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丨胡洁人 李柳醒:“对分课堂”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以《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课程为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Author 胡洁人,李柳醒
“对分课堂”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以《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课程为例
第一作者介绍
胡洁人,复旦大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学,纠纷化解和矛源治理等。在SSCI和CSSCI期刊发表四十余篇论文,出版中英文专著四部。
摘 要:以“讲授”—“吸收” —“讨论”为基本模型、以本科法学通识课程《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的深度教学案例为例,构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思政立徳树人目标的教学机制。“对分课堂”成功将课程思政元素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对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完成这一目标的核心要素就是,教师作为引领者,建立与学生的彼此信任,在宽松包容的课堂氛围中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破解当前课程思政难以融入教学的难题。
关键词:对分课堂;法学课程;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来 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7卷第5期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自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来,全国各省陆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特别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课程思政理念为统领,梳理与重塑了各类课程体系。但是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较为生硬,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多为简单说教、生硬灌输,缺乏系统性、有机的融入和结合。如对南方医科大学等4所高校在内的2 954名在校学生开展的调查发现,影响思政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包括教材文字枯燥,理论与现实相脱节(54.64%)、灌输式教学模式(45.94%)以及上课照本宣科(26%)。如何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有效融入学科教育?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如何突破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本文通过对上海985高校T大学本科法学通识课《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的教学过程和案例的详细分析,发现以“讲授”—“吸收”—“讨论”为特色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将课程思政元素贯穿和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理念认同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同时,有助于规范和完善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课堂的快乐氛围。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课程思政建设
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对以灌输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一大超越,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突破,其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升其学习能力。对分课堂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流程清晰、简明易懂、即学即用,对教师而言不局限于学校类型、学科背景、班级规模等条件;第二,能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与合作能力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三,既可以保障教师知识传递的高效,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四,显著减轻教师的机械性教学负担,营造氛围轻松的教学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经系统听课以及自主消化吸收后的延时讨论,有机结合讲授式和讨论式教学的优势。自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首次提出该模式以来,已在全国上千门课程中得到应用。“对分课堂”应用于教学实践的相关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实践应用和总结反思三大类型。理论研究主要基于张学新提出的PAD概念演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在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式学习创新模式。实践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工科课程教学如基础物理实验证、环境化学、 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等 ,或语言类教学如大学英语、法语教学, 以及各类心理学的应用课程教学 。反思类的研究主要针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比如主要适合小班教学,对教师的知识深度、教学灵活度有极高要求,造成学生高度依赖教师的表扬,难以兼顾基础薄弱的学生,造成学生之间搭便车行为,等等 。此外,已有不少学者通过将对分课堂模式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提出基于PAD打造精讲、留白、实践、讨论、考核五大体系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已有文献对于对分课堂应用到各类学科的教学方法、机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提供了重要的观点和研究铺垫,那么,当前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是否可以同样通过对分课堂实现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解决课程育人规范性问题,解决育人成效问题,解决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实现这些目标,核心和关键就是在高校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由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的时间不长,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尚未形成具有针对性、较为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模式。不少教师在如何挖掘育人资源、把握课程思政的内容,尤其在专业课程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方面,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留有讨论的空间,正是这个自由空间搭起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桥梁。