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深度游系列 | 香港:此地彼方

Amber iisuArt一束 2023-02-08

你还没关注我吗?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精彩艺术动态,不再错过~



继上篇报道M+深度系列 | 希克藏品:一览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之后,我们继续带大家逛逛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六大开幕展之一《香港:此地彼方》。




    香港:此地彼方   



位于M+博物馆地下大堂展厅的“香港:此地彼方”展览,入口处常排长龙,最能勾起港人本身的文化认同。策展人彭绮云在接受访谈时表示,本港的视觉文化孕育自多元混合的独特环境,也融合中西荟萃的交流碰撞,更在限制之中展现创新及变通,“好多事情都只在香港背景下发生”,观众兴许可从此重新探索香港。



展览从香港此地出发,以个人及群体的历史,分为“此地、身份认同、地方、彼方”4个章节展开,透过视觉艺术以探讨香港的独特性。一众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电影工作者以及其他创意工作者的作品,从城市、人居、环境、文化、历史发展、娱乐、社会等多元角度探索香港。独特的环境条件影响人们建造和使用都市空间,建筑亦反过来造就人们的城市体验。
展出作品围绕1960年至2000年香港的视觉文化展开,多数作品“熟口熟面”,如曾灶财的城市涂鸦、吴尔夫的彩虹邨照片、靳埭强的平面作品、吕寿琨的画作、黄国才的装置、白双全的行为作品、石家豪的作品、以及诸多香港地标建筑设计作品等,其中不乏令观众惊喜的相互呼应的作品。




01

此地



香港艺术家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开拓出全新的创作语言,既革新水墨、油画等绘画媒介的表现手法,亦摸索行为展演、录像、装置等的可能性,藉此表达他们在重大社会、经济及文化转变中的经历。此部分的展品来自不同世代的艺术家,移民、日占、环球文化交流、对身份的种种疑问等,都影响了他们对“此地”的体悟。


进入展厅后迎面而来的是一堵绿墙,镶嵌了曾灶财(九龙皇帝)的作品《门》,写满毛笔字的紧闭的门,令人不禁想一探究竟。一侧作品同样是来自曾灶财的作品《九龙地图》。



 上:曾灶财:门,2003年,墨水、木门

 下:曾灶财:九龙地图,1994-1997年,墨水印刷纸本


曾灶财(1921-2007),以自号“九龙皇帝”闻名,是香港街头涂鸦者,涂鸦创作均为用毛笔书写之汉字。行文讲述自己以及家族的过往事迹,曾氏涂鸦超过50年,笔迹遍及香港九龙各区,让香港市民留下深刻印象。曾氏的涂鸦作品也曾于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展出,是第一位香港人获展出作品。文化界人士梁文道认为曾“绝对是港人的集体回忆,亦启发我们重新思考何谓艺术”,街头艺术家MC仁也表示欣赏曾灶财作品,“把街道当画布,他是第一个,而很成功。”书法家易斐同意曾灶财作品是香港文化一部分,值得尊重。立法会议员李卓人认为曾灶财代表香港基层本土文化。




   新水墨运动   


香港艺术运动于1950年代末处于风高浪急之际,这场运动致力令传统中国水墨画紧扣现代社会脉络。深谙传统与当代绘画的吕寿琨正是这场运动的核心人物,他开拓出灵动多变、表现力十足的绘画方式,促成日后的新水墨运动。其艺术创作、教学及写作,推动香港的新世代艺术家建立自己的独特语言。


展出王无邪、吕寿琨、钟培正、梁巨廷、靳埭强、韩志勋、周绿云等艺术家作品。


 吕寿琨:禅画,1971年,纸本水墨设色


 周绿云:旋律二,约1985年,纸本水墨设色


1980年代,周绿云的画作走出其情绪幽谷,展示新的希望和力量,重新奠定其艺术风格和语言。其纯熟的线条和点彩,缔造出动感与韵律,圆转回旋的笔法体现宇宙间的力量,这些技法在其画作《旋律二》的中心部分表露无遗。


 王无邪:遥思,1970年,纸本水墨及丙烯


 埭強:阶,1970年,纸本水墨及丙烯





   生活在此地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

已经不存在了。”


