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庆丰收 迎盛会” 党报连发三论

成都第一时政平台 成都日报 2023-03-16


昨天,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丰收节已经成为新时代重农强农的生动象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鲜活体现。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今年,国家首次将“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落在西部、放在四川、设在成都,办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交办成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推动乡村振兴、助力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稳住农业基本盘,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自9月21日起,《成都日报》连续推出三篇评论,分别从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足等角度,论述如何“做实做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大文章”。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本报评论员


秋分时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9月23日,我们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汗水终于滋润出硕美果实,神州大地,一派生机盎然,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阐述,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着力重点。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五年来,已成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时代标记,激励我们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国家今年首次将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落在西部、放在四川、设在成都,办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交办成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推动乡村振兴、助力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今年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当前“三农”工作形势和任务正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认真落实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的要求,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努力开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局面。


当下,广袤的成都平原上,金黄稻浪随风翻涌,秋收的幸福图景中,忙碌在脚下,充实在心间。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的是成都始终抓紧抓牢粮食生产的决心和行动,茁壮成长的是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不懈探索。


现代农业的创新创造,点燃科技兴农新引擎。做优粮食种子芯片,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天府现代种业园,科创总部区基本成形,种业生产示范区规模成势;推进智慧农业,一些农田里装上了物联网探头,农户们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农作物的长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APP上推送出一条条实时农情、提供一项项全生命周期生产服务……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在田野上播撒着可预见的未来。



农业兴盛,唯在人才。目之所及处,一代“新农人”正活跃在田间地头,一批新农企正成长于广袤大地。越来越多有情怀、有担当、有技能的精英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在成都,农业职业经理人学院培育出一批批新型“农业CEO”,目前全市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已达2.04万人左右,带动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73.17%。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正为农业现代化贡献源源动力。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经营体系发生根本性转变,促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实现全方位提升。如今,行走在连接城乡的生态绿道上,农民与游人交织、干净整洁的民宿充满了设计感。蒲江明月村,成立全国第一个乡村篆刻传习所;崇州北溪湿地,农家小院的私房菜“很治愈”……这里既有科创空间、艺术工坊,又有咖啡厅、诗歌社。当产业有了新的载体,农业也有了新的活力……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将做好“三农”工作摆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位置,全力做实做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大文章,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成都,正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

持续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本报评论员


稻穗弯垂,穰穰满家。从空中俯瞰位于新津区的天府农博园,巨型稻田画以丰收为底色,绘出大白菜、豆荚、稻穗、谷仓、辣椒、南瓜等图形,创意十足。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稻浪翻滚,簇拥着“庆丰收、迎盛会”六个大字,不仅寄托着人们“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更展现了乡村宜居宜业的美丽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壮阔实践中,农村是公园城市的生态基底、地域文化的根脉所在,必须持之以恒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做强生态价值转化、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功能,努力走出一条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乡村振兴是一个宏大的战略性系统工程,必须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只有立足全局、统筹城乡,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才能更好地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乡村高质量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成都“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特征,更需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饱满的稻穗长势喜人;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收获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大背景下,要大力推动实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建圈强链”,持续做优做强“4+6”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全力夯实产业兴旺基础,引领带动农业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在蒲江县明月村,乡村道路整洁干净、农家小院窗明几净、茶山竹海苍翠盎然,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在成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是一个重要课题,乡村的“颜值”全面焕发,催生新场景、新业态和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新津区张河村探索农商文旅体科教融合发展的“共享农庄”项目,昔日的“空心村”变身热门打卡地,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既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又实现金山银山的价值,绘就山水相依、田园弥望,乡村和城市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图卷。



秋收时节,成都平原阡陌纵横,沃野千里,绿道如玉带延伸,村庄如珍珠散落,交织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农村富的公园城市乡村图景。让我们坚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不断促进乡村宜居宜业,持续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继续写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篇大文章。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评论员


田畴似锦,沃野生金。金秋时节,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神州大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


在成都天府农博园,五个巨大的圆拱形木质建筑静静伫立,远观犹如稻浪翻涌起伏;四季建筑地景“青苗”茁壮成长,“瑞雪”预兆着丰年,象征丰收的“谷仓”矗立在稻田中;3000亩大田中彩色水稻抽满稻穗,绘出“庆丰收 迎盛会”的壮美稻田画……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



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 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强调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无论是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还是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把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作为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


岁丰年稔,农民增收才是真丰收。成都平原自古沃野千里,水旱从人、物产丰饶,农耕文明灿烂辉煌。近年来,成都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蹄疾步稳,去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82.7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12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1∶1,村(社区)集体经济总资产达335.47亿元,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45.62亿元,每一个数字、每一份成绩都是一个坚实的发展注脚。


乡村产业兴旺,农民才能增收致富。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更名为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核心示范区;成都本土企业四川绿丹种业公司,入选全国19家“强优势”种业阵型企业……如今的成都,“4+6”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都市现代农业竞争实力持续增强,农民收入跟着亩产“长”,“天府之国”的沃土里“长”出的收益越来越多。


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乡村十八坊、壹里老街、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郫都区战旗村依靠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村集体资产迈进亿元村行列,2021年实现旅游收入4669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持续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离不开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的探索改革,更有赖于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打通。


乡村的全面振兴,是物质生活的富裕殷实,也是精神生活的富足丰盈。陶瓷工坊、茶社、篆刻研习所……在成都首批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明月村,文创项目扎堆。从曾经的蒲江县最偏远的山村之一到如今的明月国际陶艺村,这里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离绪,不仅天府文脉得以传承,新时代文明乡风、文明家风和淳朴民风皆在其中。



丰收的赞歌唱起来,农民的钱包鼓起来。春华秋实、不负耕耘,在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征程上,不断促进农民富裕富足,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还将收获一个又一个的大丰年。


推荐阅读


党报连发三论,只说一件事


从每个人到一座城,党报连发三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评论员 马玉宝 谢夏冬 刘金陈

编辑 蔺虹豆

图片 成都日报视觉中心

校对 王戬

审核 单正华

监制 吴东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