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褶子展丨《目光的考古学:中国当代诗人手稿展》开幕式谈话录

褶子君 褶子FOLD 2021-12-06
丨开幕式嘉宾,从左至右:岳岳、马良、李德武、林森、梅国云、孙文波、韩少功、孔见、阿西、蒋浩

目光的考古学:中国当代诗人手稿展

丨开幕式谈话录


时间丨2021年3月13日下午15:30嘉宾丨韩少功  孙文波  孔见  梅国云  阿西嘉宾丨李德武  马良  林森  李音  岳岳主持丨蒋浩

    

蒋浩:今天很高兴,咱们水巷口这么一个小小的公寓,烟火深处的一个小不点,一枚小小的褶子,能够请来这么多珍贵的朋友,尤其是这些以前只能在书上见到的朋友,特别荣幸,也非常感谢!我先顺着我的右手介绍嘉宾。这位是住在咱海南三亚省的黑龙江市诗人阿西,早年是《绥芬河日报》的总编辑。绥芬河很边缘了,海南岛也是边缘,算是从边缘到边缘的移居。阿西现在专心读书写诗,也是马良兄他们旅琼文艺家协会的旅琼艺术家。接下来这位是我们的孔见主席,最近特别火啊!因为他刚出了本《海南岛传》。上次在林森的小说分享会上,他说还有七八本书正在写,所以韩老师就批评了他,说:“少写两本,有一本能流传下去就很好了。”估计孔主席最近在调整,把七八本变成五六本。好!这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韩老师,韩少功老师!以前咱们都在书上见过他很多次,现在终于见到实物啦。

韩少功:见到活的啦。

蒋浩:想拍照的赶紧,韩老师是难得出现一次。特别给力。我跟马良兄发邀请时,说有韩老师,他马上就说,太给面子了。我想,是因为面子上有了褶子。再次感谢韩老师的光临。我就不多说了,待会韩老师自己会有很多话要说。接下来是诗人孙文波老师。

韩少功(指着身后墙上挂的孙文波手稿):在这里,从墙上走下来了。


韩少功到场就从翟永明的手稿开拍

蒋浩:孙文波老师是成都人,现在住在深圳和海口。小半年住海口观澜湖,大半年在深圳洞背村,和手稿展诗人、翻译家黄灿然是邻居。接下来这位嘉宾是我们现在锐意改革、充满活力的海南作协的梅国云主席。出版有多部著作,小说《第39天》是我做的设计,之前我还设计过他的一本非常棒的艺术作品集《笔外意象》,大家最好都能买来欣赏,褶子有卖,只是定价比较高。梅主席充满活力,想法很多,而且思路很开阔。下面这位嘉宾,是很年轻的天涯杂志的新晋主编,我们海南本地人。孔见老师也是海南本地人。林森现在是非常活跃非常优秀的八〇后小说家代表之一,刚出版长篇小说《岛》,影响很大。林森也偷偷写诗,今天跑来偷偷看手稿,估计回去要考虑彻底转行了。这位是刚刚移居海南岛的新晋岛民,海南马术协会的秘书长,诗人李德武先生,也写评论,老家东北,我跟他大概20年前相识于哈尔滨。 

韩少功:这个是骑马来的。

蒋浩:哈哈哈!接下来这位嘉宾是马良先生,旅琼文艺家协会的负责人,前年喜欢在前面的高大上的国新书苑出没,现在爱到咱们褶子周边转。当然那边有高薪聘请,我们这里没工资,都是义务劳动,褶子准备请马良先生当义工。马良先生也是海南评论家协会的副会长,非常了解海南,一会儿可以谈。最后这位我必须要隆重介绍下,之所以我们要做而且能做这么一件也许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把一个普通公寓改装成现在这样一个看起好像还很有点意思的文化空间,得归功于岳岳女士。通过老孙的介绍,有幸认识了她。她一直也很想做件有意思的事,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褶子,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目光的考古学:中国当代诗人手稿展》。待会儿岳岳女士也会有很多话要说。好吧,现在先请韩老师给大家说几句。 

