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级学术裁缝必备书单》

花花花花总! 秃头研究所Monsters 2023-08-06


◼️ 各位学术裁缝请注意,如在阅读本书单及本书单推荐书籍时产生的心跳加速、头晕目眩、大脑宕机、呼吸不畅、难以入眠,入眠后梦见施拉姆找你一起编书、麦克卢汉喊你一起预言人类未来等现象,都属于大脑在接受了高等知识之后的应激反应。根据过往的临床案例,你可以试着暂缓阅读速度,如若症状依然没有好转,那么建议先停止阅读,并试图和自己的大脑对话,告诉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高级的、需要接受更高级别知识的,来自六月的大脑了”。


◼️ 来自六月的大脑在接受了基础传播学、新闻学、网络传播等内容之后,为了应对将来更多变的考题,也为了储备下更多的知识以便建立更完善的、关于人文社科的知识版图,为将来的学术裁缝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必要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六月到八月就是这个非常关键的「提升期」:如果说基础参考书是帮助你入门传播学与新闻学,告诉你这个学科在研究什么,有哪些关键问题,那么提升类书籍就是挑选学科中某些重要的研究视角,进行更全面的叙述。


◼️ 在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上,当前的传播学、新闻学都经历了来自新媒介与新技术的冲击,互联网技术以摧枯拉朽之力量将大众传播学和传统新闻学中所有辉煌的研究成果留在了过去,媒介的变化在呼吁学科的更新——而无数研究者们都秉持着这样的观点:学科的更新还需要回到学科的起源中,来自十字路口的传播学,还应该回到最初的人文社科中去——这也是今天媒介考古学崛起的原因。


◼️ 因此,一个合格的学术裁缝,应该是既能站在更具体的视角去感知学科中的每一个现象,也能站在宏观视野中理解人文社科与我们所学传播学与新闻的关系。



🐝

06/05/Mon.


本书单别名

揠苗助长书单!

@TuTouSuo™️ 


正是因为真正的学术裁缝需要的是新传学科与人文社科的双重视角,因此本篇「揠苗助长书单」我试图将这些书籍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学科拓展书目和「人文社科」的经典通识性书目,并建议大家将传播学新闻学专业书目当作主要阅读对象,将人文社科书目当作是阅读积累或者睡前助眠。


睡前助眠书籍大家随意这么看,躺着看坐着看、做笔记或者划划书本都可以——建议每天的时间不要太长,一天阅读一章会较为适宜。但与助眠的人文社科相对的,专业拓展类书籍,就需要大家认真进行阅读:


一般而言,新闻与传播的考研考试需要阅读的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参考书」,即目标院校规定阅读或者经验中普遍要求阅读的,诸如《传播学教程》和《中国新闻史》这般的书;另一类是「拓展书」,是不少高分上岸或者考较难院校的姐妹们可能会提及到的,诸如《对空言说》《传播学史》这类书。

说实话,这类书籍本身的确有一定难度,以至于我们很难在考研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正确的发挥这些书的价值,而只能浅尝辄止,甚至断章取义的进行观点理解和词句摘抄。

这么做的原因在于,这些书本身就已经是建立在相对比较完整的传播学、人文社科学等基础框架之上的,对于某个具体问题和具体视角进行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但考研前期有时间阅读他们的时候,我们的学科认知框架还不完善,所以无法做到真正深入的理解,而考研后期当框架完善的时候,我们的所有时间也都不得不留给写题和背书。

这样的矛盾带来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一方面大量的阅读自然可以拓宽知识面,可以看到更多的学者、专家的见解和看法,从更广阔的视野上去了解、认知、审视这个学科。作用之二对考试而言,如在正确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但另一方面,深度的知识对于跨考、基础不扎实、时间不够用的同学来说,反而会导致基础不扎实、过度批判、对理论理解不深入等问题——以致所有的观点都仿佛摇摇欲坠的空中阁楼,写作中堆砌大量看似高级的理论,在老师看来反而是幼稚的掉书袋,最后就是真的揠苗助长,死在水里。

因此,与现有知识体系融合式的阅读是目前最有效的阅读方式。

*
本书单使用说明

给大家几种阅读意见,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复习情况和理解能力,以及我下文对罗列参考书的特点、内容的总结,适当的为自己的复习添砖加瓦。

