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与海的对话

甬文轩 浙江文化产业 2024-03-27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千百年来,大运河日夜不息,流淌至今。

通江达海,好运天下。这条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流至宁波,与三江汇合,向东入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自此,运河文化与海丝文化交融,成为宁波独特的文化特征。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悠悠水路,河海传承。以河姆渡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阳明心学思想为代表的浙东文化、以宁波商人为代表的商帮文化等通过运河“出口”海内外,完成其通江达海的历史使命。

历史上的大运河(宁波段)对沿线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深远,试问,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当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件历史的馈赠?

  1

  “运河”与“海丝”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提起大运河,大多数人的印象止步于杭州。事实上,在京杭大运河贯通之时,杭甬运河,也就是浙东运河,就已经在整个航运体系中发挥作用。

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浙东运河,最早用于排涝和农田灌溉。《越绝书》记载“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

西晋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挖了从钱塘江东岸的西兴至会稽城的西兴运河,此段运河与上虞以东的运河以及姚江的自然水道连接形成了浙东运河。自此,浙东运河地跨杭州、绍兴和宁波三市,流淌在宁绍平原,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航运水利功能。

三江口全景

大运河(宁波段)横贯东西,绵延数百里,流经余姚、慈溪、鄞县和镇海四大古县,交汇三江,奔流入海,孕育了四明大地的千年文明,是古城宁波的生命之河、历史之河与文化之河。

2009年7月,宁波博物馆主入通道大厅门口,展出了一艘南宋古船。这是主要用于小宗货物从河口岸到海港大船之间驳运的船,在当时被认为是大运河和“海上丝绸之路”联通的历史证物。

具有运河城市与海港城市的双重特征,是大运河(宁波段)的特别之处。正如日本学者斯波义信在《宁波及其腹地》中提出的,“大运河把陆上主要贸易路线延伸到东海岸,这不仅使生产的北方与消费的南方相联系,而且还刺激了运河经过地区的生产专业化和经济发展。”

2014年,宁波“二段一点”,即浙东运河虞余运河宁波段、浙东运河文亭至小西坝段、宁波三江口(含庆安会馆)成功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宁波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从此拥有了世界级文化名片。

  2

  河海通达,匠心独“运”     

“千年运河千年流,碧玉环中藏清流。千年运河千年修,桃花渡里出远岫……”

大运河(宁波段)支渠交错、遗存丰厚,“近入乡野,远出大洋”的水运网络四通八达。运河与海丝文化积淀下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书藏古今的藏书文化。大运河(宁波段),幽幽书香随河流淌,藏书通过大运河和汪洋大海,被输送到日本、高丽等地。在这条载满书籍的路上,既有河水和海水的咸淡味道,也有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底蕴深厚的阳明文化。大运河这条南北交融的文化线传播了阳明文化,如今,余姚精品线路“运河之畔”姚江文化线,更是让运河文化在阳明故里焕发新光彩。

姚江流域的瓷器文化。浙东大运河这条运输青瓷的“瓷器之路”十分繁忙,上林湖越窑遗址烧制的“秘色瓷”通过海路大量运销亚非各国,成为我国最早外销的大宗贸易瓷器之一,被誉为开辟海上陶瓷之路的先驱。
绵长的河道、丰富的水利工程、航运设施等遗产要素,在中国的运河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宁波印记。

丈亭老街

大运河(宁波段)也保存了许多与江河海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由运河衍生的衙署、会馆等历史人文景观,依旧点缀于古运河沿岸,见证了浙东运河长达千年的航运和商贸繁荣。

如今,经过整修的丈亭老街,保持着江南风貌,白墙黛瓦,历史气息与现代文明灵动交融,叙说着昔年的繁华和岁月的沧海桑田。见证运河和海港的兴起与衰落的庆安会馆屹立于三江口岸,继续发挥着助力宁波“海丝”文化和运河文化传播的历史作用……

  3

  坚守与创新     

长期以来,宁波十分重视河海文化及大运河遗产的保护。2020年,《宁波市鄞州区甬江东岸地段、东胜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庆安会馆周边区域)》中指出,将重点构建后塘河步行街——中山路步行界面——庆安会馆——河海博物馆——老外滩的历史风情游览线。

今年,宁波市颁布了《宁波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办法》,其中,《办法》将保护范围从宽泛模糊的152公里精简为具体准确的34.4公里,并明确“市和大运河遗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大运河遗产保护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这也说明守护大运河朝着规范化、法治化迈进了一大步。

而大运河(宁波段)文化的传承发展也离不开产业的加持。比如,庆安会馆曾是甬埠行驶北洋的舶商航工聚会、娱乐以及航运行业日常办公、议事的重要场所。今天,庆安会馆不断探索传承与发展路径,创新推出各色展览,立足自身优势让文物活起来,激活文旅新潜力。

不久的将来,在朱木金漆和白墙黛瓦的交相辉映中,庆安会馆将以古老而年轻的姿态,奏响新时代河海交汇的新乐章。

运河非遗集市

  4

  河海文化如何更绚烂     

河与海,密不可分。海洋上的宁波,要如何与大运河共生,一起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明文化定位。“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宁波地处中国大运河通江达海的“最后一公里”,运河文化与海丝文化融合的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只有深入挖掘大运河(宁波段)的历史文化资源,明确文化定位,才能为宁波运河遗产活起来、亮起来提供坚实基础。

强重大项目。海文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要充分发掘“河海联运”的独有特色,再现宁波海丝“活化石”和运河“新地标”的特色,为宁波注入新活力。

比如,建设一批标志性重大文化项目;抓紧推进河海博物馆建设,突出展现宁波运河与海丝文化交融的城市特征,阐述清楚宁波城市所蕴含的“河”与“海”文化内涵。

促产业发展。深入挖掘运河文化的新时代背景下的价值,优化活态传承,拓展文化空间,培育文化产业,推动运河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比如,通过鼓励性政策激发文化企业创作和生产出更多关于大运河题材的文艺作品和文创产品,利用好大运河这一文化IP,将具有宁波特色的运河文化与海洋文化进行广泛传播。

中国大运河(宁波段)江景

波光云影、千帆过尽。大运河既是历史的见证,同时也代表了城市的文化自信和自豪。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责任在肩,追寻着历史的脚步,沿着大运河抵达宁波,与立于千年河港与海港的交叉口,放眼西东,那些浸润着时光的遗迹,就是贯通古今的关键密码。
| 执笔:宁波市文化产业促进会

| 图源: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声明:若转载稿件请注明来源。

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文促会


 热文榜 
首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评选开始点赞
“云宝”出圈
人文乡村 | 诗意吴兴的新画卷

浙江文促会

投稿邮箱|zjwhcycjh@126.com

有价值?就点击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