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已经赢了
短短几天内,17岁江苏中专女生姜萍,经历了一场上天入地的极限过山车。从天才少女、励志叙事,到被质疑造假、团队营销,舆论场域有它自己的防沉迷系统,似乎一旦神化某人某事,就会自动触发辩证机制。只不过,二者都是一种暴力。
17岁女孩姜萍的战场,被动从数学竞技赛,转移到了阶层、教育、性别,以及如今最受欢迎的资本与营销阴谋论(详见 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这一次,他们给姜萍狠狠上了一课)。
网红博主在姜萍家的院子里拍摄
今天决赛了,说两句:
第一,我不懂数学,无法判断姜萍数学成绩的真假。但目前的种种质疑和猜测,都是间接证据和传闻证据,尚不能推翻其成绩的真实性。我善意地相信其为真,也不排除为假。
第二,我个人欣赏姜萍,很多人为之赞叹,不是相信她是什么天才,而是因为她能够沉浸在自己的兴趣里,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姜萍算不上天赋异禀,她只是一个纯粹的数学爱好者。她的存在意义在于打破了社会刻板印象,例如女生学不好数学、中专生都是学渣等等。这是最大的价值。
田园作品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用苦于应试数学里的普通学生而言,“喜欢数学”听上去有些离奇。但对于真正能发现它的美的人来说,它的美是独特而纯粹的,是足够让自己沉浸其中、毋需为外人所道的。
第三,关于北大清华浙大等顶级学府,对姜萍不破格录取,也是合理的、正确的。因为一旦开这种先例,未来走后门、钻空子会层出不穷,根本轮不到什么寒门神童。国家禁止了几年前的高校自主招生,也取消什么奥数啊、科研竞赛啊给高考加分,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有关人士对姜萍作弊进行质疑,也是他们的权利(详见 方舟子打假姜萍:中考数学83分,压根不懂高等数学!会反转吗?不重要! )。只要不造谣、不谩骂、不网暴,都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但质疑者要为自己的怀疑负举证责任,而不能有罪推定。
对一个社会来说,需要有质疑的声音。但是,质疑不是扑风捉影的猜疑。没有实锤,就以恶意揣测人,甚至是肆意造谣,这是一种恶。更重要的是,质疑有强弱之别。对强势者对公权力的质疑,要大声说出来;对弱势者对个体的质疑,要慎重,更不应该发展到网暴的地步。
第五,面对质疑,姜萍有权利不予回应,没必要自证清白。你怀疑我偷吃了两碗粉,我没义务开胸验胃,你想看可以,我把你的眼珠子吞下去让你自己去看。
不证无证之罪!
这话肯定不是丘吉尔说的,但风格很丘吉尔。
第六,关于决赛之成绩,我并不抱太大期望,毕竟这种竞赛临场发挥和波动都是正常的,初赛很多选手也没有拿出自己的真正实力。
但她能够沉浸在自己的兴趣里,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她已经赢了!
姜萍的人生,大概率不会因为一次竞赛而彻底“逆天改命”,但这次来自外界的肯定、荣誉和网络审视,如果最终不会毁掉她,必将成就一部分的她。
重视教育,希望每一个有能量的人都不被埋没,这是社会令人欣慰的一面。如果舆论可以商量,那么田园想说,放开她,让姜萍一个人待着吧。
推荐阅读
方舟子打假姜萍:中考数学83分,压根不懂高等数学!会反转吗?不重要!
“天才中专生”是假的吗?姜萍放弃高中的真正原因:不是穷,比穷更悲哀!
知音相惜
延伸阅读
朝俄结盟!俄媒眼中“普京访朝”的几大亮点(内含8组罕见视频)
“天才中专生”是假的吗?姜萍放弃高中的真正原因:不是穷,比穷更悲哀!
方舟子打假姜萍:中考数学83分,压根不懂高等数学!会反转吗?不重要!
南医大处罚教师后续:举报者身份被扒,上课画面曝光,评论区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