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 | 洪大用 加快建设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

洪大用 社会学评论杂志 2023-08-28

来源 |《社会学评论》2022年第6期

作者 | 洪大用

本公众号为《社会学评论》杂志2022年最新推出的官方账号,欢迎订阅、关注。



洪大用


内容提要: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涉及对知识本质及其生产和运用的理解,突出强调了主体意识、创新精神、体系建构和实践导向。就倡导并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建立社会学知识生产体系、产出大批科研教学成果等而言,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突出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若干不足。更好更快推进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社会学者的主体意识和学科自信,始终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服务广大人民的社会学,切实增强社会学的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深入推进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创新开放合作,努力在回应全球挑战、实现同题共答中彰显中国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全球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主体意识;学科自信;实践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新华网,2022)。加快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提升自主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新华社,2022),这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揭示了本质、强调了重点、提出了要求。本文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努力建设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提高社会学专业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增强社会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能力,谈点体会和认识。


一、关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一种理解


对于何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这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对知识本质及其生产和运用的理解。知识的本质源于实践,实践的不同发展必然催生不同的知识生产。同时,知识生产的原创性是受制度保护的,自主可控的知识才有运用的自由,成体系的自主知识可以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并更加有效地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笔者理解,强调知识体系的自主可控,可能首先源于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当前,尽管我们在此领域的某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开始处于并跑甚至领跑阶段,但是整体上我们仍然处于跟跑阶段。由于长期处于知识学习者、移植者和运用者的地位,我们客观上难以自主。特别是最近一些年来,我们遭遇西方“卡脖子”的技术领域比较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影响。


在现代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我们实际上也是长期处于跟跑阶段。我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基本上是从西方引进的,这个体系与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有很大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效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系列思想理论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代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此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但是,相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目标而言,目前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还存在不足,我们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局限于甚至热衷于西方知识体系,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被潜在地“卡了脑子”,限制了思维创新、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的能力,损害了知识生产和运用的自主性,常常在别人的思想观念和话语体系中走不出来,从而也制约了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进一步说,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一是主体意识,即作为中国知识人的独立性、主体性、反思性,以及对知识进行社会学分析与批判的基本能力,知识人需要以我为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推进知识生产和运用。二是创新精神,自主的本质并不是孤立、封闭或者贴个标签,而是独辟蹊径、实实在在的原始创新,具有持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是实现知识自主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明确指出:“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新华社,2022)。三是体系建构,而不是止步于要素、环节、模块和局部的创新,这里最直接的就是涉及知识生产体系、内容体系、应用体系和评价体系等的系统建设,尤其涉及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方法的中国化时代化持续重构。四是实践导向,只有深刻揭示实践、服务实践并给予实践启示的知识体系才是充满活力的、有持久生命力的体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实践导向就是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新华网,2022)。概括起来,我们可以说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体系建构是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要义,实践导向则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宗旨所在。


二、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

突出进展与不足


历史地看,推进形成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这是一代代中国社会学者孜孜以求的学术愿景,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学发展进程中不断取得进展的学术实践,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加快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既是对学术发展规律的客观遵循,也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彰显中国社会学国际影响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的现实需要。


客观来讲,我们在建设中国社会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突出进展。在笔者看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们一代代优秀的社会学家一直在倡导并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正确方向,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严复、孙本文、费孝通、雷洁琼、陆学艺、郑杭生,等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当中,有的把社会学翻译为“群学”,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要义;有的提出了差序格局、社会运行、社会转型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思想和研究工具,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小康社会、城镇化、社会分层、“三农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二是在知识生产体系方面。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中国社会学时,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五脏六腑”的设想。应该说现在“五脏”方面,学会、研究所、学系、文献资料中心和书刊出版等都有很大进展,尽管共建共享优质的全国性文献资料中心建设还有薄弱之处。目前已经建成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布局和专业学位、学术学位两类并行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各类学科专业点700多个。在课程建设方面,已经远远超过费先生所讲的“六腑”的范围。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比较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相关课程都有建设,不过一些课程确实也还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特别是比较社会学的课程开设还需要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三是自主创新的科研教学成果在数量上不断增多。比如说,根据我们初步统计,中国社会学者在国内、国际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数量显著增加。就国内期刊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累计发表社会学类文献264594条,特别是在2010年以来,每年的发表量基本都在1万条以上。在《美国社会学评论》《美国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年鉴》《英国社会学杂志》《欧洲社会学评论》《人口学》等所谓国际社会学类著名期刊上,中国社会学者的发文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其中2020—2021年已有19人次参与发表。同时,中国社会学者在国际社会学社区中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


