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突然宣布全面降准,意味着什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一慈苇航 Author 陈子非子
近日,全球最大的财经新闻,应当就是中国于本周五突然宣布的全面降准了。
据称,本次降准能释放约1万亿左右的人民币资金。从降准前的表述看,是顾虑大宗涨价对小微企业的挤压而降准;但从降准力度来看,更大的可能是管理层发现了银行的压力。
如此力度的降准大概超出很多人的预料,侧面似乎也在说明问题有点严重。毕竟目前的经济稳定,全靠银行四处救火维持着……
毕竟,中国的银行正在承载越来越多的政策性任务,政策性目标一般利润不敏感但又事关升迁考核,这会导致银行非常容易积累风险和问题。
先简单科普下二个金融方面的小知识。
1、存款准备金&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是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所以,用于存款准备金的钱是不能在市场上流动的。
2、央行全面降准
全面降准是相对于定向降准,是指对所有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行业和领域。
于是,全面降准会释放出原来不能在市场上流动的钱,让市场上有更多的钱流动。
对普通人而言,降准的最直接影响是,社会上的钱变多了,想要获得资金的成本变低了,于是,手中的钱也变得更不值钱了,而且通过投资、理财和存款获得的收益会变少。
降准对于股市可能短期会有利好的信号,因为市场上多出的钱一部分会流向股市,买入的多了,价格自然上涨。但长期来讲,股市依托于实体经济,且影响股市的涨跌因素有很多,央行降准的利好不足以让股市持续上涨。
对于房地产业而言,国家在降准之前就已经持续释放房住不炒的信号,多方位举措抑制房价上涨,比如正在试水的限制二手房贷款及取消学位房制度等。
对于理财产品,银行和金融机构手中的资金多了,自然不会再用高利率及高收益去吸纳存款、吸收资本。随着准备金率的下降,银行存款利率和机构理财利率也会下降。
所以,作为个体,潮涨着落的大环境下,能够避险的手段极其有限。但对企业来说,特别是那些处于下游(中小微为主)的企业,这次降准也许就是一次难得的续命机会了。
以前有个资金黑洞大而不能倒,就是房地产。房地产资金黑洞和大而不能倒已经得到公认,没什么好说的,管理层正在封堵资金流入。
但现在似乎多了一个,就是下游(中小微为主)企业。
如今,原材料各种涨价、疫情反反复复、消费不振、地价登天、人口红利日渐消失,多种压力和风险重叠下,你是老板的话,有没有信心去进行借贷扩张?按常理说,肯定不会去借贷,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都看不到盈利的前景。
但目前经济背景下,那些已经奄奄一息的企业不借就立马死,借了至少可以临时续续命,时间拖久点万一有个转机呢?毕竟活着才可能有机会嘛!
总之,越是健康的企业贷款诉求反而越少,越是活不下去的企业越有贷款诉求,越借窟窿越大,只能再借更多,这部分存在问题的下游企业就会变成资金黑洞,而上游大宗涨价会挤压更多下游发生问题,黑洞继续增大。一旦黑洞足够大,就大而不能倒。
无论哪个资金黑洞,一旦没有增量资金流入,黑洞就会失去稳定性。
如果管理层不想承担黑洞爆破(注意两个黑洞都有了大而不能倒效果)的后果,货币政策就会不断的被倒逼放松!
所以,力度大到让人惊愕的降准就突然来了!虽然意料之外,却也情理之中。
但要命的是,从官方表述看,降准是为了对冲大宗涨价,更明确点是降低小微资金成本对冲大宗涨价,但降准后,大宗普涨。
这头降准信贷减压,那头大宗涨价加压……
目前来看,降准可能解决不了中小微企业的根本问题,仅能发挥一点暂时续命的作用,可以让那些本来活不下去企业继续惨淡经营,拉动些许GDP。
中国作为一个两头在外(原料进口、商品出口)的加工基地,理论上原料上涨会引起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的上涨。但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商品价格上涨会消弱出口,从而消弱中国经济动力。
为维持经济动力,中国通过压低劳动力价格、压低国内资源价格、压低存款利率、付出环境代价、出口退税贴息、构筑房产蓄水池圈住过剩货币等多种途径,保持了出口商品价格的基本稳定,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同时为压低世界通胀做出了巨大补贴。这些补贴其实都是源自于原本属于中国民众的福利,也就是补贴是通过牺牲民众福利来实现的。
降准可以引导信贷支持小微企业,通过让下游产能不退出,维持亏本经营来压低商品价格,为中国换来亟需的宝贵外汇。
中国人口基数极为庞大,有足够的人口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证补贴效果。但长期压制生产要素价格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积累。
定向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可以通过让下游产能不退出,维持亏本经营来压低商品价格。表面来看,银行(定向信贷支持)承接了那些中小微企业的风险,然而,大量事实证明了银行不会是风险的最终承接方,自然也不可能是最终的牺牲方,那么,一旦这些风险开始爆发,谁又会是真正的牺牲者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