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修道明指,勿将“凝神入炁穴”等同于“意守丹田”!

点击蓝字关注👉 三官庙 2023-04-05


1


心息相依,神安注腹与凝神入炁穴。


以层次而论,心息相依乃后天层次,但又切不可执于形象之后天升降开合之运化。心息相依之目的乃是心与呼吸相互依靠之意,不使呼吸和心散乱。神安注腹乃心息相依之深入层次,凝神入炁穴已入于先天境界,何谓炁穴,炁包神包,神在炁中,根深蒂固,二者氤氲。


丹经有云:“以汞炼铅,以铅制汞。”以汞炼铅者,是以元神觉照,凝照后天元炁或后天气。如果随物而逐,则一瞬又落入后天,非元神之凝照矣。此中之微妙极难掌握。其要诀在于,元神未老成时,切不可用神,时时以虚无默默混沌为乡。以自然之呼吸包裹于外为屋。不可放纵,待其老成,方可行武火凝照以及运炁之诀。总之一个口诀:“行神炁合一入于虚无混沌。”


以汞炼铅另一个最紧要之处又在于:主宰之元神需惺惺不寐,长觉长明,不能稍许昏沉。故元神初显时,更应保持纯洁一心,不生它变,保持最初之元神“状态”。心胸全要坦坦荡荡,无有一物,放下一切。此时,切不可随后天之呼吸升降而升降,消长而消长,但又不可完全忘掉一切,归入顽空,诀云:“绵绵若存。”果认得此四字真旨,则炼汞之道全得矣。


凝照久之,铅炁自生,上升入脑,顺之自然,自停泥丸片刻,煅炼我泥丸阴质,消融神中阴浊。如此,元神就更不易飞扬。其性老成。行之久久,真铅自生,来归伏我之阴汞,一得永得。“以汞炼铅”乃以火蒸水之术,乃炼炁之道。“以铅制汞”乃以阳伏阴之法,乃炼神之途。如从炁之点化运炼而言,谓之:添汞,如从神之“观照提取”而言,则曰:“抽铅”。



2


元神之返照微意运用,即乃“真意”。一般情况下,切不可用神用意太重,重则落入后天,不得真意之旨。需性功澄彻,方可全明“真意”。凝照一处即凝神。凝神者,非是凝于有形,乃是凝于有中之“虚无”,但又绝非后天神识之所谓“照”,后天神识不可能“照”,一照则是为执为识。故此读者诸友更须注意,后天识神不称之为照,而称之为识。


凝神入炁穴者,乃是寂照不动之元神凝入先天胎息之内(元炁),不是用意调后天呼吸,人之先天胎息之根最初成象于脐内空处,故凝神入此化归虚无,乃称作凝神入炁穴。


后天神不可凝,后天气不可聚。以不定之神合不定之气,则神更加不定。日修月炼,促死而已,现今所谓内丹修炼速成之术,即犯此病。无主张的神合无主张的气,反而更易导致散乱与昏沉,反而欲念纷纷,燥火更甚,今日有起气功家死死守住下丹田,弄得下田一团火热。


反美其名曰:结丹,殊不知,后天一团心神燥火反促修炼者下元漏失,促其速死也。故此至少要达到筑基太和功法中的“元神初显,炁通橐龠”,才可以行“凝神入炁穴”“神炁合一”之法,如果没有达此境地,千万不可太执着于后天肺呼吸之气。顺其自然,我心唯虚而不可“用意”,口诀曰:“心随炁转”。



3


丹道乃凝神之道而已,丹道更进一步,不但要见“性体”更须“凝神,住性”。故无师传,切不可行凝神之道,因本已性明,如又加上一个“凝”“住”之有为法,则其性一动,如果无特别真诀,则为头上安头,反落后天,因此,丹道乃夺天地造化之道,穷究天人之际的学问,重创性命之方法,不遇真师,实难强精。


如何使用“凝照”之真意,在何时应用,应用之“轻重”在何处用之?即所谓火候也。此真意之应用虽有节次法度,但总不过一天然妙旨,合其自然,天然符契,则无不如意,不合其符契,则处处有危险。明白于此,余下所有行功全是无为,无念,清静自然。丹经中所谓的“着意”“求”“寻”“入”“勿忘勿助”“神光”等,皆是指“真意”也。


不照而照乃为真照,无心而凝是为真凝,此又何谓也,譬如明镜,若无灰尘,自然可以照见万物,若有灰尘,则不可照见万物。若心有“照”之意,譬明镜有尘,心若无照无意,则似明镜无尘。使后天神识化归虚无,自然先天显现,而神自凝矣,用后天神识和理性是不可能虚拟和暗想出来的。


唯得一抽象言词而已。丹经云:“丹属心知意为者,皆非矣。”陈泥丸真人在《丹基归一论》中云:凝神入炁穴,以神合炁等岂是容易明哉!迷者自迷,悟者自悟,今有所谓丹道学者将凝神入炁穴标为“意守丹田”此乃误已误人,以盲引盲啊!



什么是阴阳眼,你理解的对吗?修道必备之“法财侣地”始末,大论必有其方!道家内丹修炼,真的能练到“元神出窍”吗?药王孙思邈真人给后世的忠告,长生术切莫向外求,健康人仰赖皆一字!道家智慧,你知道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吗?丹道修炼指迷:道家打通小周天的功法!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家阴阳学说!打坐姿势不重要,要能定的下来,静得下去,才可以开智生慧!按两个穴位,循环阴阳,打通全身经络,从头一直补到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