—— 刘以鬯《对倒》


穿越宁静且富有东方韵味的新水墨绘画展区,进入视听皆丰富的展区,一半的空间突然幽暗下来,小巧的电视画面上播放一部《她说为何是我》的影片,带观众穿越香港的大街小巷。


 冯美华:她说为何是我,1989年,录像,8分钟


在这部由现成的历史影像及行为展演片段组成的录像中,一名蒙眼女子在繁嚣闹市与乡郊之间摸索前行,途径中式庙宇和殖民地建筑。冯美华视该女子为自己的化身,并以作品探索香港现代历史上的重要时刻,点出1980年代末女性日益增强的政治意识,以及彼时香港正处于中英两国的周旋角力之中。


 司徒强:穿越未来的细雨和轻尘,1992-1993年,丙烯、银盐照片、粗麻布、布料、枯枝、亚麻布


录像展映厅对面空间墙面的一幅弧形半圆的综合材质作品引人注目,为艺术家司徒强的作品《穿越未来的细雨和轻尘》,丰富多样媒介的作品引人思考思考真实与幻象之间是否存在区别?作品在虚实之间反应自然之美在时间流逝中是如此脆弱。


 陈福善:舞会,1968年,纸本丙烯


陈福善生活在一个华洋共处的现代大都会,他没有被紧张而刻板的生活模式同化,相反地他怀著幽默和轻松的心态去观察街上的男女老幼,亦享受每一次派对带来的欢乐。此作为热爱社交的陈福善描绘的一场舞会的景象,营造艳丽奇幻狂野的气氛,其作品中的炽热情感,使他在同代人中独树一帜。他居住的湾仔街区,周边夜店、酒吧、餐厅林立,在五光十色的城市风景中,也促使他绘制街景与日常聚会的生活场景。


 白双全:等待一个朋友,2006-2007年,照片


艺术家白双全在熙熙攘攘的九龙塘港铁站大堂站立了将近四小时,直到遇上一位碰巧路过的朋友。白双全向他的朋友问好,并对他说:“我在这里等了你很久!”这次用照片记录下来的展演,为无名冷漠和节奏快速的城市生活注入暖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联繫。白双全通过艺术实践,在看似平凡的处境、事情和物件中寻找意义。他以微妙含蓄又往往富有幽默感的方式构思概念和行动,藉此发现种种关联,并对公共与私人之间的分野提出质疑。《等一个朋友》是一件包含前提、指示和没有预设结果的概念性作品。


 黄国才:漂流家室,2009年,多媒介


曾经是专业建筑师的黄国才,早年转型做艺术家,持续创作多年,获得多个艺术奖项。作品流露黑色幽默,探讨人与其生活空间的社会性意义。2009年,黄国才制作了一间《漂流家室》。这间“家室”极为狭小,但有如一般家居,设有铁闸、窗台、冷气机等,特别的是,它建在由胶桶和车胎扎成的浮筏上。其后,黄国才身穿白色船长制服,在西九文化区海滨,成功登上住宅,由拖船拉出外海,在维港漂泊流离。十多年后,《漂流家室》回到西九,整间水上住宅装置、出海录像,以及船长制服,都在此展厅展出。


 蒂夫尼·钟(Tiffany Chung):漂泊者,2015–2016年,水彩、墨水及纸本丙烯,亚克力胶板及双频道数码录像



“我必须确保它不是真实的,人们并不视它为虚构的故事,真实的,是一个真实的生活经历。”
——蒂芙尼 (Tiffany Chung)


蒂芙尼以香港难民营的档案照片为素材,讲述了一段关于香港接收越南难民的一段历史,她邀请越南胡志明市的一些年轻越南艺术家一同创作此批作品。作品描绘、诘问和刻画照片中的场景以及伤痛。


1970、80年代,至2000年7月17日香港最后一个难民营结束时,香港共接收高达20万名越南船民。大量船民虽然在经济、治安上为香港带来沉重负担,但这亦是香港历来最庞大的国际人道救援行动。


张智强:变形蜗居,2020年,不锈钢,M+委托制作


“变形蜗居”,以1:1“临摹”建筑师张智强的真实家居的机动式设计,高墙背后是五脏俱全的厨房,也有小型吧台等,以巧思突破空间限制。观众可进入其中体验这个令人惊叹的空间。此作品直观反映香港人的狭小居住空间,设计师以“人每次只能做一件事”的概念,设计出空间与功能相呼应的蜗居,作品思考在“高度密集的环境”种的如何巧妙解决居住方案。




