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骂矫情、情绪不稳定?不!这其实只是成年人的秩序敏感…


你会因为“计划”被打破而烦躁不安吗?哪怕在其他人看来这只是一点点小事


比如明明定好了9点的闹钟,却在8点的时候被快递电话吵醒……


再比如提前计划好今天下班回去做饭,结果回家后发现停水了……


还有最常见的,本来已经打算整理房间了,被妈妈说:“还不去打扫?”后反而不想干了……


你是不是偶尔也觉得自己太“矫情”了呢?一个人难以忍受某些认定的秩序被打破,对打乱秩序的任何变化都异常敏感,这其实是“秩序敏感”



一旦事情与自己的预期设定出现偏差,超出控制范围的时候,哪怕是件再小的事,内心也会因此变得混乱,甚至崩溃。这是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的、很正常的一种心理反应却常被认为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但如果“秩序敏感”严重,就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进展,甚至危害人际关系。



No.1

成年人也会秩序敏感?



提起“秩序敏感”,大家通常会默认它发生在儿童身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9大敏感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就是“秩序敏感期”,一般出现在2-4岁左右。


当外界能够按我们的预测发展时,我们才能获得对周遭世界的确定感和控制感。这是一个人安全感的最初来源。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必须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成年后才能发展出安全感和归属感。否则,个体就会不断地重复这个动作。于是,“秩序敏感”就被延续到了成年。



成年人的“秩序敏感”,主要有以下2种表现:


1、讨厌规则被破坏。很难忍受那些不遵守规则和秩序的行为,比如:插队、在公共场合公放视频、玩游戏时不遵守规则.....


2、难以接受“变化”。这里的“变化”可以被理解为:

a.抗拒一切突发事件。


比如一些人为的:爽约的朋友、下班前才通知的应酬、突然提前的截止时间、周末不请自来的亲戚......


还有一些非人为的:某样物品突然损坏、飞机晚点、天气突然降温......


b.抵触打乱自己行为的人或事。


比如你本来打算整理房间,但妈妈说了一句:“你这猪窝也不知道收拾收拾”,你立马就不想整理了。因为你只能在自己想做的时候去做,而不能是因为被妈妈吐槽了才去做,这会让你失去秩序感。


c.对“不确定性”的厌恶。


主要表现为“讨厌等待”和“模棱两可”。比如等面试结果的过程会很焦虑;和朋友计划出门玩,但对方一直说“随便”时会很烦躁......


这些行为的本质,是一个人想获得确定的“安全感”。





No.2

秩序敏感是怎么造成的呢?



主要原因有2个:一个是之前提到的,TA们未能顺利度过小时候的“秩序敏感期”。


比如小时候,父母无视孩子的需求,把对秩序的敏感理解为不听话,强硬地拒绝、打破孩子的规则等。


而成年后,比如父母提出一家三口出去旅游,让我们去安排行程,但不管我们计划得如何用心,最后都会被父母各种指责和否定



这种“和制定好的预期完全相悖”的经历无论发生在什么时候,都会冲击一个人的秩序感。这会导致TA们认为世界是无序的,也因此很难维护原初的安全感。于是,TA们会时刻处在一种“紧绷”的状态中,容易焦虑,难以放松,总是忍不住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唯一的应对措施,就是对生活的彻底掌控。因此,TA们需要确保自己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也因此反感所有的变化,更难调整自己的“秩序框架”



另一方面,对秩序的敏感可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我们多少都会受到一些群体活动方式和精神的影响,这些影响以无意识的方式成为我们的“心灵原型”。


比如我们习惯了通过考试来实现目标,比如考上好大学、考研、考公......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了一种秩序:做题就能够实现人生目标。因此就会出现通过做题缓解焦虑的情况,因为有既定的标准答案。


但现实并非完全按这种秩序进行的。当发现生活中没有“参考答案”,人就会因为惯性陷入无力状态,变得混乱。因此,遵循现有规则,模仿别人成功之道,是看上去最有安全感的、最舒适的。




No.3

该怎么稳定我们的情绪呢?



首先,去分辨是不是有人在刻意破坏你的秩序。比如不管你怎么强调自己讨厌迟到,朋友还是每次都赶不上电影开场......那么你可以适当地远离TA们,和TA们划清边界。这不是指绝交、断联,而是把TA们和那些影响秩序的事情分开。


其次,允许自己失败。要重建对自我的认知,认识真实的自我。有时候,我们的控制欲是不相信自己能够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因此,重新建立自我评价是很重要的。这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允许失败,允许自己狼狈。你会发现,即便原先的秩序被打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最后,接受生活的无常。李松蔚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危机和无常永远存在,平稳的生活是一种秩序掩蔽下的假象。”这几年大家应该都有体会,无论我们拥有多少还是失去多少,都未必能跟上外界的变化。



不确定,才是生活的常态。在混乱的世界中保持秩序感,需要我们全盘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创伤,接纳自己的不稳定,接纳自己偶尔的情绪崩溃。减少对生活的“应该化”思维,少要求自己应该做某事,多告诉自己还可以做什么。在摇摇晃晃中和一切共存,或许是一种更稳固的秩序。





免预约!暑假唔使“人逼人”,这里空调和艺术感给够你!


@各位街坊,事关电费,这样做每月能省一笔!


价格涨到比普通旅游贵四五倍!家长却边喊贵边报名?


编辑:Selex
图文来源:南方日报、壹心理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东最生活出品,转载请联系
商务合作请联系:13609779988(微信同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东最生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