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蓉创故事汇 | 研发出全球最大吨位桥梁支座的公司背后有什么故事?

成都日报 成都日报 2023-03-16




2016年回家乡新津创立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伍大成创业时间并不长,但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创新研发的“智慧桥梁2.0-bearingsmart系统”,得到业界和主管部门认可及推广应用;承接的嘉陵江三桥超大吨位(14000吨)实时测力减隔震支座项目,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测力支座。


几年来

公司销售业绩及产值逐年翻倍增长

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入选“科创中国”新锐企业榜

四川省技术创新百强企业

他本人也多次荣获

“菁蓉创业之星”“成都市优秀创业者”等荣誉

让我们一起走进伍大成的创业故事




选择路桥构件产业 认准数字化智慧化道路


回乡创业前,伍大成曾在全球顶尖的咨询公司工作过8年时间。2016年,他回到新津,选择了在新津有着40年发展历史、基础深厚的路桥构件产业作为创业方向,创立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大型桥梁支座、桥梁锚固伸缩装置等产品。


此时,作为新津传统支柱产业的路桥构件产业,正在经历转型升级之路。伍大成自小从父辈们那里耳濡目染,又有着全球化的视野,一旦开始创业,便决心要走数字化、智能化的道路。


在路桥构件产业,摆在业界人士面前的有一个老问题。“受材料、施工、运营维护等各种因素影响,使得支座寿命远不如桥梁结构,支座更换面临更换后受力不均、工程量大以及超大吨位支座难更换或不可更换等问题。”伍大成说。


2019年,济通中标位于四川南部县的嘉陵江三桥支座项目,这一项目要求支座承载能力达14000吨。伍大成带领团队接下这块硬骨头,开始研发超大吨位实时测力减隔震支座。


为了将这一桥梁支座做成智能化产品,技术人员在支座内部植入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利用测力钢板的压缩变形反推竖向反力的基本原理,以实现桥梁使用周期内的长期监测、调节和养护。


“看,这就是我们制造的最终产品,每个的尺寸是长3.4米、宽3.4米、高1.2米,单件重量80余吨,一共9个这样的支座,现在安装在嘉陵江三桥的桥梁和桥墩之间。”伍大成指着照片中的巨型支座对记者介绍,即使在今天,这仍是全球最大吨位的桥梁支座。


2022 / 12 / 22



在实验室度过许多“科研之夜”


在主导完成世界最大吨位智能监测支座的研发及生产质量控制的同时,伍大成带领团队正式开始研发bearingsmart技术,希望通过这项技术能把桥梁改造为力—位移双约束自适应控制系统,真正满足桥梁与支座同寿命设计理念,成为具有普适性的智慧桥梁解决方案。


在伍大成的朋友圈,能经常看到他在实验室度过的“科研之夜”。他告诉记者,在研发过程中,曾有个一直困扰团队的拟合难题:当压应力下降时,传感器读数变化值与压力变化值不呈线性关系,滞回误差可以超过10%。


“我们攻关了半年,查阅了大量论文,请教传感器、测力领域的专家,理解这种滞后性的原理和常见对策后,试图做数据校正。”伍大成回忆,那几个通宵,他脑子里只有几何、动态拟合公式及excel的试算,一旦卡壳,就做俯卧撑调整身心,取得进展,就打一把小游戏,一边鼓励自己,一边整理下一步的思路。最后,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数万条动态拟合值与标准值误差均不超过0.5%。


2022 / 12 / 22



推动技术孵化 服务交通强国


近两年来,济通研发的“智慧结构2.0-bearingsmart系统解决方案”获评四川省第二批新型智慧城市优秀解决方案,“结构智能测力/校准装置与安全监控系统”通过重大技术装备省内首台套评审,“工程结构支座反力自适应测控装置”被列为2022年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迄今为止,济通已拥有百余项专利技术,多项创新技术及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编行业/地方标准10余部;整体解决方案先后在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卡塔尔世界杯多哈绕城高速、济南长清黄河大桥、武汉香溪长江大桥、上海中环等国内外重点工程项目中应用。


“希望尽快把bearingsmart孵化成能广泛应用,支撑结构安全、运营安全以及全寿命养护领域的核心技术,为祖国的‘交通强国’事业作贡献!”伍大成说。


2022 / 12 / 22



推荐阅读


成都印发重要文件!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租金等


牛!川大团队技术突破,海水制氢有望产业化落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娟

编辑 王戬

图片 新津融媒体中心

校对 周杨云

审核 陈彦川

监制 杨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