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检察》2022年第8期要目

人民检察杂志 人民检察杂志 2023-03-25

目 录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检察机关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研究

朱雅频

“四大检察”促进诉源治理研究专题

刑事检察能动履职促进诉源治理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苗生明 刘 辰

检察建议抓前端治未病的优势与落实

元 明 薛 慧

民事检察精准监督溯源而查溯源而治的工作进路

李 萍 许庆涛

行政检察溯源治本的理念引领与实现方式

张立新 刘 浩

公益诉讼检察在诉源治理中具有独特的制度价值

胡卫列 王 菁 裴铭光

探索未成年人保护诉源治理“新范式”

那艳芳

观察与思考

流量劫持的刑法应对

吴沈括 李 涛

优化办案模式 强化法律监督

——以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为切入点

张 为 吴海伦

疑案精解

制售“防伪四件套”并伪造鉴别服务平台的行为如何定性

涂龙科 刘太宗 孔 雁

侵犯商标权犯罪相关疑难问题的法律分析

王 迁

实务研究

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受理相关问题探讨

陈鸷成 刘文峰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认定难点及破解

李 川 许正胜 苏学峰

调查报告

检察官助理职业发展实证分析

朱建华等

利用虚拟币非法支付结算的刑法处置

桑 涛 夏立强

案例评析

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原理及其规则

李 昱

贷款人与银行信贷决策者串通骗取贷款行为的认定

周甲准 黄 勇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新解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基因

张福坤

观点撷要

污染环境罪立法仍需完善

李 涛 刘世虎

多维度审查证据  提升补充侦查效能

姚晓东 朱子恒 马艳飞

落实“两规则两指引”  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饶学兵 钱 曦 张晚婷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检察机关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研究

摘 要: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事关检察制度效能发挥,直接影响检察机关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工作成效,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当前,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因监督事项区分“重大”与“一般”而有“办案模式”与“办事模式”之别,但部分具有重大监督事项性质的案件复查、评查以及问题线索核查仍游离于办案之外,既缺乏监督程序规制与程序公正保障,又影响检察监督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中结构要素功能的发挥。为此,亟须推进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的法治进程,按照正当程序要求加强制度设计与安排,推动新时代检察监督工作回归“监督之治”。

关键词:重大监督事项 案件化办理 调查核实 监督法治化

作者简介:朱雅频,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四大检察”促进诉源治理研究专题


刑事检察能动履职促进诉源治理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摘 要:面对新时代我国犯罪治理与社会治理的新要求,刑事检察工作也将进入新阶段。诉源治理工作通过诉讼内外多种治理手段预防、分流、处理刑事案件,减少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或分流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案件,是刑事检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体现抓实“抓前端、治未病”。刑事检察通过诉源治理可有效缓解诉讼压力、减量提质,推动案件矛盾化解,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时代司法需求。

关键词:刑事检察 诉源治理 社会治理 诉讼分流

作者简介:苗生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一检察厅厅长、一级高级检察官;刘辰,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主办检察官、法学博士。


检察建议抓前端治未病的优势与落实

摘 要: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主动参与诉源治理的重要体现,是推动优势互补,加强工作合力的有力举措,对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新的更高需求,实现双赢多赢共赢发挥着重要作用。检察建议的法律性、预防性、灵活性等特点在推进诉源治理方面具有优势。针对当前以检察建议促诉源治理存在的意识不强、制发质量不高、督促落实不到位等不足,检察机关需要提升对新时代检察建议工作推进诉源治理的认识,以抓规范、抓质量为核心,努力提升检察建议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做实检察建议效果导向,以检察建议的“刚性”推进诉源治理的实现。

关键词: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 诉源治理 制发质量 效果导向

作者简介:元明,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厅长、一级高级检察官;薛慧,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检察官助理。


行政检察溯源治本的理念引领与实现方式

摘 要:促进诉源治理是新时代行政检察工作的使命担当。行政检察基于“一手托两家”的职能定位,依法能动履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坚持以系统监督为导向,通过探索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开展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和类案监督等实践路径,运用调查核实、公开听证、释法说理基本方式,把监督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促进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行政检察 能动履职 诉源治理

作者简介:张立新,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厅主办检察官,二级高级检察官;刘浩,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厅检察官助理。


探索未成年人保护诉源治理“新范式”

