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色列不讲道理

徐敏 青衣仙子 2021-12-25


网上称以色列是“中东平头哥,人狠话不多”。
 
此话怎讲?盖动物界的蜜獾,人称平头哥,既不怕死也不怕疼,毒蛇也拿它无可奈何,因为它天生免疫,战斗力又爆表,可以说是动物界的超一流高手。照此一看,中东国家中的平头哥就非以色列莫属了,敢作敢当,打遍中东无敌手。
 
这次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在72日发生大规模爆炸,有媒体称是以色列使用了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对此科威特媒体也大体认可这种说法。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一名高级官员也证实,爆炸事件中“使用了炸弹”。
 
总之,基于该事件的高度敏感性,究竟是以色列战机进入伊朗境内发射导弹,还是炸弹被放置到核设施内引爆,其实还是个疑问。
 
倒是以色列国防部长甘茨很低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并非伊朗发生的每件事都与我们有关……”反正事情都发生了,你们自己猜去吧。
 
无论如何,以色列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不断叫嚣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的伊朗,说上天也不能拥有核武。理由很简单,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没有战略纵深,经不起核武器在头上一炸。
 
这就是以色列的底线。伊朗人如果懂了这个道理,停止核试,不去输出革命,双方也就平安无事。偏偏是伊朗非要折腾,逼以色列狠命出手,形成死结,中东从此没有宁日。
 
其实历史上已经有过教训,但历史的教训就是不接受教训。上世纪1970年代,那时候的萨达姆正混得风生水起,大规模石油禁运导致油价大幅上升,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将油价从3.0美元上涨到10.7美元。西方国家为了石油,纷纷和伊拉克等产油国改善关系。
 
这让萨达姆看到了机会,他知道西方人的本性,会为了利益放弃原则。于是借着国际关系改善的大环境,伊拉克拟定了以死神“奥斯拉克”为名的核武器计划,通过外交谈判,使葡萄牙、巴西、西德等国提供了铀,法国承诺帮助建造核反应堆,意大利则负责钚分离和铀提取工厂的建设和技术培训。
 
其中法国援建力度最大。具体说,就是法国帮助伊拉克人建造一座反应堆。
 
19759月,萨达姆亲自前往巴黎谈判伊、法核能合作协定。
 
1979年,伊拉克在法国的协助下,开始在图瓦萨建造一座40兆瓦的轻水式核反应堆(实际功率70兆瓦),和一座小型试验性质的反应炉。
 
萨达姆在去巴黎谈判前,接受贝鲁特媒体采访时,高调宣称伊拉克要成为“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阿拉伯国家”,以抗衡以色列。这等于宣告,伊拉克即将拥有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的能力。
 
获得情报的以色列,通过外交途经进行了艰苦的斡旋,希望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终止与伊拉克的合作,不料却遭到冷遇或拒绝。
 
原来,伊拉克给予了法国渴望的好处:伊拉克在未来十年内,以市场价向法国提供每年7000万桶原油;伊拉克将采购包括100架幻影F-1战斗机在内的数十亿美元的法国军火;伊拉克对标致与雷诺汽车公司各签下5万辆订单;法国获得巴格达西边一处十亿美金的度假别墅的建筑合同。伊拉克人以石油作为武器,通过抛撒美元,让号称大国的法兰西见利忘义。
 
图中萨达姆旁边站的戴黑框眼镜者,正是后来成为法国总统的希拉克
 
萨达姆有钱能使鬼推磨,被金钱折断脊梁的法国,在次年宣布向伊拉克出口浓缩铀,保证在1981年底前让核反应堆运转起来。
 
面对伊拉克的砸钱外交,当时还很贫穷的以色列无计可施。况且再富,以色列的国力也无法与拥有滚滚石油的伊拉克相比,以色列拿不出比伊拉克更丰厚的好处讨好世界各国。
 
于是法国和巴西、意大利等国,都睁眼说瞎话,坚称伊拉克核计划是用于和平目的。伊拉克也批准了《核不扩散协议》。但是解密的资料证明伊拉克长期瞒天过海,脱离国际原子能委员会的监管。
 
