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A们说科幻有个“未来时”

成都第一时政平台 成都日报 2023-12-25


人类从未停止过“上天、入地、下海”的想象与努力当下的许多黑科技如太空技术、纳米量子V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突破虽然是在实验室和工厂里成就的但最初的构想却很有可能不是来自学院里的科学家而是做“白日梦”的科幻小说作者


科幻与科学,是不同的概念却都在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中产生着奇妙的链接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题沙龙上众多专家学者莅临探索前沿科学领域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未来或许还有越来越多想象力“照亮”现实世界

吴季

有了新航天,普通人也能去太空旅游


1865年,“科幻小说之父”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描述太空探索的作品《从地球到月球》出版,讲述了一群武器爱好者搭乘超级炮弹前往月球探险的故事。在那个人类才刚开始窥探太空的时代,凡尔纳根据当时的科学知识对太空和月球环境进行了大胆推断,认真地描述了这颗炮弹的太空飞行轨道,还预言了太空中存在的失重和寒冷。在百年后的当代人看来,凡尔纳在科幻小说中的预言精准得让人吃惊。

今年65岁的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是“老航天人”,从大学时开始搞钻研、学英语,到后来一次偶然出国学习的机会中接触空间科学领域,几十年间一直深耕空间科学探测,也亲身见证了中国航天科学事业一步步的发展。
回忆起看到嫦娥一号从月球传回来的第一幅月面图像、“天问一号”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和成功拿到科学数据后的一次次技术突破,吴季仍难忘当时内心的激动、感动。

和月球打了十几年交道的吴季,也十分渴望能去一趟“太空旅行”。几年前,吴季把“人类实现月球旅行”的故事创作成了科幻小说《月球旅店》。在他的设想中,人类通过商业航天的途径实现了太空旅游。

10月19日上午,吴季在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新航天的科幻叙事”沙龙上说,发展以商业性质为主的“新航天”可能意味着开启人类前往月球以及太空的快车道,它也许会实现电影中前往太空旅游的场景,“有了新航天,我预计可能最多10年,普通的老百姓多花一点钱可能就能买一张太空旅游的船票。”


三丰(张峰)

10大未来科技,太空电梯是公众首选


10月22日上午,“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将在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发布。作为该发布名单的汇总整理者,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三丰介绍,该活动由姚海军牵头,刘慈欣、吴岩、江波、宝树等十余位著名科幻作家、行业专家都参与了评选,“每位老师各提10个,我汇总完以后就有40多个未来科技项目,包括太空电梯、脑机接口、纳米机器人、人体冬眠、赛博空间等,同时从10月10日起在网络开启公众投票,获得上千位网友的互动投票,最终选出10大未来科技。”

三丰透露,太空电梯是公认选为第一的未来科技。1979 年,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瑟·克拉克在科幻小说《天堂的喷泉》中首次描绘了“登天电梯”这一桥接空地的庞大设施。今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2》中,随着总长度达9万公里的太空电梯直冲云霄,地球逐渐远去变成一颗蔚蓝色的球,震撼人心的视效让观众们看得直呼热血沸腾。

三丰表示,世界上已经有一些公司,包括我们国家的一些研究机构将“太空电梯”设计列入自己的未来研发计划里,极有可能能在未来变为现实。在三丰看来,科幻让未来科技和技术一步步走进现实,他笃定地说道,“科幻是科技发展和创新的灵感、启发,也是帮助科研工作者去实现他们想要达成的未来的愿景。”

段峰

脑机接口试验,让猴子用意念“进食”


10月18日,在成都科幻馆举行的“脑机接口——打开数字孪生时代的钥匙”主题沙龙现场,南开大学教授、天津市脑科学与智能康复重点实验室主任段峰拿出一圈“金属丝”,向与会者分享了其团队关于脑机接口研究的最新进展——今年5月,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在北京获得成功,该试验在猴脑内实现了介入式脑机接口脑控机械臂,突破了血管内脑电信号采集、介入式脑电信号识别等核心技术。从视频资料来看,这只手术后的猴子,只需要“想一想”,就能让机械臂把食物送进口中。此项研究由段峰团队牵头,而他手中的这圈“金属丝”,正是介入式脑电传感器。

“脑机接口试验为人们带来了广阔的遐想空间,未来,介入式脑机接口或许还有机会在医疗领域大显身手。”段峰举例说,对于肢体运动受影响的脑卒中患者,可以在取血栓的过程中导入电极获取脑电信号,带动外围机器人靶向性地训练肢体康复;对于抑郁症等神经性疾病,也可通过加入缓释药物的方式,在紧急情况下挽救患者的生命。
段峰说,不仅是脑机接口,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未来,我们甚至还能将人类的思考、意识、记忆存储下来,就像《流浪地球2》中出现的“数字生命”丫丫一样。



TA们说






吴季:

很多年轻人最后走上科研道路,可能就源于上学时期的一个科幻故事、一本科幻小说。每个科幻作品都应该是构架在科学基础上的思想,科学知识是它的构架,是科幻依托的基础,要传达的思想则是核心。






三丰(张峰):

从以前科幻纯粹只是一个概念,到现在,我们已经发现未来科技所具有的可实现性,甚至已经达到了初步的实现。科幻是科技发展和创新的灵感、启发,也是帮助科研工作者去实现他们想要达成的未来的愿景。






段峰:

科幻与科技其实也是一体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往往始于一个大胆的想法。人类需要幻想,需要科幻。正是这些充满想象力的想象,才让未来科技和技术一步步走进现实。










记得把公号加星标,否则可能看不到推送哦


推荐阅读

跨越300多公里的生命接力!川渝CP,我磕了

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为活动!《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文化名城专班出品
策划 张魁勇 蒲薇 庄伟伟 段祯
记者 卢星宇
编辑 王戬
视频 罗皓
海报设计 苏莹
图据 受访者 部分图据新华社、人民网
审核 饶竹舟
监制 杨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