   新艺术意念   


1980年代,艺术家思考艺术的表达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他们藉行为艺术及装置等临时的艺术形式,与观众直接接触。有些艺术家亦成立了独立艺术空间,开辟另类的艺术创作。香港在这段期间经历重要的历史转变,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至1997年英国移交香港主权予中国,掀起对身份、历史及文化等问题的种种讨论,亦成为千禧年前后艺术家创作的丰富题材。

 展览现场


 黄楚乔:大选美,约1997年,彩色照片


这幅照片的主角为一位香港选美皇后,她打扮成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模样,配上意大利耶稣会画家郎世宁绘于清代的水墨画之摹本为背景,似整幅作品远看宛如一幅肖像油画。郎世宁是一位传教士,曾事任三任清帝,他的写实风格在中国影响深远。黄楚乔亦数码合成技术连接英属香港与中国清朝的历史,直指文化碰撞的两个平行时空。



 唐景森:灵高与琼瑶之间,1968年,布面油画


 石家豪:石家豪的文化生活,2010年,彩色铅笔及印墨纸板



 石家豪:张爱玲与她的人物角色──倾城之恋(《石家豪的文化生活其一》),2013年,绘画,拼贴




   往昔与当下   


往昔的回忆与各种失去经历总牵动强烈的情感。此部分展示艺术家如何把私密而个人的体验,转化为回应宏大历史引发广泛共鸣的自省之作。透过记录和摄影的创作过程,脆弱易逝的往昔得以保存,供当下和未来的世代细细体味。


 李家升:在时间尽头的城市,1992年,彩色照片


 程展纬:薄扶林村:景色(正片),1999年,喷墨印相


 李美娟:美丽的六十年代,乳胶漆及影痕纸本,2015年


香港自1950年代起推行公共房屋计划,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与加快社会流动。李美娟这张作品描绘她童年在公共屋村的家,图像在日光下长时间曝光而成,而时间正是此技术的关键媒介。她将碧绿色色块并置在照片旁,让人想起公共屋村社区空间常见的用色。作品藉着这些元素,表达了对旧日生活的向往。





02 身份认同



 展览现场




   本地、全球与区域   


香港凭藉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际市场的紧密连系,从1950年代起经历多番变迁,由制造业重地蜕变成贸易枢纽。在此急速发展的环境下,一种独特的视觉文化逐渐成形。这里展出的设计方案和作品虽是为市场推广、娱乐和公共传讯之用,但当中的手法仍能反映设计师细腻而敏锐的观察力,呈现出香港在亚洲区内的多元社会文化定位。他们重新解读及演绎传统的符号、图像及文本,继续回应彼时香港的国际形象。设计师在杂志、海报、包装和品牌形象方向的创意工作,更在国际上开创了跨文化设计的先河。


平面设计类作品展出靳埭强、刘小康、陈幼坚、许敬雅、黄炳培(又一山人)等知名设计师作品。


 锺华楠建筑设计事务所:香港太平山顶观景台资料,1967至1972年


山顶缆车公司委约建造的香港太平山顶观景台于1972年落成。这座兼作山顶缆车总站的建筑设有商店和餐厅,还有供游人在室内外观景的空间。观景台简洁而醒目的建筑外形让人想起中国古代的瞭望台,石瑞汉的设计灵感正源自观景台的建筑轮廓。观景台启用后即成为观景胜地,还成为印在五百元钞票上的图案,象征香港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此建筑于1993年拆卸,由英国建筑师特里·法拉尔的凌霄阁取代。


● 费雅伦:日本大阪万国博览会香港馆,影印紙本,1968–1970年


左:《The Asia Magazine》杂志与《亚洲周刊》

● 右:靳埭强:《董夫人》海报,1970年,印刷纸本


《The Asia Magazine》杂志创立于纽约,总部后来移师至香港并在东京印刷。杂志的编辑定位以全球视野为出发点,展现亚洲各地的多元声音和观点,对区内说英语的精英阶层甚具影响力。由石汉瑞操刀的杂志设计,透析其对亚洲各地的历史、图像和语言同等重视。他在制作《《The Asia Magazine》》及其中文版《亚洲周刊》时,常混合亚洲今昔的视觉元素。这亦练就了他处理平面设计和品牌形象时,眼光敏锐、细腻呈现文化差异的手法。