但是,整体上看,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学者的主体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每个学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但是由于长期处于世界社会学的边陲地位和学习者角色,我们中的一些人客观上还存在着某种学术上的边陲思维和依赖中心的倾向,自主反思不足,学术境界不深,学科自信不够。二是社会学社区整体的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虽然一些学者取得了一些点状的、接续性、集成性创新成果,但是借鉴转化的整体性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方面还有不足,学科高度还不够。在现代性发展、全球社会变迁、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关键领域和社会学元问题、研究范式、思想价值等体系性创新方面仍然缺乏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三是社会学知识的内容体系不够健全,学科内部分支以及相关学科之间教学科研的联系不够紧密、整合不够有力,支撑知识体系建设和创新的学科“骨架”尚不够强劲,实践导向、问题导向的知识内容建设不够充分。四是社会学知识的应用体系和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比如,在如何将社会学知识更好地运用于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社会服务和资政育人实践方面仍然存在不少薄弱之处,同时,专业性、有影响力的社会学成果评价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


三、更好推进中国社会学

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思考


知识的创新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人是能动的主体,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立足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支持下,我们应该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更好地推进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以下认识,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社会学者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科自信,“坚持自信自立”。我们社会学者要始终保持知识人的独立性、反思性,特别是知识人群体性、深层次的主体意识,始终保持更为宏大的学术抱负、更为根本的学术关怀、更为深沉的学科自信。我们要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是我们强化主体意识、增强学科自信的核心支撑。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现时代所强调的“主体”具有互为主体的性质,而不是局限于孤立的、封闭的、盲目自大的“主体”,是在彼此联系、共同发展基础上的合作主体,更是在深入交往中不断建构和创造的新主体。如果更进一步确立了这样的主体意识,我们就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现学科自信,同时始终保持独立性、塑造独立性并促进各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引领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健康发展。


二是要切实推进“两个结合”,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服务广大人民的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和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的本质,使得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一百多年来催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我们今天面对的物质世界已经充满着更多的人为和为人的部分,全球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联系、互相影响并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在发生深刻变化,各国国情也有显著差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键在于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新发展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系列成果,始终保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在对时代和实践重大问题做出科学系统回答中,既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运用,又传承弘扬了中华文明深厚的思想和丰富的智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的思想指南和根本遵循。加快建设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新华网,2022),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揭示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基因密码,科学总结认识中国社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规律。


三是要切实增强社会学的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持续提升学科的基本素养。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的思想是由社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并倡导的,但其对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可以说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之一。

 

在回顾和总结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时,费孝通先生提出了著名的“文化自觉”概念。他所说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费孝通,2000)。文化自觉不是“文化回归”或“全盘西化”,而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切实增强文化自觉,需要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其是在文化比较中的自觉,不是自我迷恋和自我想象,我们既要认识自己的文化,也要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相对而言,我们社会学者目前对于世界上不同文化的直接认知还有很大不足,特别是对各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了解不足,这是需要着力加强的。同时,文化自觉意味着文化创造,尤其是在着眼未来、文明互鉴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没有创造的自觉是不能发展、没有意义的自觉。