韩少功:还是先请岳岳,你把这里的情况先给大家介绍介绍一下。

岳岳:好的。真不好意思,应该是各位老师们先讲的。今天来了一些老朋友,更多是新面孔,谢谢大家对褶子的支持!褶子源于我与孙老师蒋老师多年的相识,多年前,我们提过做一件有意义有意思的事情,但那时条件不成熟。去年出现这处老房子时,我与他们再次提及,当下一拍即合,最初我们想的其实很简单,一个以书为载体的文化空间,边摸索边做,慢慢发现把周遭的一个一个点连接在了一起,这次手稿展就是这些点的凝聚,相信以后还有更多更多的“凝聚”和“升华”。我们希望以今天的展览为起点,通过诗歌,有对话,有阅读,有讲座,有独立影像等多种文艺活动,最重要是有各位朋友们老师们的指导支持,触及和深入到精神世界的更多褶子,让褶子丰富而有活力,展现出生活的多种多样的侧面。谢谢大家!

韩少功:空间有这么大,足够了,首先讲话就不累。很高兴参加这个活动。诗人们很牛啊,我们从来都是仰视诗人。中国古代有一本《诗经》,但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叫小说经。什么能叫经?经就是最高指示,所以说诗是文学中的文学。

孔见:小说是在经史子集之外的。

韩少功:对,不入流的呵。我曾经同小说家、散文家交流,希望大家向诗人学习。其实他们都有偷偷写诗的经历。

蒋浩:我记得〇三年那次您就告诉我,您就偷偷写过诗。

韩少功:写过呀,但这辈子就发表过一首,四句话,其中两句是编辑给我写的,他觉得我的不好,就给我改了。那时编辑的权力太大了,没办法。这对我打击很大,所以从此就不敢写诗,写了也只能偷偷的放在抽屉里。

孔见:现在莫言也写诗。

韩少功:现在莫言、张炜,还有王蒙都写,但是好像都没写出大的一个动静,是吧?好像被诗人们拒之门外。

蒋浩:诗人们更喜欢读小说家的小说。

孔见:王蒙写过好多年。

韩少功:王蒙出过诗集的,张炜也出过诗集的。

林森:刚出一本长诗。 

韩少功:莫言的诗还得了奖的,是吧?所以今天参加诗人的活动,我是诚惶诚恐啊!在这里既看他们的诗,也看他们的字,诗如其人,字如其人,就有诗和字的双重信息,对诗人就走的更近一点。这是一个很好机会,很有意义。其实人的生活很简单,在现在这样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不少人来说,衣食住行这些基本需求都进入饱和状态。比如吃,好多人现都为这个肥胖发愁,希望不要吃的太多。

梅国云:盛“糖”时期。

韩少功:衣也是,一套衣服根本就穿不坏,着急。住和行,你也不能一人住十套房子,手上占有很多房产资源的人,将来恐怕还有大麻烦。还有行,就像马未都说的, “再快的没意思了,你从中国到美国就三秒钟,有意思吗?三秒钟,我还没回过神呢,脑子还在北京呢,有意思吗?”

蒋浩:手稿展的诗人臧棣老师有句名言:诗歌是一种慢。

韩少功:可能还是慢一点好,花上七八个钟头,十来个钟头,可能更符合人性一点。所以说,我们将来的生活,可能要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文化生活,那才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不确定性。像你们做这个“褶子”,就是新的可能性。我刚才跟他们说,褶子特别有沧桑感,除了林森你们少数几个年轻的,我们现在都是一脸褶子。