 展览现场


 许敬雅:香港政府新闻处--清洁香港运动“清洁屋宇”海报,1973年


“垃圾虫”是1972年“清洁香港”运动的主角。海报中这只身上长满斑点的绿色生物,身躯如哥斯拉般庞大,威胁着屋村本来洁净的环境。这个卡通形象出自许敬雅的手笔,他把垃圾虫塑造成“讨人喜欢的捣蛋鬼”。垃圾虫面世后一直很受欢迎,经常现身印刷媒体和电视广告,甚至有由真人扮演的垃圾虫在各宣传场合中亮相。




   横跨不同领域   


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电台、电视、电影、音乐和剧场均极展现出无穷创意,设计领域亦同样百花齐放。香港急速起飞的经济和日益攀升的国际地位,将娱乐事业的发展推上高峰。在时装设计师、电影工作者、平面设计师和摄影师合作下,时尚杂志、广告平台、甚至唱片封套等化身成探索香港焕然一新、充满自信的国际都会身份的渠道,崭新的视觉语言和创作模式亦随之而生。
 展览现场

 粤语流行音乐唱片封面作品系列


1980年代,粤语流行音乐是个行销全球、价值达数以十亿元的产业,因而也成为孕育市场营销和设计等创意实验等沃土。每一个歌手的个性,均浓缩在寥寥数页的唱片封套和内页图文,以及当中精心设计的布景和艺术手法中。设计师张叔平和刘天兰同担任美术指导,与平面设计师陈幼坚等人跨界合作。这些协作设计引领潮流,并推动了粤语流行音乐的传播,使之迅速发展为一种文化现象。


 《号外》杂志封面系列之一,设计师、美术指导:张叔平、刘天兰等


 刘小康:中英剧团《我係香港人》海报,1985年,平版印刷


 左:刘小康:进念二十面体《山海经——老舍之歿》海报

 右:M+策划:娱乐无穷:七十至千禧年代,2021年,三频道CRT电视播放数码录像,4分7秒


《娱乐无穷:七十至千禧年代》收录了70年代中至2000年代初多个电视节目的片段,包括广告、教育节目、公共资讯、电视剧、音乐录像等。这些片段综合起来,可见电视是个容许实验性的商业平台,有力地塑造了香港的流行文化。由M+策划及一二一二有限公司协助制作出品。三组电视组成的塔状形分别循环播放《天佑女皇》、《网中人》、《天蚕变》、《廉政公署》、《七女性:苗金凤》等影片。





03地方


 展览现场


香港维多利亚沿岸起落有致的建筑群,塑造了文明于世的天际线。而香港的建筑环境源自为应对住屋、交通和商贸等需求而构思出的不同创新设计方案。二十世纪下半叶,香港优越的地缘政治位置和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让许多政府及商业建筑师得以一展所长,建造出著名地标和城市基建项目。这里展出的项目见证着这个城市自1960年代起的发展和变迁,呈现香港如何孕育出实验建筑设计。览通过地标建筑,山地和有限土地供应的挑战,以及社会住房和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创新,来审视城市的建筑环境,并反应出其对艺术家、建筑师、摄影师们的影响。


展现诸多著名建筑师设计方案,如保罗·鲁道夫、罗恩·菲利普斯、扎哈·哈迪德、费雅伦、木下一、刘荣广、严迅奇等作品;摄影师邱良、吴尔夫等人关于城市及建筑的影像作品。


 扎哈·哈迪德:等轴测研究图,夜景, 山顶项目,香港(1983年竞赛)


扎哈·哈迪德于1983年参与香港“山顶休闲会所”(The Peak Leisure Club)设计比赛,为一个原定建于山顶的建筑群构思方案,此建筑群远眺香港景观,属豪华住宅及休閒设施的项目,而扎哈的设计脱颖而出赢得比赛。扎哈以“至上主义地质学”形容其设计,灵感来自二十世纪初一众俄罗斯前卫艺术家的作品,遗憾的是,她的设计在数码绘图工具尚未应用至建筑层面的年代,最终无法建成,但扎哈却凭着这个突破性的方案在国际上大受瞩目。

 严迅奇: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总部,研究模型,2011年,纸板、亚克力


 费雅伦(司徒惠建筑师事务所):香港皇后像广场,1956至1966年,鸟瞰图照片


汇丰银行和政府工务司署于1965年委托建筑师费雅伦,重新把皇后像广场打造成公民广场。费雅伦构思出不对称的草坪和水池,打破了规整的正方形格局,并以阔度不一的步行径引导行人游走其中。广场上有几座以抽象手法演绎传统中式屋顶的小凉亭,他们座向各异,藉此促进通风和采光。费雅伦的设计标志着广场的新里程,从摆放权贵雕像作为殖民政府权力的象征之地,到二战后初期改作停车场,最终发展成现在的公共空间。近年,这里成为了公众聚焦的热门场所。