进入新世纪,郑杭生先生在长期从事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自觉”思想,侧重强调中国社会学需要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实际,结合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的丰富学术资源,进行原创性的或有原创意义的理论创新,学习借鉴但是不在西方社会学理论或社会理论的笼子里跳舞(参见郑杭生,2009)。这里实际上主要强调的是针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学习的自觉和中国特色社会学的自主建构。在推进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理论对话和理论互鉴是非常重要的,最关键的是要弄清理论建设背后的逻辑。我们在学习社会学理论(包括西方社会学理论)时,都要自觉问问理论是什么、理论干什么、理论为什么。归根结底,理论是对实践的反映,理论建构是为了寻求一般规律或者指导实践,理论背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影响甚至决定着理论的选择、建设、表达和关怀。我们弄清楚这些方面并在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建设中自觉运用,应是理论自觉的题中之义。

 

最近一些年,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变,有学者倡导“实践自觉”,即一种理性认识和自觉行动,包括社会学者直面社会实践及其变化开展学术研究,并对分析研究社会实践及其变化所使用的概念、理论与方法的内涵和社会影响保持清醒的反思,同时在科学认识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为着人民福祉和社会进步而不懈努力(参见洪大用,2019,2021)。实践自觉是文化自觉、理论自觉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又指导、促进着实践自觉,为实践自觉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当今时代的实践更加凸显了全球关联、超越时空、多主体共构的特点,意味着实践探索、创新更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深入分析当今时代社会实践的新特点、新趋势,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对于建构社会学理论和更好服务社会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实践自觉充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特点,这关乎对实践发展逻辑和学者社会责任的认知。


四是要深入推进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实相关的重点工作。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社会学与人口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政策学、社会工作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关系是什么?与其他相关社会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又是什么?虽然这方面已经有不少论述,在国家学科目录中也有一些形式上的界定,但是在实践中,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横到边、纵到底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在横到边方面,不明确学科范围,不加强实质性学科之间的联系,就难以有效形成中国社会学的整合性知识体系。在纵到底方面,目前部分高校可以自设社会政策专业学位,同时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层次又有了新的提升,但是学科层级不清、应用指向不明的问题仍然存在,妨碍形成有效的知识应用链条,影响着社会学服务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学术体系方面,我们的学术共同体和知识生产体系基本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也基本具备,但是学术共同体,尤其是与学科建设相关的各分支学科学术共同体,其成员之间的有效联系尚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学术导向、学术发表、学术质量、学术评价等方面还有薄弱环节,急需进一步完善学术质量评价激励体系。在话语体系方面,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话语的表达形式,关键是要看话语内容,看话语内容的科学性、价值性。话语体系建设离不开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建设,其实质是议题设置的先导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论点提出的原创性、社会影响的广泛性。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的不足,根本的还是思想认识、价值选择和视野能力等的不足,是与社会实践的衔接不够紧密。


在此还需要补充强调一下社会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问题。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都需要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支撑。我国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基础,但是仍然面临体系优化和质量提升方面的问题。其中,“三级两类”人才培养的规划布局还要深入研究优化,课程建设要更加强调基础学科学习和通识教育,增强比较学习的深层能力,夯实人才成长的根基,努力培养有深厚学养的社会学大家。实践教学也应加强,切实强化学科、学术的实践导向。此外,像教材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各培养单位之间还不平衡,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最关键的是要切实加强社会学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影响着未来的学生成长和专业发展,抓人才培养必须从教师抓起,让优秀教师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


五是要持续深化、创新开放合作,努力在回应全球挑战、实现同题共答中彰显中国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全球影响力。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诸多共同的挑战,西式现代性扩散以来触及到了真正的危机,也在一定意义上触发了全球知识体系的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新华社,2022)。如果我们因此而做出了贡献,那就是抓住了确立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世界影响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机遇。建设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理所应当要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和行动指南。同时,立足全球社会联系如此紧密之时代,我们迫切需要更加宽广、更加多层、更加丰富、更加有效的国际交流合作,迫切需要面向世界建设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不断扩大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受众和国际影响力,为中国与世界的新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中国的知识方案,在此进程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新篇章。

(注释与参考文献从略)

责任编辑:张小菲

网络编辑:长弓

网络审核:骆骁


欢迎关注《社会学评论》杂志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