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都得了“核酸检测综合征”

三少爷的剑666 剑语诗话 2022-12-28


不知道你觉察到没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患上严重的核酸检测综合征。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日渐享受起这种检测来!

比如,那天我在楼下超市买东西,听到有人和老板聊天说习惯了做核酸,几天不做,心里空落落的总像有个什么事儿悬着……

比如,有网友在群里晒出自己的核酸检测证明时间,另一个紧接着也晒出来,并表示自己的检测“新鲜出炉”“保质期”更长,以此炫耀优越感……

比如,有人声称响应号召,积极核酸,不给国家添麻烦,核酸做的越多,说明自己更爱国,这种捆绑式论调令人惊诧不已……

比如,尽管我所在的地区,一周一次核酸检测,小区业主群里却总是有人时不时地抛出一句:“今天做核酸么?别耽误了大事。”

很多人大谈核酸检测的必要性,认为不要因为个体的固执而影响大局,也不要为了追求自由而忽视他人的安全。但是,就像有的网友质疑的那样:既然预防甚于治疗,那么流感是不是也要24或48或72小时地做检测?这种传染性普遍的病毒不也危及他人健康么?

很多中国人活得很机械,如果说“别人让干嘛就干嘛”是一种身不由己的状态,那么“不知道思考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就是咎由自取的助推剂。别人让你做的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到底有没有意义,很多人从来不思考,一句“别人都这么做”就把自己推到随波逐流的混沌状态。

不得不说,核酸检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躲不了、避不开、脱不掉的一部分。因为不做核酸,哪儿也去不了。一个扫场所码的步骤,将所有人的出行困住,但是做了核酸,真的确保万无一失么?

不管是24小时,或者48小时,还是72小时核酸报告,检测结果只对检测的那一秒负责。假如你刚刚检测完毕,旁边一个阳性感染了你,下一秒你就可能是阳性,只不过等到下次检测你才知道。假如在检测的时候是阴性,此次检测结果就是阴性,这个结果持续24或者48或者72小时,如果期间感染成为阳性,这个阴性证明又有什么意义?一个阳性病例拿着阴性报告满城跑,却畅通无阻,这个报告又能证明什么?

作为独立的个体,你出门本不需要证明你是健康的。如果你不健康,可以去医院,医院的存在就是治病。但是,现在的逻辑却是:你要来医院,你得是健康的。如果不健康,你哪也去不了。

正如网友所说,很多地方,坐地铁、乘飞机要48小时核酸,上班、回小区要48小时核酸,进商场去医院要48小时核酸,吃饭要持48小时核酸,农民上地、割麦要48小时核酸,人死了也需要48小时核酸,否则无法去死,也无法去生……我们困在这个自己编织的蛛网里,无法动弹。没被病毒杀死,却可能因病毒而死。

看着核酸检测点上那些“营业”、“单管28元/人”“混管8元/人”的字样……明白人就知道核酸检测有什么猫腻。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别想多了!而那些代人排队、替人网上核酸检测的黄牛也涌现出来。我甚至听说乡间的公务员被分摊任务,动员乡民检测,有些没文化的村民忙于农活找不到人,这些被分派指标任务的人员只好拿棉签桶自己嗓子眼充数……这些丛生乱象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魔幻现实的一部分啊!

又有网友杜撰出“核区房”的概念:是指小区自己有核酸检测点,不对外开放,不用每两天排队两小时捅嘴 ,十五秒的稀缺高端房源。虽然只是个玩笑概念,但是很多核酸检测点不正因此应运而生么?而和不想做核酸相比,大家更关注的是自家附近有没有检测点?

从最早被要求戴口罩,加健康码绿码;到后来是口罩,加健康码绿码,加行程码绿码;到现在是口罩,加健康码绿码,加行程码绿码,加扫码验证,加核酸48小时,加个人信息登记……自证健康的程序越来越繁琐,很多人却沉溺其中,乐在其中。问题是,24小时或者48小时或者72小时的核酸证明,到底有没有作用和意义?如果有意义,过了检测节点的结果能证明什么?如果无意义,我们为什么还在锲而不舍地要求出具这个证明?

《霸王别姬》里程蝶衣说:“你道今儿是小人作乱,祸从天降。不是,不对!是咱们自个儿,一步一步,一步步走到这步田地里来的,报应!”这场全民核酸的狂欢,不知道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但我们每个人所患的症结和阴影,怕是要跟随我们一生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