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仙学与道教之关系!
陈撄宁道长在其《中华仙学养生全书》中说:“提及儒释道三教,凡是中国读书人都能领会。在昔明清之际,曾有倡为三教一家之说者。盖以道的本体而论,三教原无分别。若依事实而论,则不可混为一谈。
中国自轩辕黄帝而后,经过许多朝代,直到周朝李老子,皆属于道家一派。其学说是有系统的。用于外,可以治国齐家;用于内,可以修身养性。古时读书人,皆能运用此学说以处世。
在位则帝王将相不以为荣,在野则陋巷布衣不以为辱,所谓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无往而不自在,无时而不安乐。这个就叫做道学。汉时的张良,三国时的孔明,亦是此道中人物。
至于寇谦之之科诫符箓,张天师之正一派五雷法,邱长春之全真派经忏斋蘸祈祷等类,这些都叫做道教。虽各派之中,也有修养的方法,但其宗旨与作用,比较古代的道家,完全不同。学者须要认识清楚,不可张冠李戴。”按照此说法,是欲分道家、道教为二也。
学界于老庄与道教之关系。大抵有几种观点:
第一、认为老庄是老庄,道教是道教,与道教毫无干系,如蒙文通、陈撄宁二先生是也;第二、认为道教比附于老庄的,大抵认为西汉时期因为皇家崇尚老子,故张天师立教比附此官方信仰;第三、认为道教不需要老庄的;第四、闻一多认为老庄源于道教的。
贫道比较赞同第四种观点,现代有些学者将老庄道家思想和道教分开来谈,其实是不对的。
下面贫道将就两方面论述此问题。
1、道家为百家所从出,道教是早期道家之继承人
窃按道家有广义、狭义之分。我们现在所谓的是狭义的道家,一般是指老庄道家思想。但是又有广义的道家,及与道家思想有关的一切学术,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谓的道教。
《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谦卦,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而《汉书·艺文志》道家的书目里,不仅有老庄,也有《黄帝四经》、《鹖冠子》、《管子》、《孙子》、《力牧》等篇。今帛书《鹖冠子》已经校勘出版,不仅是老庄玄学思辨,而《管子》一书则包含有治国之道,《孙子》则当为兵书。故知早期道家之学不仅仅是老庄玄学思辨,其蕴含的内容非常广博。
故江山渊《读子卮言·第十章·论道家为百家所从出》云:“道家者,上所以接史官之传,下所以开百家之学者也。道家之学较诸家为最早,前以言之。然所谓早者,非专指老子之时言也。诸家之学皆起于春秋、战国之时,道家之学则在春秋、战国之前,而源于有史之初。
夫史官之初设,所以制文字,文字既成,复专为史官所司。然文字之兴,肇于黄帝之世,而黄帝固为道家之始祖。是时百家未兴,道家即巍然以立,然则谓有史官即有道家可也,谓有文字即有道家亦无不可也。”江山渊认为道家起源甚早,在“黄帝以后,老子以前,上下二千年,唯道家之学扶舆磅礴,而无他家立足于其间。”
江山渊又继续分析黄帝老子之学的特点,说:“有黄帝而后道家之学兴,有老子而后道家之学盛,老子之学实遥接黄帝之传。然黄帝荒远,其书虽多,类皆后人伪托,未可深信。然就组织所称引者考之,其学实与老子不尽同。大抵黄帝之学,视万物为重,视己为轻,不惜舍身以拯天下之乱。悯人疾病也,则为药以医之,故《本草》、医经出于黄帝。悯天下之乱也,则以兵救之,故五兵、战法亦咸始于黄帝。老子则以生为苦,以兵疆天下为无道,此与黄帝异者一也。黄帝居无常处,纵横天下,诛逐蚩尤,混一寰宇,老子则愿得一小国寡民而治之,此与黄帝异者二也。黄帝动而老子静,黄帝刚而老子柔。盖黄帝欲以力救天下,老子生于周之衰世,天下疲敝而不可以变革,亦唯有清静无为使之自化而已,故黄之与老其旨同而其术则不同也。”
我们可以知道,黄帝、老子虽然都是道家,但是其思想不同如此。好比后世之庄子,很多观点和老子也是不同的。道家之学渊源于黄帝,其学本就驳杂,有兵法、医学、修炼、阴阳、术数等。
因为道家之学,其博大如此。并且时间又如此早的,那么后来的学问,自然多少和道家都有一定的联系。
