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腾冲,抗战忠魂尚未飘散的边城

细雨中的呼喊 暴雨中的呼喊 2021-04-25

父母过世后的几个春节我都选择带家人从广州自驾到腾冲过节,除了因为父母早年在云南工作生活过,想寻访一下他们当年的足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腾冲的国殇墓园。

腾冲,古称腾越,是一座位于西南的边城。在高黎贡山以西、中缅边境,自古以来就是西南丝绸古道上的重镇。

 


1942年,中国远征军首次远征印缅失利,一部分撤入印度后经编练成为精锐的新一军、新六军,最后胜利打回国内;另一部分败走野人山几近覆没。其时已经占领缅甸的日军沿着滇缅公路长驱直入,直扑腾冲、龙陵。

腾冲很快沦陷,怒江以西的国土也随即全部沦陷,昆明危在旦夕。


幸有一条怒江,一座惠通桥,中国军队在此血战之后终于挡住侵略者的铁蹄,保住了昆明,也保住了重庆。

保住重庆也就保住了中华民族的血脉。

 

中日两军在其后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隔着怒江对峙。

先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高射炮第41团在1942年曾经抽调一个高射炮连从重庆驰援怒江,就驻守在怒江惠通桥附近的山上。

 


1943年底到1944年初,中国远征军为了收复滇西失地,打通滇缅国际公路,在怒江东岸集结第二十集团军和第十一集团军,一个反攻腾冲,一个反攻龙陵。



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经过四十天激战,仰攻攻克高黎贡山(世界海拔最高的战场),到7月28日,攻下腾冲城最重要的屏障来凤山。8月2日,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开始围攻腾冲城。

腾冲古城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石城,城墙以巨大的火山石石条镶砌而成,墙厚城高,堡垒环列,易守难攻,远征军以云梯登城屡屡失败,伤亡惨重。

幸得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协同作战,以超低空轰炸将巨石垒就的城墙炸开数处缺口,远征军得以从缺口处强行登城,再经过十二天激战,才将城墙上的堡垒全部摧毁。

 


8月14日,远征军突入市区,与城内日军展开片瓦无存的巷战。日军以“玉碎”的决心,异常顽强地抵抗。任意一处墙角、门窗后都有夺命的子弹射出,或近距离射击,或面对面拼刺刀,没有人知道下一秒自己是生是死。



第二十集团军会战概要曾记载:“攻城战役,尺寸必争,处处激战,我敌肉搏,山川震眩,声动江河,势如雷电,尸填街巷,血满城垣。”

 

1944年9月14日,腾冲光复。全歼守城日军3000余人。

日方哀叹“腾越守备队全员玉碎”。


是役前后历时127天,大小战役40余次,伤亡官佐1234员,士兵17075名(其中阵亡9000多人)。为打赢这场战争,有46000多腾冲人间接参战,运粮草、送弹药、抬伤员,伤亡人数6900。26万人的腾冲, 战后仅剩14.5万人,余者皆死亡或失踪。

 

当腾冲百姓重回故土时,但见从前的家园尸横遍野、焦土一片!

 

腾冲一役意义极其重大。中国远征军以数倍于日军的巨大伤亡,在日军围困中国的重重封锁线上生生劈出一道豁口,开正面战场全歼日军光复国土之先河,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士气。

 

但9000余年轻的士兵却长眠于滇西的山川河谷,再无归程。

 

淳朴的腾冲人懂得感恩,为了纪念这些永远回不了家的卫国忠魂,他们节衣缩食在最短时间里为各部队的阵亡将士修建了纪念墓园、纪念碑等多处纪念建筑。 

国殇墓园于1945年7月7日完成, 腾冲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以楚辞“国殇”之篇名,题为“国殇墓园”,取“为国牺牲的忠烈永垂不朽”之义。



这是腾冲国殇墓园的由来。

这是一段被时代刻意遗忘的历史。

这里有因我们无知而被漠视的英雄。

这里有无数尚未飘散的抗日卫国的忠魂。

 


每一次到腾冲,第二天我都会迫不及待带着妻女去国殇墓园。

 

那天发现国殇墓园周围的停车位全满,我满心欢喜,国军抗日烈士的墓园再也不是门可罗雀的荒冢了,真好!


临行前广州的几个朋友都拜托我要替他们一家献花献酒,所以我们一家三口满怀满抱的都是菊花。

由大门进入,是长长的甬道,两侧松柏交翠,茵茵绿草之上,布置着几组雕像,娓娓讲述着滇西战火背后的故事:有积极抢修公路机场的男女老幼;有为远征军抢运军粮,自己却饿死在途中的百姓;有儿子(寸性奇将军)战场捐躯,绝食而亡的寸大进老先生......



一寸山河一寸血,除了仆尸沙场的将士,还有共赴国难的百姓。

甬道尽头,忠烈祠前月台石墙上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的“碧血千秋”刻石,苍劲有力。

 


忠烈祠内外立柱上依序悬挂有国军将领题写的挽联。

气壮山河,成仁取义;光昭日月,生荣死哀(何应钦);

歼虏下名城,重振国威惊世界;闻鼙思袍泽,频挥热泪吊英灵(霍揆彰)。

 

滇西反攻的时候,除了陈纳德将军的第十四航空队空中协助外,还有一支4000多人的被称为Y部队的美国陆军部队,他们担任战术指导、兵器使用及维修、地空联络、物资补给等任务。

滇西之战实在艰难,艰难到这些本该在战场后方的美军顾问也冲到前线最后和中国兄弟们一起阵亡了。

 

中国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在忠烈祠东侧,是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小小草坪上静静安卧着十九块石碑,连同十九个永远年轻的名字。

