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逸仙进阶讲堂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选讲 |【3】马孟龙:西汉的侯国及其地理分布
2022年10月27日晚,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逸仙进阶讲堂系列课程之一“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选讲”第三讲在南校园永芳堂233讲学厅举行,复旦大学历史系马孟龙副教授主讲“西汉的侯国及其地理分布”。
授课伊始,马孟龙首先介绍“何为侯国”。马老师指出,侯国即列侯的封地。汉代的列侯与王皆属“诸侯”,有封地,即封国。封国多为县、乡规模。汉承秦制,立二十等军功爵制,最高一等为彻侯。其后为避武帝讳,改称列侯。西汉侯国封域的规模多为县、乡,东汉始有亭侯之封。《中国历史大辞典》“侯国”词条未点明侯国的性质,其他爵位的军功贵族也有封地,但只能称为食邑,只有列侯的封地可称为侯国。
现场照片
关于侯国的数量,西汉一朝,侯国的数量大致经历了三起二落,汉初至景帝朝逐渐增加至约150个,景帝末年封建制度改革后数量逐渐下降至90余个,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后,侯国数量迅速增长至210个。元鼎五年,武帝以列侯进献的酎金成色不足为由,一次性废去106个,此后又稳步回升。《汉书·地理志》共记载了226个侯国,是汉成帝元延三年的侯国数量。另外《汉书·地理志》有一份全国政区统计数字,提到“侯国二百四十一”,这是汉成帝绥和二年的侯国数量。马老师认为,《汉志》实际上是由平帝元始二年各郡国的户口簿、成帝元延三年各郡国的行政版籍,成帝绥和二年全国《集簿》三份不同断代的资料拼凑而成。
《汉书·地理志》书影
关于侯国封域的范围,清代考据学家钱大昕云:“高祖功臣尽食一县者,惟平一人”,认为只有曲逆侯陈平的封邑达到了完整的一县,余者则不足一县。马老师认为并非如此。他说汉初侯国均以一县封置,只有陈平的封邑不足一县。推恩令(武帝元朔中)后受封的侯国,多不见载于《汉志》,说明封域不满一县,仅余几个乡。根据尹湾汉墓简牍,宣帝甘露四年以后,东海郡分封的侯国多以一乡设置。随后,马老师介绍了侯国的官制,指出新的考古资料(如尹湾汉墓简牍)纠正了学界既往的一些错误认识。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书影
在完成背景介绍后,马孟龙老师系统地阐述了当初研究侯国地理分布的历程。他提到既往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经历了沿革地理、政区地理两个阶段的发展,沿革地理关注政区地理定位和置废时代,政区地理关注政区辖域范围及演变。对于西汉侯国来说,这些议题或是研究意义不大,或是难以展开。要想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分析西汉侯国就必须另辟蹊径。《汉书》诸表清晰、完整地记录了所有西汉侯国的置废年代,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确定了很多侯国的地理方位,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受到英国历史地理学家达比(Henry C. Darby)的启发,马老师决定绘制数幅带有明确纪年的侯国地理分布图,对此的研究路径也逐渐清晰:第一,利用《汉书》诸表与《中国历史地图集》确定西汉一朝所有侯国的地理方位与置废年代;第二,选择几个明确纪年的时间断面,根据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复原地理断面的政区面貌;第三,分析每幅图所展现的侯国地理分布特征;第四,分析各图之间地理分布特征的变化。经过详细考证,马老师绘成了一份包含西汉787个侯国建置沿革的综表,包含编号、置废年份、类别、地望、所在郡国等信息。马老师指出,一定要重视学术史梳理,要理清某个问题在学理上发展的脉络,明确前人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论断是需要修正的,这样我们对未来研究的图景,便能了然于心。
