your circuit’s dead, there’s something wrong”),所以“she knows”更像是汤姆少校的自我安慰,认为他的妻子已经知道他爱她。但是信号中断对于他的打击还是非常大,所以在唱出“she knows”这句话时,Bowi的声音中充满了苦涩。
本文作者通过将主轨道想象成波形的方式进行主轨道的可视化。这些波形构成了唱片上的圆形波段(宽波段代表声音大,窄波段代表声音小)
Space Oddity的乐器配置是独特而复杂的。歌曲中有两个弦乐轨道,和两个长笛(都在C轨道),Bowi的12弦木吉他除了在汤姆少校升空的过程中停止了之外,几乎贯穿整首歌曲。这首歌中还包含有两台老式合成器(梅洛特隆(Mellotron)和斯蒂罗蓬(Stylophone)),他们奇特的音质为整首歌营造了一种破碎、复古的未来感——“Here am I sitting in a tin can”。
这首歌中的标志也清晰可见,读者可以在唱片上两点钟方向附近看到第二部分的伴唱(B轨)中的倒计时("十、九、八......"),不同的数字用星星标记。下一节“发射升空”时,弦乐部分随着火箭的起飞达到高潮,第一节中的弦乐部分的下降代表着地面控制中心对汤姆少校的讲话“This is 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 / You’re really made the grade"。在六点钟方向和九点钟方向读者可以看到用两个三角形标记的Bowi的独特手拍。
主音轨上仍有一些录音室的声音,虽然这些声音在最后的混音中被剪掉了。制作人Gus Dudgeon在Mellotron音轨的结尾处对Rick Wakeman说:"很好,真的很好"。在主音轨的开头,我们可以隐约听到Bowie手拍的声音,这些细节我们也在唱片中进行了记录。
在这个系列的第三张唱片中,我们记录了在歌曲的每一小节中可以听到的声音或乐器。有符号意味着该小节中的人声部分正在歌唱或乐器正在演奏;没有符号则意味着该小节是无声的。
三个人声部分(一个主唱和两个伴唱)讲述了《Space Oddity》的故事,,由七种乐器和一个弦乐部分伴奏,节奏部分由贝斯、鼓和Bowi的12弦吉他组成,几乎每个小节都有演奏,并构成了歌曲的骨架。Paul Buckmaster的弦乐部分分别出现在了升空部分和汤姆少校失联之后悲伤的副歌部分("因为我坐在一个锡罐里/远在世界之上"),副歌部分还加入了吉他独奏,营造了一种空间感(但是,弦乐并没有为”地面控制中心“所唱的部分伴奏,地面控制中心是一个比较单调的角色)
在序曲中,弦乐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本文作者在唱片上用连续的线条来表示演奏者在指板上的滑动。Space Oddity还有一些其它不寻常的乐器(复古的模拟合成器梅洛特隆(Mellotron)和斯蒂罗蓬(Stylophone)的搭配给这首曲子带来了1960年代的感觉),在进行独奏之前,主音吉他增强了听众复古的感觉。两只长笛为整首歌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这方面的数据是通过听录音和单独的母轨人工收集的。
声音和符号
在设计这张唱片时,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试图开发一个连贯和谐的视觉系统。由于无法使用颜色来编码数据,所以他们专注于开发一种基于符号的独特图形语言。这些符号围绕着三个基本形状(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进行开发。
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希望每个符号都能反映每种乐器的音色或特征。研究表明,人们在文化中用相同的方式对声音与形状进行匹配,打击乐或刺耳的声音与锋利的形状相匹配,而柔和的声音则与圆滑的形状相匹配。
在本文所介绍的视觉可视化系统中,也遵循这一原则,用角形符号表示节奏和主吉他,用圆形符号表示长笛和低音吉他部分。弧形线的类型来表示弦乐音轨。(弦乐按音轨分组,因为人耳不能在音轨中挑选出单个的乐器。)
在人声方面,歌曲中的两个虚构人物各有一个单独的符号:正方形代表地面控制中心(一个直截了当的、颇具机器色彩的人物,代表地球上的一个稳定点),圆形代表汤姆少校(一个更人性化的人物,在歌曲结束时变得 "与宇宙合一")。主要符号周围的方块或圆圈则代表歌曲中的伴奏。
该系列的第四张唱片解构了《Space Oddity》中的低音吉他和鼓。这些乐器与节奏吉他一起,构成了乐队的节奏部分。