孔见:人家那个是衣服褶子,你是脸蛋褶。

韩少功:我们都沧桑了。希望在未来。希望在年轻人,希望在座的各位朋友大家对海南的文学事业,特别是诗歌,更多一些支持,更多一些点赞。


孔见爱看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手稿和书法


孔见:因为水巷口这样一个地方,在海南海口的历史上是很特别的一个地标。应该在明清的时候,这里就是货物上岸的地方,特别的繁忙。我以前经常到水巷口口子里面来 但是没走那么深。这次呢,我就按照导航导,导就导到那边振东街了。

蒋浩:看来下一步褶子必须要扩大要发展到那头了。

孔见:我又慢慢找,才找到这,确实是不好找。所以我们现在在海口这样一个地方,特别是水巷口这种人间烟火味特别浓,特别呛的地方,有这样一个空间,进来以后呢,感觉到非常的一种优雅,清静。那在这里能喝一杯茶,或者跟朋友们聊天,这样一个空间对海口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觉得海口的精神生活是不是因此会有一些改变啊?

韩少功:基本上就像一个文学地下党活动的窝点。

蒋浩:褶子所有的都不违法,都是和谐的。

孔见:褶子对海口人民的精神生活具有一种颠覆性的作用,这是我们所期待的。所以岳岳和蒋浩来做这个事情,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以后呢,不知道行不行?每当我有朋友,包括女朋友,男朋友啊。

蒋浩:主要是女朋友。

孔见:要和他们见面的时候,能够选择在这样一个地方见面。

蒋浩:约会的地点。

韩少功:不能叫约会,以后都叫文学接头。

孔见:特别好,接头的地方。

韩少功:要对暗号的。

孔见:要找到自己文化身份相对应的一个环境,我觉得现在你们已经做到了。接下来,我看以后我要见少功,还必须到这里了。那就非常感谢!谢谢!

梅国云:从褶子LOGO上的笔划看,我发现蒋浩后颈上那个褶子很深,估计LOGO上用的就是这个了。其实去年我跟蒋浩也聊过,咱们海南有没有可能产生像上海的思南那样一个读书会馆?原来施虹羽那边有个院子倒很理想,好几个读书的朋友都跟我提过,当我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租出去了。春节前蒋浩打电话给我说,他跟朋友整出了一个空间,想请我看看,看了以后真是喜出望外。水巷口这个地方,真的是太好了!这个地方还有很多的原住民在这里生活,整个街区弥漫着浓郁的烟火气息。在这样的烟火气息里面,还有这样一个弥漫着书香气息的空间。我觉得有点像当代市井版的田园牧歌。现在虽然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心灵的压力却越来越大。滚滚红尘,我们这些工作之余的闲人,总不能就是喝酒,麻将也不会搓,广场舞也不好意思去跳,臭味相投的读书人,有个这样的去处,确实会感到很幸福。我跟蒋浩讲,虽然这空间很小,但如果响动声弄大了,有一天很有可能这楼底下的街道,慕名而来的人会排着长长的队伍来打卡。褶子呢,不只是线下的几间房,还有微信公号,更重要的是,蒋浩身边聚集着全国很多的著名诗人,每个著名诗人都有很大的流量,这些流量都会汇聚到褶子。我想,水巷口这样一个小据点一定有可能成为海口,乃至整个海南,甚至全国文学界的关注之地,这里就真的成了文学的入海口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回到现实,怎么能把它维持下去,这是非常骨感的问题。我上次跟蒋浩说,就在桌子上摆个二维码,标个最低价,大家来了以后自觉扫。比如20块是最低价,来的朋友你也可以扫200来支持。搞这样的空间,是吃力不讨好的亏本活,没有情怀根本做不起来,是带有很强的公益色彩的,所以,大家要支持。我们作协的有些小型活动,也会放在这里。比如我们每个季度的海洋文学创作吹风会。众人拾柴,你添一把,他添一把,或许这个空间就能转起来。祝褶子空间能长久的开下去!祝此次展览圆满成功!谢谢!