摘 要:检察机关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统筹发挥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作用,以依法能动检察履职促进涉未成年人案件诉源治理。一方面,应当适应有关工作的新要求,发挥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的特色优势,凝聚更多更强的治理合力;另一方面,需形成全新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理念,探索能动履职“新范式”,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定位”“系统思维”,多措并举开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格局。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 诉源治理 能动履职 系统思维

作者简介:那艳芳,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一级高级检察官。


观察与思考


流量劫持的刑法应对

摘 要:当前,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一些不法分子试图通过流量劫持的方式提升网站流量,对此,立法者通过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增设条款的方式予以回应,为流量劫持行为入刑作了铺垫。就流量劫持行为而言,其需在缺乏授权的情况下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正常运作来实现,一般应定性为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但如果行为人因技术上的不当操作或其他原因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遭受破坏,则可能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关键词:流量劫持 数据法益 罪名适用

作者简介:吴沈括,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涛,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本文系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网络犯罪研究课题《流量劫持的刑法应对》(GJ2020WLA02)的成果。


实务研究


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受理相关问题探讨

摘 要:《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的实施,对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受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受理规则的新变化主要是明确了申请监督期限、同级管辖原则,调整了不予受理情形、新增了受理救济机制等。实践中,对于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受理审查的具体标准,以及申请人对依职权监督类案件提出监督申请、同一案件多人多次申请监督等疑难问题,仍有必要讨论应对之策。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检察监督 案件受理

作者简介:陈鸷成,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副厅长;刘文峰,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三级高级检察官。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认定难点及破解

摘 要: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规定的修正,部分解决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认定困难与量刑偏轻问题,但司法实践中仍存在对低幼儿童保护不足、特定性同意认定难、倾斜性保护有待加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基于未成年人性自主决定法益的保护需求,体系性地把握不同年龄未成年人性自主能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的司法解释和立法规范;另一方面,需要突出未成年人特有的性健康成长法益保护需求,按照未成年人性健康成长的自然规律完善相应的罪刑规范,形成量刑级差和专门保护对策。

关键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性自主决定 健康成长权

作者简介:李川,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正胜,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检察院调研员;苏学峰,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本文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课题《预防与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综合机制研究》(GJ2019C28)、2020年江苏省人民检察院课题《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构建》(SJ202026)的阶段性成果。


调查报告


检察官助理职业发展实证分析

摘 要:检察官助理职业发展情况,事关检察司法办案质效和检察队伍建设水平。目前,检察官助理总体上呈现年轻化、学历高、多数已从事多年检察业务工作等特点。但在职业发展方面,存在基层检察官助理等级晋升受到地方政策影响、分类管理不到位、专业化培养缺失、考核评价对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明显、表彰奖励不到位降低了职业尊荣感等问题。对此,应以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建设为指引,切实加强检察官助理的职业愿景教育,持续完善遴选晋升、分类管理、素能培养、业绩评价和表彰激励等机制,推进检察官助理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关键词:检察官助理 职业发展 专业化职业化

作者简介:课题组负责人为朱建华,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课题组成员为杨吉高,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组织人事处副处长;喻葵英,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检察院组织人事处处长;徐清,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检察院组织人事处处长。

本文系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检察官助理职业发展实证研究》的成果。


利用虚拟币非法支付结算的刑法处置

摘 要:利用虚拟币非法转移网络犯罪资金,正在成为“断卡”行动中的新型犯罪手段。当前,打击利用虚拟币非法支付结算行为过程中,已有的刑法工具尚未用足,部分罪名设置尚不完善,应加强非法经营罪的刑法适用,增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刑罚档次,并应考虑将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开设赌场犯罪纳入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以期完善利用虚拟币非法支付结算的刑法处置。

关键词:虚拟币 非法支付结算 非法经营 洗钱

作者简介:桑涛,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夏立强,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新解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基因

摘 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植根于中国法律文化土壤、契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制度,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司法回应,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思想土壤和传统资源中挖掘无讼息争、慎刑慎罚、宽猛相济、援情定罪、听狱宜速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法律文化基因,根据时代精神加以转化,能使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焕发出文化活力。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 法律文化 基因 传承关系

作者简介:张福坤,西南政法大学刑事检察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博士,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检察官。

本文系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GJ2021D)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徐贺

相关链接

《人民检察》网络微信端征稿启事


关于我们

《人民检察》创刊于1956年6月,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以“交流经验,指导业务”为办刊宗旨。它关注检察改革,探索法学新知,交流工作经验,解析司法疑难,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投稿邮箱:rmjcwlb@126.com    rmjcbjb@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