首先,可以让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准备讲授部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传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在PAD教学模式中,“讲授”和“讨论”环节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讨论、接受学生对知识和观点提出质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一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负责学生共性化的发展,学生更多的是负责自我个性化的发展,从而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而使其走向自我教育的学习。同时,在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沟通表达能力改进的同时彰显课堂的活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其次,“吸收”环节使得教学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将知识点、个人信念和国家的发展利益融为一体、内化于心。“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经过讲授、内化、讨论的循环,最终在吸收环节实现。再次,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也为当前的各学科教学方法提供了更为规范的借鉴和依据。对分课堂的运用要求教师设计好精讲内容,搭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将重点、难点讲透。同时要求教师设计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思考题,令学生在自主学习后经过归纳总结、分析思考回答问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把控时间,按讲授、自学和讨论的顺序严格执行,以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不受学校、学科、专业、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可以有效促进和提升各学科教学的效果,又提供了允许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发挥的空间。
因此,本文试图弥补当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空白,旨在通过有机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课程思政立徳树人的理念宗旨,并基于马克思主义认知的辩证运动过程即个体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理论,通过在包容、开放和安全的教学环境中完成“讲授”“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的教学,既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最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图1展示了对分课堂用于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框架。后文将详述具体应用的细节和方法。
二、对分课堂在法学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首堂课上的师生互动
由于《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是全校性的通识选修课,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第一节课上让每位学生作自我介绍并说明选这门课的原因和期待。特别针对理工科的学生,来自哪个专业以及为何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完全不同的课程来学习是学生分享的重点。这种方式便于授课老师了解每位学生的需求、期待和思想动态,有助于后期及时调整讲授方式和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在首堂课的学生叙述时,教师要积极地倾听,体验和感受学生的情绪,无条件地接纳、支持学生的表述,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和包容;在学生停顿、渴望回应或欲言又止的特定时机回应学生,不随意打断学生的陈述,这是因为良好的尊重是和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保障,也是营造安全课堂氛围的基础。(二)讲授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在讲授环节,授课教师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根据学生的反馈再讲解知识点。在每节课下课的时候,教师就本次课和下次课的内容进行开放性提问,让学生在巩固本堂课要点的同时又思考新的知识。在《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授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将本堂课知识点的理解、问题的想法通过写小纸条的方式反馈给授课老师,老师分析学生纸条上的内容,在下一次课做出解释并开展深入讨论。比如在讲述恋爱同居关系中女性可能受损的权利后,教师在课末提出一些衔接性的问题:“在未婚恋爱关系中涉及哪些权利和义务?”“如果出现权利受损该如何通过法律进行有效救济?”“在民法典背景下,如何有效避免恋爱关系中的利益受损?”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和思考未婚恋爱关系中的法律关系与婚姻关系中的法律关系所涉及的不同权利。(三)吸收阶段的师生互动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分课堂的“吸收”阶段分两个部分:一方面学生完全在课堂上通过老师讲解实现知识点的内化吸收;另一方面需要学生选取一个研究主题完成小组汇报和写出论文,在课外独立学习和吸收。要完成独立吸收部分,需要学生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通过阅读教材或者查阅网上的资料来完成。这种半开放型的问题探索和研究模式有助于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点,通过课上的讲授和课外的自主学习巩固理论知识,对研究的议题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在自主学习完成小组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与教师授课讲述的有矛盾冲突,教师需要通过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思考和讨论。学生在安全、包容的氛围下,更愿意经过与教师的交流、课堂的讨论、课后资料的收集来分析对相关事件的直观感受。他们经历一个认识矛盾发展的过程,将收集的感性认识加工和制作,最后在小组汇报和课程论文中形成自身的理性认知。譬如,在讲述婚姻关系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时,学生提出“人为什么要结婚?”“结婚的意义是什么?”“结婚前需要想清楚哪些问题?”授课教师针对这些问题,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调研涉及婚姻关系和问题的资料及信息,通过课堂讨论引发他们思考。此时,教师再告知学生婚姻关系的法律特征,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律条件,向学生传递结婚是神圣的法律行为的信息,强调在确立夫妻关系后男女所需要承担的权利、义务特别是责任。由此,令学生从法律角度更为明确婚姻的意义和对婚姻所需要采取的审慎态度。又如在讲述配偶权的缓解时,教师通过讨论配偶权受损的相关法律案例,令学生更为明确进入婚姻后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和纠纷,从而做到保护自己也尊重他人,建立正确的婚姻观,为其未来构筑和谐家庭提供思想指导。(四)讨论环节的师生互动
