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里,人们都觉得包凡是一个所向披靡、活力无限的人。尽管个子不高,但荷尔蒙十足。但在熟悉他的人看来,这些年下来,其实包凡变了不少。最明显的就是:变安静了。曾经被定义他的那些刺激性爱好格斗、赛车、拳击,其实已经离他很遥远。一位在他身边的人告诉「暗涌Waves」,过去一两年的包凡,“偶尔会在办公室打打沙袋,练练普拉提”,闲暇时间则“基本会选择陪孩子”。很多人觉得包凡对公司具体又琐碎的管理工作“缺乏耐心”,因为他“是带兵打仗的人”,很容易“对完成的事厌倦”,同时“对未知充满渴望”。他是典型的“创业者个性”,只不过是“一个金融行业的创业者”。多年前,包凡曾对外表示,华兴的一个核心能力就是能对趋势有一些先知先觉。“也许感觉不一定都对,但一旦认准一个方向,就会不遗余力地投入和布局”。2015年,中概股回A潮刚起,长期围绕美元市场的包凡就闻到了危机。不无忧虑地说道:“三年后我们可能就没饭吃了。”而当时的华兴资本,刚完成几起大并购,风头无两。很快,华兴就组建了A股部门。2018、19年左右,包凡和同事交流时,就不时提及:“接下来人民币基金,尤其是国资的钱,会成为一级市场的主流”。刚转战A股市场时,为了建立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华兴的认知和信任,和政府部门的每一次沟通,包凡都必须亲自上。在华兴投行团队的一名投资人记忆中,因为当时的中概股回归潮引发一波新蓝筹行情,证监会也对此做了很多调研。包凡作为上交所科创咨询委的委员,每次开会必然到场。那段时间,华兴的投行团队做了大量的参考素材。去讲解国外股市是怎么玩的、哪些可以借鉴到中国。这些故事,无不透露着包凡对市场的敏锐,以及壮士断腕般的执行力。某种程度上,华兴的成长史也是一部新经济与这个世界冲撞与融合的缩影。在不同场合,包凡无数次说过“感谢时代”。和他所支持过的新经济企业一样,在已经逝去的黄金般的时代里,他赶上了他认为的人类史上最好的商业模式——互联网。但偶尔,包凡也会流露出迷惑。在2022年的一次采访中,他表示自己正在密集看一些经济历史学的内容。虽然“经历的够多了”,但此时此刻,光以个人经历看已经不够了,“必须跳到更长的周期里去看”。而在四年前的2018年,当他读到《The Great Leveler》这本关注人类财富差距主题的书时,他“感觉这个世界好像很虚”,他也一度担心“会不会泡泡吹得太大了”。未来,华兴的命运将走向哪里?一个仍然留在华兴的高层管理人员告诉「暗涌Waves」,“无论发生什么,华兴都只有一种可能:活着。”然后他又补充道,“就算不幸倒下了,倒下的姿势也不会太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