在这张唱片中贝斯和鼓的节点被一起录入主音轨(可在 Space Oddity 40周年纪念EP 中获得),这张纪念EP本身就很有纪念意义。观众在聆听这首歌曲的时候很容易忽视贝斯手Herbie Flowers和鼓手Terry Cox的精湛表演,但一旦听到它们,就会意识到他们的表演对歌曲的整体的呈现效果有巨大的影响。这张唱片将这些优秀的音乐家在《Space Oddity》中演奏的每一个贝斯音符和鼓点都进行了可视化。
这张 唱片的数据 收集是所有唱片花费时间最长的。根据作者团队的计算,这首歌中有528个单独的贝斯音符和943次鼓声(把两个鼓同时敲击的情况算作一次敲击)。
数据采集
Miriam用一种叫 Sonic Visualiser 的音乐分析工具收集贝斯和鼓声轨道的时间数据。Sonic Visualiser允许人们通过在音符或鼓点开始的地方通过敲击电脑键盘的方式来分析音轨中的时间起点。这种行为将在录音波形上产生线条,使用鼠标点击这些线条就会播放所标记的音轨。使用者甚至可以手动调整这些线条的位置,直到它们与波形相对应,当点击声与声音完全匹配时波形与音轨中的音乐也会是完全匹配的。通过这种方式使用者可以得到所有点击的时间点,这些时间点可以作为一个数据文件导出。
在低音部分,使用者可以通过计算后续的音符起音之间的时间差(称为起音间期),来计算弹奏或弹奏琴弦之间的持续时间。
这样使用者就能得到每个音符的大致持续时间。(例外的情况是在乐句结束时,我们把音符开始和它停止发声的大概位置之间的时间计算为该音符的长度)
挑奏并不总是意味着音符或音高。滑音或称滑音符(即[演奏者在弦上发声时左手沿弦移动发出的声音]( Glissando - Wikipedia ))也被算作一个挑奏。本文作者的团队有时会在一次弹奏中计算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认为可以在一次弹奏中听到锤击或拉断的声音。
歌曲中贝司音符的音高、贝司技巧和装饰音以及鼓的类型和技巧的数据是通过人工进行收集的。
数据可视化
在所有的唱片中,这张唱片的数据可视化形式可能最接近于传统的唱片。鼓的部分被安排在唱片的外侧,低音部分被安排在内侧,高音调的部分被安排在中间。低音的持续时间在可视化中用圆圈的大小表示,圆圈越大,音符越长。
每种类型的鼓都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就像在《 3 Texture 》中一样,本文作者想要用视觉来传达每种声音的特征。
观众可以在可视化唱片特别是各部分之间的对比中看到很多的结构模式,而各部分之间则是通过不同的鼓声模式进行界定的。
音乐伊始,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为地面控制在为汤姆少校的升空做准备("开始倒计时,引擎启动")部分采用了缓慢的低音部分和军事风格的小鼓作为标志。
接下来,低音转变为鼓声和低音琶音代表汤姆少校进入了太空之中。
在歌曲的剩余部分,贝斯与其他各种乐器配合演奏最终呈现出华丽的乐曲。
Terry Cox的鼓声部分采用了歌唱诗句中常用的 kick-kick-snare 模式与内省合唱中空灵的ride cymbal模式之间进行对比("我坐在我的锡罐里/远在世界之上/地球是蓝色的,我无能为力") 。
这条唱片对《Space Oddity》中的和弦进行情况进行了可视化。Y轴的记录代表和弦根音,从外侧的C到最靠近中间的B。
粗线表示大和弦,细线表示小和弦。用加在和弦上的环来表示七和弦:一个环表示平七或降七,两个环则表示升七(如F大调七号)。
解读和声
这首歌以Bowi的12弦吉他在F大调7号和弦与E小调和弦之间的交替弹奏开场。这个开场给听众的感觉是这首歌的主人公前途未卜,充满了不确定性,尤其是采用了这些和弦共有的音符E作为背景音,加剧了这种感官上的不确定性。
人声进入后,和弦开始在C大调和相对的小调E之间交替出现,这是听众第一次听到主和弦C,而背景音E音在两个点之间来回跳动,为他们之间建立了一个新的链连接。这创造了一个在温暖的大和弦和冷淡的小和弦之间波动的模式,这种模式贯穿了整首《Space Oddity》。这是一首喜忧参半的歌曲--既兴高采烈,又悲壮沉痛。
当歌曲进入火箭升空部分的时候,出现了混音,歌曲在该部分第一小节出现了C小调,给听众一种自信,奋发向上的感觉,因为此时汤姆少校成功的进入了太空之中。但这次和弦转向了E7,而不是E小调。正如Chris O'Leary在《 Rebel Rebel 》中写道,这 "这种转变使歌曲更加明亮,情绪感染力更强"。但是它破坏了和声领域的稳定性。这是歌曲中的第一个暗示,浩瀚的空间可能会对汤姆少校造成一定的伤害。
