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不需要放开“认房认贷”!

火箭哥🚀 上海新房火箭哥 2023-08-07

大家好,我是火箭哥

买房是一门科学,我来带你入门:火箭哥用科学买房理念帮你买到合适好房。

以下是正文:

今天,上海官方正式发文,跟进住建部上周的重大精神——
“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在7月24日上周,住建部明确引导调整“认房不认贷”等严格政策,
而一线城市,是当下全国唯一坚持该政策的地方,指向非常明确:
这次调控,我们就是冲着一线城市来的。
北京、广州、深圳已经在上周发布了类似的新闻稿,上海是四个一线城市中回应最迟的一个。
对比4个一线城市,火箭哥发现:‍‍‍‍‍‍‍
上海,是唯一提到“因城施策”四个字的,这也可能是这次新闻中最值得关注的地方。


要知道:
国家层面的发声主要是基于宏观层面的指导性文件,而并非一定要执行;‍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城施策、对症下药”才是关键核心。
所以,上海此次强调因城施策,背后意义非凡——
放开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这些可能并不合适上海。
要知道上海会怎么做,其实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情:
这次国家层面的发声,到底在讲什么话?

7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房地产讲了这样4个重点:

1.要求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2.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

4.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根据这4个重点,我们一个一个来看会发现:‍‍‍

上海,根本不需要出什么大政策——‍‍

1.全国市场供求发展了根本转变:

意思是从原先的“供不应求”到如今的供大于求。

截至到上海2023年第6批新房,平均认购率依然在100%以上,甚至触发积分的项目更多了;

看到二手房,预计7月成交量在在1万套左右,看着减少的背后实际是卖家和买家在进行价格博弈,并非没人想买房。

所以,上海是处于分化阶段,但是并没有差到全市范围的供大于求:

上海,没有供求关系重大变化。

2.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什么叫健康?

天天日光清盘在我看来就不是健康的,毕竟背着几百上千万金额,在售楼处外低三下四的排队,本身就不是正常的事情。

目前市场热度回调,开发商更需要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对于上海来说,正是要巩固的成果,而不是要改变的航道。

3.要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

如上所述,目前上海是暴涨后的正常回调,只需要继续巩固,而不是大幅度的改变航道。

4.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支持刚性首次置业需求,是上海一贯执行的政策——

上海首套刚需主要群体,主要是“新上海”同胞和住在老破小的群众,他们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基本盘,这也是上海共同富裕的基本面。

昨天火箭哥的文章就写到过,超70%的主力成交都在500万以下,这才叫刚需;

拿着2000万喊着低分买不到房不叫刚需,叫矫情。‍‍‍‍‍‍‍‍‍‍‍‍‍‍‍‍‍‍‍‍‍‍‍

看到这里,现在请大家告诉我:

上海,需不需要做什么大动作来刺激楼市、放开认房认贷呢?

我觉得:

毫无必要。

02 “上海的未来”

网上各路键盘侠炒作所谓“上海放开认房认贷、降低首付比例、房价又要涨了”,全部都是自嗨而已。
上海官方新闻稿对这些只字未提,只提到因城施策,这也和我们之前预期的非常接近——
没有必要做大调整,因为本身就足够自信、也足够健康。
对于上海这种超大型城市来说,任何一个强力政策都会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而当下维持经济平稳的向上发展才是主旋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火箭哥认为采取“局部试点+区域反馈”的方式逐步推进,再看到一些区域效果后进行调整与优化,才是合理之道。
根据国家号召的要求,个人觉得调整普宅线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上海普通住宅标准已经很久没变化了,而普通住宅正好有着一个很大的福利:
二套50%首付。
如果可以提高普通住宅基准线,就等于让更多刚需同学可以用50%首付买到原本70%才能买的房子,变相来说也意味着:
上海,的确降低首付比例了,但仅对真正的刚需开放。‍‍‍


如果让我选,火箭哥觉得这样3个调整会提振信心、让真正刚需买到房——

1.调整新房认购规则、出台结婚相关政策补丁,让炒房客滚蛋;

2.‍‍‍对二胎三胎家庭购房政策适度放开,如可购买三套房;

3.适当放宽普通住宅标准,降低刚需上车负担。‍‍‍
这次上海官方发生是四个一线城市中最迟的一个,可以说也是最慎重的;
我们不要有期待落空的忧桑,政府是最坚定的站在人民这边,也是最了解真实行情的、最高瞻远瞩的那位舵手,跟着党走不会错。‍

以上是正文,来自火箭哥🚀‍

最后,火箭哥团队准备了一份超1万字的买房避坑宝典,帮助大家在买房过程中避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