总之,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伊拉克的核计划有了飞速进展。

图瓦萨,正在建设中的核电站
 
被逼到绝路的以色列,只好放弃外交努力,选择另走一路,动用特工。
 
1980613日深夜,伊拉克核专家马什哈德在旅馆房间内被以色列特工刺杀。
 
87日,向伊拉克提供钚分离技术的意大利公司SNIA公司办公室遭到炸弹袭击,两名伊拉克工程师死亡。
 
一位参与核计划的电气工程师拉希德,在日内瓦突然身患重病,10天后死去。
 
6个月后,另一位工程师拉苏尔在法国的一个宴会上中毒身亡。
 
虽然以色列情报部门竭尽了全力,可是这类零敲碎打的暗杀行动作用有限,并不能有效阻止伊拉克的核计划,于是以色列转而寄希望于借刀杀人。
 
1980922日两伊战争爆发,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以色列向伊朗提供了相关情报。
 
930日,2架伊朗F-4鬼怪式战斗机超低空飞临奥斯拉克反应堆建设工地进行轰炸,投放了12MK82减速炸弹。法国工程人员拍摄的照片显示,现场有大火和浓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该工地所遭到的破坏有限,被吓跑的法国工程人员很快又被重金礼聘诱惑回来。到11月,受损的建筑就修复了。
 
借刀杀人的计划也失败了,留给以色列人的路只有最后一条:自己动手。
 
以色列人的决策思路特别清晰:如果现在不干,就只能眼睁睁等着几年之后国家被消灭。
 
行动开始后,以色列空军最精锐的第110117中队的F-16战斗机飞行员们,以及第133中队的F-15战斗机飞行员们,在接到命令时,并不知道要打击何方目标。他们只是听说要飞到1000公里以外执行任务,至于目标是什么,没人告诉他们。
 
但精明的飞行员们用一根细绳在地图上开始测量,他们以己方基地为中心,将这根代表1000公里的细绳在地图上绕行360度,细绳划过的区域几乎除了沙漠就是海洋,但在东侧细绳指向了巴格达。
 
大家心照不宣,只有那里值得以色列动用最先进的战机和最精锐的飞行员去攻击。
 
接下来几个月的飞行训练,飞行员们反复轰炸沙漠里画好的圆圈,模拟袭击以色列境内的穹顶式建筑。
 
另外,F-16作战半径只有885公里的短板,也通过技术处理获得了解决。
 
根据摩萨德获得的情报,伊拉克图瓦萨核反应堆将于19816月被激活,如果以军在此之后实施打击,将造成大量放射性尘埃,极有可能导致人道主义灾难。所以,以色列必须赶在反应堆被激活之前将其摧毁。
 
415日,以色列总理贝京召开安全内阁会议。
 
时任以色列总理的贝京
 
为了说服那些犹豫不决的部长们,贝京特别邀请空军司令艾维里和行动指挥官、第117中队长泽夫·拉兹参加。
 
拉兹中队长回答了部长们提出的所有问题,他的自信说服了反对者,空袭行动定在510日实施。
 
以色列军队向来以作风顽强著称,从还没有成立正规军只有游击队的年代开始,以色列军官就是以色列武装力量的中流砥柱。当冲锋时,部队长官一定冲在第一线,当撤退时,军官和士官一定在尾部断后。
 
这次空袭伊拉克核反应堆也是如此。最后两架F-15组成的“派克曼”分队,其中一架由空军作战部长艾姆·塞拉上校亲自驾驶。
 
198167日下午,以色列空军跨进战机,腾空而起,飞赴目标。
 
机队飞越亚喀巴湾后,就从700米高度下降到离地60米的超低空,以躲避敌方雷达信号。
 
飞行至四分之三的距离时,飞行员拉兹改道飞往距离奥西拉克核反应堆以西100公里的一处湖泊。按照行动计划,湖中的一个小岛是发起攻击的初始点。在那里,他们确定最后的领航坐标后拉升高度开始冲向目标。飞行员们接到严令,只能飞过目标一次,绝不允许第二次飞过目标。
 