在副歌中,结局不是影视剧常见的胜利高潮,而是一望无际的黑暗,吉他前奏中的F大调7号/E小调交替和弦模式在 "Here am I sitting in a tin can "中再次出现。在 "Planet Earth is blue and there’s nothing I can do "时,节奏吉他中出现了一个降和弦序列,从降B到A小调、G和F,似乎是为了告诉人们:你无能为力,只能放弃。但弦乐部分将这些基本的三和弦延伸到七和弦和九和弦,在副歌的第二次重复中尤为突出--这是一场被空间的奇异之美扭曲的不寻常的道德伦理。
在吉他独奏中,E大调变得更加突出,它悬挂在基本和弦序列之上。仿佛音乐已经知道汤姆少校将永远不会回来。当人声进入时,歌词也揭示了这一点:"And I think my spaceship knows which way to go / Tell my wife I love her very much – she knows"。尽管地面控制中心疯狂地试图联系他("Your circuit’s dead, there’s something wrong / Can you hear me Major Tom?"),但汤姆少校最终还是失去了音讯。
声乐结束时,汤姆少校绕着锡罐漂浮,进入宇宙深处。音乐进入吉他独奏的延长重复,至此所有的器乐演奏结束。
在这里,从专业的音乐品牌评判人的角度来说,肯定可以把背景音E音符与汤姆少校的意志或自我联系起来——先是越来越响,然后逐渐被破坏,被滑动的弦乐、随机的鼓声攻击,最后汤姆少校迷失在宇宙的深处。
通过和声的不断变化来呈现这首歌的中心主题--主角的毁灭、胜利的喜忧参半、人类在广袤、延伸的宇宙中的渺小。
Oddityviz系列的第六张唱片对Bowie歌曲中的声乐结构进行了可视化,展现出歌曲短语和章节层面的重复性。重复的短语由弧线连接,重复的部分则显示在唱片的中间。
实线连接的是完全重复的声乐短语,而虚线连接的则是有大面积的重复,但是相互之间又有细微的差别的声乐短语。本文作者把抒情性重复与音乐性或旋律性重复区分开来。接下来,本文作者举了一个旋律重复的例子:“You’ve really made the grade、"I’m stepping through the door"和 "I’m feeling very still",这些都是歌词都是用同一个声调唱的。旋律部分重复的例子是”And I’m floating in a most peculiar way“和”And the stars look very different today“,这两句的开始的曲调是相同的,但是结尾的曲调却不相同。
抒情重复和旋律重复的例子在上文已经举过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 / 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两句则是一模一样的旋律。
《Space Oddity》有一个不寻常的声乐结构,在短短5分多钟的时间里,有14个声乐部分。开始是一段长长的吉他前奏,然后是地面控制中心的演唱部分,地面控制中心向坐在飞船里的汤姆少校发布命令:“Take your protein pills and put your helmet on”,在从火箭升空部分过渡到汤姆少校进入太空之中后,听众在“For here am I sitting in a tin can”有了类似于合唱的感觉,但是它传递出来的感情时喜忧参半和不甘心的。《Space Oddity》是少数几首独唱听起来像合唱的歌曲,反之亦然。
整首歌曲中只有少数的人声部分的歌词经常被重复,绝大部分的歌词几乎都没有重复。在这首歌中,只有副歌是唯一完全重复的声乐部分,因为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整首歌的旋律更加倾向于跟随着故事情节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而不是不断重复相同的旋律。
Oddityviz系列的第七张唱片,同样是对Bowie的声线进行可视化,但这一张唱片更多偏向对旋律中的音符进行可视化。
《Space Oddity》的声乐部分相比较于抒情和旋律部分,显得比较单调,因为声乐部分几乎是围绕着极少数的重复的音符进行演奏的。在这张唱片中,本文作者采用密集的线条来表示每个旋律歌词中出现的音高。读者可以通过这张可视化唱片观察到在歌曲的中间部分的音相比较其他区域的要高一些。
读者还可以通过这张可视化唱片观察到主唱轨道的波形。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演唱部分,波形是从唱片的中间出来,而在汤姆少校的演唱部分,波形是从唱片的外部开始进入的。
