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什么崇尚道教!

点击蓝字关注👉 三官庙 2023-04-05



自崇道以来,我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表现在言行上最为直接,有些好友一时无法适应,或是怕我把握不好分寸误入歧途,有人劝,有人说,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信奉道教”?我浅浅一笑答:“悟道即悟世,修道即修心,我喜欢谈玄论道和你吃饭是一样的,不可或缺,但我吸收的是精神食粮”。 



一、修身养性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没有几个人能修身如玉,神不外漏。又有谁能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如坐针毡,有几个能从容淡定呢?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少私则宽。今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倏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阐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合于道,故学道只在安心,道心如目也,若纤尘入目,目必不安,小事入心,此心即乱,心若不定,即纸窗之微,为人扯破必生怒忿。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修身养性是锁心猿擒意马,行走坐卧真常;修身养性是戒骄戒躁,处事荣辱不惊;修身养性是放下私心杂念,超脱欲望的牢笼,事来则应事去则静;修身养性是把一切不合理的去掉,身心清静智慧生,得之泰然,失之淡然 ,自然而行。


日月在天垂大象,成就万物演世伦。留心堪破造化理,道不虚行只在心。



二、道教的魅力


中国根,在道教,谁知道,谁认同。无上道统,甚深微妙,传人中龙凤,正一全真,英才辈出。


十道九医,汇内外丹法于一身,济世度人,指点迷津,为后人觉悟之梯航。名山大川,皆为洞天福地,遍布仙踪道迹。宫观建筑,气宇轩昂,与风水相合,以林掩其幽,以山壮其势,易水秀其姿。巧夺天工之造化,浑然似一体而成形。仙乐妙音,悠扬缥缈而不失庄严,声声流露着清静恬淡之意境。以武入道,慧剑斩尘念,柔克刚,静制动,阴阳相济谓之道。不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还是放荡不羁的竹林七贤,还是未就丹砂愧葛洪的李白。


都受道风的影响。寻觅仙踪,古至黄老,又到张王。观天师真人,高道大德,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山医命相,道法神功,玉炉立鼎炼金丹。


看玄门中人,方外超脱。道教如此多娇,引无数帝王竞折腰。昔秦皇汉武,探求仙药。


唐宗宋祖,信受奉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邱祖一言能止杀,明帝王,君权神授,崇拜玄天。



三、我的追求


人生于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似沧海一粟,稍纵即逝。观事茫茫如流水,莫将名利放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淡泊处世,洒脱做人,没有观众作秀给谁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退却浮沉,身心不染,去享受返璞归真后那致远的宁静。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体会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一体的融合与齐同;体会世间冷暖,情欲交杂后的淡定和从容。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率性而行,意念通畅,万般皆由我,无一可由天,我自命自修,自心自明,自性自度,自神自化,虽然独立无依,却能自做主宰,不为所矩全在我,继而感悟天地人之奥妙,以最自然地姿态去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行也安然,坐也安然。


江山仍在,人难依旧,一样的大漠孤烟,一样的长河落日,却是不一样的境界,不一样的感受,所以也就有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在这世风日下的社会,恬淡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与道合真。什么东西发挥到极致都与道相通,在人生的路上,面对未来,你我仍需努力。



什么是阴阳眼,你理解的对吗?修道必备之“法财侣地”始末,大论必有其方!道家内丹修炼,真的能练到“元神出窍”吗?药王孙思邈真人给后世的忠告,长生术切莫向外求,健康人仰赖皆一字!道家智慧,你知道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吗?丹道修炼指迷:道家打通小周天的功法!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家阴阳学说!打坐姿势不重要,要能定的下来,静得下去,才可以开智生慧!按两个穴位,循环阴阳,打通全身经络,从头一直补到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