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有家书店,一周只卖一款书,能盈利吗?

成都日报 成都日报 2023-07-18


一書书店

一家实体书店,只卖一本书,一周一换。

作为“书店之都”,成都有3600多家藏书丰富、造型别致的书店。但这种突破传统经营模式的书店,却闻所未闻,令人倍感新奇,任谁听起来都是充满了挑战和风险。

近日,位于成都太古里的“一書书店”正式开门营业。与普通书店不同的是,这家书店一周只卖同一本书。那么每一周的书是怎么选的?读者会为这样的卖书模式“买单”吗?记者专访了“一書书店”主理人水渡。



本期嘉宾

ben qi jia bin



水渡:一書书店项目发起人、主理人、摄影师、音乐人、心理咨询师






一書书店·天津店


01

书店梦的缘起

是经年累月的“执念”


Q

“一周只卖一本书”这个理念十分有趣,也十分吸引人。我很好奇,你是为什么想开书店,且决定这种“一周一书”的模式的?

水渡:我一直都有一个书店梦,以前去各地出差的时候,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就是书店。所以我萌生一个开书店的念头,虽然是一瞬间的决定,但我想也是经年累月后早已深入骨髓中的执念。


2020年春节,我几乎将手边所有的关于书店主题的书,通读了一遍。通过这些书,领略了世界各地不同特色、不同模式的书店。在此期间,我也在脑海中不断地思考,自己开一家书店的可行性。


水渡个人书房


再后来,我在自己母校南开大学的西校门内确定了第一家书店的店址。与“开一家书店”这个想法一同确认的是这家店的模式。得益于2020年期间,阅读的关于书店主题的书中,介绍过日本东京的森冈书店,这是一家一周只卖一款书的书店,于2015年开业,店面只有十几平,却在很短的时间里,声名传遍全球,并且实现盈利。因此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模式:只卖一本书,并且一周一换。


我个人一直认为,书店行业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其他书店,甚至电商都未必是书店最大的敌人,书店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这个时代人们普遍不阅读的这种习惯。


在我坚定了这个想法之后,我用了几天的时间,做了第一份策划方案。要开一家实体书店,即使成本再低,也会有风险的。同时,开店初期,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在宣传上,也是需要有所投入的。基于这些问题,我与周围的同学校友、前同事,行业伙伴分享了这个想法,大家都非常的支持。在初期有这些伙伴作为发起人,资金成本、宣传成本就解决了。


02

一周一书

书店里的“孤勇者”


Q

我了解到,这次在成都的新店是“一書书店”第三家分店,很难想象一家一周只卖一本书的书店是怎么生存下来并实现盈利的……

水渡:在我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对阅读有所需求,且需求程度也不断加大。这种机遇也催生了一些新媒体的头部大V、知识付费平台等。但这种与日俱增的“知识焦虑”,和现有的解决方案相比,还是远远的供不应求。所以每周只聚焦一本书,主打“精选”、“筛选”、“推送”的概念内核,是有着很大的需求的。其次,一本书模式的书店,在初期投入的固定成本,以及日常的运营成本方面,可以做得非常轻:不用担负大面积空间的房租、无需过多的人员数量,甚至库存陈列都可以极限的压缩等。


2021年底引爆特装书流量的《新月与蔷薇》


对于“盈利”,想探讨这个问题,一定要先确立一个标准,仅仅是毛利覆盖掉成本就算盈利,还是说只要这家店能持续经营下去不再往里填钱,抑或是每隔一段时间,去除成本要从中拿出一些盈余?而我在初期确立的标准,是毛利可覆盖掉基本成本。从这个角度说,一書完成得还算理想。


在2021年底,特装书在新媒体平台上呈井喷态势吸引着大量的流量开始,以及因特装书具备限量、稀缺、收藏、绝版、精美、高颜值、工艺复杂等诸多标签属性,使得这个小众领域逐渐开始出圈。供不应求的状况使得特装书在二级转售市场上的价格水涨船高。我们很早就关注到特装书市场,也正是因为我们的独特模式,可以在某一本书上,至少进货百余本以上。这个情况的出现,虽然远谈不上是一个“风口”,不过确实是一个机遇。


红楼梦主题


Q

做这种模式的书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水渡:这个模式对于我来说,最痛苦的地方在于:每周一更。说起来这轻飘飘的“每周一更”就四个字,但是背后的辛苦却是“罄竹难书”。


书店主打的概念是“一周只卖一本书”,而这个概念更像是书店与所有读者的一个约定,这种一周一书也是保持这家店最基础的吸引力所在。我们遇到的很多读者,在前两周时也会对这个模式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评价,并且表示每周一定抽时间来看看。但是,多数人在后续几乎没有来过。


每周一更,需要的不仅仅是把店内的书目简单地换新,而是要考虑整个书店空间,要怎么围绕这本书做氛围呈现,而且更复杂的是,也要策划与这本书契合的活动。因此,这几乎等同于:开发新产品+小型策展方案+活动策划等的综合体。


Q

我很好奇你每周选书的标准是什么?

水渡:这也是来书店的人中,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我的回答一般是:文学、历史、艺术这些主题大类。


选书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家书店的口碑,甚至制约着一家书店的发展。当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看待一些传统模式的书店时,我觉得书店把握住选品书目的内容,就很好了。可我作为一个经营者,特别是经营这样一个模式的书店时,仅仅把内容选好,几乎是无法满足生存要求的,毕竟一周选一本,一年下来也只能选50本左右,因此,为了生存,不仅需要“叫好”,还需要“叫座”,而且偶尔也需要为“叫座”让路。


在这个模式中,每周策划活动,是我对自己的另一个重要要求,所以邀请一些作者、译者,以及一些朗读、共读、分享活动,对于一書书店的生存发展来说,也显得尤为重要。



03

一场以书为锚点的试验

在成都“再出发”


Q

今天是你们正式入驻成都的日子,你们本周推的书是什么呢?

水渡:第一周,我们选择了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设计研习》,作者是常居成都的知名设计师朱星海。它既是关于28个品牌的设计案例集锦,又是对28个生活方式品牌的思考。如同书中所说,“设计没有标准答案,却有距离目的地最近的答案。每一个对答案的追问,都是一次全新的设计研习。”书中提到的大量案例,均是成都本土的知名品牌,这是我们第一周选择这本书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書成都项目落地路演


Q

第三家店为什么选择成都?有想过这家书店的未来吗?

水渡:第三家书店,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在我看来,成都这座城市人文素养颇高,整座城市充斥着“书香气”,是不折不扣的“书店之都”,而且在过去成都的许多书店也给了想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的“灵感”,所以能在这座城市“登陆”,是一种缘分,也是我的荣幸。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场以书为锚点的试验。一本书这种书店模式,能否继续走下去,还能走多远多久,我并没有给自己太多期待。我只想将有限的精力多投入到“每周一更”中。我非常感恩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支持一書的人,不论是众多的一書发起人,或是更广大的群体:一書读者们,这些伙伴,才是我和一書最宝贵的财富。



推荐阅读


成渝中线、成兰铁路迎来最新进展


即日起,恢复!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泽登旺姆

编辑 王戬

图片 受访者

校对 周杨云

审核 饶竹舟

监制 吴东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