线条的粗细表示每个音符在乐句中重复次数,乐句中该线条的重复次数越多,则线条越粗,线条的长度则代表了乐句的持续时间。
Bowi在演唱地面控制中心部分的时候,用低沉的鼻音进行演唱,并模仿了无线电失真的声音,还带着一点孩子气。火箭成功升空之后,地面控制中心逐渐兴奋起来,旋律也随之变化,逐渐飙升到高音部分,但随后在“And the papers want to know whose shirt you wear”部分,地面控制中心又开始用单调的声音进行演唱。
汤姆少校最开始和地面控制中心的旋律相同,但是当汤姆少校进入太空之中后,它的旋律逐渐变得更抒情和内省。(尤其体现在“For here am I sitting in a tin can”)
随着地面控制中心的人声旋律逐渐变得单调之后,他的旋律又逐渐变得恐慌起来,音调相比较之前的兴奋甚至更高(“Can you hear me Major Tom?”),但是汤姆少校已经脱离了原来的轨迹进入了宇宙深处,无法回应地面控制中心。
《Space Oddity》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通俗易懂的歌词里面蕴含了复杂的音乐结构。在这张唱片中,我们用一系列的树来说明歌词的语法结构。这首歌的每一句歌词都构成一棵树。
树枝代表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树枝末端的符号表示词的类型。
每棵树的底部表示该行歌词的持续时间,其锚点表示该句歌词的类别——传递、描述、命令或行动/感觉。然后,对这些句子按照歌曲中的角色进行编码--正方形代表地面控制,圆圈代表汤姆少校。
这首歌伊始,歌词比较短,但是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歌词中语法结构逐渐变得复杂,虽然语言仍旧是简单、不正式的,听起来甚至好像是两个小孩子在用对讲机进行通话,但同样是震撼人心的。
听众甚至可以感受到歌词重复时的小差异,例如,原本颇具讽刺意味的一句"我坐在铁罐里 "在第二次重复时变成了 "我在铁罐里漂浮",句子的表述更加柔和,但也更加令人不安。
数据收集--和错误的线索
这张唱片的数据收集工作是由Valentina进行的。她在学校学习过音乐中的语法结构,她首先根据歌词中的每个词的词类对其进行编码,并根据每句歌词中的语法功能为不同歌词创建不同的数,最后她使用免费的在线解析工具 Enju 来测试解析结果。
由于版权的限制,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无法复制这首歌的歌词,所以她们尝试了许多分类和处理方法,使这张唱片能够传达他们所想要呈现给观众的内容,但是却不必使用完整的歌词呈现出来。
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选择的方案使通过免费的在线解析工具Enju来运行歌词相关的代码,Enju通过对歌词中固有的主要情绪对文本块进行逐行分析并进行分类(按照积极、中立或者消极进行划分)。结果是令人意外的,Enju与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对这首歌情绪的划分并不完全相同(Enju认为“you’ve really made the grade”中蕴含的感情是负面的)虽然出入并不多。Enju判断这首歌75%的情感是负面的,只有第二节汤姆少校步入太空部分的情感是积极的(“I’m stepping through the door”)
另一个我们一直没能进行纠正的错误线索与Bowi在1970年发行的一个晦涩的意大利版本有关,名为《Ragazzo Solo, Ragazza Sola》,翻译为《孤独的男孩,孤独的女孩》。同样的内涵,完全不同的歌词。请听一听。
视频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5prJDXxQk&t=14s
1977年,发射了两个旅行者号太空探测器。在这两艘飞船上刻有描绘地球生命的音频和插图。开发这种数据可视化是为了让可能会遇到这两艘飞船的外星生命了解地球文明。
在制作这张Oddityviz系列的第九张唱片时,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思考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汤姆少校的故事讲得通俗易懂?
