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咏春——写在《咏春》第100场演出之际

小政 深政观察 2023-11-15


从百场,向未来。10月26日晚,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回到出发地、梦开始的地方——深圳,为市民献上第100场演出。


从深圳出发,100场“回家”,受到市民、观众的热烈追捧。从10月26日至29日,舞剧《咏春》将在深圳连续演出6场。演出前几日,所有演出门票就已经销售一空。


10月26日下午5点多,就有观众进入剧院。张小姐说,她已经观看了5遍《咏春》,跟随《咏春》走过长沙、武汉、广州等城市。“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这就是《咏春》的魅力,常看常新,《咏春》永春。”程小姐表示:“《咏春》回家像一场派对,温暖又温馨。”当晚演出结束后,观众大排长龙,与《咏春》主创团队互动。


308天、100场演出,走过28座全国大、中城市并赴新加坡海外首秀,《咏春》创下了口碑票房双丰收的耀眼纪录;向未来,《咏春》受到广泛邀约与热切期盼,将走进更多国家和地区,走进更多人的心里。


01

观众跨越各年龄层、许多人“N刷”大家为什么喜欢《咏春》?


“观众有中年人、白发的老人,还有许多年轻人,很多人说在bilibili跨年夜晚会看过《咏春》,非常喜欢,所以一定要买票到现场感受。”一位一直跟随着《咏春》巡演脚步采访的记者说,她非常深的感触是喜爱《咏春》的观众跨越各个年龄层、受众群很广,并且有很多人是“N刷”,“有些观众追着《咏春》跑,看了20多场。”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李凤亮在一次活动中谈《咏春》时说:“一个讲传统的岭南武术的故事,能够引起那么多年轻人的追捧,是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其实我在现场观摩《咏春》的时候也很受感动,现场的年轻观众近乎疯狂。”


《咏春》所到之处,既叫好又叫座,打破传统文化传播“次元壁”,打破观众共情“年龄圈”,场场爆满、好评如潮,成为现象级文艺精品,为什么大家喜欢《咏春》?


“《咏春》有多美,看了才知道。”今年中秋,《咏春》在新加坡海外首秀,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文化参赞秦文两次在Facebook账号发文为《咏春》打Call,“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精湛高超的现代舞蹈演绎,酣畅淋漓的唯美艺术呈现。”


今年端午节前一晚,来自卢森堡、安哥拉、以色列等29国的驻华使节和多位国际组织代表在北京观看了《咏春》演出后,纷纷点赞。“震撼!惊喜!传承!”希腊驻华大使的夫人Lydia Xu用3个词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这是一场令人惊喜的演出。”卢森堡驻华大使俞博生认为,这种将现代舞、当代舞与中国功夫这样的传统文化表演相融合的艺术形式,是前所未有的。荷兰国防武官Allard Wagemaker直呼“好!非常好!”他表示,舞剧《咏春》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次绝佳机会。


舞剧《咏春》剧照。


八卦掌第五代传人、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戈春艳前不久观看了演出后说:“《咏春》将武术精神和艺术通过舞剧的形式展现,让它更有感染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各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刷是看姿态,看舞武融合。二刷是看戏剧结构、文学底色。”一级编剧陈建忠表示,《咏春》是具有岭南文化底色的舞台精品,集合了“黄金题材、一流团队、出圈传播”的元素,令人目不暇接。


在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詹双晖看来,《咏春》之所以爆款、出圈,在于这是一台“舞蹈+武术”的视觉艺术盛宴,是一幅谐趣而隽永的岭南市井风情画,是一出展现湾区人为美好生活为理想奋力打拼的奋斗史,是一首弘扬岭南文化向上向善、刚健内敛的咏叹曲。


……


观众和业界的感叹与肯定可以说明一切。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咏春,为什么喜欢《咏春》?喜欢《咏春》之美,美在舞武和合的视听盛宴,美在传统与现代的无缝对接;喜欢《咏春》之新,新在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以舞融武,用当代舞蹈语言活化传统武术,用“深圳设计”活化非遗香云纱;喜欢《咏春》内蕴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念,直抵人心、引发无数共鸣。


华大智造亚太区总经理谭宏东在新加坡观看演出后说:“逐梦追光,我们一直在路上。深圳企业在海外拼搏、奋进、向上的精神与《咏春》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


“英雄站在光里,而我们愿是那束光”,《咏春》的这束光,点亮的不仅仅是剧中人,也点亮了无数观众。许多观众跟随《咏春》巡演,一次又一次地观看这部舞剧。


舞剧《咏春》剧照。


Momo、春风都是连看《咏春》20多场的“追光者”。


Momo与《咏春》的初遇发生在上海的剧场。“我上半场只看了一会,就发现其丰富程度远超想象。它是双线叙事,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需要观众在欣赏时细细品读其中味道,所以我在中场就立即买下了余下三场的票。看完上海的四场之后,正好之后有几站巡演在无锡和南京,从此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这部剧是常看常新的。”春风说,她看过的每一场都有不同的收获。“无论是作品本身的内涵,还是演员的成长,每一次都是新鲜的,每一次都在挖掘新的体会。”


