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见成永别

何可 青衣仙子 2021-12-25


一别千古恨

编写|何可



  1、
 
1959年盛夏的庐山,尽管山下骄阳似火,山上却林木森森,凉风习习,气温宜人。
 
77日中午,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一回住所,就对妻子说:“水静,你马上收拾一下,今天下午就动身回南昌。”“什么事?这么急?”水静不解地问。“去把贺子珍同志接到庐山来,和朱旦华一道去,”杨尚奎露出少有的严肃,“毛主席要见她。”
 
杨尚奎交代水静,任务特殊,一定要绝对保密。汽车上山之后,直接开到涵洞左侧的28号房,那里没有住与会议有关的人员,服务员也只有一人,不会引人注意。
 
此前,毛主席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曾志,也即陶铸的妻子,在上庐山开会前,到南昌去探望过贺子珍,上山后她对主席讲,贺子珍头脑很清楚,于是毛主席提出想见一见。
 
1949年,贺子珍作为南下干部,被任命为浙江省妇联主席。但她身体时好时坏,很难正常工作。陈毅为了方便她在上海治病和生活,特地将她调到上海市委组织部,挂名虹口区委组织部部长,还请了著名的神经科专家为她治病。
 
贺子珍在上海居住期间,毛泽东曾给她写信,劝她好好吃药,不要抽烟,爱护身体。毛泽东对陈毅说:“贺子珍在上海的开销,从我的稿费中支付。”陈毅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们上海养得起一个贺子珍!”
 
此次与水静一同下山接贺子珍的朱旦华,原是毛泽东的大弟弟毛泽民的妻子,毛泽民在新疆牺牲后,朱旦华与方志敏弟弟方志纯组成了新的家庭。陈毅从上海调往北京后,方志纯任江西省副省长。江西是贺子珍的故乡,对这片土地,贺子珍有特别的感情,到1958年,贺子珍便从上海迁居到了南昌。
 
考虑到贺子珍身份特殊,中共江西省委给她配备了服务员、炊事员、秘书,并指派了专职医生、护士;但对她的住处和行踪也实行严格保密。
 
贺子珍住在南昌三纬路一幢幽静而安全的小院子里,过着平静的生活。她喜欢独自静坐,一言不发,身边放着一只已经十分破旧的小闹钟,那是当年在江西苏区时她和毛泽东共用过的东西。
 
毛泽东每次南巡途经南昌,总是住在省委招待所1号楼,与贺子珍居住的小院仅一箭之遥,但咫尺天涯,彼此一直没有见面的机会。
 
  2、
 
77日下午4点多钟,水静和朱旦华一道乘车下山回南昌。在车上,她俩商量了一个将贺子珍请上山的理由,统一了口径,以免节外生枝。
 
6时许,车子直向三纬路贺子珍的小院驶去。
 
贺子珍吃过晚饭后,正在客厅休息,一见水静、朱旦华进屋,又是让坐,又是倒茶,非常热情。一阵寒暄之后,朱旦华便说:“大姐,今年南昌太热,省委请你到庐山去休息几天。”水静接过话头说:“我俩刚从庐山下来,省委特地派我们来接你!”
 
贺子珍很高兴,欣然同意,水静和朱丹华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大姐,那就请你准备一下。”朱旦华说,“到了山上,你跟我们住一起,这里的工作人员就不用带了。”俩人和贺子珍商定第二天下午三点钟去接她,贺子珍微笑着同意了。
 
78日下午,水静和朱旦华接上贺子珍,车子便向庐山飞驰。一路上,三个女人尽谈些轻松、愉快的事,不知不觉便到了牯岭。水静让司机将车子直接开到汪东兴、杨尚奎特地为贺子珍准备的住处。
 
