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部宏观 | 贬值:YCC调整后关于日元的迷惑

边泉水 杨一凡 边泉水经济研究 2024-06-16


  //  核心结论   

一、日本YCC调整后,日元和日股均受挫。7月28日日本央行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YCC),市场预期10Y日债收益率上行将带动日元走强,但是从数据上来看,在7/28-8/18日期间,美元兑日元升值3个百分点、欧元兑日元升值3.1个百分点,100日元兑人民币贬值2.6个百分点。首先,从外围环境来看,美债供给端冲击加码,导致10年美债收益率飙升,美日利差走阔。随着美债评级遭下调、整体通胀拐头回升,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小幅攀升。在这个背景下,8月2日,美国财政部3季度再融资例会更新了下半年融资规划,宣布将扩大再融资债券发行总额至1030亿美元,并抬升了中长久期债券发行份额,美日利差走阔带动日元贬值。其次,从日本内部的角度来看,预期管理+央行提前购债,压低日债收益率上行幅度。从自7月28日做出最新政策调整以来,为减缓收益率的急剧上涨,日本央行已两次通过计划外购买操作干预市场,使得市场预期日央行仍然希望维持低利率、低日元汇率的状态。

从股汇关系来看,日元的贬值反而带动日经225出现回调。从之前日元和日股的关系来看,日元的贬值通常对应日经225的上涨,但是在7月28之后,美元兑日元升值引发日经225下挫,究其背后:一方面,评级机构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A”下调至“AA+”,全球发达市场风险资产波动加剧;另一方面,由于日央行的“过渡干预”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挫,欧美市场“隔岸观火”情绪加剧,等待更为明确的政策信号。

二、未来日元走势,对外要遵循美元走势,对内要关注居民消费和出口的平衡。首先,虽然日本短期通胀压力仍存,但是中长期通胀压力可控,对货币政策施压程度有限。日本整体通胀还是处于震荡下行趋势,且不同于欧美,日本并无“通胀-工资螺旋”。日本央行将2024财年预期从2.0%调降至1.9%。其次,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中枢抬升,除非陷入明显经济衰退,不然美日利差无法快速收敛。在商品通胀回落、薪资粘性较强的背景下,居民实际消费有望得到支持,进而反馈至通胀经济本身,约束了短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美元兑日元贬值压力不大。从中长期来看,日元被迫在出口和居民消费中做出抉择。近20年,日本出口金额占全球比重和日元实际有效汇率不断下降,或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下行,除非新的一轮科技革命由日本主导,不然日元仍然需要保持相对疲软来维持在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景气度。从居民部门来看,疫情之后日元的贬值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使得居民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有所减弱,长期或将进一步拉低居民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风险提示:全球地缘政治波动加剧,日央行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



正文




日本YCC调整后,日元和日股均受挫

日本YCC调整后,日元经历新的一轮贬值压力。受到基本面韧性较强+通胀压力不断上行,7月28日日本央行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YCC),将10Y日债收益率波动区间维持在正负0.5%的区间,但是当利率触及上限,日本央行将以1%的固定利率购债,或意味着利率的波动区间实质性被放宽至1%,市场预期10Y日债收益率上行将带动日元走强,但是从数据上来看,在7/28-8/18日期间,美元兑日元升值3个百分点、欧元兑日元升值3.1个百分点,100日元兑人民币贬值2.6个百分点

首先,从外围环境来看,美债供给端冲击加码,导致10年美债收益率飙升,美日利差走阔。当前,美国资产价格部分也在对风险厌恶+二次通胀开始定价,随着美债评级遭下调、整体通胀拐头回升,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小幅攀升,美股和金价受到抑制。与此同时,8月2日,美国财政部3季度再融资例会更新了下半年融资规划,宣布将扩大再融资债券发行总额至1030亿美元,并抬升了中长久期债券发行份额,其中10年国债收益率将发行380亿美元,引发长端美债利率大幅上行,从美日10年利差来看(美国-日本)来看,利差走阔带动日元贬值。

其次,从日本内部的角度来看,预期管理+央行提前购债,压低日债收益率上行幅度。从自7月28日做出最新政策调整以来,日本央行已两次通过计划外购买操作干预市场,且为减缓收益率的急剧上涨,这两次出手的总买盘达到了7000亿日元,进一步压低了日债收益率上行动力。从情绪端反馈至市场,使得市场预期日央行仍然希望维持低利率、低日元汇率的状态。

另外,从股汇关系来看,日元的贬值反而带动日经225出现回调。从之前日元和日股的关系来看,日元的贬值通常对应日经225的上涨,主要还是受到汇率贬值对出口企业盈利带来的提振,但在7月28之后,美元兑日元升值引发日经225下挫。究其背后,一方面是因为评级机构惠誉宣布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从“AAA”下调至“AA+”,全球发达市场风险资产波动加剧,叠加之前看多日本经济市场,资金涌入较多,市盈率短期快速推升导致当前压力凸显。另一方面,因为日央行的“过渡干预”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挫,资金撤离日元资产,欧美市场“隔岸观火”情绪加剧,等待更为明确的政策信号。