第一种:整体提升

这种方法适合复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假如在五月左右已经阅读完了全部的参考书,并觉得自己的理解能力完全足以支撑进行额外的阅读,则可以在六月和暑假期间补充阅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以帮助自己做更全面的提升,为九月之后的写题、思考问题打基础。

第二种:部分补充

这种方式同样适合复习进度正常,但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较强、阅读速度较快的同学,对现学的知识点进行课外的补充阅读。比如在读《范式与流派》时,可以补充阅读刘海龙老师的《重访灰色地带》,比如在对传播流派有些模糊不清时,可以用胡翼青老师的《西方传播学史手册》进行派别梳理,比如在阅读完《新闻学概论》却觉得缺少一些对当下新闻业的反思时,就可以读《新闻业的救赎》——更好的去完善课本的知识体系。

如果大家的目标院校是类似北大新媒体那种社会学属性极强的、浙江大学那种强调思辨能力的,南京大学那种强调学术素养的院校,那么这些书于你而言就不是揠苗助长,而是居家必备。 另外,二战的朋友,在已经有基础的情况下,进行知识拓展绝不能只将目光放在热点论文上,理论专著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至于其他朋友,根据自己的实际复习情况与我每本书的建议适当选择,如果真的觉得自己是小弱鸡,量力而行即可。

核心宗旨一:适当揠苗助长,健康学习生活,如产生不适、自我怀疑等各种不良情况,请及时前往秃头所找花花就医。

核心宗旨二:收藏-在看-彩虹屁-收藏之后一定要随时拿出来看看啊!特别是在六月到七月,书看完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拿出来看。







🧻 专业类提升书目

🕳️ / TuTouSuo/成为下一个施拉姆!



◼️ 刘海龙教授给你整的传播理论大集合


“随时准备检验,所有暂时成立的知识。”罗布·安德森和维罗尼卡·罗斯提出了在阅读传播理论时应该考虑的六个重要的伦理原则中的「检验成立的知识」作为引言,因为这本书时时刻刻,都在将「传播学」作为一种「现象学」和「社会学」,在每一章的前言中用作者对身边故事的观察,展开对于「传播无处不在,个人经验的评估与检验无处不在」的论证,再由故事,到旁征博引的传播学理论与研究分析。

这本书去年我与它奋斗了半个暑假,又爱又恨:丰富的引证,多元的视角,全新的剖析框架与由浅入深的清晰逻辑都让它可以被称之为是一本优秀的「传播学读本」:用最合适的逻辑、最通俗的语言和一些适当的小故事,或者说案例来解释晦涩的传播学理论,让传播真正作为一种现象落到了实处。

用刘海龙教授在译者序里的说辞:“本书的修订增加了许多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理论发展的内容,并且在讨论里增加了「技术探索」,以探讨技术对理论的影响,尽可能的回应现实。因此《传播理论导引》将人的社会交往、关系与社会结构作为考察中心,不像以大众传播为中心的传播理论教材从大众媒介视角看新媒介的误区,避免了仅仅从信息效果和影响的角度来理解传播。“

如此一来,既有理论汇总,又有新媒体时期的理论,还有新的视角——这不等于是《传播学教程》+《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新媒体导论》——如此美妙。

更有价值的是,这本书以「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这样清晰的线索,直接把每一种传播类型中的理论(远比任何一本基础传播学读本都要多和丰富的理论)做了非常完整的叙述,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本丰富的传播学理论大百科。非常适合现阶段,在掌握了一定传播学知识后,进行拓展性学习。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适合在基础传播学读本读完,有了一定传播学学科框架之后,用这本书来进行视野的拓展。个人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先阶段就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再一次巩固和回忆基础传播学,并完善传播学的学科框架,或许是一次重要的查漏补缺。



◼️ 胡翼青教授给你整的传播学派大合集


和刘海龙教授的《传播理论导引》很相似,这也是一本详细的、按照一定分类标准展开的传播学理论类工具书。

这本书真的还挺好用的——因为这本书是以每一个传播学学者为逻辑展开的,就像一本巨大的纪传体史书一样,包罗万象的呈现了从实证主义到批判学派再到技术学派以及新闻评论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等所有对传播学有建树的学者及其他们的理论贡献。与其说是一本读物,我觉得作为工具书而言更加恰如其分,按照目录索引学者,哪个人的哪个理论不明白就对照着目录查找谁,特牛逼,是学传播学居家必备的重要课外书。