梅国云为褶子设计未来。背后是林森(左)和孙文波(右)


马良:这地方刚来时有点像搞地下活动,穿过一个暗道,一开始我还不敢相信:就在这里面吗?有点像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有点像读蒋浩的诗,一开始曲里拐弯、昏昏黑黑的,再走一段,忽然间豁然开朗,仿佛若有光,这就是光。有关水巷口,刚刚少功老师孔见老师也都讲到了它的历史,这样的水巷口,我还在这战斗过。我当时在国新书苑那个楼上,看着海南人下南洋的地方,出海的地方,突然一个句子就啪的跳出来了,我也不怎么写诗,但也是写过诗的,像展览上那些85年的信纸,把它翻过来写几行字,这种事都做过。那么当时在水巷口我想到什么呢?就是:水巷口,海口望向世界的眼睛,深邃而悠远。这句跳出来我觉得挺好。这是一个特别开放、包容的地方,是海口出发的地方,往大洋出发的地方,也是大洋回归海口的地方——从南洋来的人,在这上船,把货物运过来,把当时各种各样的好的东西运过来。感谢岳岳、蒋浩为我们创造了这个空间,也把全国好诗人的手稿“运”到这里来。蒋浩原来做过一期《椰城》,我觉得特别棒,可惜现在是不是已经是“地下刊物”了?那一期反正我觉得值得收藏!就是真的把国内的很多优秀诗人汇在一起,这就是蒋浩他的能耐。我觉得今天也看到了这些诗人的另外一面,他们的字从书法角度那另说,但看他们的手稿,就像韩老师讲的“走下来了”,或者说是看到他们的创作时期的这种状态,这对我们来讲是很有意义的。当然了,作为一个曾经在水巷口战斗过的人,刚才梅国云主席也讲到说这里红旗能打多久?真的我觉得褶子这面旗打得越久越好。想当年国新书苑,韩老师孔见梅国云等老师都去过,大家都觉得能够有一些文化的公共空间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褶子这个地方相比国新书苑而言,没那么大那么气派,但更轻松更优雅更自在,我也非常喜欢。室内书架上尽是好书,室外既有市井烟火气,又有花木葱茏,三角梅开得烂漫,氛围真的很好。我希望这里不光有诗歌活动,文学的活动,还有包括艺术活动,一些小型的展览,乃至一些观影会,一些小众的电影,文艺电影都能在这里放映。梅国云老师刚才已经讲了他是会员,我也希望能够成为这里的会员,能够在这跟大家一起喝咖啡,看看电影,办办展览,做一些文化活动。争取把这里做旺了,让这个红旗飘飘,一直飘到底好吧,让水巷口的这杆红旗一直在!谢谢大家。


马良在臧棣、王家新手稿前遥指水巷口尽头


林森:刚刚,在展览开始之前,我把欧阳江河老师的诗歌手稿拍了几张照片,发到一个群里——这个微信群欧阳江河老师也在。照片一发进去,就有人问我:“师兄,你是在哪里看到这些的?”我理解他们的诧异,欧阳江河老师这些诗歌作品,可以说是当代诗歌的一些名篇,它们忽然以原始手稿的方式出现,的确引人惊奇,他们确实应该诧异到底是哪里,展出了这些名篇的手稿?在海口,在骑楼这个小小的角落,可以看到《玻璃工厂》《手枪》这些作品的原始资料,特别有意思。“褶子”通过这个小小的角落,把诗歌的、文学的、文化的资源汇聚到一起,展示了这个空间的魅力。当年韩少功老师改版《天涯》,就是在远离政治中心、文化舞台中央的大后方,发出自己的声音,把边缘的力量传达到前沿去;“褶子”也有着同样的理想,在一个边缘角落,穿过幽黑的巷子,才能抵达豁然开朗的这么一个空间——这里也是要发出自己的声响的。今天的展览叫做《目光的考古学》,我们可以通过目光,发掘、呈现、传扬诗歌的多个面向,我们来到这里,观看、出席、发朋友圈,就是“目光考古”本身。今后,我们《天涯》可以跟“褶子”多做一些联动,可以一起策划文化活动,“褶子”有什么新的消息需要发布,我们的公众号也可以参与。希望“褶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一起努力、加强合作,一起把这里经营好。谢谢大家。