 吴享洪(吴享洪建筑师有限公司):香港茵怡花园概要设计模型,1992至1997年


茵怡花园是香港一个公共屋邨,是香港首个环保设计建筑。其最为人称道之处,是採用了切合香港亚热带气候和特有高楼住宅建筑的永续设计技术。屋邨设有共用庭园和设施,为邨内八千名居民提供社区生活的环境。吴享洪构思这个设计时,“绿色”建筑刚开始受到社会大众关注,茵怡花园确立了吴享洪对香港发展永续建筑的影响力,同时显示高密度建筑也能兼顾环保。


 吴尔夫:建筑密度#8b,2005年,彩色照片


 悬浮城市,模型:信德中心至金钟,3D打印聚乳酸塑胶、铝,2020年,由M+委托制作


“悬浮城市”,是从信德中心至金钟一段不用在地面行走的架空天桥。策展人指这是香港特有的现象,通过天桥及悬浮穿过不同的大厦,就可以形成“Cities Without Ground”,意为没有地面的城市。


 上、中:林保贤:九龙城寨系列,1990年,2015年印刷

 下:何巽、梁普智:《九龙城寨研究计划(1989年至1991年)》,1989-1991年


尽管九龙城寨已于1994年拆除,但这不减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电影工作者、设计师和电子游戏开发商的热情,他们仍以此为创作素材。九龙城寨曾容纳三万三千居民,其无政府管辖的状态形成独有的生活方式。何巽的录像片段带领观众在城寨被清拆之前一窥该地拥挤狭窄的空间。





04 彼方



流动影像比其他媒介更能捕捉和传达香港的文化及生活经验。一系列的电子游戏、电影和动画,以细腻而复杂的角度,演绎城市的形象和当中的微观叙事。这些多维的解读启发我们思考香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江康泉(江记):《海市镜花》,2021年,单频道录像装置,6分44秒


 城市风景:动与静,2021年,单频道数码录像投影,4分28秒,由M+策划及一二一二有限公司协助制作


此短片结集了多部电影片段,展现在香港居住与游走的体验。城市内的高架行人通道、天桥、扶手电梯等网络,使我们可以高效便捷地四处穿梭。另一边,原为满二战后日益膨胀的人口而开展的公共屋村建筑计划,也展现出高功能性和社会上流动的意念。许多屋村项目的设计均具备店铺、学校和休息用地,构建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


  《前后与左右》影片合辑(截图)


影片集合了香港过去数十年一些知名电影的片段,多数是本地制作,也有来自以香港为题的外语片。观众可透过这场沉浸其中的视觉之旅细看这个城市,了解此地的创意工作,一瞥创作者眼中的香港人故事。作品透过特定节奏比对那些触发我们的焦虑和想象的电影场面,带领观众在过去与未来、怀旧与幻想、逝去与重构之间游走,感受香港日新月异的当代处境。





   尾声:

   你心中的香港故事   



香港故事一脉相承,灵活变通是港人精神。从艺术到建筑,由设计到电影,展览回溯60年代至千禧年本港的视觉文化,“香港面对不同的限制条件,仍然可以创新同保持自己独特性。”策展人彭绮云说道,香港的地缘文化及历史身分,构成独有的文化景观,亦得以走进国际舞台,吸收外来文化外,亦输出影响,她以“Hybrid”(多元混杂)形容,“氛围开放,诸事行得好快,亦充满诸多可能性。”


  观众互动区域


逛完展览,在临近出口的角落里,策展人邀请观众用文字或绘画分享心中的香港故事,这座城市,关于生活其中的居民,他们的故事及体验,以及他在旁人眼中的形象。这些特质和印象,不但交织成一个地方的形貌,还酝酿出超越他们本身的深广内涵。


每个人都在塑造这座面貌多元的城市,千万人有千万个城市故事,请你来说说关于你和香港的故事吧!





*部分图片和资料来源于网络






🌟艺术品私人顾问🌟

咨询更多关于艺术家作品信息

联系微信:jiafeilin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catherine@iisu.art


想要一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