而且!胡老师的导读叫《传播学研究的星空》!这名字不恰恰也是我们浪漫主义的佐证嘛!后记同样也满是人文与学术情怀,字里行间皆是崇高感和使命感,会让你觉得你就是这宏大学科里,一个努力触碰星空与边界的人。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适合在入门传播学后,和《范式与流派》一起,搭建更加全面的传播学框架,在五六月或者暑假做专题时进行深入学习。建议言简意赅的手册综述看做是给每个学者搭建的“个人框架”,坚固了个人框架之后,可以往里面填充很多内容。或者可以作为《传播学教程》和《范式与流派》的补充。当然也可以作为索引类的工具书,随时随地查漏补缺。



◼️ 像看八卦一样学传播学史


罗杰斯这本书以人物传记为核心的传播学发展史,涉及到的人物都是经验学派的大佬,本书可以说是对经验学派的补充读物。书本身很好读,作为传播学史的入门读物(传播学史本身也不涵盖在基础传播学范畴,已经属于额外拓展啦),他写的真的算是通俗易懂的,偶尔还有一点点小八卦调节一下气氛,而正是这种不严肃性也被很多学者诟病为乱攀关系。但他又不好读,出场的学者太多,人物太杂,理论涵盖量确实比较低,最后看完之后你可能只记住了大佬们的八卦,而完全忘记了还得学知识。

作为入门读物可以,作为休息读物可以,强烈建议爱好吃瓜,没事不好好搞学习就喜欢聚众吃瓜的人读一读,反正都是吃瓜,吃点有学术水平的不是两全其美嘛——况且,如果本身带着工具性的目的去阅读,在吃瓜的过程中顺便了解了传播学史发展,不是也美滋滋。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适合每晚读点八卦,也可以结合《传教》《范式》中对大众传播功能沦和效果论阐述,进行补充阅读。



◼️ 麦门!别担心,麦克卢汉会出手!


老麦经典作品,业界对这本书的评价之高,大家一起欣赏:《理解媒介》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重要思想著作之一”。这是神使墨丘利的杰作,洞悉未来,深入分析,是思想史转折的路标。


对媒介技术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论述,详细的阐述了技术、媒介与人的互动关系,媒介不仅是人的延伸,媒介也是人的自我截取——从信息茧房和算法的角度来看,老麦确实是预言家了。


麦克卢汉将传播媒介作为主要动因,以异乎寻常的方式解释历史。他认为,媒介是塑造历史和社会的隐蔽力量,常常被人忽视;麦克卢汉邀请我们抛弃旧的思维习惯,采纳感知知识的新标准——很牛逼嗷!但是说实话,这本书真他喵难读啊!尤其是里面涉及到的对科技的描述、对未来的假设、对科学的预测——我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凯文凯利的《失控》:凯文凯利可以做出蚂蚁在月球安装通风系统这种奇奇怪怪的预测,老麦真的和他不相上下。但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很有价值的,对于整个媒介技术学派而言都是非常经典的著作。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对媒介技术学派核心思想的综述和总论,可以在理清楚传播学所有理论、流派的基础上,作为对技术学派的单独补充。毕竟媒介技术学派在当下,要比另外两个学派占据了相对更多的讨论空间,适合暑期慢慢阅读。



◼️ 神书,难读的那种神!