未来日元走势,对外要遵循美元走势,对内要关注居民消费和出口的平衡

往后看,日元短期贬值压力仍存,日元升值的契机取决于需要看到本土通胀大幅上行,以及欧美基本面出现明显降温:
从日本通胀来看,虽然短期通胀压力仍存,但是中长期通胀压力可控,对货币政策施压程度有限。从日本通胀数来看,日本7月CPI同比为3.3%,核心为3.1%,整体还是处于震荡下行趋势,且不同于欧美,日本并无“通胀-工资螺旋”。另外,日本央行发表的经济与物价形势展望报告虽然将2023财年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上涨预期虽然上调至2.5%(前值为1.8%),但同时将2024财年预期从2.0%调降至1.9%,2025财年物价涨幅维持1.6%不变,这或意味着从想要依靠通胀促使货币政策发生明确的转向较为困难。

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中枢抬升,除非陷入明显经济衰退,不然美日利差无法快速收敛。在美债供给端扰动下,10年美债收益率已经突破之前4.34%的高点,主要是由期限溢价带动。另外,对标美国经济韧性,7月零售销售数环比上行0.7%,高于预期的0.4%和前值的0.3%,这或意味着在商品通胀回落、薪资粘性较强的背景下,居民实际消费有望得到支持,进而反馈至通胀经济本身,经济和通胀得到了更好的平衡,约束了短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美元兑日元贬值压力不大。

从中长期来看,日元被迫在出口和居民消费中做出抉择。从出口表现来看,近20年以来日本在工业机械、汽车制造和消费电子品的领先地位逐步减弱,与此相对的是日本出口金额占全球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5.3%回落到2022年的3.3%。考虑到实际有效汇率反映了本土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价格相较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日元的实际有效汇率不断下行也或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下行,除非新的一轮科技革命由日本主导,不然日元仍然需要保持相对疲软来维持在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景气度。但是,从居民部门来看,疫情之后日元的贬值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使得居民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有所减弱,长期或将进一步拉低居民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


风险提示

全球地缘政治波动加剧,日央行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


西部宏观边泉水团队

边泉水

首席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美经济学培训中心福特班研究生;国家统计局百名经济学家景气调查特邀专家;曾长期担任中金公司高级经济学家(《机构投资者》大中华区宏观经济第一名、《亚洲货币》中国经济第一名与“远见杯”全球市场预测第一名团队成员),曾任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财新莫尼塔首席经济学家、中银国际宏观分析师(新财富宏观经济第三名团队成员)、国务院直属办事机关副处级调研员;擅长政策研究,致力于构建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以经济周期、流动性和政策为支点的宏观研究体系和研究团队。

宋进朝

资深分析师。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CFA,FRM,曾任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分析师、首席经济学家助理;多年宏观金融研究经验,主要从事宏观、产业及政策研究,尝试从结构主义视角观察宏观经济运行特征,致力于搭建中观经济学研究框架和体系;研究方向为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及产业政策。

刘 鎏

资深分析师。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金融学硕士;此前在中邮保险资管中心从事组合管理工作,曾长期担任中金公司研究部经济学家(《机构投资者》大中华区宏观经济第一名与《亚洲货币》中国经济第一名团队成员),曾任北大国发院研究助理;尤其擅长宏观数据的处理、分析和预测工作,曾在“远见杯”中国经济预测评选中多次获得前三名;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总量指标分析预测、经济周期及主题研究。

杨一凡

高级分析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曾任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擅长大类资产主题研究;研究方向为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及大类资产。

赵红蕾

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宏观基本面、内需结构、侧重于财政政策研究。

张馨月

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实体经济、产业政策、侧重于行业景气度跟踪及比较。




证券研究报告:《贬值:YCC调整后关于日元的迷惑

报告发布日期:2023年8月25日

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分析师:边泉水

分析师执业编号:S0800522070002

邮箱:bianquanshui@research.xbmail.com.cn

分析师:杨一凡

分析师执业编号:S0800523020001

邮箱:yangyifan@research.xbmail.com.cn



本报告由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本报告仅供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机构客户使用。本报告在未经本公司公开披露或者同意披露前,系本公司机密材料,如非收件人(或收到的电子邮件含错误信息),请立即通知发件人,及时删除该邮件及所附报告并予以保密。发送本报告的电子邮件可能含有保密信息、版权专有信息或私人信息,未经授权者请勿针对邮件内容进行任何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复制、转发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发件人保留与该邮件相关的一切权利。同时本公司无法保证互联网传送本报告的及时、安全、无遗漏、无错误或无病毒,敬请谅解。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本公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报告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义务向本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本公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报告及本公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及本公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对于本报告可能附带的其它网站地址或超级链接,本公司不对其内容负责,链接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仅为方便客户查阅所用,浏览这些网站可能产生的费用和风险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本公司关于本报告的提示(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微信、微博、博客、QQ、视频网站、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投资者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