林森在陈东东手稿前畅谈褶子的理想


蒋浩:刚才在吧台一直在给大家手冲咖啡的义工,其实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学者,文学批评家,研究鲁迅,海南大学文学院的副教授,李音老师!她每次都很帮忙,大家都说,她手冲的德勒兹咖啡应该卖二百块壹杯。

李音:谢谢大家!刚才各位老师都讲得特别好,引发人很多感触。我就讲一点花絮吧。自从蒋浩把展览海报发出来,可以说颇有点全国性的轰动。不仅有大批优秀诗人支持岳岳和蒋浩,关注这个活动,就连我把海报转发到朋友圈后都被不少人询问,有上海、南京的朋友、学者,以及在读的文学博士等,都发消息来问我这个展览是否会有全国巡展,我没告诉人家这次诗人手稿只有二三十张,我只说我们这个展览仅限海口,目前没有做好这个全国巡展的准备。

韩少功:限量版。

李音:对,你要来看的话,必须要到海口“褶子”空间。随后是否还有第二展、第三展, 还是不是手稿,现在还不确定,哈哈。在海岛骑楼这么一个地方,藏身于市井中的展览能够掀起波澜,算是满成功的事件,多少有点行为艺术的效果了。所以要特别祝贺岳岳、蒋浩为我们创造的“褶子”空间。在海岛,大家能有这么一个地方聚集,能有一个空间生发一种能量,是非常珍贵的。“褶子”目前看来是一个非常轻松的书吧,手稿展览的性质,不同于庞大的正襟危坐的大型展览,它轻松、亲切,最像人的阅读活动,有点私密,又需要和他人适度交流。手稿可以说带有某种作者肉身的痕迹、体温以及一些思想运动的痕迹,我们古人有“见字如面”的说法,是非常温暖、美好的事情。如今用笔写信、写作的行为正在消亡,不免有点令人惆怅。想到这些更觉得手稿展不仅史料珍贵,还犹有古风。蒋浩的策展宣言中提到“目光的考古学”,还提到了“友爱的共同体”,我想这个世界上除了有荣耀、功名这类的事情,手稿展或许还传递、游荡着文人中的友爱,生命的气息。“褶子”空间的创立,这个展览,就是在凝聚一个友爱的共同体,特别好。我就讲这么一点,我继续为大家服务啦。


丨褶子最忠实的义工李音希望外地朋友们多来褶子看展


蒋浩:该诗人们最后说了。德武,你新上岛的,你开始吧。

李德武:我是去年1月31号自驾从苏州来到海南。第一次来海南,我没有觉得这是一个遥远的地方,因为在这有蒋浩、林森这些好朋友。诗人当中有一句话叫:“我们热爱一座城市,是因为我们热爱那个城市中的某一个人。”这句话在我身上得到切实印证。所以,换一个角度说,一个诗人,他在朋友心目当中代表的就是一个城市。 今年正月初二,我和蒋浩就在这里见面,听他讲对褶子的构想。我觉得蒋浩是一个特别有责任感的诗人,凭他的设计能力和他设计上的才华,他完全可以做纯商业的经营。他希望在海南做一个供诗人们可以聊天、阅读、安静写作的空间。褶子就是他的一个梦想,当然也正好有岳岳这样的一个合作伙伴,他把自己热爱的书分享出来,他真是用心来构建这个空间。我特别能够感受到他洋溢出来的对诗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纯正文学的守护。诗人肯定不希望大家不读诗,但也并不希望所有人都来读诗,因为所有人都来读诗肯定把诗读烂了。所以蒋浩对褶子的定位我觉得还是非常好的,节制、纯正。褶子是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地方,诗歌是一种沉思的艺术,需要安静,需要一个人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和感受。褶子闹中取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思考交谈、看书学习的地方。今天的诗人手稿展也非常有意义。我们现在习惯用电脑写作,没有手稿了,等于写作的现场被抹平了,所以写作的时间性和写作的当下性找不到佐证。今天在褶子,诗人手稿展示让我们又感受到诗人写作的呼吸、思考、修改等现场过程,见证一个诗人创作的心灵痕迹。我相信褶子今后肯定会做更多类似有创意,有意义的活动。对此我充满期待。作为诗人,我愿意为褶子义务做一些事情,如果有需要,请蒋浩告诉我,为褶子奉献出微薄之力。