晚饭后,水静一人陪同贺子珍。安排好贺子珍休息之后,水静给杨尚奎打电话,报告客人已经到达。杨尚奎要水静陪着贺子珍,不要随便离开。
 
随即,水静又打电话向毛泽东汇报。
 
“客人的情况怎么样?”毛泽东问道,口气有些激动。
“一切都很好,请放心!”水静轻声答道。
“那好,你等着我的安排。”毛泽东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9日午饭之后,水静趁贺子珍午睡,独自乘坐杨尚奎的车,悄悄去了毛泽东居住的“美庐”。毛泽东坐在沙发上吸烟,正在等她,水静简略地汇报了接贺子珍上山的事,毛泽东很满意。
 
毛泽东对水静说:“今天晚上9点钟,你坐尚奎同志的车,送她到这里来,门哨认得尚奎同志的车号,不会过问的,开进来就是了。这里已经安排好了,身边的几个同志都有事下山去了,只有小封留下值班。”水静问毛泽东:“要不要找朱旦华一道陪大姐来?”毛泽东说:“不用了,你一个人就可以。”显然,毛泽东是想尽量缩小知情范围。
 
  3、
 
夜色中,水静陪同贺子珍来到美庐。贺子珍走进客厅,抬头一看,大吃一惊,里面坐着的那个人竟是毛泽东!
 
毛泽东站起身,微笑着同她打招呼,请她坐下,然后很客气地对水静说:“谢谢你。你可以走了!”卫士倒了两杯茶,一杯放在贺子珍面前,一杯放在毛泽东面前。毛泽东对卫士说:“这里没你的事了,你也走吧。”
 
于是,屋子里只剩下毛泽东和贺子珍,两人隔着一张茶几,在两把藤椅上坐了下来。
 
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贺子珍作梦也没想到,今生今世,她竟然能够再见到毛泽东。多少年的思念,竟无语凝咽,她不能自已,不禁热泪奔涌,痛哭失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毛泽东温和地说:“我们见面了,你不说话,光哭,以后见不到了,又想说。”他问贺子珍:“你这几年生活得怎样?身体还好吧?”
 
贺子珍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她仔仔细细地打量毛泽东,说:“我好多了,你的身体倒大不如前了。”毛泽东说:“66岁啦,老了!忙呀,比过去打仗还忙!”
 
毛泽东问起贺子珍在苏联的情况,听了后,轻轻地叹了口气,说:“你当初为什么一定要走呢?你到了兰州,我打电报给谢觉哉同志,请他劝你回头,可你就是不回头。”毛泽东说这句话的时候,神情凄然。贺子珍眼睛里充满着惆怅和柔情,哽咽道:“都是我不好,我那时太不懂事了。”
 
两个人沉默了好久,贺子珍忽然提醒毛泽东:“当心有人害你,当心王明这样的人害你。”毛泽东点点头:“我会注意的,你放心。”
 
接着他告诉贺子珍:“娇娇(李敏,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有对象了,你见过没有?同意不同意?”“我见过了,我满意。他们结婚,你同意,我也同意。”贺子珍回答道。毛泽东告诉她,等这次会议结束,回北京就为他们举办婚礼。
 
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毛泽东站起来说:“时间不早了,我们明天再见面,再谈谈。”
 
水静一直坐在“美庐”值班室等候贺子珍。值班室响起了清脆的铃声,她知道,这是毛泽东在召唤卫士小封。
 
过了一会儿,小封把贺子珍扶进了值班室。待她坐下后,小封对水静说:“主席请你去一下!”水静走进毛泽东客厅,只见他手里夹着烟,脸色很不好。“不行了,脑子坏了,说着说着就乱了,答非所问。”毛泽东像是对水静,又像是自言自语。
 
“她很激动,你要注意她的情绪,”毛泽东夹着烟的手朝水静点了一下,“明天你就送她下山,下山以前,你一步也不要离开她。”“还有一件事,最好回去就办,”毛泽东加重语气说,“她抢走了我三瓶安眠药,说是毒药。她说她就不吃药,也不准我吃药。你要想办法从她手里把药拿过来。那药很厉害,吃多了会出事的。”
 