建碑时寻找其中一位少校梅瑞姆身份的故事曾经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其事可见《寻找少校梅姆瑞》。



忠烈祠后面是烈士墓前的月台,上有于右任书“天地正气”,与小团坡顶的烈士纪念塔遥相呼应。

 


登上通往坡顶的台阶,就置身于数以千计的阵亡将士的墓碑之中。烈士墓冢绕坡顶的纪念塔而建,以塔为园心,呈八条辐射状纵行列葬于缓坡周围,计3346冢。将整个小团坡平分为八块扇形,寓意在这里长眠的将士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

 

每块扇形中,自上而下依原作战序列和职衔高低整齐地排列着九行小墓碑,墓碑下面埋有烈士的骨灰。由于战事惨烈,战斗结束后没有办法将烈士遗体一一分辨,于是集中火化后,将骨灰均分到每一块墓碑下。

 

这些在绿草间昂然矗立的名字如他们生前那样挺直腰杆,整齐划一,恰似整装待发的队伍,似乎在世界的那一端,他们依然随时待命,守护疆土。



腾冲国殇墓园的最独特处,就是这里的每一块昂然屹立的墓碑上都刻有一位当年攻城阵亡烈士的姓名、籍贯、军衔、职务等。

他们是何等的幸运啊!在整个抗日战争牺牲的364万殉国袍泽中,他们不仅留下了名字,留下了骨骸,还留下了墓碑。这在自古推崇“马革裹尸”几千年来没有建过卫国烈士墓的中国可谓是罕见的人性人道之举!

 

冬日暖阳里有微风拂过松林,国殇墓园里烈士冢、松柏与墓碑在光影摇曳中交错,在这交错间我仿佛看见有烈士的忠魂在林间飘荡,是的,他们仍然在拱卫着这座美丽的边城。



我们拾级而上,抵达墓园最高处——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收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尖为锥体,东西北三面镌“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十八字,陆军上将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题。南面镌“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岁在乙酉季夏”。塔身为矩形,正面(东北向)镌刻李根源书“民族英雄”四字。其余三面刻第二十集团军总部所撰《腾冲会战概要》。



直刺云霄的它凝聚着忠魂,镌刻着不朽,纪念的远不止这墓园区区三千英灵,还有所有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将积贫积弱的中国拖出亡国阴影的年轻生命,那些有名的、没名的、活着的、死了的......就如同2000公里外的南岳衡山忠烈祠的供奉的所有袍泽。


我们在阵亡将士纪念塔前将各家的花束恭敬献上花台,两瓶滇西米酒打开后挥洒在纪念塔周围的小团坡上......


然后,跪地长拜。

此刻我早已泪眼模糊......愧对忠魂啊!我为我们民族这70年对他们所做的一切感到深深的羞耻。




如同南岳忠烈祠的遭遇一样,即使偏居在这极边小城,在那些荒唐岁月里国殇墓园也没有躲过来自同胞的毁灭性伤害,文革开始,这里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被毁坏了。



烈士的墓碑被红X兵的大锤一块一块敲砸,全部敲毁了。一些碑埋得比较深,最后连烈士的骨灰坛都敲烂暴露出来。 

到1985年腾冲人民重建国殇墓园时,因为无底可查,已经无法恢复士兵们的建制归属。我们现在看到山坡上整齐排列的墓碑其实已不是他们原来的样子......

 

当年的红X兵大都还活着,年近古稀的他们不知道会不会忏悔当年的暴行呢?

你们挖的、毁的、砸的、羞辱的,都是曾经为了你们的幸福,在饥寒交迫、缺枪少弹中赤着双脚穿着草鞋与敌人拼刺刀,血流成河尸塞怒江,再也见不到母亲的远征军将士啊!

他们牺牲的时候,小的不过14、15岁,大的也就20出头......

他们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异族敌人,他们是为保卫这个国家而死,他们是为了保卫这个民族而死,他们是为了你们而死啊!


但凡有一点良知,怎么可以用毁墓平坟、挫骨扬灰的恶毒来对付自己的英雄??!!

 

怒江的激流和高黎贡的山风记住了那些为中华民族带来了自1840年以来抵御外敌从未有过的胜利的英雄们。

而英雄们最后却被自己的国人毁墓平坟、挫骨扬灰,这是怎样的民族悲剧啊!

 

天苍苍, 野茫茫;山之上, 国有殇。

 


稍感安慰的是,腾冲这个城市和她的市民永远牢记着烈士们的付出和牺牲,他们以一城之力举起了捍卫抗日先烈尊严的大旗。

国殇墓园从1985年复建后,维护和宣传工作从未停止,国殇墓园已经成为腾冲最著名的城市名片。

 

近年的清明节,由国殇墓园联合相关机构发起的“春祭·请抗战英魂检阅靑春”活动业已引发全国联动,在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里产生极大的影响,广受社会好评。

历史被纠偏,抗战老兵得到更多人群的关爱。风烛残年中苟延残喘的他们终于可以挺起胸膛告诉世人:我是抗战老兵!


英雄不死,忠魂永存!

 


清明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祭奠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所有抗日将士!以及有幸与他们同列队伍的先父。


民族英雄、碧血千秋!


-- THE  END------



推荐文章------------------ 
泪洒南岳祭忠魂
寻找少校梅姆瑞
致敬用力活着的人们:你们不可恨,你们可敬! 》
向那些永远心怀爱心与热情的人致敬
朝鲜战争的七个瞬间
最好的纪念莫过于照顾好参战老兵
夹边沟轶事:关于傅作义的堂弟傅作恭最详细的调查

夹边沟农场--湮没于戈壁的人间炼狱

 --------  
欢迎转发        商务合作加微信:ZCL-67719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