对分课堂讨论环节的内容,一部分是对学生脑海中的固有知识和原有意识形态的反馈,另一部分是对所学内容消化吸收之后的反馈。例如,在讲述“社会性别和女性权利”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为什么网上那么多人批评女权主义?”这个问题隐含了两个关键敏感点:一是如何正确面对网络言论;二是如何正确地倡导性别平等。教师通过反问学生“当你看到这些批评言论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你对这个问题有怎样的看法?”如此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要了解学生到底对女权是什么态度和看法,而是先疏导他的情绪,随后让学生理性思考,特别是自己该如何应对这类言论。基于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可以识别学生是否存在思想盲区和行为偏差。在了解了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后,教师可进一步询问:“那么你自己理解的女权主义是什么?”然后再从理论角度解释女权主义的来源、概念和不同的思想流派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见缝插针地将与女权相关的性别平等、保护女性权利的理论和思想融入教学,引导学生的意识形态,规范其思想认知和相应的网络行为。因此,在讨论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存在疑惑的问题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不断强调重点和难点,巩固知识点,同时引导和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由于有前几个阶段的铺垫,在讨论环节学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暴露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由此可以在彼此已经建立信任的基础上,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判断和认知。(五)课堂效果
在T大学《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的课程教学中,学生总出勤率达99.1%。由于课程运用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方式,并因地制宜地做了改进,课堂互动率达到100%。通过每一位学生的口头及书面反馈,基于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将女性权利的相关法律知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了以下课堂效果。首先,建立起师生间的信任关系和课堂安全感。学生A反馈:“老师您从来不去评价别人的想法,在您的课上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同时也能听到别人对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去了解别人的想法真的是一件有意思且有启发性的事!”课堂交流就像团体心理咨询一样,需要授课老师引导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创造安全的环境,让学生感觉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不随意评价、不说三道四,逐渐形成一种安全舒适的心理场域。例如,在涉及“恋爱同居关系中的女性权利保护”问题时,被问及“你是否接受婚前性行为?”在安全舒适的课堂环境中,每一位同学会乐意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少同学还详细说明了自己的具体想法、现实的冲突和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等等。一个可以自由发表想法的课堂不仅仅是安全的,也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个人隐私保护。学生B反馈:“……我们在课堂交流的时候不用担心信息会外传,老师非常注重关心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在尊重我们意愿的前提下开展交流。”又如讲述“家庭暴力”的主题时,在讲授和讨论环节中教师都会格外注意学生的心理情况和反应,避免学生由于观看视频、目睹暴力而导致其对未来择偶结婚产生畏惧和不必要的担心;同时,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经历过家庭暴力,授课中也非常注意避免对有过相关经历的学生形成二次伤害。选择该课程的男生也表示,会推荐更多的男生来学习本课程,因为他们通过家庭暴力、婚姻恋爱等主题的学习,认识到作为男生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些思考是他们过往学习中缺乏的。师生间的信任感是课程思政建设事半功倍的关键因素,彼此的认可才能令课堂交流畅所欲言,才能实现教师对学生润物无声的引导,才能达到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培养良好道德操守的教学目标。信任产生安全,学生体验到的安全感可以令他们更包容和接纳课程思政的内容。当大家卸下防备,用理解和共情去倾听他人的想法时,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思想,避免自己产生认知错误和行为偏差。
其次,增强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理论知识和问题意识是一门课程可以教授给学生最基本的内容。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很容易通过网络获得各类信息,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具有批判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学生C反馈:“这是我很有收获的一个学期,上了《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一课真真切切地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也改变了我很多想法!”学生D反馈:“我是医学院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老师教授的内容和同学们的发言不仅让我对相关法律有了一些了解,也让我对同居和恋爱有了新的理解。以前我以为同居是很不好的,觉得恋爱谈得越少越好,谈多了就显得太不钟情和不道德。但是通过学习我明白,其实恋爱也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原来恋爱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也是自己的一段重要成长经历。”单纯的灌输很难达到课程思政“立徳树人”的效果,而以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学会对问题独立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正确的知识、观念才会进心、进脑。例如,学生在小组汇报时选题研究校园性骚扰的防范对策,他们引用的案例均为微博、知乎或者是未经审核发表的网络流传电子书。这时,如果单纯地否定他们的资料来源可能造成学生较强的挫折感,也会导致他们感到盲目和无所适从。但若以提问的方式如“你的案例的出处是哪里?”“你觉得微博、知乎和未经审核发表的电子书的可信度怎样?”“你觉得这些内容都一定是正确的吗?”来启发学生思考,更有助于他们通过反思而自觉纠正错误的认知。针对当前网络中充斥的各种不良信息和错误言论,课程思政建设也受到巨大挑战。唯有通过增强学生独立判断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才可能有效应对互联网的负面作用,实现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而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再次,课程思政与对分课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了更好地达到课程思政在学生意识形态上的引领效果,《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课程将相关学科背景且担任辅导员的老师纳入了教学团队,令通识课的教学充分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辅导员作为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这对课程思政建设来说如虎添翼。而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于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方法上的指导意义。如在设计女性权利的职业保护问题的教学方案时,教师会问学生“毕业后有什么职业规划?”“对未来就业有什么想法?”大部分本科生回答准备继续深造,但对就业普遍是迷茫的态度。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结合国家的发展需求和相关政策规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纠正其对某些行业的偏见,令其乐意选择和投身国家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通过职业规划和劳动法的讲授,学生不仅了解了相关法律规定和对劳工的合法保护,更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埋下理想信念的种子。