前人对西汉侯国的地域分布特征曾有哪些论断?清以前,并未有人涉猎。清代始有3条规律总结:顾炎武提出京畿无侯国,全祖望提出边郡无侯国,钱大昕提出王国无侯国。当代的历史地理学者又在清人的基础上有所推进:复旦大学周振鹤先生提出王子侯国邻近本王国,韩国学者崔在容提出弘农、三河(河东郡、河南郡、河内郡)无侯国,这是由于西汉中后期,弘农、三河有了准京畿的地位,归属司隶校尉辖管。在对西汉侯国建置存废做出周密考证的基础上,马老师利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CHGIS系统,绘制了西汉若干关键年份节点的侯国分布图。这些地图直观、明晰地显示出多方面的历史信息,使得马老师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将学术前沿向纵深推进。
武帝元光五年侯国分布图,来源: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97页。
马老师归纳的侯国分布特征如下:其一,关西无侯国。关西即关中,西汉始终对这一区域特别看重,汉初郡国并行是有地域限制的,刘邦分封诸侯仅限关东地区,关西是没有王国的;其二,异姓诸侯王国(梁、燕、淮南)无侯国。汉初,刘邦对异姓功臣的权益是维护的,不在其封域内设置侯国,以示同汉郡的区分,体现对诸侯王自主权的尊重;其三,河南郡无侯国。河南郡的特殊地位,可能缘于洛阳在高帝七年迁都长安前,曾短暂作为汉政权的都城,已有类似京畿特征;其四,淮河以南侯国分布稀少;其五,赵、齐、楚三个王国内,侯国分布密集。这是用以削弱其力量的考量;其六,武帝以降,太行山以西无侯国。
马老师随后就王国境内何时无侯国、太行山以西侯国的消失以及侯国的分布和迁徙规律等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一,王国境内何时无侯国。对此,前辈学者曾有一定分歧。钱穆、李开元持文帝初年说,周振鹤持景帝三年说,钱大昕、严耕望持景武之际说。通过严谨的考证和梳理,马老师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景帝封建体制改革的论断,认为“徙侯国出王国”极有可能发生在景帝中六年,当时把所有王国域内的侯国迁入汉郡。其二,太行山以西的侯国为何消失?受辛德勇《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的启发,马老师指出,武帝元鼎三年,汉廷将原属“关东”的河东地区纳入“关西”,二者分界由秦晋间黄河河道推移至太行山一线,对相关行政建构做出了大幅调整。太行山以西的侯国也因此迁出了关西。以上是导致侯国迁徙的两个重要事件:景帝封建体制改革和武帝“广关”。
《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1973年出土,
墓主为西汉初期长沙国相軚侯利苍与辛追夫人之子利豨。
不同类型侯国的分布和迁徙规律也大有文章。归义侯是汉朝赐给归降的异族首领的封爵,后者率部众降汉后,往往被安置在朝廷划定的区域。马老师提出,不同族属的归义侯国,分布地域集中,与本民族内徙地相合。如源自匈奴的归义侯国置于涿郡和南阳郡,源自朝鲜的归义侯国置于环渤海诸郡,源自南越的归义侯国置于南阳郡。王子侯顾名思义,是诸侯王子弟封侯者。汉初王子侯国都分布在本王国境内,或本王国故地。一个特殊现象是长沙王子侯国的内迁,遵循“减户徙地”原则。武帝以来,很多新受封的长沙王子侯国,以湖湘卑湿,向朝廷请求减少封邑,内徙至长江以北,获得允准,它们多迁往南阳郡。
经过了上述分析,马老师指出了侯国地域分布变化背后的政治变动。弘农郡、三河侯国的消失,体现了京畿的扩张,太行山以西侯国的消失,体现了关西的扩张,王国境内侯国的消失,意味着王国独立地位的丧失。马老师认为他的研究将侯国地理研究范式推进到了新的纵深,即从沿革地理与政区地理的角度,进入到政治地理的角度。如果说前两种角度是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第三种则是在不断演进的历史长河中,探寻推动面发生变化的根源和动力,这才进入一种立体的史学视野。
最后,马老师还指出,研究侯国的意义并不止于此,它还能折射出西汉整体的国家政治地理结构的变化。政治地理的理想模型,来源于《尚书·禹贡》所勾勒的“五服图”,由中心向四周延展的同心圆,分别代表京畿、郡和王国。在实际层面,汉初以来的结构是关西郡、关东郡、王国自西向东分布,关西郡环绕、拱卫着内史。有侯国之处限于关东郡和王国。武帝元封以来,政治地理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大致呈现出同心圆的四个圈层,由内向外依次是京畿、准京畿、内郡和王国、边郡,有侯国之处限于内郡。
海报:刘雅涵
整理:孟 寂
初审:李芷莹
审核:区瑞珍
审核发布:谢 湜
逸仙进阶讲堂 ·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选讲
课程介绍
■ 选课预告·逸仙进阶讲堂 | 葛剑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选讲
系列回顾