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检察》2022年第7期要目

人民检察杂志 人民检察杂志 2023-03-25

目 录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能动发挥检察职能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尹伊君

法学专论

公益诉讼立法破局关涉的六个基础性议题

湛中乐

派驻检察的职能定位研究

周 伟 吴飞飞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研究专题

少捕慎诉慎押的规范解读与实践路径

黄晓亮 刘晓航

少捕慎诉慎押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契合及适用

吕天奇 贺英豪

少捕慎诉慎押视角下酌定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商凤廷

观察与思考

检察机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

——以人民监督员制度为视角

 郭 冰

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路径选择

周 虹

检察聚焦

解密检察公益诉讼发挥治理效能之钥

胡卫列 杨建顺 练育强

前沿动态

域内外专家共享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预防性公益诉讼之策

——生物多样性保护暨预防性检察公益诉讼研讨会综述

李元泽

权威解读

《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解读

王 佳 邱晓晴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新解

健全信访案件法律监督机制的历史考察和现代借鉴

汪世荣

域外法治

意大利刑事协商程序及其启示

施鹏鹏

法律文书工作文书指南

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的撰写要点

解文轶

xx省xx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

书评·心得

类型思维在刑法学上的壮阔前景

——简评杜宇教授的《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

刘仁文

观点撷要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重在精准

马怡梦 王 菲

检察机关能动履职减少再犯罪的发力点

吕 献 揭 萍

准确把握检委会与检察官、检察长权力界限

王新建

检察听证应注意避免形式化倾向

林晖 涂子涵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能动发挥检察职能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摘 要:对于检察机关而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是检察机关的法定职责,也是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检察机关应能动发挥检察职能,找准路径方法,积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保障企业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服务保障企业创新发展,着力减轻企业涉诉负担,加大对企业的普法力度等。此外,可从建立完善检企联络机制、协同服务机制、素能提升机制、考核促进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建立完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机制平台,以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法治化 营商环境 企业 能动

作者简介:尹伊君,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法学专论


公益诉讼立法破局关涉的六个基础性议题

摘 要:公益诉讼在我国经历十余年的发展,从局部试点到全面展开,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共识,公益诉讼的专门立法因此具备了现实可能性。与此同时,现有立法规则的分散化呈现规则供给不足的问题,且难以凸显公益诉讼个性化的诉讼构造特点,对其专门立法加以讨论亦有紧迫必要性。在具体立法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与行政诉讼、检察公益诉讼与社会组织公益诉讼、基本法与单行法、事后救济与综合治理六对关系,以便更为稳妥、高效地推动公益诉讼的专门立法。

关键词:公益诉讼 专门立法 行政诉讼 主观诉讼 客观诉讼 检察公益诉讼

作者简介:湛中乐,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法争议与公法救济研究》(16JJD820001)的成果。


派驻检察的职能定位研究

摘 要:运行多年的派驻检察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制度优势,但也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应当夯实“巡回+派驻”的监狱检察监督模式,加强巡回检察和派驻检察有机结合,提升监狱检察监督整体质效。派驻检察要通过日常监督、保障巡回检察开展,以及支持和配合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发挥监督基础作用。科学界定派驻检察的职能范围应当围绕如何充分发挥监督基础作用展开。

关键词:派驻检察 巡回检察 监督基础作用 职能边界

作者简介:周伟,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一级高级检察官;吴飞飞,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主办检察官、二级高级检察官。

本文系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重点调研课题《派驻检察的职能定位研究》的成果。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研究专题


少捕慎诉慎押的规范解读与实践路径

摘 要:党和国家提出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是对当前乃至未来的犯罪生态状况作出的准确判断,是在社会发展与犯罪控制之间保持有效动态平衡的重大举措。为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有必要在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重塑社会危险性作为衡量标准的核心地位,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善用起诉裁量权。同时,有必要对落实少捕慎诉慎押政策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以确保在刑事诉讼的具体环节中贯彻该项政策,兼顾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少捕慎诉慎押 羁押必要性 社会危险性 人权保障

作者简介:黄晓亮,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航,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少捕慎诉慎押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契合及适用

摘 要: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很多方面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在办案中,检察机关应当全面充分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一方面,充分发挥认罪认罚程序从简与实体从宽的司法效能,转变办案方式,将引导侦查、当事人和解、控辩协商等办案机制综合运用、统筹实施,依法减少审前羁押;另一方面,注重非羁押办案模式下的配套制度建设,将检察听证、认罪认罚自愿性保障、羁押必要性动态审查、柔性监管等制度性措施融入具体办案,在“捕诉一体”刑事检察体制下规范精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关键词:少捕慎诉慎押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融合

作者简介:吕天奇,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贺英豪,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人民检察院干部,全国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


少捕慎诉慎押视角下酌定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摘 要: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中,“慎诉”是一项重要内容,贯彻“慎诉”的关键是行使好不起诉裁量权。不起诉裁量权的行使主要在于运用好酌定不起诉制度。但当前酌定不起诉长期处于适用率较低的状态,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除了理念有待更新外,还有适用标准、评价支持体系和后续衔接机制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建议从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与行政处罚衔接及增加其他处罚措施等方面入手,推动酌定不起诉制度的有效适用,促进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全面落实。

关键词:慎诉 酌定不起诉 配置机制

作者简介:商凤廷,河北省人民检察院雄安新区分院三级高级检察官。


域外法治


意大利刑事协商程序及其启示

摘 要:1988年,意大利刑事诉讼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全盘引入了“当事人主义”的理念和技术,同时亦建构了包括刑事协商程序在内的特别程序体系,以应对程序正当化所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在类型上,意大利刑事协商程序可分为传统型的刑事协商程序和扩大型的刑事协商程序,后者可适用于特别严重的犯罪,这在职权主义国家较为罕见。为避免刑事协商程序被滥用,损及实质真实,意大利立法者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对刑事协商判决所提起上诉或撤销审之诉受到很大的限制。中国应在准确认知的前提下进行批判性借鉴,以完善时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关键词: 刑事协商程序 扩大型 传统型 认罪认罚从宽

作者简介:施鹏鹏,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域外检察职能比较研究》(GJ2021B08)、2021年北京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专项重点项目《域外检察制度现代化研究》(21FXA001)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徐贺

相关链接

《人民检察》网络微信端征稿启事


关于我们

《人民检察》创刊于1956年6月,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以“交流经验,指导业务”为办刊宗旨。它关注检察改革,探索法学新知,交流工作经验,解析司法疑难,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投稿邮箱:rmjcwlb@126.com    rmjcbjb@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