交流的发展、传播的发展、实证主义研究下的传播学,阐述了传播观念的历史沿革,而且旁征博引,论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化乃至法学与技术史领域,将传播的视域追溯至西方思想中那些最根本的问题。


纵然约翰·彼得斯用了洋洋洒洒的文字向世人论证“因为欲望而产生的交流和关注并不是真正的沟通,更不会带来被理解的幸福”。甚至于他认为交流不过是两颗人类的脑袋借精细无误的符号手段产生的虚拟接触,最后更是把所有关于交流的所有反向诠释命名为《交流的无奈》——再版时改译为《对空言说》——但这都不影响在人类延续千年所建构的文明中,思想和观念碰撞,自由和权力的抵抗,欲望和想象的呼喊,文化和意识的流淌,都是从「交流」开始的。

可以说,这本书从古希腊开始缓缓展开图卷,讲传播的起源,讲交流的意义,讲哲学讲媒介讲技术,整本书的最终停在了实证主义,但即使停在了二十世纪,他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传播学专著。怎么说呢,《对空言说》为突破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研究传统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也因此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传播学观念史的梳理本身就内嵌着一种分裂:技术与诠释的天然深渊。解读观念的部分都闪烁着深刻的洞见与智性的美妙迷狂,甚至能从口语与书面交流中引申出象征意味的父子关系、乱交关系,想象力爆棚。并且全书翻译流畅,确实是对得起这个评分的超牛逼内容。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适合有一定学科基础的、二战的、要考传播学学硕、学校考题较深且传播学历史与思辨性有较高要求的院校,比如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深圳大学等院校。除此之前,建议考完试之后,准备复试的时候再进行阅读。



◼️ 第二神书,越来越神和难!


还是约翰·彼得斯,还是那些关于传播与社会的深沉问题,只不过2020年出版的《奇云》要探讨一些更时髦的,更前沿的问题:如果用翻译者邓建国老师在《奇云》这本书的分享会上的内容来解释,或许会更好的理解何为奇之云:

邓建国老师用书中两个例子开始他的分享,第一个例子是Wi-Fi和wife ,在有Free Wi-Fi的地方,Wi-Fi却错打成了wife,他想表达Wi-Fi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媒介了,而过去我们视为工媒介具,现在则逐渐扩展,将我们卷入;第二个例子是《一个关于爱与黑暗的故事》一个小说,书中的父母住在耶路撒冷,而他们的亲戚住在特拉维夫,时间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每周他们都要打电话,每次打电话前都要写信,他们打电话聊天的内容都是一些问候,可他们依然要打电话,是因为他们想听到对方的声音,呼吸……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媒介不仅可以传递信息,媒介即存有/存在。

那么《奇云》在讲什么呢——在讲传播的扩展,与媒介的延伸——近年来跨学科研究著作频频问世,而《奇云》也是跨学科的研究著作,“它无法被归于任何已有的图书类别,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体裁。”彼得斯这本书似乎也创造了一个新的体裁。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这本书我们今年寒假做了带读!的确在带读的时候就被反应确实有些难度,因此建议和上述《对空言说》一样,建议本书有基础(二战),或者是考头部院校的传播学学硕可以在这个阶段进行阅读,不然可以适当的考虑初试结束后再阅读。


◼️ 新闻的挣扎与不满

“如果说新闻有一套自己的意识形态,那一定是温和主义。”

《什么在决定新闻》聚焦于新闻行业的控制研究,用一系列实证调查和内容分析,从新闻、新闻从业者、新闻政策三部分,论述覆盖了文本呈现、生产者考察及宏观政策。分析其中的逻辑不难发现,这三部分背后是新闻学研究中“文本—生产者(主体)—政策(环境)”的由微观至中观再至宏观的走向,甘斯自己也直言,这本书的初衷是有关美国全国性的新闻生产流程中的所有参与者的社会学分析,它包含了全国性新闻机构、新闻从业者、消息和受众,也试图回答如何判定什么是新闻,以及这些新闻如何被报道。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建议作为《新闻学概论》的补充阅读,会比较难读,一定要完整的学完传播学和新闻学之后再阅读,会更好的体会其中涉及到的大众传播、新闻与受众、与权力机构的关系。


◼️ 查阅新闻就是捡拾贝壳,倾听海浪

查阅新闻就像把一枚海貝貼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將自己淹沒。借由那些更为沉重和駭人的事件,我们得以将自己从瑣事中抽离,让更大的命題盖过我们只是聚焦于自身的忧虑和疑惑。一场饥荒,一座洪水淹沒的小镇,一个在逃的连环杀手,一屆下台的政府,某经济学家对明年救濟人口的預測——這樣的外界骚动也許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好以此換取內心的平靜。

