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新青年|艾洋:扎根基层文化建设的斜杠青年

成都日报 2022-07-22

全文1742字,预计阅读需5分钟


艾洋


成都青羊区文化馆馆长

成都市第十四届青联委员

成都市青羊区人大代表


第一次见到艾洋,是在青羊区文化馆里。西装配着一双休闲鞋,说话斯文,有一双笑眼。

要怎样才能精准定义他呢?社会化的身份、自我投射的形象、他人所期待的样貌……这些林林总总构成了繁复的标签

四月的一个午后,记者和艾洋在青羊区文化馆对谈良久。记者发现,单一的标签无法将他定义。

 

“就算蹬三轮,

我也要留在成都。”



记者

据我了解,你好像不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

我的家乡是内蒙古,2002年才到成都。时间匆匆一过已经20年了。

艾洋


记者

你从内蒙古来到成都,又在成都生活了20年,为什么会选择成都呢?

我太喜欢成都了。


我大二的时候,当时就立志要留下来。当时父母还是希望我能回内蒙古,我对我母亲说,就算是蹬三轮,我也要留在成都。我太喜欢这个城市的包容了,对文化的包容、对人的包容。在成都,无论你来自哪里,没有人会对你有异样的眼光,也不会排外,在这个城市生活,让我有归属感。

另外就是成都的风景气候、人文历史我都非常喜欢,现在我也把我的父母接到了成都。

艾洋


“基层文化建设

需要一批一批的文化工作者

共同努力。”



记者

从事文化工作这么多年,你坚持不懈做文化相关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过。我是做基层文化和群众文化的,使命就是让艺术可以得到全民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矗立于世界长盛不衰,是需要我们一批一批、一辈一辈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来付出努力的。

艾洋



记者

你是一线的文化工作者,可不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近几年你在工作中切身感受到的成都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些变化?

这几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感受让我很深刻。一是越来越实。感受最深的就是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从以前可多可少、可急可缓的随机状态,到现在标准化、均等化、专业化发展的跨越。二是越来越多。随着成都提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身边的文化地标建设和社区美空间密集开放,也让老百姓有了更多可参与、可活动的公共文化空间。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工作最大目标就是让老百姓满意,这也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果的唯一标准。

艾洋


记者

文化馆开设了很多课程,你平时会去了解群众有哪些喜好或者需求吗?

当然,我会经常巡馆,和老百姓交流。我们的工作性质还是比较特殊的,我们的课程基本是晚上和周末开展的,一般情况下我都会在馆里面。我始终认为,只有深入课堂,才能精准把控老百姓的喜好。开设课程并不能靠我们这些所谓的干部主观臆断去决定,一定要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真正喜欢的课程。

艾洋


“我希望孩子们,

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在路上。”



记者

我感觉你是一个很多面性的人,你会选择用哪些标签来定义自己呢?

首先肯定是基层文化建设者,这是我最引以为豪的一个身份,另外我算是一个“斜杠青年”吧。我有很多爱好,我不希望在生活中只有一个单一的身份。还有就是,我认为我是一个好爸爸。

艾洋



记者

刚才你提到很多工作都是在晚上和周末开展,那你平时陪伴女儿的时间很少吗?

对,我有两个女儿,一个6岁,一个9岁。我很爱她们。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做不到每天接送她们上下学,甚至去给她们开家长会,每天回去陪他们做作业都做不到。我不希望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父亲”是一个缺位的角色,所以只要我周末一有空,我就会带她们去打球,玩滑板,或者去做她们喜欢的事情。

艾洋


记者

你对女儿有什么期望吗?

我希望她们可以成为兴趣广泛的人,以后人生遇到坎坷了,还可以找到纾解的渠道。我就希望她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在路上,要么就去旅行,要么就读书。

艾洋


记者手记

在成都,有无数个年轻人奋斗在基层文化建设的一线,致力于全民艺术普及和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近年来,成都基层文化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艾洋,只是其中既平凡又典型的一位青年,他因为喜爱成都的城市氛围,选择留在成都,建设成都,为成都的文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成都包容的胸怀,同时也向大家证明了成都绝不会辜负任何一个为它努力奋斗的人。



推荐阅读


稳岗返还!免申即享!


博物·岁时记|雨乃降,百谷生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卢星宇 实习记者 吴雅婷 泽登旺姆

编辑 蔺虹豆

视频/拍摄/剪辑 泽登旺姆

图片 受访者

校对 王戬

审核 张婷婷 庄伟伟 饶竹舟 单正华

监制 孟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