《读子卮言》说:“道家之学,无所不赅,彻上彻下,亦实亦虚,学之者不得其全,遂分为数派。得其道家之玄虚一派者,为名家,为阴阳家,及后市之清谈家,神仙符箓家。得道家之践实一派者,为儒家。得道家之刻忍一派者,为法家。得道家之阴谋一派者,为兵家,为纵横家。得道家之慈俭朴一派者,为墨家。得道家之齐万物、平贵贱一派者,为农家。得道家之寓言一派者,为小说家。传道家之学而不纯,更杂以诸家之说者,为杂家。是春秋战国之世,百家争鸣,虽各张一帜,势若水火,而其授受之渊源,实一一出于道家。”
法家申韩之流,其源本出于道家,此为定论,学者多能知之。而后世神仙符箓,以及老庄玄学亦皆出于道家,则学者鲜能知之也。
难怪庄子在《天下篇》中说:“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偏,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
按照庄子这段话的意思,后世百家之说,都只能算是一曲之士,而不能“察古人之全”。而“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意思是百家之说本是一个源头而出。九流乃其流变也。
虽然分为九流,但是儒家之中,又有不同之派别。“譬如《易》有施、孟、梁丘三家之别,而同出于田何;《春秋》有公、谷、左、驺、夹五传之异,而皆无背于孔子也。
大抵天下之学,有分必有合,有合亦必有分,不分则无以见其精微,不合则无以知其博大。自其分者言之,岂特百家之学不同,即每家之中亦一人一义,十人十义,而不能强之以相侔;自其合者言之,则固不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合天地之万有同冶于一炉,此学者所宜知者也。”所以可以说,后世虽有九流之不同,其实皆渊源于早期道家。神仙符箓、老庄玄谈,阴阳术数、兵法医学皆然。
既然早期道家其内容如此之丰富,故知其学问皆非狭义的“老庄道家思想”所能涵盖。是故江山渊云:“其有得道家之正传,而所得于道家亦较诸家为独多者,则惟杂家。盖杂家者,道家之宗子,而诸家者皆道家之旁支也。唯其学本于道家,而亦旁通博综,更兼采儒墨名法之说,故世名之曰“杂家”。
此不过采诸家之说以浚其流,以见王道之无不贯,而其归宿则仍在道家也。杂家比较有名的是《吕氏春秋》、《淮南子》之类,《淮南子》今收入《道藏》,《吕氏春秋》则否。由于江山渊《读子卮言》是针对诸子的,江氏本人可能也没有读过《道藏》,所以在这里只说杂家是道家之宗子,却忽略了道教。《道藏》之中包罗万象,也有儒墨名法,兵法、医学、阴阳、术数之类,比如《墨子》一书就赖《道藏》而得以保存。四库馆臣批评其驳杂多端,其实不知道教乃早期道家之嫡传(也就是说早期的道家,是后世道教之滥觞)。故其学驳杂广大如此也。
闻一多先生和潘雨廷先生都曾指出,道家思想本就是原始信仰的哲学思辨之结晶,是源自于道教信仰的。是道教信仰的提纯和理性思辨的结果。但是闻一多只说了道家思想源于原始信仰,但是还只是停留在推测上,并没有展开了讨论。而江山渊的论述,则可以解释其疑惑,论据确凿,令人信服。
其实后代类似于这种对方术进行思考,进而提出一套哲学理论的也有。比如宋朝时期雷法兴起,这段时期法术类著作,对于神与将的思辨,同样是非常理性的。
白玉蟾真人指出,道士行法召将,其实都是自身神气之运用。如果自身之精气亏耗,如何能够驱遣神灵?将意识的神与物质的精气结合在一起。白玉蟾《玄珠歌注》云:“道本无言,多言损气。收气存神,惜精爱己。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神气散乱,法不灵也。”又云:“静则金丹,动则霹雳。”在注文中,白玉蟾着重神气在行法时候的作用,认为只有神气充盈,内丹成就,法术才会灵验,而符錄的重要性则下降许多。白玉蟾对雷法的解释,相对于早期的王文卿的雷法理论就更多一些理性思辨的色彩。
这里还要顺带说明一下仙家和道教的关系。近代的仙学大师陈撄宁先生在其《中华仙学养生全书》中指出,“神仙家的思想理论与方术,综合而观,可以称为超人哲学。虽其中法门,种种不同,程度有深浅之殊,成功有迟速之异。然其本旨,总在乎改变现实之人生,不在乎创立迷信之宗教。”又说:“吾人今日著书,乃为研究学理,预奋将来同志诸人,实地试验,解决人生一切问题,与彼阐扬宗教者,用意固有别也。故对于道教之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玉皇太帝,毫无关系可言。”