那夜的庐山,分外静谧,但贺子珍彻夜难眠。她兴致勃勃地向身边的水静,讲述她和毛泽东相识的点点滴滴,直至天明。
 
第二天,水静送贺子珍下山。22年的等待,只换来一场短暂的会面,从此庐山一别,便成人世永诀。
 
  4、
 
在江西和湖南的边界,有一个地方叫永新。永新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北麓。这里大山逶迤,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绿水淙淙,郁郁葱葱,景色十分秀丽。这里自古为兵家争夺之地,历代都有文臣勇将涌现,人才辈出,可谓人杰地灵。
 
19099月,贺子珍出生在永新县的烟阁乡黄竹岭村,她17岁便成了中共党员。少女时代,贺子珍中等身材,皮肤白皙。她爱思考,两道漂亮的眉毛似蹙非蹙,在眉心留下一道浅浅的小沟。她喜欢穿一身白衫、黑裙的学生装,梳着又粗又黑的长辫子,常常引来赞叹的目光。
 
1927年八月,18岁的贺子珍跟随江西永新暴动队伍来到井冈山。深秋十月,34岁的毛泽东率秋收起义余部,辗转千里上了井冈山。万山丛中,毛泽东第一次见到被称为“永新一枝花”的贺子珍。他愣住了,井冈山上竟有如此年轻貌美的姑娘。
 
相识以后,毛泽东经常去看望贺子珍。每当他要远行,就会敲敲贺子珍的窗户说:“我要走了。”贺子珍把窗户拉开一条小缝,她很奇怪:你走就走吧,为什么要对我说?之前,贺子珍有个心上人叫欧阳洛,也是一个革命者,后来牺牲了。毛泽东懂得她的心思,他看中她有文化,也有性格,一直追求她。
 
渐渐地,贺子珍对毛泽东有了依赖感,遇到什么事,总喜欢找他倾诉。一天,贺子珍轻手轻脚地走进毛泽东的房间,见毛泽东正伏案工作,便一声不响倚在门框上,深情地注视着他。不知过了多久,毛泽东停笔沉思,一抬头,正遇上那一双炽热的眼睛。两个人的目光仿佛撞击出晶亮的火花,贺子珍赶紧把目光移到了自己的脚尖上,不自然地揉搓着衣角。毛泽东搬过一把竹椅,让贺子珍坐下。沉默了一会儿,他温存地说:“你是个好同志,好姑娘,我很喜欢你。”
 
19285月,毛泽东和贺子珍在井冈山结婚,开始了十年的婚姻生活。这十年,是毛泽东政治生涯最为艰难的时期,却是贺子珍一生中最灿烂的年华。
 
  5、
 
19291月,毛泽东和贺子珍跟随部队离开井冈山。1934年,夫妻俩踏上漫漫长征路。途中,贺子珍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她曾遭遇了敌机扫射,身中十几弹,遍体伤痕;在云贵交界的行军路上,追兵就在几十里外,贺子珍突然临盆,生下一个女儿,她只看了一眼,留下13块大洋,写了一张字条,便被抱走了。毛泽东对人说:“贺子珍跟了我这么多年,受了很多苦,她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1935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不久来到保安县。在那里,贺子珍生下了女儿李敏,乳名娇娇。
 
到延安后,贺子珍想进“抗大”学习,毛泽东考虑到贺子珍在长征途中受过重伤,加上因生孩子失血太多,身体尚未康复,所以不同意贺子珍进抗大学习。
 
贺子珍性格倔强,学习愿望迫切。她对毛泽东说,过去辗转战斗,又经过长征,生活那样艰苦,都过来了,难道学习还坚持不下来吗?在贺子珍的强烈要求下,毛泽东只好同意了。但贺子珍的身体受过太大损伤,终于有一天,她晕倒在了抗大厕所里,这才不得不停学回家。
 
贺子珍在家休养期间,又接连遇到些不愉快的事。那时候延安的文艺生活很贫乏,美国女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和她的女翻译吴莉莉,就教那些从雪山草地走过来的红军干部跳舞。
 