飞机距离奥西拉克核反应堆只有6公里时,以色列飞行员惊奇地发现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并没有被激活,那里也并没有什么阻塞气球。
 
在拉兹的带领下,机队升至3000米高度,然后开始俯冲。
 
不巧的是,第一个俯冲的拉兹,发现自己已经飞出投弹点800米,于是只能拉起调整。
 
拉兹的僚机飞行员雅德林看到拉兹出错,没有再等拉兹校正位置,果断的向目标俯冲。在1200米高度,奥西拉克核反应堆完全进入雅德林的视野,他投下了自己的炸弹迅速驶离。他回头看去,两枚炸弹已经穿透奥西拉克核反应堆的穹顶。
 
与此同时,拉兹完成了位置调整,他的炸弹也准确击中目标。前四枚炸弹都使用了延时熔丝,以防立即爆炸冒出浓烟使后面的飞机无法命中目标。
 
当第三、四架飞机飞向目标的时候,伊拉克的防空火力开始发威。30秒后,纳胡米和僚机飞行员斯佩科特也冲向目标。
 
斯佩科特一天前染上了流感,但是他没有告诉任何人。
 
飞机开始俯冲,斯佩科特感到一阵眩晕,他投下的炸弹显然没有击中目标。历史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以色列头号王牌,编队中军衔最高的人,千辛万苦打通关系要参加这次绝密行动的日后准将斯佩科特,成为唯一没有击中目标的人。
 
这就好比意大利队的灵魂罗伯特巴乔射失了点球,法国中场大师齐达内被发罚下球场。
 
第八架飞机飞过来的时候,伊拉克的防空火力已如狂风暴雨。奥西拉克核反应堆冒出滚滚浓烟,拉蒙在艰难的条件下也准确的投下了炸弹……
 
根据后来的报道,以色列人才知道,因为当天是星期天,负责奥西拉克核反应堆的伊拉克军官下午就去巴格达度周末了,根本无法与他取得联系。
 
事后,怒不可遏的萨达姆下令将此人绞死。
 
在以色列F-16飞行员投下的16枚炸弹中,有12枚直接命中目标,另有2枚炸弹击穿了核反应堆的地下室,但没有爆炸。
 
两枚没有击中目标的炸弹都来自斯佩科特的飞机,但已经于大局无碍了。
 
在短短45秒内,图瓦萨的“塔穆兹-1号”核反应堆就被完全摧毁了。

被摧毁的瓦萨的核反应堆
 
当时法国工程师雅克·林伯奥正在附近一家咖啡馆,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杰作瞬间变为废墟,而距反应堆仅60米远的放射性材料仓库却安然无恙。他不由得感叹:“轰炸的精确性令人瞠目结舌!
 
受雇的200多名法国和意大利工程人员都在这里过周末,只有一名逗留在工地的法国工程师达米昂·夏塞皮德被炸死在工作岗位上。
 
此刻,返航中的拉兹中校将轰炸成功的结果用密码传给特拉维夫控制中心,然后他带领着编队继续爬升到1.2万米高度,直接穿越约旦领空朝以色列飞去。
 
最终,以色列战机安全降落在特拉维夫附近的帕尔马契基地。空军司令本埃利亚胡与第117中队长拉兹在停机坪上紧紧拥抱,本埃利亚胡后来说:“没有人敢想像我们可以一个不缺地回来。”

凯旋的以色列飞行员
 
轰炸迅速引起了连锁反应。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安理会先后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谴责以色列蓄意加剧中东紧张局势。
 
但总理贝京早就预料到了这些外界反应,他不在乎,只要能给以色列带来实际安全,外交上的损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以色列是不讲道理的,要讲道理,它一弹丸小国,在第一轮中东战争中,就早被阿拉伯世界灭了。


 推荐阅读 

我们这代人,至少生过两次虱子

这个老头怼得教育部长连称有罪

三年饥荒时期的五虎上将

刘湘墓被毁之独家记录

是谁把黑人惯坏的

早在1950年他便预言林彪不得善终

你不知道的高考阅卷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