这本书里有几个点非常的好,分享给大家:一是政治新闻不妨娱乐化,二是经济新闻不妨非数据化,非理性化,三是国际新闻不妨游记化,四是灾难新闻不妨旁观者化。对铁板一块的类型新闻提出质疑,正视人性中的劣根性,将新闻视作治愈系文本,祛魅,拒绝道貌岸然的严肃,使得本书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倒也没有到精彩绝伦的地步。

现代世界让我们发现,要削弱人民的政治意愿,有些力量远比新闻审查更具危害,也更加愤世嫉俗,那就是——以足够紊乱、零碎和割裂的方式讲述事件,让多数人对政治感到困惑、乏味和分神,以至当面对最重要的议题时,都没有了持续关注的能力,无法摸清来龙去脉。这本书中描绘的,新闻的喧嚣与纷杂,也是当今时代我们面对的,所以可以读一读。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在搭建完完整的新闻学框架后再读,因为部分观点比较新,可以构成对新闻学框架的更新和补充。



◼️ 美国新闻业,是镜子也是黄金年代

书其实没有名字可爱:新闻与民主、新闻与政治体制的关系、新闻界又是如何反哺民主、进行政治监督的。

作者迈克尔·舒德森,他的涉猎范围真的很广,从传播写到新闻写到广告,哪哪都能看见他:说实话舒德森的每一篇论文都富有洞见,但总是显得有些散乱。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美国新闻与民主的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毕竟国体不同,这本书里的很多东西都不能放在今日,放在中国环境下来看,而且单纯说民主的话,我感觉他写的也不如《民主的细节》——不过业界对这本书评价颇高,可以一看。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结合新闻学中新闻体制、控制等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但毕竟书里说的是美国体制嘛,如果想了解中国体制下新闻与政府的关系,也可以上知网搜「马新观」,你会得到你想要的:)



◼️ 一本教你「重建附近」的非虚构

非虚构写作作品特别多,《冷血》《巴黎烧了吗?》《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但唯独这本《被仰望与被遗忘》是我的心头好。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话,我觉得特立斯有一种独特的镜头感,他不仅应该是一个文学家,也应该是一个摄影师,他笔下的纽约是常人无法看到的、写实摄影集一样的城市。无论是纽约的猫还是清早8点的电影院,修桥工的工作与独白以及各种通过数字展现出的城市的庞大和复杂。

在任何情况下,如果推荐非虚构作品,这本书一定是第一名,因为它的写作手法、它对城市的纪实性陈述,都在构建我们今年时常提到的一个社会学概念「重建附近」:去观察身边人、感知个体故事,而不是宏大叙事。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没有学术意义和应试价值,但是读这样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 人文社科提升书目

🕳️ / TuTouSuo/成为下一个马克斯·韦伯!



◼️ 假如你需要一些社会学补充

社会科学家应该具备高瞻远瞩大开大阖的胸怀与气魄,勿使社会研究成为各式权力的俘虏与帮佣,陷入玄虚和琐屑,而是要让它真正具有改变既定社会结构的能力,重新焕发理性和自由的价值,从记者到学者,从艺术家到公众,从科学家到编辑,都越来越期待具备这种心智品质,不妨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这本书是特经典的社会学著作,但传播学和社会学本身就是很相近的一个学科,就比如这本书的作者,赖特·米尔斯,其实就是你们很熟悉的那个,在《传播学教程》里出现过的,提出大众传播四功能说的赖特。所以如果我们想真正的拓展知识面和学科面,那这本书可以好好读一读,整本书以赖特的批判(吐槽)过去社会学的循规蹈矩为主,但正是在批判中,他重塑了整个现代社会学的根基——虽然我读完后,觉得我没有想象力。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作为知识拓展和补充进行阅读,并且赖特所用的批判角度,也同样适用于对传播学的批判(注意是批判传播学,不是批判大众传媒,批判学派是批判大众传媒的,完全是两回事哈。适合北大新媒体等社会性很强的院校阅读,也适合想要尝试入门社会学的人阅读。



◼️ 我猜测你需要一份人文社科词典

这本书我记得班班也推荐过——当时我和她一起在旧书书店里淘换到了这本书,简单的翻阅了一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简直就是写推送神书」。作者汪民安教授除了这本书以外,其《论爱欲》和《现代性》也是非常精彩的书,美而有力度。