贺子珍不喜欢史沫特莱,反过来,史沫特莱也不喜欢贺子珍。女记者坦率地表示,她认为贺子珍过的是苍白的、修道院式的生活,不具备做一个革命领袖妻子的必要条件。
 
吴莉莉是晚间交际舞会的明星,与延安那些呆板的妇女相比,她好像神话故事里鲜艳夺目的公主,这让贺子珍多了几分警惕和防备。     
 
战争间歇的几个月里,毛泽东阅读了大量书籍,并撰写了许多政治和哲学方面的论文。太阳落山以后,毛泽东常常带着警卫员到史沫特莱的窑洞去,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天南地北的聊天。
 
看到毛泽东经常与女记者跳舞、聊天,贺子珍产生了许多误会,夫妻感情出现裂痕,关系开始紧张。史沫特莱每次来窑洞与毛泽东见面,会主动拥抱献花,这在西方很平常,但贺子珍难以接受。
     
贺子珍身上有长征中留下的弹片,经常疼痛难忍。不久,贺子珍发现自己又怀孕了,经常呕吐。那几年,贺子珍生孩子生怕了,于是她决定去西安,从那里转赴上海,动手术取出弹片,同时做人工流产。
 
贺子珍的这种打算,起初毛泽东没有同意,但贺子珍再三坚持,毛泽东不得不同意了。
 
193710月,贺子珍来到西安,此时上海沦陷,去上海已不可能。毛泽东得知了这种情况,托人捎信给贺子珍,希望她回延安。毛泽东在信中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泪,一是我听不得穷人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眼泪。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我这个人就是这样,骑过的马老了、死了,用过的笔旧了,都舍不得换掉。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写到这儿,毛泽东动情地说:“我现的情况与在王明路线时期不同了,我有发言权了。以后,不会再让你像过去那样,跟我受那么多的苦了。”
 
但贺子珍去意已决。她想,既然上海去不成了,为什么不可以到苏联去呢?到苏联,既可治病,又可获得出国学习的机会,不让毛泽东“小瞧”自己。贺子珍希望靠自己的能力为党多做工作,而不是靠毛泽东的招牌生活。于是她不听任何人的劝说,从西安坐汽车到了兰州,又从兰州乘飞机飞往莫斯科。
 
  6、
 
在莫斯科不久,贺子珍就生下了她与毛泽东的儿子,取名柳瓦。不幸,小柳瓦6个月大就因流感而病死了。
 
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回忆说:“贺子珍伤心至极,天天到儿子坟上哭。毛主席又很少写信给她。她精神上非常苦恼,但又很傲,不肯主动写信给毛主席。我从苏联回国的时候,说我可以帮她带信给毛主席,她说不带。”
 
此时,毛泽东和杨开慧所生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也在苏联东方大学八部学习。贺子珍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每月从70卢布的生活津贴中挤出钱来,为他们买东西。1941年底,毛泽东把女儿李敏送到苏联,李敏的到来,给贺子珍带来了短暂的快乐。在异国他乡,她与三个孩子相依为命,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家。
 
在苏联生活的日子,比长征还要艰苦。为了养活女儿和岸英、岸青,贺子珍彻夜织毛袜子,洗衣服,周末还要去伐木。家里有时还没有吃的,没有劈柴,冬天屋子里都结了冰……
 
每次提及这段往事,贺子珍就泪流满面,痛苦地表示:“我不愿意回忆这些。”
 
直到19478月,在王稼祥夫妇的帮助下,贺子珍带着李敏、岸青回到了中国东北。建国后,李敏和岸青来到毛泽东身边生活。贺子珍曾经考虑过要开始新的生活,她向一位老战友讲,她有两个心愿:第一,不要因为她曾经做过第一夫人,就把她限制起来;第二,她希望见一见毛泽东,说句话,握个手就行。
 
195979日,贺子珍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这是毛泽东与贺子珍分别22年后,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可编写,材料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红颜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其中有些画面你绝对没见过(二)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其中有些画面你绝对没见过(一)

两个胆大包天的女人

陈老总不理解资本家情愿跳楼而不肯坦白
互斗
三次自杀后,他却活成了所有人的救赎之神!
就是她,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
临终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他这一生,注定是来改写历史的
权力的威风和丑陋
贺子珍婚变内情
众生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