丨李德武愿意为褶子奉献出微薄之力


阿西:做这样的一个空间,当我们在这个外边无处可去或者不知去哪的时候,就可以过来坐坐,读本书或者读首诗,或者喝杯茶喝杯咖啡。现在,我们常常有一种商业气氛过浓的感觉,幸好藏在这水巷口的嘎拉胡同里,有一个安静而深邃的褶子。


丨阿西在西川手稿前话最少


孙文波岳岳、蒋浩最初打算搞这个空间时就告诉我了。而且在没有装修之前也带我来看过。当时看,这里就是很普通的民居里边的一套二居室的空间,而且是那种装修的很差的模样。后来在装修的过程中有了大体的模样,我也来看过。所以说,直到它最后完成,像今天这样能够开门迎接众多朋友到来这样的一个过程,我都是一一了解的。那么今天我想说的是,首先要祝贺“褶子空间”能够最终成为一个现实。我觉得它所在的这个地方:骑楼老街,是海口一个标志性的地域,它是海口老建筑在现在保留还算完好的一个区域,也是现在海口旅游的一个热点地区。虽然褶子空间所在的这一段(水巷口)比那一段(中山路)整修过的街道显得要破烂一些,但这种破烂可能更加体现出海口的历史感。而说到海口的历史感,可能在文化上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人们对之的认识,主要更多的是觉得它属于处在一个边远地区,有一些边民生活的气氛还存留在这里。那么,现在“褶子空间”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给海口的文化一种新的定位和一种新的起点吧。我个人觉得,如果能够从这个“褶子空间”的出现开始,海口的文学发生一个转向,将会从整体上给海口的文化品味一种新的东西,甚至可能被称之为“现代性”的东西。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觉得对海口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尤其现在海南在建设自由贸易港,更需要文化上品味上的提升。“褶子空间”应该说也算在参与这一建立进程了。好,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刚才各位朋友,包括韩老师、梅主席都说的非常好。我希望今后“褶子空间”既成为热爱文学事业的人、大家都喜欢的地方,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另外一方面也祝愿“褶子空间”能够放射出它对海口这个区域的文化影响力,甚至久而久之这种影响力能够扩散到更广大的地区,让它真正的变成一个,怎么说呢?就是说和文学发生关系的重要空间,也就是重要的那个地点吧。