说回这本书,它可以称得上是一本社会学概念词典,其中按照字面顺序,把所有和社会学、文化研究相关的词汇进行了逐一解释,如「暴力」「批判」「上帝已死」等词条都能找到非常细致、引经据典式的分析,因此与其说这是一本可阅读的书,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可使用的、工具性的书籍——更是我们在后续试图将传播学和新闻学学习拓展到更广阔的人文社科视角时,必备的一本书。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这本书不建议直接进行阅读,而是建议在后续学习传播学内容研究、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批判学派等视角时,用这本书来进行概念性的补充,它就是一本词典,因此当作词典使用它才是最好的方式。


◼️ 关注个体,是这个时代的新叙事

2023年,小董老师在微博里说:在我们身处的社会中,并非每个人都因为它们变得更好。我们要去找到这些被留在旧世界的人,在变革中被遗忘甚至牺牲的人。用我们在论文中讲过的话:“去进入这个社会的巨轮内部,寻找因摩擦而疼痛的一颗颗齿轮。”研究者应该与宏大的赞叹保持距离,去触摸坚硬、感受冰冷、倾听疼痛,让理所当然的被重新质询,让消失不见的被重新看见。

而这本书,就是在履行这一使命。

书里说:对此我们必须深知,伴随个体化而来的恰恰是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的矛盾和冲突;正是以个体化为信仰,人们才会质疑组织制度中的那些集约化措施;正是以个体化为信仰,人们才会始终不懈地追求本人的解放;也正是以个体化及其应许的光明前景为信仰,人们才会积极地改变资本主义和保守主义为根基的旧秩序,从而向关注个体、尊重个体的新社会迈进。所以说,「个体社会学」的研究意义。它不仅是一次社会学研究视角的转变,更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对社会学科关怀的加持。

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形成,不断地发展,正是个体在其中流动、演变。关注个人,关注 他们是怎样成长的,关注他们的价值。我在这本书中,也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为何会成为现在的样子,更迫切地知悉了现代社会的运转规律,更明确地懂得了,他人和自身的关系。

社会学的价值,传播学的意义,所有的这一些总和起来,或许就是那些理工科无法触及的人文社科的感动,是点点星光流动的感觉。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适合作为拓展书目进行阅读,为你提供另一种,从普罗大众看待传播与社会的视角,可以在暑期进行阅读。



◼️ 我近期读到最棒的书!

这本书早就名声在外,可惜我是最近才开始陆续进行阅读,谁知道一看就停不下来,刘瑜老师一贯犀利且通俗的风格,把「政治」这一无聊的话题拆开了,为你重新定位历史坐标和时代坐标,又用非常多有趣的、创造性的观点,来拓展原本局限而贫瘠的认知。

“全球在变得越来越和平,就连至今仍然有战火的阿富汗,2001年到2019年其死于战乱的人数都从1978年-2001年的200万变成了15.1万。而我们之所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天生更关注现实而不是历史,而且我们习惯于用理想而不是过去衡量当下。”

“全球化之后中国变成了世界加工厂,我们无比认同这一点,但可能谁都想象不到,美国的部分白领阶级却为此遭遇了大量的事业和经济的重创——全球化是一种视角,思考全球化就不能只看到全球中的某一个国家,而需要看到「全球」这个整体。”

“有没有可能,在过去的100年世界里民主的思想传到了100多个国家,但这并不是因为人们渴望民主,而是因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刚好是一个民主国家。

这些观点我便读便觉得,今年的国际传播课程应该可以讲的更丰富一些,而在目前各个院校普遍关注国际传播的当下,这本书值得一读。

◼️ 阅读阶段与使用方法:建议直接进行阅读,同时摘录相关语句,适当的备注你的想法即可,书本本身就很通俗,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框架撰写,摘录就已经足够了。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 ᵒ̴̶̷̤ꈊ˂̶̤̀ )✧



☾˚‧º· ☾˚‧º·

「24届/春日基础班」


梳理重点内容

将理论落回生活



♡+♡=♡²

「2024/公开课/再建巴别塔」


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

追逐独立,畅意自由




「2024/TuTouSuo/全程班」


将真空理想连接现实

以理想入世对抗荒谬世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