春风坦言最爱的角色是市井小民“猪肉荣”,“‘猪肉荣’愿意为了一份情谊去牺牲,为了心中的正义作出抉择。平凡人并不意味着黯淡无光,平凡人也可以成为那束照亮别人的光,这是我从《咏春》里得到的共鸣。透过《咏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02

演职人员心中的《咏春》初心不变,百场如一


在第100场演出的前一天,《咏春》百场演出总结会举行,演职团队成员观看《咏春》百场回顾视频,不禁潸然泪湿。


“即将到来的100场,是鼓励,也是让我们回顾初心的新起点。”《咏春》主演常宏基说,希望在未来的演出里,每场都能保持场场如一的感觉。“我更希望在未来,深圳文艺事业在新一代年轻人的共同努力下会越来越好,创造出一部又一部属于中国历史和深圳都市的精彩。”


《咏春》主演张娅姝说:“巡演百场,其中的每一场都承载着独特的意义与成长,以及在所有演出中演员的进步与成长。在每一个舞台上,我们都在传递文化,传递情感,传递力量。希望未来可以以身作则,引领更多年轻舞者走上创新的、挑战自己的路。”


《咏春》闪耀回深。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百场是新的起点,“作为演员,一直强调百场如一。”《咏春》演员刘昱彤说,“希望未来无论演多少场,都能依旧初心不变。”


也正是因为文艺工作者秉持“初心不变,百场如一”,不断创新,不断挑战,在深圳文艺沃土上,“咏”出了城市文化创造力的盎然“春”意。


近年来,“深圳造艺”迎来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舞剧《咏春》和《深AI你》、电视剧《青春之城》等精品力作好评如潮,吾城吾歌——新时代中国城市民谣歌汇、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等文艺活动火爆上演,我市屡屡刷新“五个一工程”的获奖纪录,在荷花奖、中国歌剧节、华表奖等国家级重大文艺奖项、活动的舞台上大放光彩,用深圳表达诠释岭南文脉、讲述湾区特色、展现中国气派。


03

深圳人心中的《咏春》城市精神的精彩投射


10月25日至29日,深圳各区地标建筑每晚都为《咏春》亮灯,绚烂灯光点亮夜空,深圳精神同城共振。



在深圳生长出来的《咏春》,也鲜明地迸发出源自城市深处的精神气质。无论是创作团队、演职团队的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还是剧中人物展现的精神品格,都与深圳这座城市,以及无数勇于创新创造创业的深圳人的精神气质内在一致、相映生辉。


可以说,《咏春》铺展开了深圳在发展历程中构建起来的精神图谱,描摹了这座城市与广大市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精神风貌。


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咏春》从传统而来,却不囿于传统,咏春拳、香云纱“双非遗”元素的创新融入,让古老非遗展现出新的生命色彩,用开创性的艺术表达,让传统舞剧活起来、潮起来、燃起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是对深圳勇立潮头、锐意创新、敢闯敢试的生动诠释。


舞剧《咏春》剧照。


深圳是一座开放包容的梦想之城。《咏春》总编导周莉亚说:“深圳这座城市非常包容,所有人都是实干型的,我们在整个《咏春》的创排过程中,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希望我们接下来能够跟这座美丽、包容的城市有更多美好的故事。”


《咏春》主演常宏基说:“年轻的深圳,从不吝啬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机会。感谢这座梦想之城、青春之城让我们毫无顾忌向前冲。”


演职团队艰苦排练、四处辗转、密集演出,几乎每到一站,都会对作品进行微调修改,力求呈现最佳效果,有力诠释了奋斗精神、创造精神、团结精神。正如深圳歌剧舞剧院负责人郑文霞所说,《咏春》是一群人与一座城之间的双向奔赴,平均年龄仅24岁的演职人员们敢闯敢拼,生动演绎了特区精神。


“当我和莉亚踏上深圳这片土地,从两手空空到现在《咏春》百场,行囊已经沉甸甸。我觉得咏春拳它不只是活在民间,也不只是活在舞台上,它其实在中国人的心里,它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筋骨。”《咏春》总编导韩真说,“‘咏春’这两个字不光是舞剧的名字,也包含了我们这些追求艺术的年轻人对于世界,对于深圳、对于岭南文化最大的敬意,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



编辑 | 关炜瀛



往期精彩回

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2023年施政报告,深圳人最关注的几个重点都讲到了

美国加州州长到访深圳,是什么让他直呼Amazing?

国际化的深圳,何以会掀起民谣“风暴”?

深圳一周 | 全力奋战70天!深圳当有更大作为

“一带一路”论坛后匈牙利总理访问深圳,向深企发出合作邀请

“在看”一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