虽然这张唱片中的记录包含数据可视化,但它更像是一张信息图。也就是说,与其说是由数据驱动对文字进行编码,不如说是由插图和图像驱动,对文字进行编码。
Valentina想出了将磁盘分为两部分的解决方案。在唱片外部,使用图片对汤姆少校的旅行进行编码。而在唱片的内部,歌曲的歌词则是通过一系列的表情符号进行表示。歌曲的每一句歌词都对应着不同的表情符号,从唱片的中间不断向外延展。
猜猜下面这张图片对应的是那一句歌词?
视觉思维
《Space Oddity》 从字面意义和内涵来讲都是一首关于旅行的歌曲,正如这首歌中所讲述的那样,汤姆少校被困在了宇宙中,从来没有成功逃离,虽然在Bowi1980年的名曲《 Ashes to Ashes 》中汤姆少校以一个瘾君子的形象再次出现("Strung out on heaven’s high / Hitting an all-time low")。
在这首歌中,汤姆少校的旅行被撰写成了一个无尽的循环——永远在重复的踏入那扇门。
Valentina在该系列的光盘中使用相同的视觉语言(圆形代表汤姆少校,正方形代表地面控制中心),用以说明汤姆少校的旅程是从一个熟悉的地点到一个未知的地点。出发点熟悉的网格让人们想起了人造的城市景观,而终点流动线条组成的背景则让人们联想到未知的宇宙。
Bowi说,这首歌的主要灵感来源是Kubrick的电影《2001: A Space Odyssey》( 他说 :“当我去看这部电影时,他好几次被吓到了”),然后Valentina又参照许多专家对于这首歌的解读,使用一个插图序列(该序列参考了电影中的图像——失败的人工智能HAL和圆形的太空舱,电影中的主人公不断的从其中走出又不断地迷失在其中)来描绘生命中的无尽循环。
为了更加全面的记录歌曲所讲述的故事,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考虑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案(包括摩斯密码)对《Space Oddity》 的歌词进行可视化。最终他们选择使用表情符号——当今主要的视觉语言(Kyle MacLachlan在Twitter上对《Dune》情节的视觉解释中很好地运用了表情符号)来对《Space Oddity》 中的歌词进行可视化。
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使用的表情符号主要来自于开源表情符号以及专门为这个数据而可视化项目设计的火箭、头盔、星星和由多个符号拼接起来的类似于蛋白质药丸的表情符号
音乐感动着人们,创造了一个情感的万花筒,人们的情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第十张也是最后一张Oddityviz唱片对听众对歌曲的一系列情绪反应进行了数据可视化。
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邀请人们画一条与他们在听Bowi的《Space Oddity》时感受到的情绪水平线,然后将结果绘制在唱片上。
大多数人觉得,"情感 "是一个奇怪的衡量标准。什么是情感?人们可以无休止地解构它。它可以与许多音乐元素有关——背景、弦乐、歌词等等。而且每个人对情感的体验都是不同的。本文作者对情感的定义进行了简化,她把情感当作一个单一变量来处理。那么这样处理得到的结果还能具有科学依据性吗?
数据收集
本文作者收集了36个人的数据,要求他们在听《Space Oddity》时在一张表格上画一条线用来表示他们总体的情绪水平。接下来,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他们把收集到的表格在Illustrator中进行描摹,去除了表格中铅笔的擦痕,降低工具读取表格中的信息时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概率。接下来,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使用Web Plot Digitizer来制作他们收集到的数据的电子版本,最后得到了一个数据文件,其中大概包含人均300个的情绪反应点。接下来,作者所在的团队在R中使用线性插值,将数据文件中的情绪点的数量增加到10,000个,并计算每首歌曲每秒的平均情绪水平和所有反应的平均情绪水平,最终达到逐秒计算情绪百分比变化的效果
虽然每个人的情感变化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把代表每个人情绪变化的线条结合在一起让其在唱片周围形成了一个模糊的光环,那么这个模糊的光环就可以反映许多人相同的情感轨迹:在前奏中上升,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情绪达到情感高潮,在人声开始合唱(“Tell my wife I love her very much”)和交流中断(“Can you hear me Major Tom?”)处情绪是悲伤的,大约在2分5秒处(“And the stars look very different today”)这种悲伤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本文作者并没有在表格中定义 "情感",而是要求人们指出他们感受到的情感类型。有些人感到悲伤或怀旧,有些人感到快乐,还有一些人感到难以定义的情感。
文 | 张静红
编辑 | 张静红
往期推荐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