三、实现对分课堂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
第一,在讲授环节如何有效挖掘和融入学科专业知识的育人元素。任何一门课程都包含有思政元素,要实现有机结合课程思政的内容,可以结合学科发展的使命和担当、结合校史院史类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成绩、结合课程伦理类和职业道德,等等。以《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一课为例,课程结合国家教育的目标、学校对本科生培养的目标、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教授过程中明确不同目标的要求,依据国家、学校和专业的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
第二,讨论环节如何突出价值引领。在对分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讨论的问题不急于回答,而是留出足够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令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将灌输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在价值引导中,特别强调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学术研究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及意识形态宣传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一课讨论“如何预防高校性骚扰”这一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先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如何避免性骚扰发生的建议。然后,教师提出“如果你是高校的管理者,你如何应对以保证公平公正?”这一问题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而不是仅仅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一味谴责实施性骚扰的教师及其学校,甚至在网上抨击事件、沦为网络暴力的施暴者。通过讨论交流,教师也可以告知学生遇到性骚扰可以依据哪些法律保护自己,如何看待遭遇的经历,如何保持好的心态尽力减少性骚扰造成的负面影响,等等,从而令学生形成新的思考和认知。
第三,吸收环节如何达到思政育人的成效。首先,应当对存在争议的观点深入讨论和引导,而不是避而不谈。要从专业角度出发,关注当下的舆论环境,捕捉同学们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并通过解释对其纠偏。对分课堂的教学方式在这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其次,吸收环节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对分课堂中引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分组演讲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沉浸式的思考和学习,分享自身的体验和看法,从而巩固知识点和检验吸收的效果。如发现学生存在理解错误或认知偏差,教师应及时矫正。
可见,通过对分课堂实现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在讲授环节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做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讨论和吸收环节运用好灌输和启发、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做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教师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方式将育人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以春风化雨式的教导和交流令学生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结论
通过对《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课程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到,在对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是实现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主体,需要首先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去设计课程,才能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准确识别错误思潮和言论,正确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同时,以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完善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课堂的安全快乐氛围,实现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理念认同的育人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落实课程思政不仅要从理想信念的角度出发,也要从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心理需求出发,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分课堂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更加通顺,促进师生之间建立尊重、理解和关怀的良好关系,让教师更加理解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把传授知识和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结合起来。对分课堂有效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师生间建立高度的信任关系、开展高效的互动,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心理沟通的技能提出了挑战。
本文基于对上海高校的教学案例分析也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由于法学通识课本身内容的特殊性以及对分课堂在法学课程教学中所具有的优势,令课程思政元素和法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融合相得益彰。但用对分课堂将理工科、医学类等课程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却相对不易。需要指出的是,由于T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选修法学通识课的学生有不少是理工科背景的,这类学生通过对分课堂教学,同样可以实现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不同专业的学生并不会影响对分课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效果和作用。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论是什么专业的教学都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通过对分课堂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以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提供一个方法上和理念上的参考借鉴,最终实现立徳树人的目标。特别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环境十分复杂,高校舆情事件增加,将价值、知识和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是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任务。
来源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7卷第5期
编辑丨赵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