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下成都|杜甫的千年谜题

成都日报 成都日报 2023-03-16


唐乾元二年(759年),因躲避安史之乱,杜甫举家由同谷(今甘肃省成县)入川。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年底来到了成都。


入川以后,杜甫来到西郊浣花溪畔建茅屋而居,这个住所后来成了中国诗歌的圣地,著名的成都杜甫草堂。


图据杜甫草堂博物馆


当年杜甫所居虽只是简陋的茅屋,但白手起家,所需物资多由友人资助。


根据杜诗记载,他向河阳县令萧实要过一百根桃树苗,向绵竹县令韦续要过竹子,向棉谷县尉何邕要过桤木苗,向剑南西川兵马使徐知道要过果树苗,还向大邑县令韦班要瓷碗。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中,杜甫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唐朝时,中国瓷器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四川地区仍以青瓷为主。而这个碗轻巧坚固,白胜霜雪,扣如哀玉,杜甫“乞”到手后竟发出“急送茅斋也可怜”的感慨,足见“大邑烧瓷”在唐代已是珍稀之物。


杜甫的高度赞美

让“大邑白瓷”名垂青史

也给考古界和古陶瓷研究者

留下了一个谜题:

诗中所说的精美白瓷,来自哪里?


有学者认为,从杜诗的描述来看,既然叫做“大邑烧瓷”,所乞之碗应当是产自大邑本地。


隋唐以来,烧制瓷器的技术已经非常普及,唐代成都有青羊宫窑琉璃厂窑邛窑能够烧制白瓷,但这些窑场都不在大邑。


琉璃厂五代至宋元时期瓷窑遗址出土文物


单凭杜甫的一首诗,不能作为考证“大邑白瓷”存在的依据,甚至有人认为“大邑白瓷”是杜甫的笔误。


然而,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史诗”,就在于忠实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


清乾隆版《大邑县志》卷二《人物·流寓·唐》中“杜甫”词条记述:“大邑距崇庆州止一舍。少陵至州治东阁观梅,时过大邑,晤邑令,访瓷窑,有‘大邑出瓷轻且坚’句,详见艺文。”文中“舍”为古代计算里程的单位,一舍即30里。“邑令”指县令。由杜诗可见,杜甫向大邑县令韦班乞瓷碗在先,访大邑瓷窑在后。


成都博物馆五大名窑特展 刘炯 摄


古人对杜甫咏唱的

“大邑白瓷”深信不疑

而现代考古工作者

则在寻求文物实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邑曾出土刻有“大唐天宝三载”、用白釉装饰的窑王像。“大唐天宝三载”(744年)是“安史之乱”前一年,而窑王像是古代烧瓷从业者供奉的神像,可见大邑烧窑造瓷者信仰窑王由来已久,也揭示了大邑存在窑场的可能性。此后大邑的考古发掘中也陆续有白瓷碎片、隋唐窑址发现。


唐高宗威亨二年(671年),置大邑县,属邛州,县治在晋原镇。1992年,考古工作者就在晋原镇东壕沟北段发掘到一座完整的隋唐窑址。


至今,大邑唐代瓷窑遗址已经发现20多处,因而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一诗既非杜撰,也不是笔误。


《天工开物》记载制瓷工序,“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2001年10月,杜甫草堂博物馆在草堂地下管网施工中,发现了一批唐代文物,其中就有3只保存完好的瓷碗。


经考古专家考证,这些碗和碎瓷片为唐朝时期使用,且与杜甫的生活年代相吻合。从瓷碗的色彩、背面半釉及碗心有支钉等特征可以判定,该碗是地道的“青羊宫窑”打造。


青羊宫窑址出土造型独特的多足瓷砚


2009年,大邑县新场镇石虎村唐宋遗址又出土了一件白瓷斗笠碗,通体奶白色,口径14厘米、底径4厘米、碗身高10厘米、底脚高5厘米,其质地也坚韧、其声音也清脆、其釉色也洁白,极有可能就是杜甫诗中描述的“大邑白瓷”。


邛窑省油灯盏


2018年,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作为中国彩瓷发源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名录,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并列为四川三大考古遗址公园。


十方堂邛窑遗址 余茂智 摄


杜甫留下的千年谜题被考古学家解开,但一件“大邑白瓷”远远不足以代表蜀中瓷器。从杜甫所乞的“白瓷碗”到陆游记录的“省油灯”,从青羊宫窑到邛窑,精美的瓷器书写了成都的繁荣,也镌刻着唐宋时期的文明密码。


推荐阅读


天下成都|从成都,一路吃到意大利


成都再添人文地标!还有这些明年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陆离 余力 刘鲁

编辑 周杨云

校对 蔺虹豆

审核 饶竹舟

监制 杨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