丨嘉宾在等待开幕前喝褶子茶


蒋浩:好,最后我说点感想,算是开幕式结束前的话吧。大家都知道,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他是说学《诗经》的各种用途,“兴观群怨”大概是《诗经》的四种用途,可以培养人的各种能力,后来又泛指诗的社会功能了。在这里我愿意把其中的“群”误读为诗可以是一种大众的、集体的群众活动。希望通过这样的群众活动能在海南岛展示新诗作为一种新的思想和来自古老的类似咱们褶子千米远外海边的潮汐的声音的一种回声。在我看来,海南岛这个地方实在特殊,貌似既没有参与到整个大陆日日新的文化体系的日常运转和自我建构中,自己也没有形成一个富有倾向性和辨识度的文化与价值的增效体系。海南岛孤悬海外,气候太好,物产丰富,老百姓喝着椰子水、老爸茶,吃着海鲜鸡饭,过着日用而不知的安逸生活。二〇〇二年刚上岛时,我很喜欢泡老爸茶,当时就有个強烈的想法:这个好的一个岛,岛民们天天边喝老爸茶,边研究彩经码书,岂不是太浪费了吗?暴殄天物啊,太辜负这么美好的一个岛了。如果他们能把手里的彩经码书自觉地换成各种伟大的著作,科技的、历史的、哲学的,当然也包括诗集,那这个岛一定就是世界上最牛逼的岛了。快二十年了,我的这个想法现在却慢慢地变了,彩经码书其实可以继续看,因为对于岛民们来说,那才是一个瞬间可以变现的希望啊,而岛民们已经把这种希望从老爸茶店延伸到了田间地头,弥漫到了街头巷尾,变成了每天的日常仪式。想想吧,一个人每天都生活在希望中,多好啊,那才是最好的人生与生活啊!可以说,海南岛就是幸福岛。我想,我们不仅要面朝大海,还要更深入地研究彩经码书。而诗人们最好也能把彩经码书写进诗里,狠狠地写,甚至诗集本身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彩经和码书。对于诗人来说,诗何尝又不是一种每天活下去的最美好最现实的希望呢?褶子何尝又不可以是老爸茶店呢?因此,我希望这岛上烟火深处的这唯一的褶子空间能与无数烟熏火燎的老爸茶店形成一种有效的对话而不是对抗、亲切的互动而不是互否、热烈的共振而不是偏移的共同体关系。我记得我非常尊敬的手稿展诗人萧开愚先生好像有个观点,大致是说我们写诗的不要妄自菲薄、自认末流,一定要以主流自任。确实,这是一个凯文•凯利说的“失控”的谷歌阿尔法褶子(AlphaFlod)的AI时代,这是诗人叶芝叹息的“一切都崩溃了,中心再也保不住了”的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现实,更需要作者们、褶子们在破碎边缘自觉地以主流自任,致力于游牧空间中次元世界及其周围褶子的相互转换渗透,在反复的打褶-展褶、折叠-包裹、纠缠-疏离中无限广延开放,建立一种既普遍统一、边界模糊的文化思想关系,又各各突破、发展包容的诗与思的艺术实践现场。我想,这也是岳岳创办褶子的初衷和目标。现在,大家看看今天这个现场,褶子已不仅仅是一个空间了,就是一个现场,一个意义正在发生的能量现场。褶子谢谢大家的光临!


丨展台上是手稿展诗人们的部分诗集


摄像丨孙诺  摄影丨孙诺 李再明 陈有膑 岳岳

文字整理丨褶子君


策划&编辑丨褶子君




推荐阅读

臧棣丨褶子简史,或天际线
范雪丨少女和大妈
桑克丨褶子
孙文波丨褶子简论
哑石丨二进制褶子陈建丨褶子
骆家丨褶子说康宇辰丨褶子与幸福杨勇丨褶子
了小朱丨作为一种变体的褶子
阿翔丨褶子诗学
森子丨时间的褶子
李德武丨褶子,或一个宣言杜鹏丨城市之光:纪念劳伦斯·费林盖蒂
萧开愚丨追记一个梦
梁小静丨隐形的人
夏汉丨庚子年腊月,廿八,午后:在骑楼,与友人聚于褶子[1]畅聊;夜深,雨中归来。记之
冯晏丨沿途以褶子为例孙文波丨观澜湖的褶子
李宁丨重塑历史出发与抵达之地——评《海南岛传》
王彻之丨褶子
刘蓉丨褶子
阿西丨褶子:水巷口四夜
帕斯捷尔纳克|马堡(骆家译)
黄辛力丨旧与新
张尔丨我们
王晓冰丨一只蚂蚁在褶子里
王璞丨给女儿柔然的便笺,或世界之褶
褶子展丨目光的考古学:中国当代诗人手稿展(一)
施茂盛丨秋游诗
黄殳丨隋洛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