而武国忠在评价陈撄宁的功绩时候也说:“一代仙学大师陈撄宁先生……首次将仙学学术从三教理义的圈子中单独提取出来,把它作为一专门的学科来进行研究,以扶助仙学独立自由地发展,而摆脱其他宗教教理教义对仙学的束缚。”
陈撄宁为一代仙学宗师,欲发扬仙学,故处处将仙学与道教、道家划分开来,其苦心着实令人佩服。看以上文字,言之凿凿,似乎仙学、道家、道教,本就水火不融,出处不一。
在陈撄宁一脉看来,内丹仙学作为一种单独的学问是不必依附于宗教的,故陈撄宁虽然提倡内丹,但是并不崇拜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其内丹之成就也是纯粹技术上的成就,并非宗教意义上的。他认为仙学是重实践,而不尚虚谈的,是靠自己而不靠神灵的,是没有什么宗教色彩的。陈撄宁先生所说的仙学,类似于紫阳真人时候的情况。而其所说的杂有宗教色彩的仙学,则是白玉蟾祖师的仙学思想。
但是我想白玉蟾的仙学思想,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并且内丹本身起源于以前吐纳、存思,和上清派的修炼有密切的关系。何况道本是浑然之物,元炁、精神、将吏、法术,都在道中。就这点,我还是比较赞成白玉蟾祖师的观点的。并且内丹修炼,固然是技术活。
但是修内丹所以能成仙,还有一个哲学背景。这个哲学背景,恰恰就是易学和道家思想,如果没有这个哲学背景,内丹不过是人体内分泌的调节,并不能成就金仙长生之道。所以我认为,陈撄宁先生的仙学思想是重视术,而忽视了产生这个“术”的深层次的文化和思想。
早期的雷法还只是“术”,而白玉蟾对之进行解释和阐述,就进而成为“道”了。内丹也是这样的,虽然说内丹是道教方术中比较没有宗教色彩的修炼方式。但是不可否认内丹确实是从混沌的神学修炼中脱胎而出的,只是后代祖师在修炼过程中,思考其原理,又赋予其较为理性的哲学理论。
闻一多先生也曾指出,先秦的道家思想也是在上古信仰中发展起来的。内丹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于五代而基本形成,《悟真篇》出而理、法大备。但是内丹本身是作为追求成仙的一个法门,它的发展和形成,和道教是密不可分的。南宋白玉蟾又将发展成熟的内丹思想和神霄雷法融合,将积功累德和内丹修炼融合,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其实内丹也好、道家也罢,其实都源出于道家之教,老庄哲学是古代道家哲学家对于仙学和人生的思考。内丹理论也是后世神仙家对于宇宙、人体的探索和精华。另外又有《无能子》、《化书》等,都是道教哲学的部分。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或许我们将道家思想,看成是道教的宗教哲学会更接近于历史的本来。而内丹也是道教修炼的一个不断提炼和神化的成果。另外还有医学,也是出于道家,江山渊、陈寅恪、李约瑟诸位先生都提到过。只是后来独立出来了,但是道教中却仍然保留了很多医学知识,而中医的穴位、经络,还有一些治疗方法都和道教有关。
后世谈仙学内丹之术,都追溯到黄帝,认为是上古之秘法。其实黄帝不仅炼丹修仙,也擅兵法、医学、术数,而内丹家不过得黄帝学术之一偏而已。这些都源自于早期之道家,只是后人强为分别,若穷根究底,其实都是源于吾祖轩辕黄帝。
一个人既可以作为军事家,修炼之士和医生,只有黄帝堪称得大道之全,后世绍黄帝之学,最完全的只有道教。有的学者将道家、仙学和道教,强做分别。好比是手足之分一般,如果从其差别来看,手自手,足自足,若自其统一性来看,则手足本是一体。关于这个道理,江山渊和庄子都说过了。
道家、道教,古代是经常混用而不分的,也不需要分别。后来学者为了将宗教和哲学分开,所以故意夸大道家与道教之不同,以至于忘记了他们本身是一体的。笔者看到现在很多学者和道友在讨论道家和道教的问题,甚至有意贬低道教,说是低等的多神崇拜,说道家哲学虽然玄妙,但是却与道教无关;仙学方术虽然精微,也与道教没关系。
在他们看来,道教只是烧香磕头,念经抓鬼之类的巫术,却不知道上古巫史同源的事实,而道家之学源于史官。老庄、仙学都不过是早期道家之一支而已,道教将斋醮、符箓、神仙、炼养、兵法、术数等融为一炉,恰恰符合上古学术之风貌。如果将其中任何一样排除道教范围之外,都是不对的。
本文作者:铁冠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